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者是誰
國際金融中心,坐落於繁華的中環交易廣場附近,以其樓高420米、專88層的高度屬雄居香港各類建築物之首,成為此間新地標建築設計者為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於1990年建成,大廈樓高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現為香港第3高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
2. 蘇州中心和蘇州國際金融中心哪個高
國際金融中心高
3. 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的蘇州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
項目包含一來座92層、高達450米的蘇源州第一高樓,以及一座裙樓和波浪形廣場,並在頂層(92層)設立觀光平台,俯瞰蘇城全貌。蘇州國際金融中心超高層項目預計在2013年落成。
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將建設成大型綜合商業項目,匯聚甲級辦公樓辦公、精品特色酒店、豪華單層及高端復式酒店式公寓。項目設計挖掘蘇州歷史和城市印象中重要元素——水元素,並結合現狀,整體採用「鯉魚跳龍門」之「魚」作為象徵主題,寓意繁榮昌盛;大樓面向金雞湖,迎水展開,如魚尾般曼妙的弧線,從水面沿裙房一直延伸至主塔樓,這個項目也將成為蘇州城市一道亮麗的天際線。 行政區域:工業園區
區域板塊:湖東板塊
項目位置:工業園區環金雞湖商圈東側,翠園路南華池路東
建築類型:超高層
物業類別:寫字樓,酒店式公寓,商鋪
戶型面積:待定
樓盤特色:水景住宅,投資地產
4.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設計者、設計單位
西南院與保羅·安德魯事務所合作設計方案中標
5. 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特點
項目設計挖掘蘇來州歷史和城市自印象中重要元素——水元素,並結合現狀,整體採用「鯉魚跳龍門」之「魚」作為象徵主題,寓意繁榮昌盛;大樓面向金雞湖,迎水展開,如魚尾般曼妙的弧線,從水面沿裙房一直延伸至主塔樓,這個項目也將成為蘇州城市一道亮麗的天際線。
6.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築設計
南京國際抄金融中心建築方案由美國HOK公司設計,為滿足金融、證券等特定行業的需求,在主樓23層和40層特設計凈高3.3米、防靜電架空地板的交易層;為崇尚「以人為本,綠色地產」理念,大樓採用先進環保的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和室內獨立的新風系統。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的開發商為:南京富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7. 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的介紹
蘇州國際金融中心於2010年3月2日正式奠基。該項目將建成包含一棟92層,樓高450米的超高層建築,預計在2013年落成,屆時將成為蘇州第一高樓。
8. 九龍倉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的介紹
九龍倉蘇州國際金融中心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湖東CBD商圈核心區域,西面正對金雞回湖,地塊面積為答21,2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3,208平方米,項目包含一座92層、高達450米的江蘇第一高樓,以及一座裙樓和波浪形廣場。
9. 中國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是誰設計的,哪國的
「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是KPF建築設計公司上海辦事處負責
KPF建築師事務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
1976年,尤金•科恩(A•Eugene Kohn)、威廉•佩特森(William Pedersen)和福克斯(Sheldon Fox)創立了KPF建築事務所,他們希望建築是能夠融合環境並且改變環境的——這也是KPF創作的一貫宗旨。
KPF是一家國際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和中國上海都設有工作室,在中國上海的業務范圍也日益拓展。事務所致力於為公共機構和個人提供設計服務,研究范圍涵蓋建築設計、規劃設計、城市設計、產品設計和設計制圖等領域。無論是在世界各地還是中國都有相當多的著名作品。有13部專著和超過300個獎項。
KPF分別是三人名字的縮寫,全稱為: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科恩•佩德森•福克斯合夥人)。
KPF設計作品
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包括學術機構、博物館、保健中心、法院、機場、賓館、寫字樓、體育場、多功能交通中心等。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技術與結構觀念就成為該事務所關注的焦點。其經典作品包括華盛頓世界銀行總部,牛津大學羅瑟米爾學院,美國今日集團總部,荷蘭海牙政府辦公大樓。超高層建築是KPF的拿手好戲。全世界有200多座高層和超高層建築是KPF的設計,在中國,包括108層的香港九龍車站大廈、480米高的香港環球貿易廣場、492米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288米高的上海恆隆廣場等。
10. 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的主營項目
蘇州國際金融中心將建設成大型綜合商業項目,業務功能區包括甲級辦回公樓、精品特色答酒店、豪華單層和高端復式酒店式公寓,以及一座裙樓和波浪形廣場。
該項目由九龍倉旗下海港企業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置業有限公司在2007年10月9日以總價30.73億元獲得,海港企業及中新蘇州工業園區置業有限公司各占合資公司8成及2成的權益。該項目完成後,約84%的面積將被發展為住宅物業作銷售,餘下面積則作持有投資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