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互聯網金融下面的公司還是蠻多的啊。
❷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有什麼區別
謝邀!請大牛拍磚!
直接融資,說白了就是缺錢的人直接跟有錢的人借錢,股票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資方式,你買了股票相當於就是借錢給了企業,然後他每年給你分紅,債券也是,你買了一個企業的債券,他每年支付你利息。間接融資就是有錢的人或者企業不直接借錢給缺錢的人,而是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中介機構是誰呢?最典型就是銀行,我們大量的人把錢存到銀行,銀行統一對資金進行調度和安排,發放給缺錢的人或者企業。我們獲得了存款時候銀行給予的利息,而銀行獲得了放貸款時候,企業給予的利息,兩者差額就是銀行的盈利。(信用貨幣的流轉有兩個特徵的,一是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二是這個分離的過程是有報酬的,一般體現為利息或者股息。)
而互聯網只不過是把人類底層的結構再往上重新實現了一遍而已。所以說最基本的金融交易也是有放在網上的潛能的,無非是現在大家的操作習慣允不允許這件事產生而已。(這里說下余額寶,它只不過是對接了一個貨幣基金,使交易本身更加便捷了,並不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金融創新)
國內最早提出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謝平教授,曾經提出過區別於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方式,即「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能代表了大多數人對這個模式的理解。他的定義是: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他把互聯網金融作為第三種融資方式來看待的,當然你也可以把任何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了這個融通的行為都看做互聯網金融。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提高自身的效率的行為,都可以定義為互聯網金融。
其中最關鍵我認為是要明白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意義是實現去中介化,即所說的金融脫媒。 希望能夠利用互聯網會讓信息不斷的透明化,讓中介失去依靠信息不對稱所掌握的信息優勢,讓社會的各種參與主體更加的扁平化,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由於專業化分工所帶來的金融中介機構的專業化優勢讓大量金融機構的職能不斷的分化甚至消失。
【互聯網金融or金融互聯網?】業內有種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是金融互聯網。我認為這樣生生把他們倆割裂對立開來似乎不太可取,用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或者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金融,無非爭論的是誰服務誰的問題。
而我所認同的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把原來線下的金融產品放到網上去販賣,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精神」來做傳統金融行業做的事,而傳統的互聯網精神是什麼?是開放,是平等,是協作,是分享,是去中心化,是客戶體驗至上!!從短期來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核心點還是金融屬性,互聯網還只是工具而已,大體遵守的還是金融規則。你看在國外最具有互聯網金融屬性的P2P在中國卻因為沒有有效的風控被做成金融互聯網模式,p2p公司直接介入交易,成為交易的一方,使得本來應該是金融脫媒的互聯網金融,成為了還是無法脫媒,需要他自身信用附加的模式,本質上成擔保公司,部分的P2P,甚至成為了銀行,利用構建資金池,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牌照的銀行,這種變形,其實是已經典型的背離了互聯網金融應該有的模式了。他們的本質其實就是金融機構。這兒就不舉例了。
相關文章鏈接如下,大家有興趣可以讀一讀:)
❸ 屬於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是
互聯網金融!包括以下但不局限於以下內容:
1、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經強勢發展多年,但是在今年它們在支付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典型事件是2014年12月12日,阿里集團通過支付寶線下營銷事件,正式向線下收單業務的霸主銀聯宣戰。支付寶通過每單最高20元的補貼,高調進軍線下收單業務(POS機收款業務)。對銀聯的壟斷地位構成實質性的沖擊。其他新出現的典型還有微信紅包等。
2、P2P網路借貸平台。P2P 網路借貸平台 (Peer-to-Peer Lending) ,即出借人通過互聯網平台向借款人提供小額借貸的信用中介模式,是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模式。P2P網路借貸平台出現於2007年左右,但從2012年開始得到了野蠻式的瘋長。不僅新成立的p2p平台如雨後春筍,很多投資者在高回報吸引下趨之若鶩,甚至連大型金融機構也開始涉足:平安集團成立了從事p2p業務的「陸金所」,招商銀行最近也推出了「e+穩健融資項目」試水P2P業務。全球首家P2P平台LendingClub已經在美上市。可以預見中國廣闊的借貸市場必將也會產生上市公司。
