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兵裝財務汽車金融客服中心,貸款還完還需要辦什麼業務嗎,直接把抵押的東西拿回來就行嗎
去車管所解除抵押,這個很關鍵,而且一般金融機構不會主動給你辦好。建議拿到機動車登記證以後往後翻查有無抵押的說明。
B. 目前銀行業客服中心提供的服務主要包含哪幾塊
如果沒有在櫃台簽約:一般可以辦理臨時掛失,賬戶查詢,業務咨詢!如果是在櫃台簽約了,可以辦理除以上業務外,還可以辦理轉賬,匯款,理財投資等現金業務
C. 金融行業月工資多少
什麼?你竟然在搜索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太low了吧,怎麼地不也得年薪起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金融分析師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回去看年薪,月薪並不打動人心,所以高頓CFA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有多少:
調查表明,僱主更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的金融機構,甚至已經把CFA資格作為對其雇員入職的基本要求,因此他們大多成為金融機構力爭的對象,這讓CFA持證人收益良多。
可以參考數據表明,CFA年收入:美國19萬美元;英國20萬美元;新加坡11.3萬美元;香港13.6萬美元;加拿大10.8萬美元,中國現有數字是14.9萬美元,全球平均17.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是CFA考生多的地區,夠資格申請到CFA證書的人,目前不會超過5千人。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除了以上較為熱門的,以下職位也是金融分析師可選擇的工作:
基金經理18%
業內稱「操盤手」,負責基金的籌措、管理和運營,上市監控等。CFA持證人的主要去向之一。市場需求較大,前景廣闊。
要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敏銳的市場直覺和投資判斷,實戰打拚的經驗也很重要。
研究員(分析師)15%
國內一般指的是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負責研究相關行業的動態,對外出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決策參考。
投資銀行分析員9%
投行職業鏈條,一般從分析員開始做起,往上做得好可以升到初級經理、副總裁、高級經理等。每個階段有相應升職需要的時間。
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要高。
行業高管7%
高端人才市場,CFA同樣很受歡迎。行業的高管,也需要必要高含金量的證書來匹配自身身份。
風控經理6%
負責金融風險識別及管理,涉及風險預測、風險決策、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一般優秀的風控經理,是CFA+FRM雙證持證人的比較多。
企業金融分析師5%
負責為企業提供金融增值服務,如行業調查、上市、並購等。同時,對企業財務稅務優化、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建議。
咨詢顧問5%
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的人員。咨詢和投行是公認的兩大高收入行業。咨詢行業可以為年輕人打開眼界,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背景,從而短期內快速成長。
客戶經理5%
一般指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給客戶推薦或介紹產品的時候,需要對金融市場和產品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財務顧問5%
性質一般為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為客戶提供投融資、資產債務重組、資本運作、戰略發展等服務。
MOM投資經理4%
不直接管理資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託交給其他一些基金經理,負責挑選並跟蹤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少不了MOM投資經理的存在。
交易員4%
快速、准確地執行交易指令,對交易品種進行跟蹤分析,每天做好盤後的分析統計工作。
策略分析師3%
負責股票市場的策略分析,跟進市場宏觀進展,形成策略分析報告,需要熟練掌握多種策略分析方法。
會計/審計師3%
金融市場同樣離不開財務分析,企業並購重組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財務問題,因此也需要許多專業的財務人員。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本文由高頓CFA老師 Sherly 整理發布,更多CFA資訊【請關注高頓CFA官網】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D. 頒發互聯網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優秀企業獎有哪家
元寶365,專注於汽車金融的互聯網平台,元寶365一直將履行社會責任上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7月初365平台就提出了「百城千鄉」計劃,並於7月2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啟動儀式。8月,元寶365還積極開展了「圓夢計劃」,建立助學基金幫助貧困學子,並贈予學子及家人赴京求學高鐵車票,向社會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所創造出來的利潤,更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感」,元寶365董事長周健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做好業務與風險控制之間的平衡,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為更多的投資人提供穩定可觀的收益率,給予社會力所能及的幫助,這都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
9月19日,由新華網、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5第二屆互聯網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峰會最後,元寶365獲得了主辦方頒發的「2015第二屆互聯網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優秀企業獎」,「這既是對我們努力的認可,也是對我們未來發展的一種督促和鼓勵,元寶365有信心將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及縣域,為更多的家庭帶去更專業的金融服務,創造出更多社會價值」,周健說。
