❶ 中行企業年金服務流程是什麼
企業年金服務流程: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❷ 什麼是企業年金企業年金有什麼作用,如何享受企業年金
1.企業年金是2004年國家推出的一種補充性質的養老保障制度,是有國家政策扶持和稅收優惠證的,也是我國今後養老保障的支柱之一。說白了,就是第二個養老保險,但是並不是強制繳納的,而是作為一種企業的福利制度。由企業自己定出繳費比例(有上限),分別由個人和企業共同繳納,經過穩健的投資後(國家有相關的投資風險控制)在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錢。
2.現在的基本養老金相對比較少,在會出現很多人在退休後所拿到的錢急劇下降的情況,而企業年金就彌補了這一點,保障個人在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3.企業年金是在你退休、出國或者身故後才可以領取的一種養老金,和基本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他可以在你退休後選擇分批次領取和一次全部領取、
❸ 企業年金與社保基金有什麼區別
1、社保基金與企業年金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社保基金是社會保險基金、社會統籌基金、個人賬戶基金(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企業年金(企業補充保障基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統稱。
2、企業年金是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
3、關於風險,社保的原則是實現養老保險費保值增值,年金有一定風險。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繳納年金保險金給付水平最終受制於積累基金的規模和基金的投資收益,雇員要承擔年金基金投資風險。
待遇年金保險金給付水平取決於雇員退休前的工資水平和工作年限,在沒有全面建立起物價指數調節機制前,就會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
4、關於作用,社保基金保障人民利益,企業年金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吸引力。
國家規定社保基金可以進入股市,當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保基金實現增值,保證人民的利益。
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權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企業年金是企業的一種福利。其實,企業年金與企業福利有本質上的不同。福利是當期消費,企業年金是未來消費,企業年金的消費權利發生在退休之後;福利體現公平,企業年金體現效率;企業的福利項目一般與生活需求等物質條件直接相關,與人的地位、級別沒有關系,福利標准對事不對人,企業年金則不同,重點體現效率,企業經濟效益好壞、個人貢獻大小等,都可以導致企業年金水平不同;福利屬於再分配范疇,企業年金仍然屬於一次分配范疇。所以說企業年金是一種更好的福利計劃,它在提高員工福利的同時,為企業解決福利中的難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真正起到了增加企業凝聚力、吸引力的作用。
企業年金被視為對職工的一種延遲支付的工資,對企業職工具有激勵和保障功能。社保基金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從而實現保值增值。
(3)金融機構企業年金業務擴展閱讀:
基金的投資范圍
年金繳款可以交給信託管理人或者其他受託投資管理機構。年金在IFRS中有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兩大類,其中設定提存計劃的處理基本與補充養老保險一致。設定受益計劃在國內的法規中未作規定,實務上國內也沒有,所以准則中對此未作規定。
企業年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歷史進程。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自建立以來發展迅速,積累的企業年金基金近1000億元,企業年金基金安全、合理運用資金的需求十分迫切。
早在2004年,工商銀行企業年金就已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此後,所有金融機構的企業年金都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市投資。截至2006年底,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工行和招行的企業年金託管量逾215億元,同年全國銀行間債券託管量高達9.25萬億元。但非金融類企業年金基金一直被擋在門外。
2007年2月28日,千億企業年金獲准投資銀行間債市,央行與勞動保障部聯合發布了《關於企業年金基金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的發布為企業年金基金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安全、有序地進行債券投資、交易奠定了制度基礎。
基金的投資限制
企業年金實行的是完全的市場化運營,為了維護企業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國家對基金的投資范圍做了嚴格的限制。
根據新修訂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規定,企業年金基金財產限於境內投資,投資范圍包括銀行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回購、萬能保險產品、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金融債、企業(公司)債、可轉換債(含分離交易可轉換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金融產品。
據規定,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銀行活期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回購等流動性產品以及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不得低於投資組合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5%;清算備付金、證券清算款以及一級市場證券申購資金視為流動性資產;投資債券正回購的比例不得高於投資組合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40%。
投資銀行定期存款、協議存款、國債、金融債、企業(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萬能保險產品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以及可轉換債(含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債券基金、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股票投資比例不高於30%)的比例,不得高於投資組合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95%。
投資股票等權益類產品以及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股票投資比例高於或者等於30%)的比例,不得高於投資組合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30%。
其中,企業年金基金不得直接投資於權證,但因投資股票、分離交易可轉換債等投資品種而衍生獲得的權證,應當在權證上市交易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賣出。國資委將直接持有上市央企股權。
❹ 非獨立企業法人不得辦理企業年金業務
說實話,這問題提得很模糊。
我的理解有兩種:
一是非獨立企業法人能否經辦企業年金業務。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能,因為國家對企業年金的管理機構採取資格認證制,只有頒發了牌照的金融機構才能在市場上管理運營企業年金。具備了一定條件的獨立法人(主要是大型央企或本身就具有專業管理能力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建立企業年金理事會的方式,來專門管理企業年金業務,但也僅是承擔受託人的職能,還需要根據規定尋找具有資格的帳管人、託管人和投資管理人。
二是非獨立企業法人能否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可以,具體可以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民政部 關於鼓勵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企業年金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3)51號)執行。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噢!
