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農村電商金融服務現狀

農村電商金融服務現狀

發布時間:2021-05-01 20:48:37

⑴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存在哪些問題

1、農村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
一方面一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了傳統交易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等,使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農業網路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區域性謀略
我國當前提供農業電子商務服務的網站為數不少,但由於農村軟、硬體的缺乏,網路接通農戶的「最後一公里」障礙,使得農民不能通過直接有效的途徑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此外,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地理環境差異校大,農業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徵,這進一步促使農村電子商務問題復雜化。因此,農業電子商務必須深入考慮區域特點,才能更好地發展。
3、農產品需求的不可預知性
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農產品的生產和農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農產品生產區域和生產者相對分散,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不耐久存,農產品種類繁多而品質評價的主觀因素較強,這些因素極大地阻礙著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和流通現代化,是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難點。
4、農村電子商務的覆蓋面窄,正處於萌芽時期
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成長期。東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已初具規模,而西部偏遠山區電子商務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在偏遠的山區,由於互聯網覆蓋面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成長期。

分析農村電商現狀

現在農村電商基本是賣家己亡,買家茁壯成長的現象,2015年左右大力補貼發展的村村電商實體店現在基本是收發快遞的中轉點而已

⑶ 我國農村金融基礎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狀況怎樣

農村金融基礎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①推動農村地區信用體系建設。截至專2007年底,全國已建立屬農戶信用檔案7400多萬戶,評定信用農戶5000多萬戶,金融機構對已建立信用檔案的3900多萬農戶累計發放貸款9700多億元,貸款余額4800多億元。②農村地區支付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吸收了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加入大額支付系統和小額支付系統;設立了農村信用社資金清算中心,專門辦理農村信用社匯兌和銀行匯票清算業務;鼓勵商業銀行代理農村信用社的支付結算業務;協調各地農村信用聯社加快開發和健全省內農村信用社通匯系統,增強農村信用社的結算功能等。③2005年開始試點的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民工返鄉攜帶大量現金的資金安全問題。

⑷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一 引言

目前,從對中國互聯網認識和使用的群體來看,絕大部分都集中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雖然其中會有分布於農業行業的部分,但從總體看來,所佔比率很低。而且,就真正農業用戶而言,受 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用戶的真實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正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局限,使得眾多的IT精英們面對農業這個中國最大的產業只能望而卻步,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不論是從建立商業模式的角度,還是考慮操作規程的實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產業的推廣應用難得多。

二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2.1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基本概述

2.1.1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站點有了顯著的發展。

1994年以來,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相繼開通運行,標志著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始邁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信息技術農業應用研究與推廣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農業綜合資料庫和各類應用系統,其中以糧棉油為主的信息技術成果約佔1/3。農業部利用網路協議信息發布與查詢等技術,建成的專業面涵蓋較寬,信息存儲、處理及發布能力較強,信息資源豐富和更新量較大的中國農業信息網,現聯網用戶已發展到了3000多家。據農業部信息中心檢索,到2002年初,中國大陸農業網站數量已達3000多家,超過了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如果加上台灣和香港的農業網站,中國農業網站數量可排在世界前10名以內
2.1.2 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也已經開始起步。

目前,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有了良好開端,32個省(區、市)均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多數省份成立了農業信息中心,有1/3的省份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據統計,廣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當迅速,在全國居領先地位,為農業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2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2.2.1全國上網用戶比例很低,農民上網更少。

據有關方面統計,在全國將近7800多萬網民中,從事與農業相關職業的網民所佔比例不足1%,而且絕大部分是農業管理與技術人員。且高度集中於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真正上網的農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中網路成本較高,大多數農民買不起計算機,是中國農民上網的主要阻礙。現在平均每台計算機的價格約為3000元至4000元;農村電話上網費用3.6元/小時,在加上各種培訓費用,普遍農民難以支付如此高的費用。

2.2.2農業網站不多,網站分布不均衡,且利用程度低。

根據CNNIC的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的用戶分布與農業網站的地區分布相似,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用戶很少,而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後,技術水平更低,對信息和技術的需求更加重要。同時,以農業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全國所佔的比例也不高,並且利用程度低。在所有的網站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下列類型:①由中央部委建立的網站和各級政府建立的網站;②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站;③各行業建立的專業性網站;④少部分個人的網站;⑤非農業信息網站中的農業信息專欄。

2.2.3 基礎工作水平低,缺乏大型實用資料庫。

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關繫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資料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的比較正規進行。盡管各個單位都有資料庫,但真正可以投入運行的並不多。即使為數不多的資料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製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2.2.4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較多,但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風起雲涌,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作用尚未發揮。目前,除了幾個有影響的國家級網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站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家有的內容多家都有,甚至導航欄的設置也都大同小異。在內容上以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於農民的信息較少,直觀反映的信息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信息,信息服務尚未形成。同時,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信息發布,但很少發布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信息,市場信息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信息。