E. 哪些企業入選了2018中國優秀金融科技服務商先鋒榜
中國AI金融探路抄者峰會在深圳舉辦,現場揭曉了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先鋒榜的多項榜單,品鈦(PINTEC)榮登2018中國優秀金融科技服務商先鋒榜, 一同獲獎的企業還有騰訊雲、京東金融、樂信、恆生電子等其他金融科技服務商。
F. 天弘基金獲得過哪些獎項
2014年5月, 「2013品牌管理與營銷策劃十佳基金公司」獎——股市動態分析周刊
2014年5月,第四屆證券期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4年4月,「金基金•成長基金管理公司獎」——上海證券報
2014年4月,天弘基金、阿里雲,聯合榮獲「創新產品與應用金獎」——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
2014年3月,金牛獎「2013年度特別貢獻獎」——中國證券報;
2014年3月,中國互聯網金融領軍榜「百強品牌」——中國互聯網金融聯盟;
2014年3月,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天弘基金余額寶)基金經理王登峰榮獲2013年度「最佳基金經理獎」——中金在線;
2014年1月,天弘基金榮獲「2013互聯網金融年度最具創新力機構」獎,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榮獲「2013互聯網金融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獎——IFC1000(互聯網金融千人會)
2014年1月,「2013年度最佳互聯網金融創新基金公司獎」、「2013年度最具成長性基金公司獎」——和訊;
2014年1月,「最佳創新獎」、「最具成長性獎」——金融界;
2014年1月,「年度跨界營銷案例TOP10」;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榮獲「2013年度EC100中國電商營銷百人獎」 ——DCCI;
2014年1月,「最佳協同綜效獎」——恆天財富;
2013年12月,「2013最具互聯網創新精神基金品牌」獎——華夏時報;
2013年12月,「金磚獎·最佳金融創新獎」——南方都市報 ;
2013年12月,「2013年度基金業最佳客服熱線」獎和「2013年度中國最佳互聯網金融企業」獎;天弘基金余額寶榮獲「2013年度中國最佳互聯網金融產品」獎——證券時報;
2013年12月,「新興力量獎」——中國網;
2013年11月,「金算盤創新獎」——證券日報;
2013年11月,「最具創新力金融服務企業獎」——北京金博會;
2013年11月,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榮獲「2013網易英雄盛典」財經領域「終極英雄」——網易;
2013年11月,「最受歡迎機構獎」、「最佳創新獎」——證券之星;
2013年11月,金鈴獎之「洞察用戶獎」——零點咨詢;
2013年10月,天弘基金榮獲「2013互聯網金融年度最具創新力機構」獎,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榮獲「2013互聯網金融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獎——IFC1000(互聯網金融千人會)
2013年9月,「2013最佳營銷創新基金公司獎」、「2013最佳電子商務基金公司獎」——《理財周報》;
2013年8月,「十佳投資者關系獎」——《21世紀經濟報道》;
2013年5月,「2012優秀基金營銷策劃團隊獎」——全景網;
2013年4月,天弘債券型發起式基金榮獲「2012年度最佳基金」——中國網;
2013年3月,「最具潛力基金公司品牌」——《股事動態分析》;
2013年1月,「年度最具市場潛力金融機構」——北京娛樂信報和搜狐理財;
2013年1月,「基金行業最具成長性獎」——金融界;
2013年1月,「年度金牌服務力基金公司」——《金融理財》;
2013年1月,天弘豐利基金經理陳鋼榮獲2012年度十大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與理財》;
2012年12月,「2012年度最具成長性基金公司」——和訊網;
2012年12月,天弘債券發起式榮獲「2012年度最佳基金產品創意主題獎」——和訊網;
2012年12月,「2012年度最具創新力基金公司」——東方財富網;
2012年10月,「2012中國最具潛力基金公司」——《理財周報》;
2012年10月,首席市場官周曉明獲「2012最佳基金市場風雲人物」——《理財周報》;
2011年12月,「2011年度最具創新力基金管理公司」——東方財富網;
2011年12月,「2011年度最具市場潛力金融機構」—— 北京娛樂信報和搜狐理財;
2011年12月,「2011年度創新基金產品獎」 —— 北京娛樂信報和搜狐理財;
2011年11月,「金算盤獎」——《證券日報》。
G. 互聯網金融行業,售前客服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1.先確定客服部門的具體業務。是營銷、售前咨詢還是售後服務,還是兩者都有,有些公司甚至需要售中跟進。所以先確定這點很重要,因為不同階段的業務,客服工具、流程、話術、客服團隊規模、客服人員背景和能力都不太一樣。根據不同的業務,客服組織架構也不一樣,例如可以將客服分組,分為服務和售前咨詢。
2.服務渠道的確定。這個目前選擇Udesk的公司大部分都是選擇了全渠道服務,因為互聯網金融公司,一般在400電話、pc網站、mobile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等都有很大的流量進來,所以需要為客戶提供統一的全渠道服務,對於客服人員來說,不管客戶來自哪個渠道的咨詢、投訴,都能快速為客戶提供服務。
3.流程的建設。公司大小不同,流程不一樣:對於一部分的公司來說,並不需要識別出用戶,只是簡單的回答用戶的問題,這類流程最簡單,客服回答完之後,做好業務記錄,用戶績效考核,質檢和統計分析。還有一些公司,需要識別出用戶信息,甚至是用戶在平台上的業務信息才能提供服務,這種就需要做一些集成工作,客服人員不僅僅是回答用戶問題,還要為用戶提供業務層面的服務。另外一些公司,客服人員負責售前咨詢的業務,而且咨詢完之後,需要轉給銷售人員來後期跟進,或者客服人員來進行回訪。這里只是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業務流程,很多公司是多種業務流程的組合。
4.系統的建設。從我的角度來講,當然是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專注於自身的業務,採用第三方的企業服務系統來支撐客服業務。目前,像Udesk這樣的新一代客服系統提供商,有一支大規模的技術團隊,保證系統的更新、穩定、安全,另一方面,我們還有一支專業的服務團隊,他們都是多年資深的客服行業從業人員,可以給到非常專業的服務,協助客戶開展客服業務。
