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率互換 金融工程達人亂入~
我覺得應該是:(10%/2-9%/2)*1000萬=5萬,即六個月的差額。
但是我不清楚其中的8%是什麼,請指點,謝謝
② 金融風險管理新版形成性考核作業答案
每年都有學生要作業答案 當然我也曾經在網上找過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 有些題是有答案的
eg:1 習題後面寫著:答案見下期
2 搜索某道題的關鍵字 從網路上找找看看
3 咨詢同學
為什麼有些習題沒有答案
因為習題是出題者原創的 而答案沒有公布 這樣就導致沒有答案
即使是有寒假作業的人 寫完了除非用掃描儀掃描到電腦上 你想想你如果寫了會掃描么?掃描了會發到網上么?對吧 所以答案就很難找了
希望你能明白 這個真沒有!
再說這些題就一小部分人做 也就是你們市最大了也就是周邊部分地區 可能有人寫了出答案么?
如有疑問請發站內信給我 謝謝
③ 金融工程習題(期權期貨 利率互換),求解,急!!高分。
1.多頭同價對敲,就是看漲和看跌的期權費一樣,就都假設為c吧。那麼那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大於2c是將可以獲得盈利。也就說,無論標的資產(一般是股票)的價格從你購買期權的日到期權到期日的價格上漲還是下跌,只要漲跌的程度大於2c都可以獲得盈利,且波動幅度越大,盈利越大。若波動幅度小於2c,則虧損。且若股價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時,虧損最大,為2c。
(圖形類似於倒三角形的性狀)
2.這個我也不是很明白,這樣理解吧。
若現貨價格x小於88元,平掉期貨合約,損益為89-x,放棄執行期權合約,損失期權費3元,所以總損益為86-x,因為x小於88,所以損失小於2元。
若現貨價格x大於等於88元,則在期貨市場上,平掉期貨合約,收益為89-x,在期權方面,選擇執行該看漲期權,收益為x-88,期權費3元,總損益為-2元。
所以,可以看到,選擇這樣的一個結構合約,最大虧損為2元,即總成本鎖定在2元。 所以可以認為合成後的期權費是2元。
總之,期貨合約肯定要平的,期權根據當時的市價選擇執行或不執行。
3.
a,可行。甲公司的固定利率上比乙公司優惠1%,乙公司在浮動利率市場上比甲公司貴0.5%,可以通過互換降低平均成本。
b,合計降低融資成本即0.5%。站在甲乙公司上看,本來甲公司需要浮動利率,成本為LIBOR+0.25%,乙公司需要固定利率,成本為10%。現在通過互換,甲公司成本變為LIBOR+0.75%,乙公司變為9%。所以合計成本降低0.5%。
c,范圍是大於等於9.5%,小於等於10%。理論上可取等號,實際上若取等號的話,就與直接從銀行借一樣了,所以實際上不應取等。
可以這樣理解,甲從處借入浮動利率的貸款,比他直接從銀行借成本要高0.5%,所以他要從乙處取回這部分費用,所以他借給乙的錢的利率要比銀行高至少0.5%,為9.5%,這是下限,如果比這個低的話,甲就直接從銀行借了。而上限就是乙直接從銀行借入其所需的固定利率的成本,就是10%。比這個高的話,乙就直接從銀行借了。可見,二者可以共同節省的費用加起來就是0.5%,他們的協商也只能在這個范圍內。
④ 金融市場學利率互換作業題
有點煩,分是少了點,呵呵,共同討論吧。
A先借固定借款,那麼成本為12%,B先借浮動借款,那麼成本為L+0.6%。
銀行與A做利率互換,銀行支付12.3%,收到L,那麼在不考慮信用問題的情況下綜合來看A實際借款是成本為L-12.3%+12%=L-0.3%浮動利率借款,比直接借入浮動利率借款成本L+0.1%低0.4%。
同時,銀行與B做利率互換,銀行支付L,收到12.4%,那麼在不考慮信用問題的情況下綜合來看B實際借款是成本為L+0.6%-L+12.4%=13.0%固定利率借款,比直接借入固定利率借款成本13.4%低0.4%。
而銀行在不考慮信用問題的情況下從A收到L,再支付給B,從B收到12.4%,再支付給A12.3%,綜合為賺0.1%。
⑤ 利率互換問題
1在利率互換中,根據相對優勢,即不互換與互換兩種選擇可節約的總成本:(LIBOR+0.25%+12%)-(LIBOR+0.75%+11%)=0.5%來確定中介銀行的收益,一種是三者平分,二種是互換雙方平分後各支付一定的節省額給中介銀行,本案中是互換雙方各支付0.1%的節省額給中介銀行.
