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向個人借款支付利息如何處理
》第六條規定:「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據上述規定,你單位向個人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在稅前扣除;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應作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另外,你公司向個人借款支付利息,應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代扣代繳其個人所得稅
『貳』 個人借款利息計入財務費用嗎
1、公司向個人借款的利息,可以計入「財務費用--利息支出」科目。但是,企業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費用支出,在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不能稅前扣除。
2、公司支付個人借款利息,要按利息收入的20%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叄』 個人借款利息怎麼算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私人借款的利息總體上體現為意思自治原則,即利息由雙方當事人自願協商約定。只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法律是允許的,並予以保護。
如果當事人雙方對利息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另外,國家法律限制高利率,私人借款利息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四倍。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本利率為2015年最新銀行利率,銀行存款貸款基準新利率。
(3)金融機構個人借款利息擴展閱讀:
一、計算方式
在項目財務分析中,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是按單利計算的,並且無論借款發生在何時,在計算利息時,均假定是在年初借用;另外,由於流動資金是周轉使用的,所以一般是假定流動資金借款在生產經營期不歸還,而是在項目終了時一次性歸還。因此:
流動資金借款年利息=當年累計流動資金借款×流動資金借款年利率。
舉例說明
以某項目為例,經估算,項目各年新增流動資金借款為:第3年330.59萬元,第4年31.12萬元,合計為361.71萬元,則各年的流動資金借款利息為:
第3年:330.59×8.64%=28.56(萬元)
第4~14年:(330.59+31.12)×8.64%-31.25(萬元)
二、長期借款
計算方式
為簡化處理,在計算長期借款的還本付息時,假定每年的借款均發生在當年的年中,因而只按半年計息,而還款則發生在年末;本年尚未歸還的本金及以前年度的借款則形成了下一年度的「年初借款累計」,並按全年計息。這樣,每年應計利息的近似計算公式如下:
每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計+本年借款額/2)×年利率
舉例說明
某項目僅在建設期第2年借入長期借款550萬元,年利率為9.9%,項目第3年起投產,則
第2年應計利息為:(0+550/2)×9.9%=27.23(萬元)
第3年應計利息為:(550+27.23+0/2)×9.9%一57.15(萬元)
『肆』 個人借款利息該怎麼算
雖然生活中,大家在借款時都會約定利息,但仍然有不少人並不清楚該利息的計算。那麼,對於個人借款利息該怎麼算呢?只有將個人借款利息計算清楚,當事人才能正確的履行債務。那具體而言,應該如何計算個人借款利息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解讀。
一、個人借款利息該怎麼算
個人借款合同中,利息條款的約定是合同的重要內容。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後要按合同的約定支付利息,這也是借款人的主要義務。但是,實踐中,對利息問題的爭議比較多,涉及問題較復雜,由於生活中個人借款合同的當事人之間本身具有的特定關系及合同的復雜性,使得利息條款的約定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例如有的明確約定了利息,有的就沒約定利息,有的僅僅口頭約定了利息,還有的約定不明確等情況經常出現,也有人把利率約定不明作為利息約定不明來處理。事實上,「利息」是債務人向債權人支付的貨幣報酬,合同法規定的利息是貸款人給予借款人的一種權利。
「利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貸款人付給借款人的利息數與借款數的比例。利息與利率的關系為:利息=本金×天數×利率。因此,利息與利率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當事人因利率發生爭議,並不必然導致利息約定不明。
二、如何算個人借款利息
寫借條時,應要求借款人在借條上載明利息數額或者利息計算辦法(利率)。如果沒有約定利息數額和利率,則視為無息借款。利率應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否則對超過部分法律不予保護。
目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六個月至一年(含一年)」為5.31%,四倍則為21.24%。因而如果約定「月息兩分」的利率,換算成年利率為24%,即已略高於法定的最高民間借貸允許利率。約定利率時,應明確載明利率的具體表示方法。
綜上,是關於「個人借款利息該怎麼算」以及「如何算個人借款利息」的有關個人借款利息的法律知識,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在實踐中,當事人只有依法去約定借款利息,該利息約定才是有效的,才有實際意義,而不合理的利息約定只會引發糾紛。如果您遇到了有關借款利息的糾紛,那麼建議您最好是及時的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助您。
延伸閱讀:
拖欠個人借款不還怎麼辦
借款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民間借款欠條怎麼寫才有效
『伍』 企業(非銀行金融機構)約定利息借款給個人,合法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抄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借貸利率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民)發〔1991〕21號《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辦理。
我剛從我的經濟法寫上抄下來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陸』 個人借款利息如何交稅
答:關於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的稅前扣除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第6條規定,「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該公司向個人借款的利息如果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支付的,可以全額在稅前扣除,如果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應該進行納稅調整。 對於利息,應視借款用途確定是作為財務費用處理還是資本化,一般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是作為財務費用處理的。利息入賬須提供發票,發票可由出借人向稅務局申請代開。個人取得利息應該對取得的利息繳納營業稅及附加並繳納個人所得稅。
『柒』 個人從其他金融機構借款後再借給公司,收到的利息如何繳稅個人付出去的利息可以稅前抵扣嗎
可以稅前扣除的,不過要保留好銀行的利息單據,以便給公司開票時用到,
『捌』 個人向金融機構借款轉入企業賬戶,由企業使用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前如何扣除
按照規定,這種利息是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因為法律上的借款人並不是企業本身
『玖』 公司以個人名義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支付的利息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嗎
公司或者個人,從金融機構貸款,支付利息,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