5.依靠數據來驅動業務。客服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表哥表姐」之稱,其實數據的沉澱對客服業務的幫助非常大,一方面,可以依靠統計數據來識別出客戶問題的趨勢,挖掘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客服團隊的績效考核,優化客服團隊的配置也非常有價值。
H. 度小滿金融客服中心的人是不是借款方呢
度小滿金融客服中心的人肯定不是借款方。他們只是客服。
I. 「中信銀行」的發展歷程
中信銀行創立於1987年,原名中信實業銀行,是中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信實業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的大潮中逐漸成長壯大,於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銀行」。
1984年底,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董事長榮毅仁先生向中央專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統下成立一個銀行,全面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先成立銀行部,擴大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為成立銀行作好准備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來財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銀行部,進一步擴展了對外融資、外匯交易、發放貸款、國際結算、融資租賃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銀行業務。在銀行部建立的兩年時間里,得到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業務進展較快,通過辦理人民幣及外匯存款、貸款、進出口開證、國際租賃、有價證券及外匯買賣、外幣兌換等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已初步具備了成立銀行的條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將中信公司銀行部改組成中信實業銀行。1987年初,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在北京。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成立時間
1987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批復同意成立中信實業銀行。
3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中信實業銀行。
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頒發中信實業銀行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
4月14日,中信公司董事長、中信實業銀行名譽董事長榮毅仁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信公司原銀行部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改為「中信實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於4月份開始營業。
4月2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中信實業銀行經營外匯業務范圍。
4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頒發中信實業銀行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4月2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中信實業銀行工商營業執照。
5月17日,新華社發布中信實業銀行開業新聞。
9月16日,中信銀行在北京的國際大廈舉行正式開業招待會。時任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副總理田紀雲、國務委員陳慕華等領導同志出席了招待會。時任中信公司董事長、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榮毅仁主持了會議,時任國務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講了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為首任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田國立,現任行長朱小黃。改革開放初期的中信實業銀行利用信託制度在國際上為國內各種建設和發展項目融入資金,緩解中國國內的資金緊缺狀況。這屬於改革開放時的一種大膽創新。成立近20年來,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的綜合優勢,不斷開拓,勇於創新,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5年8月,為更好地體現商業銀行的經營特色,中信實業銀行正式更名中信銀行。原中信實業銀行是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全資附屬機構,因為當時中信面對的客戶都是國內外大公司,實際上是一家面對大公司和大型金融機構經營批發銀行業務的投資銀行而並非零售銀行,所以在名稱中加上"實業"二字。現在改名去掉"實業"意味著中信銀行不再是原來的企業銀行的定位,成為了新一家真正的公司、零售銀行。更名後的中信銀行以蓄勢疾進的姿態更加貼進市場,把握市場機會,參與國際化競爭,引進國際先進的經營理念、金融技術和管理經驗,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社會形象和業界評價顯著提高。尤其自2006年以來,中信銀行在國內外銀行業的各項排名和獎項中名列前茅:2006年1月,中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該刊物評選的2005年度中國十大金融人物,中信銀行陳小憲行長入選。2006年3月,由中國《銀行家》雜志對國內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排名,中信銀行在參評的13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中位居第四位。2006年6月,國際金融界的權威雜志英國《The Banker》在京首度發布了「中國銀行業100強」排行榜,中信銀行以其2005年末的業績位列中國銀行業第七位,同時在資產排名、最新平均資本利潤率排名中亦位列第七,最新實際利潤增長率排名位居所有上榜銀行的第二位。2006年6月,中信銀行獲得ASIAN BANKER主辦的 「2006年度亞洲零售金融服務卓越獎」