❺ 企業年金業務主要做什麼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組成部分,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
企業年金是一種很好的福利計劃,它在提高員工福利的同時,為企業解決福利中的難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真正起到了增加企業凝聚力、吸引力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有利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最終是人的競爭。但是,伴隨著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才流動機制已逐步形成,企業有選擇人才的權利,個人也有擇業的自由,人才的合理流動已成為時代的潮流。因此,企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員工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解決員工的醫療、養老、工傷及死亡撫恤等問題,有利於落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從而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同時,又切實保障了員工利益,穩定了現有員工隊伍,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企業根據員工的貢獻,設計具有差異性的年金計劃,有利於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製度,充分發揮員工的潛能。根據期望理論,當員工認為努力會帶來良好的績效評價時,他就會受到激勵進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設計年金計劃時,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年金保險的靈活性特點,打破傳統薪酬福利的「平均主義」原則,對於不同服務年限、不同職級、不同崗位、不同貢獻的員工提供不同的保障計劃,服務年限長、職級高、崗位技術含量高、貢獻大的員工的保障額度更高,保障計劃更全面。而服務年限短、職級低、崗位技術含量低、貢獻小的員工的保障額度較低,保障計劃較單一。建立差異化的企業年金制度,可在單位內部形成一種激勵氛圍,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自身的最大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三)通過年金計劃中「權益歸屬」的設定,利用福利沉澱實現有效激勵,留住人才。很多企業在用高薪酬福利制度實現激勵的同時,用期權的形式作一些規定以起到留住人才、長期規劃的目的。在企業年金的計劃中,設定權益歸屬方案,規定服務滿一定的年限後方可獲得相應的年金權益,與即時兌現的獎金福利相比,企業年金即使員工得到了鼓勵,又達到了類似期權的良好效果,而且操作上又比期權要簡單、方便得多。同時,設制權益歸屬還將與未來國家可能設立的遞延納稅政策很好地銜接。
(四)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在提高員工福利的同時,利用國家有關稅收政策,為企業和個人合理節稅。可將企業年金分成兩個階段,分別討論如何通過避稅增加企業福利的問題。
第一階段為繳費、增值期間。假定企業購買年金保險,除了可充分利用國家財稅政策,無須繳納企業所得稅;與假定企業進行其他投資形式相比,在假定投資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由於保險作為復利計算,只在最終扣除相關稅金,而其他投資每年都將扣除相應的所得稅,因此年金保險與其他投資形式相比,將會獲取更大收益。
❻ 企業年金是什麼意思說的通俗易懂一些,不要說的太專業。
企業年金主要針對企業,是指根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
(6)金融機構企業年金業務擴展閱讀: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
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
❼ 如何選擇企業年金運作模式
企業在選擇年金管理模式和管理機構時需要重點關注安全與效率兩大原則。其中安全指的是運營穩健,效率指的是操作簡便。 企業年金計劃的基本運作模式包含以下幾種: (一)全拆分模式:「 1+1+1+1」模式 全拆分是指法人受託機構不兼任賬戶管理人、託管人和投資管理人,僅承擔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受託管理職責,而將賬戶管理、託管和投資管理業務委託給第三方法人機構承擔。 (二)組合模式:「2+2」模式或「1+N+2」模式 組合模式是目前企業年金運作普遍採用的方式。一般賬戶管理人與託管人捆綁,受託人和投資管理人捆綁,或同時選擇多家投資管理人。 組合模式又分為「2+1+N」、「1+2+N」和「3+1」三種模式: 「2+1+N」模式指:受託人與賬戶管理人捆綁,選擇多家投資管理人及一家託管人的管理模式。「1+2+N」模式指:賬戶管理人與託管人捆綁,選擇一家受託人及多家投資管理人的管理模式。「3+1」模式指:受託人、賬管人和投資管理人捆綁,選擇一家託管人的管理模式。 那麼,這幾種模式有何不同? 全拆分模式。優點:在全拆分模式下每個基金管理人各行使一個角色,獨立性較高;降低了企業年金運營的可能風險。 缺點:各運作主體間有可能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從而降低了運營效率;監管的分散化可能會使聯合監管體系出現漏洞;各管理機構之間協調的工作量大,成本高。 組合模式。優點:流程相對簡化,降低了管理機構之間協調溝通的成本,同時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的專業優勢和管理積極性。 缺點:同一金融機構承擔不同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職責,需要嚴密的防火牆、強有力的內控制度以及嚴格的外部監管。從表面上看,企業年金運作涉及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較多,但是對於專業的養老金公司而言,這些企業年金計劃的操作模式在運作流程上已經很成熟了,因此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可以實現各家管理機構有效溝通,信息、技術共享,最大程度上避免由於企業年金管理機構過多導致信息溝通不暢、職責劃分不清所導致的扯皮推諉和效率低下等現象,能為企業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
❽ 什麼是企業年金與職工利益有什麼關系
企業年金又稱企業退休金或僱主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制度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自願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單而言,企業年金就是在職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前提下,再參加一份商業養老保險,相當於多了一重保障。這就意味著職工在退休之後領取退休金的渠道又多了一條,退休之後的待遇就不會下降太多。根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規定:
第七條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
第八條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企業年金無疑是對職工有利的,但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中國並沒有良好的企業年金管理團隊,職工參加了企業年金,收益率未必能跑過通貨膨脹率。而且,企業年金也同時增加了職工和企業的負擔,這種用當下的錢去買明天的保障,但是明天面臨的各種風險又導致保障未必實現,是當前企業年金及社保基金面臨的最大問題。
❾ 企業年金是什麼東西
6000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