3、眾籌平台。它是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一般而言是透過網路上的平台連結起贊助者與提案者。在世界范圍內主要包括四種模式:公益眾籌;產品眾籌;債權眾籌;股權眾籌。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採用眾籌模式。比如阿里推出的「娛樂寶」,某些科技創意產品,都市咖啡館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股權眾籌,極有可能突破我國有關證券法的規定,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在一個公司成立之初成為它的股東,而不用等到它的上市。截止到今年六月份的時候股權眾籌平台已經逾100家。
4、 電商小貸。它是基於對電商平台的交易數據、社交網路的用戶信息和行為習慣的分析處理,形成網路信用評級體系和風險計算模型,並據此向網路商戶發放訂單貸款或信用貸款。典型的就是阿里小貸。以「封閉流程+大數據」的方式開展金融服務,憑借電子化系統對貸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核定,發放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及應收賬款抵押貸款。還有另外一種模式,供應鏈金融模式。代表企業為「京東商城」。該模式下電商企業不直接進行貸款發放,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提供融資信息和技術服務,讓自己的業務模式與金融機構連接起來,雙方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服務於電商平台的客戶。在該模式中,電商平台只是信息中介,不承擔融資風險。 基於自身的資料庫,現在阿里小貸的規模已經非常的龐大,截至年末,阿里巴巴金融旗下三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已達1,500億元,累計客戶數超過65萬家,貸款余額超過125億元,整體不良貸款率約為1.12%。除此之外,京東還出現了針對個人貸款的「京東白條」。
5、網路理財。理財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金融十互聯網」路徑,即為金融機構發布貸款、基金產品、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信息,承擔信息中介或從事理財產品和保險代銷業務。另一種是將既有的金融產品與互聯網特點相結合而形成的投資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當前最為火爆的就是以「余額寶」、「活期寶」、「放心寶」等為代表的各種「寶寶軍團」。這些寶寶軍團本質上一種貨幣基金。由於它們的收益要高於銀行定期存款,使得我國銀行里的存款不斷的流失。今年9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2.66萬億元,相比上個季度末銳減9500億元,這是自1999年以來季度存款第一次減少。 6.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代表是融360、91金融超市等。
7、 純網路金融機構。即那些沒有實體營業網點,只在網上開展業務的金融機構,客戶主要通過電腦、電子郵件、手機、電話等遠程渠道獲取銀行產品和服務。如網路保險公司,直銷銀行等。比如由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明哲,「三馬通槽」組建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還有工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傳統銀行推出的專門的「直銷銀行」部門,發展十分迅猛,比如截至8月末,民生直銷銀行客戶數突破100萬,金融資產破180億元,如意寶累計購買量已超1100億。
❹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投資類的平台嗎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往傳統金融業態滲透,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
❺ 互聯網金融和投資理財專業有什麼區別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比如眾安保險,眾安保險所從事的保險業務是針版對權互聯網業務展開的,其保險的險種設計圍繞互聯網產品展開。
投資理財是P2P就是Peer to Peer,個人對個人。資金的供需雙方在傳統金融中需要通過中介,這個中介是銀行,通過銀行就會提高成本。現在通過互聯網平台直接把資金的供需雙方匹配在一起,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互聯網金融
首先,資金門檻降低了,1塊錢也可以買理財產品;
第二,抗風險能力下降了,以前買基金包括各類基金品種等,現在一個貨幣基金滿足了屌絲玩金融的「保險」訴求;
第三,技術難度被拉低了,高富帥玩金融需要很多知識,即使是中國大媽炒股也需要朋友領進門以及朋友的持續抱團幫助。現在大多數的理財產品的門檻也很低了。
金融是資金流、互聯網是信息流,二者具有先天的結合優勢。如果說互聯網金融的方向,我覺得就是大眾化普惠金融。
投資理財
P2P與互聯網金融或金融互聯網不是一個概念層次,P2P應該是屬於互聯網金融的,是個子集。
P2P是個撮合平台,一頭是借款人、另一頭是理財人,P2P平台把兩頭連接,承擔風險控制評估與建議、資金流通方案框架搭建、協助借款、協助收款等工作。
❻ 網路投資公司是干什麼的
金融投資公司是一個對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出資額為限依法對金融企業行版使出權資人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義務,實現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投資公司,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將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投資於眾多證券或其他資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