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② 金融機構經營范圍有哪些
1、金融機構經營范圍
主要經營范圍:金融信息數據處理服務,票據的咨詢服務,金融軟體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金融信息服務,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及金融信息技術外包。
可選經營范圍:商務信息咨詢;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從事廣告業務……經營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件經營,除違法外(最終當地工商局規定為准!)
2、示例
經營范圍: 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知識流程外包,會展服務,計算機、網路信息、系 統集成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市場信息咨詢與調查,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企 業形象策劃;銷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
3、金融機構的定義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務業(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
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③ 投資,金融的...一般需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可以一一舉例嗎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到投資市場呢
財政政策:
財政是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過財政把一部分國民收入集中起來進行分配,從而對生產資源的使用、個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個宏觀經濟運行發生巨大的影響。
1、財政支出政策:通過增加或減少政府支出,以適應私人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變動,從而調節社會總需求。一是增加政府支出,以擴大社會總需求,擴大就業,避免經濟衰退;二是減少政府支出,以壓縮社會總需求,阻止通貨膨脹。
2、財政收入政策: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因此,調整稅收成為他們使用財政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稅收是國家宏觀財政政策的基礎,財政收入政策的運用,就是通過調整稅收比例,把一部分人的收入進行再分配,以協調各種經濟利益關系,並按照政府的意圖刺激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控制著貨幣發行權,這是宏觀貨幣政策的基礎;企業個人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制定和慣徹貨幣政策,調節商業銀行的業務活動,以達到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貨幣政策服從於宏觀調控政策的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但是貨幣政策不可能同到達到這四個目標,這是因為貨幣政策在其運用中會受到自身矛盾的限制。因此在運用貨幣政策上選擇其中的一個或二個目標作為優先目標。
1、控制指標的選擇:在運用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利息率和貨幣供應量是實施貨幣政策的兩個中心控制指標。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中央銀行一般都把利息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心控制指標,70年代以後,英國等國家先後發現利息率並不是理想的控制目標,而轉向以控制貨幣供應量為主。
2、調節手段:為了控制貨幣供應量,使其與經濟增長相適應,就必須使貨幣政策的調節手段具有經常、及時和穩定的性質。中央銀行所運用的調節手段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改變存款准備金比率。它直接涉及商業銀行的流動資金和資金供應。比率調低,可使銀行擴大信貸和投資能力;比率調高,會使商業銀行法定準備金不足,從而必須減小放貨規模或出售其他金融資產,使貨幣供給量減少。因此,調整存款准備金比率是央行慣徹貨幣政策的強有力的手段。第二種是調整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帖現率。它對於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和利息率有重大的影響。中央銀行的貼現率有較強的示範效應,直接影響市場利息率,它是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不可缺少的手段。第三是公開市場業務。就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各種有價證券,以控制貨幣供應量,影響市場利息率水平的政策措施。以上三種手段存款准備金比率的政策對於市場利率、貨幣供應量、公眾預期等都會產生強烈的影響,這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因為存款准備金比率的微小調整,都會使貨幣供應量和社會需求成倍的擴大或收縮,其次效果太過猛烈,對經濟震動太大,告示效應太強,不利於貨幣的穩定,也使中央銀行很難確定調整時機和調整幅度,因而不宜隨時使用,不能作為日常調控的工具,從而使它有了固定化傾向。貼現率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中央銀行在使用這一工具控制貨幣供應量時,處於被動地位,商業銀行是否來貼現、貼現數量的多少以及何時來貼現都取決於商業銀行,如果商業銀行有更好的籌資渠道,它就完全可以不依賴於中央銀行;再貼現率的調整隻能影響利率的總水平,而不能改變利率結構;同時貼現政策缺乏彈性,再貼現率經常調整,會使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無所適從,不能形成穩定的預期。公開市場業務這一作用的發揮需要一些前提條件。第一中央銀行必須具備強大的、足以干預和控制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實力;第二中央銀行對公開市場操作應具有彈性操縱權力,即中央銀行有權根據客觀經濟需要和政策目標來自主決定買賣證券的種類、數量、時機等,不應受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干預;第三是金融市場要相對發達、完善,而且要具有全國性,這樣才有利於中央銀行的意圖迅速在全國的傳播;第四,金融市場上的證券數量要足夠龐大,種類要齊全,結構要合理;第五必須要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④ 生活中你對金融機構的了解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城鄉信用合作社、房地產開發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
⑤ 請問金融機構的功能
金融機構的功能如下: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5)金融機構了解信息擴展閱讀:
非銀行金融機構分類:
1,公募基金:向公眾募集資金的基金管理公司
2,私募基金:向合格投資人募集資金的基金管理公司。
3,信託投資機構:專門(或主要)辦理金融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它是一種團體受託的組織形式。信託機構的產生是由個人受託發展為團體受託。
4,證券機構:專門(或主要)辦理證券業務的金融機構。證券機構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主要有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證券金融公司、評信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
5,合作金融機構:合作金融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金融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有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勞動金庫、郵政儲蓄機構、儲蓄信貸協會等。
6,保險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國家保險局、相互保險所、保險合作社及個人保險組織等。
7,融資租賃機構:主要有商業銀行投資和管理的租賃公司或租賃業務部,製造商或經銷商附設的租賃公司。
8,財務公司:又稱金融公司,各國的名稱不同,業務內容也有差異。但多數是商業銀行的附屬機構,主要吸收存款。
⑥ 金融機構可以了解客戶的資金來源和用途嗎
按理說,很多產品監管層都是要求客戶適當性管理,也就是了解客戶的各種信息,包括資金來源和用途。在反洗錢工作要求中,更要求了解這些信息,萬一人家就是利用你洗錢的呢?