2.2.5 網上信息不夠開放,有價值的信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

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價值的信息少。內網上有用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路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信息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

三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分析

3.1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農業信息暢通問題。

綜合我國農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問題、技術問題和產品管理、配送問題上,而信息問題是最重要的,後兩個都可能從信息問題中得解決。大力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為工農業等物質能源產業的信息化改革服務,更好地促進它沿時代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信息商務化、數字化。可以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到一起,解決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幫助領導科學決策,指導生產者進行合理的安排生產,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對農業農村的不良影響。目前,農業經濟增長對物質投入的依賴趨於減少,而越來越依靠信息勞動,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投入。

3.2 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農產品流通問題。

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僅在實現正常的產品流通上尚有問題,而且功能也不完善,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導和組織生產的作用。農民雖然在多方面已經努力地去適應市場的需要,但在銷售方面顯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去甚遠,不能主動地選擇最有利的市場去銷售,而是被動地等待市場的選擇。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疑為解決農業發展中農產品的流通問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傳統經濟下的流通過程,形成由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組成的並以信息流為核心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動中國農村的新發展。

四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分析

4.1 中國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為中國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基本完成框架結構,為中國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國電信已建成開通了覆蓋全國的數據通信網路。其中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1993年建成開通,是中國電信最早建成的數據通信網路,網路規模目前已經覆蓋到2200多個城市,並與世界上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1994年開通,目前骨幹網已通達所有省會城市,覆蓋到2000個縣以上城市和2000多個經濟發達地區的鄉鎮。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市的接入網建成,網路節點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並與美國等5個國家的12個運營商有直達路由連接。中國公用寬頻網目前已覆蓋全國所有省會城市,20個省的省內寬頻網已基本建成。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主要提供國內信息服務和各種應用。

⑸ 農村電商未來發展將呈現哪些趨勢

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正在從多個領域深度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根據《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未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一、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我國每年有1900億美元的農產品進出口業務,農產品跨境電子交易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跨境電子商務將從沿海向內地拓展,從城市向農村滲透,國際化將成為農村電商的重要選擇。
二、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網店裝修代運營、融資理財、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各類主流電商模式如B2B、B2C、C2C、C2B、O2O以及微電商、本地生活、跨境電商等在涉農電子商務領域全面涌現。
三、農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
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一些涉農電商企業開始拓展產業鏈,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品牌設計,再到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同時,農村電商的交易類型開始從單一的網路零售向復合模式轉變。
四、農村電商線上線下逐漸融合
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

⑹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怎麼樣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即將進入一篇藍海,面對日益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農村電子商務似乎成為各大電商新的戰場,農村正在被電子商務所改變。
一、現狀: 大勢所趨價 價值開始凸顯
1、農村電商下鄉都是大勢所趨
2、農村電商「人口紅利」價值開始凸顯
二、機遇: 四大產業機遇
1、將帶來二三線品牌的新市場
2、帶來農產品淘品牌的新機遇
3、將帶來電商服務業的新空間
4、將帶來電商基礎投資的新藍海
三、問題: 消費理念需培育 基礎設施不健全
1、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基礎設施有待加強
2、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乏
3、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4、農產品生產和農村消費主體的分散性和規模小
5、農村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
6、農民的電商消費理念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
四、建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1、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3、政府應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4、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5、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教育
6、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⑺ 農村電商的現狀和發展困難在哪裡

農村電商的現狀還處於一個發展萌芽階段,而且我個人認為發展困難的原因就是農村很多地方都處於一個,只有老人家和小孩子常年在家裡生活這樣的情況,像一些壯年年輕人都已經出去打工了,所以這邊市場不是很好開發,因為老人家他們大多數沒有讀過什麼書,也不會玩智能手機,可能少部分人會玩智能手機。這幾年來,國家對於農業發展,制定了很多相關的鼓勵政策,但是發展電商的話還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因為網上購物,現在他也講究很多的售後服務,並不想剛開始起步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相關政策,因為網上購物,現在非常發達,人們對於服務意識也是非常注意的,所以這是一個不斷摸索汲取經驗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農村電商金融服務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郵政銀行貸款月利息是多少錢 瀏覽:457
信託理財收益率 瀏覽:79
安徽國厚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98
豆蔓理財招聘 瀏覽:11
天地茶業股票 瀏覽:752
融資per 瀏覽:703
北京博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46
買基金什麼時候上車 瀏覽:481
匯添富外延基金到底怎麼了 瀏覽:811
融資建造類型 瀏覽:160
壽險理財規劃師有用嗎 瀏覽:605
保壘理財 瀏覽:759
ec融資 瀏覽:720
花生理財預警 瀏覽:932
富養女兒理財 瀏覽:414
企業融資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116
興業期貨廈門 瀏覽:176
華夏策略回報基金凈值 瀏覽:332
錦江融資租賃 瀏覽:709
蘇州科達股票代碼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