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雲計算有哪些優點
雲計算有規模大、虛擬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強、高可擴展性和廉價的優點:
1、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的需要。
3、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通用性強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廉價性
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
(1)論述雲計算為金融機構帶來的優勢擴展閱讀
2014年3月4日中國國際雲計算技術和應用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工信部軟體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會上透露,雲計算綜合標准化技術體系已形成草案。工信部要從五方面促進雲計算快速發展:
1、加強規劃引導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全國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雲計算服務產業的發展。
2、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雲計算服務模式,支持超大規模雲計算操作系統,核心晶元等基礎技術的研發推動產業化。
3、面向具有迫切應用需求的重點領域,以大型雲計算平台建設和重要行業試點示範、應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發展。
4、要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5、加強標准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雲計算以及服務的標准制定工作,構建雲計算標准體系。
『貳』 上雲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哪些改變
第一點能夠提升金融創新的效率,
第二點是說降低成本,這一塊來說,保守估計我們能夠比傳統的數據降低一個數量級的投入.
第三點,能夠促進業務的合作和數據共享,後面我會單獨來講大數據這一塊。
我們金融雲或者雲計算平台,未來至少能夠具備哪些能力呢?我相信它第一點是一個幫助金融行業進行互聯網創新的技術引擎,第二個是數據引擎,第三個是互聯引擎,第四個場景引擎。技術、數據、場景這些都很好理解,但互聯引擎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裡面就涉及到我們自己對金融雲終局的一個思考,我們認為金融雲的終局是一張網,這網上的每一個結點都是一個金融機構,有可能是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期貨交易所,甚至也是一些互聯網企業,像P2P、眾籌、擔保、典當等等一系列,所有能夠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都是這張網上的一個點。更多請到炎黃財經官網參看。
『叄』 雲計算有哪些優勢以及特點
雲計算作為一種技術, 與其它一些依賴互聯網的技術——比如網格計算 (Grid Computing)——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但不可混為一談。 拿網格計算來說, 科學愛好者比較熟悉的例子是 SETI@Home, 那是一個利用互聯網上計算機的冗餘計算能力搜索地外文明的計算項目, 目前約有來自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兩百多萬台計算機參與。 它在 2009 年底的運算能力相當於當時全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的三分之一。 有些讀者可能還知道另外一個例子: ZetaGrid, 那是一個研究黎曼 ζ 函數零點分布的計算項目, 曾有過一萬多台計算機參與 (但現在已經終止了, 原因可參閱拙作 超越 ZetaGrid)。 從這兩個著名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網格計算的特點, 那就是計算性質單一, 但運算量巨大 (甚至永無盡頭, 比如 ZetaGrid)。 而雲計算的特點恰好相反, 是計算性質五花八門, 但運算量不大[注三], 這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也是雲計算能夠面向大眾成為服務的根本原因。
雲計算能夠流行, 它到底有什麼優點呢?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設想你要開一家網路公司。 按傳統方法, 你得有一大筆啟動資金, 因為你要購買計算機和軟體, 你要租用機房, 你還要雇專人來管理和維護計算機。 當你的公司運作起來時, 業務總難免會時好時壞, 為了在業務好的時候也能正常運轉, 你的人力和硬體都要有一定的超前配置, 這也要花錢。 更要命的是, 無論硬體還是軟體廠商都會頻繁推出新版本, 你若不想被技術前沿拋棄, 就得花錢費力不斷更新 (當然, 也別怪人家, 你的公司運作起來後沒准也得這么賺別人的錢)。
如果用雲計算, 情況就不一樣了: 計算機和軟體都可以用雲計算, 業務好的時候多用一點, 業務壞的時候少用一點, 費用就跟結算煤氣費一樣按實際用量來算, 無需任何超前配置[注四]。 一台虛擬伺服器只需滑鼠輕點幾下就能到位, 不象實體機器, 從下定單, 到進貨, 再到調試, 忙得四腳朝天不說, 起碼得好幾天的時間。 虛擬伺服器一旦不需要了, 滑鼠一點就可以讓它從你眼前 (以及賬單里) 消失。 至於軟硬體的升級換代, 伺服器的維護管理等, 那都是雲計算服務商的事, 跟你沒半毛錢的關系。 更重要的是, 開公司總是有風險的, 如果你試了一兩個月後發現行不通, 在關門大吉的時候, 假如你用的是雲計算, 那你只需支付實際使用過的資源。 假如你走的是傳統路子, 買了硬體、 軟體, 雇了專人, 那很多投資可就打水漂了。
『肆』 簡說雲計算是怎麼樣的有什麼優勢特點
簡單來說,雲計算就是把你的任務交給網上多台計算機來共同處理! 雲計算的優勢就是處理的數據量大,而且速度快!