2根據相對優勢獲得的節省額來計算.平分後各節省0.25%
B公司需要固定利率款,讓A去借(11%),如果自己去借需要12%,根據節省0.25%的計算,B公司需要支付11.75%
A需要浮動利率款,由B去借LIBOR+0.75%,如果自己去借需要支付LIBOR+0.25%,根據節省0.25%計算,A需要支付LIBOR,而餘下的0.75%還是由B支付
這樣A公司實際支付為LIBOR
B公司實際支付為11%+0.75%=11.75%
AB將各自節約額各支付0.1%給中介,各自均節省了0.15%,中介獲得0.2%
⑥ 一家金融機構與A公司簽訂了一份利率互換協議,收取6%的固定利率,支付6個月期的LIBOR,本金為$1,000,000
金融機構每月收取6%,支付LIBOR,支付時對應的是上一期的LIBOR,例如下一次應該付的LIBOR是5%,再下一次的需要你通過計算6個月遠期利率算出,因為你目前只知道的是即期利率,方法就是(1+5.6%*9/12)/(1+5.4%*3/12)-1,計算得到下一次支付的LIBOR利率,以此類推。你應該得到3筆現金流,用即期利率貼現,得到一個凈現值,就是金融機構持有的互換的價值,計算的時候注意正負號,以及使用有效利率,這里邊的都是年利率。
⑦ 假設在一筆互換合約中,某一金融機構支付6個月期的LIBOR,同時收取8%的年利率(半年計一次復利),
先解你那第一個利率互換的問題:
由於A在固定利率上發行債券的優勢是11.65%-10%=1.65% 在浮動利率發債的優勢是0.45%
所以A在固定利率上有比較優勢 B在浮動利率上有比較優勢 差為1.65%-0.45%=1.2%
假設A和B直接互換 平分互換的收益 即各得0.6%
那麼互換後A的發債成本為LIBOR-0.6% B的發債成本為11.65%-0.6%=11.05%
所以最後結果是A以10%的固定利率發行一筆5年期的歐洲美元債券,B以LIBOR + 0.45%的利率發行浮動利率票據,然後A再向B支付LIBOR的利息,B向A支付10.6%的固定利息。如果間接通過互換銀行進行互換,那麼1.2%的互換收益就在三者之間劃分了。
對於第二個遠期合約的問題,首先你得明白幾個概念:任何時期的遠期價格F都是使合約價值為0的交割價格。交割價格K是不變的,而遠期合約價值f和遠期價格F是在變化的。
f=S(標的證券價格)-K*e^(-r*△T)=(F-K)*e^(-r*△T)
該題遠期合約的理論交割價格K=S*e^(-r*△T)=950*e^(8%*0.5)=988.77美元
如果該遠期合約的交割價格為970美元,該遠期合約多頭的價值f=S-K*e^(-r*△T)=950-970*e^(-8%*0.5)=18.03美元 也可用一問的(988.77-970)*e^(-8%*0.5)=18.03美元
第三個是可轉換債券的問題 可轉換債券相當於普通債券再加上一個標的債券的看漲期權
債券期限一共是(15*12+1)*2=362個半年 面值1000美元 票面半年利率為3.875% <收益率為4.5%(折價發行)
根據債券的定價模型 也就是對所有的現金流進行貼現 用BAⅡ+計算器可得純粹債券價值為861.111元
轉換價值=23.53*22.70=511.431美元 即現在立刻把債券換成股票只能得到511.431美元
根據無套利思想 看漲期權價值是二者之差 為349.68美元
第四個是期貨合約 滬深300指數 每點300元
3個月期滬深300指數期貨的理論價格F=3100*300*e^[(r-q)*△T)]=941697.96元 除以300 即3139點
如果3個月期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市價為3000點,期貨合約的價值f=3000*300*e^(-q*△T)-3100*300*e^(-r*△T) 結果懶得算了 准備睡覺……
第四個是二叉樹
設上漲概率為p 由50*e^8%=60p+40(1-p) 解得p=70.82% 則下降的概率為29.18%
二期 上漲到60時執行期權 期權價值為60-50=10 當降到40時 不執行 期權價值為0
則基於該只股票的平價看漲期權c=e^(-8%)(70.82%*10+29.18%*0)=6.54元
睡覺了……
希望採納
⑧ 假設在一筆利率互換協議中
應該是1億乘以上一期支付的3個月浮動利率除以4
⑨ 金融學作業
確定並借入本金
A公司以固定利率借款,B公司以浮動利率借款
利率互換,(4.5%+ 6月期優惠利率+1.5%)-(5.0%+ 6月期優惠利率+0.5%)=0.5%
互換利率分配 中介0.1% ;A公司0.2% ;B公司0.2%
A公司成本 6月期優惠利率+1.5%-0.2% = 6月期優惠利率+1.3%
B公司成本 4.5%-0.2% = 4.3%
支付浮動利率
支付固定利率5% 6月期優惠利率+1.3% 6月期優惠利率+0.5% 6月期優惠利率+0.5%
<-----------A公司------------------------------->中介---------------------> B公司--------------->
A公司<----------------------------------中介<----------------------B公司
固定利率5% 固定利率4.3%
利差:A向中介支付利差=(5% + 1.3% - 5% = 1.3%) 1000 x 1.3% x 1/2=
中介向B公司支付利差=(5% + 0.5% - 4.3% = 1.2%) 1000 x 1.2% x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