⑦ 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一)充當信用中介,促進資金融通融通資金功能是指金融機構充當專業的資金融通媒介,促進各種社會閑置資金向生產性資金轉化。
資金融通功能是所有金融機構具備的基本功能,各種金融機構通常採用發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資金。
不同的金融機構發行不同的融資工具,使其融資方式不同,如銀行作為債務人發行存款類金融工具,通過吸收儲蓄取得閑置貨幣資金,然後作為債權人向資金需求者發放貸款;保險類金融機構吸收保費,除支付必要的理賠和必要的准備外,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資本市場購買有價證券和各種基金;基金類金融機構作為受託者,接受投資者委託資金,並將其投向資本市場。
金融機構在全社會范圍內,將閑散貨幣資金轉換為生產過程的職能資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充當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結算支付結算是指單位、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使用票據(包括支票、本票、匯票)、銀行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託收款等結算方式進行貨幣給付及其資金清算的行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資金從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的轉移。
《支付結算辦法》第六條規定:「銀行是支付結算和資金清算的中介機構。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不得作為中介機構經營支付結算業務。
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降低交易成本假設在一個沒有金融機構的經濟中,某企業有一個前景很好的項目,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需要向外界的資金盈餘者尋求資金,這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搜索成本。
同樣,在沒有金融機構做中介的市場中,資金盈餘者為了把資金借貸出去獲取投資收益,也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去找到資金短缺者。
而在金融機構存在的金融市場中,資金短缺者和資金盈餘者都不用漫無目的地去尋找對方。
資金盈餘者將資金以儲蓄的形式存放於金融機構中,並獲取一定收益,資金短缺者也可以直接到金融機構取得資金。
這樣就減少了相互尋找的交易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率。
(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不利的地位。
金融機構可以改善信息不對稱正是由於其具有強大的信息收集、信息篩選和信息分析優勢,可以選擇合適的借款人和投資項目,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專業化的監控,有利於投融資活動的正常進行。
(五)轉移和管理金融風險在傳統的金融活動中,金融機構被視為資金融通的組織和機構;但是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現代金融理論則強調金融機構是生產金融產品、提供金融服務、幫助客戶分擔風險的同時能夠有效管理自身風險並獲利的機構。
金融機構轉移和管理風險的功能是指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業務、技術和管理,分散、轉移、控制或減輕金融、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各種風險。
金融機構轉移與管理風險功能,主要體現在其充當融資中介的過程中,為投資者分散風險並提供風險管理服務;此外,保險和社會保障機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中各種風險進行的補償、防範或管理,也體現了這一功能。
⑧ 金融機構的功能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專等各類銀行和信屬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⑨ 金融機構有哪些信息化,大數據需求
數據大集中
數據大集中是一個過程,之前整個銀行體系都在分行,包括證券公司也是如此。這些金融機構並沒有集中的數據中心概念,所以他們先做了數據大集中。
數據倉庫
數據倉庫是在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提升、改善了數據的質量。
報表
在上面兩步的基礎上,做了兩個報表:一個是監管報表,另一個是內部管理報表。
決策支持
決策支持是基於報表而形成的系統。但是,最後形成的決策支持系統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全局性的。比如,針對風險部門的是風險數據倉庫,針對業務部的是客戶數據倉庫,所以在金融信息化過程中,以上四個方面還是部分處於分離的狀態。
數據整合
無論做什麼樣的分析,數據質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數據質量差,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公開數據現在越來越開放,比如說工商數據、徵信數據。所以我覺得很多公開數據的運用,確實為數據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智能金融的嘗試
為什麼用嘗試二字,因為我還是持一個比較保守的觀點。就智能金融而言,現在的數據挖掘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還是不夠的,但是我相信科技的不斷發展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直堅信一個觀點就是:以後絕對不會存在物理上雲的概念。再過十年或者二十年所有的東西都是雲,這就是趨勢,是你沒有辦法改變的。我覺得智能金融或者大數據是一個趨勢,是一個沒有辦法去改變、沒有餘地可討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