『伍』 在雲計算方面有哪些優勢思科在中國重點地雲方向是什麼
雲計算主要提供的是虛擬化技術,目前國內的話,除了華為和中興,很多都開始做了,雲計算主要是快捷、降低運營成本、數據集中化、安全性提高等。現在很多linux依託其開源操作系統優勢,也開始發力雲計算,紅帽這些已經做出了成果,諸如新支點的一些國內linux廠商也在嘗試進軍雲計算領域。
『陸』 雲計算在金融領域有什麼應用啊
雲計算提供了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在競爭激烈的金融業進行的業務中選擇一個私人雲,公共雲或混合雲社區雲的混合需要創建新的商業模式。互聯網基於雲的IT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企業成本,減少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運開支,同時也具有使靈活性,敏捷性的能力,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調整規模大小。
銀行領域:銀行新興的雲服務的目的是通過促進實時協作提高生產力,提供無所不在的虛擬化的服務。基於雲的服務,有助於通過社會網路介面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財務管理的重點,幫助銀行了解的客戶的喜好從而留住客戶和吸引新的消費者。前端銀行辦事處連接到後端基於雲的計算和分析許可,節省大量的能源、空間和成本。
雲電子發票會在匯率是最有利的時候提供發票,並使銀行網路不斷與郵政和電信公司不間斷獲取相關信息。它提高了訪問社會網路配置以幫助新的消費者在新的市場。
在金融業,為了充分利用新興的強大的基於互聯網的商業解決方案的優勢,需要結合了公共雲的數據的安全性與私有雲的隱私性的優點的IT技術架構。
雲計算和管理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方針,可以委託到雲運營商的優先數據應由綜合治理結構制定明確界定的服務水平協議,規定時間框架。
『柒』 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有哪些優勢
一、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商業計算模型,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用戶能夠按需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信息服務,這種資源池就被稱為「雲」。
「雲」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是一些大型伺服器集群,包括計算伺服器、存儲伺服器和寬頻資源等。雲計算將計算資源集中起來,並通過專門軟體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
用戶可以動態申請部分資源,支持各種應用程序的運轉,無需為繁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業務,有利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術創新。雲計算的核心理念是資源池,這與早在2002年就提出的網格計算池(ComputingPool)的概念非常相似。
網格計算池將計算和存儲資源虛擬成為一個可以任意組合分配的集合,他的規模可以動態擴展,分配給用戶的處理能力可以動態回收重用。這種模式能夠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昇平台的服務質量。
雲計算是並行計算、分布式計算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雲計算是虛擬化、效用計算及將基礎設施作為服務laas、將平台作為服務PaaS和將軟體作為服務SaaS等概念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二、雲計算有哪些優勢
我們總結的雲計算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這個總結被普遍接受):
1.超大規模。「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亞馬遜、IBM、微軟和Yahoo等公司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虛擬化。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一個PDA,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獲取各種能力超強的服務。
3.高可靠性。「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更加可靠。
4.通用性。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於變萬化的應用,同一片「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高可伸縮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按需服務。「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用戶按需購買,像自來水、電和煤氣那樣計費。
7.極其廉價。「雲」的特殊容錯措施使得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管理使數據中心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雲」的公用性和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雲」設施可以建在電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從而大幅降低能源成本。
『捌』 雲計算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業務遷移到雲上促進了雲服務商的興起,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推動我國雲計算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目前公有雲、私有雲占據市場大半份額,混合雲緊隨其後憑借獨特優勢獲得企業青睞。2020年企業該選擇哪種雲計算策略呢?
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有什麼區別?
公有雲
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用戶能夠使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
優點:除了通過網路提供服務外,客戶只需為他們使用的資源支付電用。此外,由於組織可以訪問服務提供商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因此他們無需擔心自己安裝和維護的問題。
缺點: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私有雲
是為一個客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的,因而提供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質量的最有效控制。
優點: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因為單個公司是唯一可以訪問它的指定實體。這也使組織更容易定製其資源以滿足特定的IT要求。
缺點:安裝成本很高。
混合雲
是公有雲和私有雲兩種服務方式的結合。
優點:允許用戶利用公共雲和私有雲的優勢。還為應用程序在多雲環境中的移動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此外,混合雲模式具有成本效益,因為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決定使用成本更昂貴的雲計算資源。
缺點:因為設置更加復雜而難以維護和保護。此外,由於混合雲是不同的雲平台、數據和應用程序的組合,因此整合可能是一項挑戰。在開發混合雲時,基礎設施之間也會出現主要的兼容性問題。
2020年企業應該選擇哪種雲策略?
調查發現,採用混合雲策略比較常見。31%的企業表示採用混合雲。同時,12%的企業表示採用「公共雲優先」策略或計劃在單一公共雲平台上實現標准化。
多雲方法使企業可以採用最佳策略來創建適合其特定業務需求的雲計算環境。在主要雲平台資源耗盡的情況下,它還可以通過提供可用的、高度可擴展的備份來降低僅依賴單個雲計算提供商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多雲方法提供了靈活性,並避免了陷入使用單一雲計算供應商的麻煩。
任何企業使用雲計算都需要專業的人才支持,這也是目前雲計算人才需求迫切、就業薪資居高不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