「戰略及執行卓越獎」。2006年6月,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FCI年會上,中信銀行被評選為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務質量進步獎,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FCI獎項的銀行。2006年6月,中信信用卡客服中心榮獲由中國信息協會、亞洲客戶服務協會、廣東省信息協會、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共同主辦,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組委會具體承辦的「2005-2006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活動」之「中國最佳客戶服務中心獎」。2006年6月,中信銀行「出國全程通」金融產品獲得由《經濟觀察報》和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05-*2006年度中國傑出營銷獎」銀獎。2006年7月,英國《The
Banker》雜志中「世界1000家銀行」的最新排行榜中,中信銀行一級資本排名再度提升12位,從2005年的200位升至188位,同時總資產排名也由152位升至134位。2006年8月,中信銀行被亞洲貨幣(「AsiaMoney 2006 FX
POLL」)評為中國地區最佳外匯交易服務銀行,這是外匯交易服務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一項評獎。2006年9月,在「首屆上海陸家嘴金融文化節暨第三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2006年會」上,陳小憲行長獲「2006年中國十佳金融新銳人物」獎,同時中信銀行亦獲「2006中國十佳金融成長機構」獎.2008年9月中信信用卡客服中心榮膺2008年中國區唯一一家
「全球最佳呼叫中心」。標志著我行信用卡客服中心已躋身全球優秀呼叫中心前列。2008年11月12日,由和訊網主辦的「2008和訊銀行卡發展與營銷論壇暨中國信用卡測評發布會」在京舉行,中信銀行信用卡在此次測評中榮獲「最佳發卡銀行獎」,並同時獲得「白金卡獎」、「金卡獎」兩項單項獎,成為此次測評的大贏家。上市情況證券代碼 601998[4]證券簡稱
中信銀行公司名稱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日期 2006-12-31 上市日期 2007-04-27上市市場 上海證券交易所 所屬行業 金融、保險業注冊資本(萬元) 3903334.4054 法人代表 田國立董事長 田國立 行長 朱小黃董事會秘書 林爭躍 證券代表 王威注冊地址 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8號富華大廈C座 郵政編碼 100027辦公地址 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8號富華大廈C座 郵政編碼 100027公司簡介 1987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批復同意成立中信實業銀行。2004年4月1日,銀監會批復同意中信實業銀行增資至140億元。2004年12月,中信集團公司向中信實業銀行撥付資本金25億元人民幣。2005年3月25日,銀監會批准中信實業銀行增資至177.9億元。2005年11月25日,中信實業銀行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2005年底,中信集團公司向中信銀行撥付資本金86億人民幣。中信銀行原名中信實業銀行,是中信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於1987 年,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2005
年11 月,更名為中信銀行。從成立至今,中信銀行在中國金融、銀行領域創造了多個第一,並在2005 年7
月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排出的全球最大的1000 家銀行中名列第200 位,進入了全球銀行200
強。同時中信銀行在中國商業銀行排名中位居第七位。2007年1月,經中國政府批准,中信銀行整體改制為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12月31日依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將完整承繼中信銀行的資產、負債、機構、業務等,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上批准/核準的業務。中信銀行已有的營業機構、商號、商標和咨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2009年5月,中信銀行與中信集團及集團一全資子公司簽訂股份收購協議,同意以135.63億港元現金對價收購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股權。中信國金公司是中信集團中國境外金融業務的旗艦,現持有中信嘉華銀行全部股份,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0%的權益和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50%的權益。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表示,中信銀行收購中信國金後,將與中信國金旗下的中信嘉華銀行進行合並,適當時候嘉華銀行將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中信銀行表示,中信銀行將利用中信國金的跨境服務平台,將網路延伸到國際金融中心,並在香港開展更大規模更穩固的業務。但當前主要精力是要把中信銀行和中信國金、嘉華銀行的整合做好,暫不會考慮設立新的海外分支機構,設立海外國際服務網點的計劃。中信銀行財務指標數據[5]
報告期2012/12/312012/9/302012/6/302012/3/31基本每股收益0.66元0.58元0.41元0.18元稀釋每股收益0.66元0.58元0.41元0.18元每股收益加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0.66元0.58元0.41元0.18元每股凈資產4.24元4.17元4.02元3.92元每股凈資產(調整後)------------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8元-2.31元-1.61元-2.71元凈資產收益率攤薄15.64%13.97%10.31%4.67%凈資產收益率加權16.70%14.74%10.62%4.81%營業收入894.35億662.82億441.71億216.79億營業外收入2.57億1.52億87.00百萬36.00百萬營業利潤415.04億363.60億258.31億115.91億投資收益10.39億10.64億5.43億1.71億利潤總額416.09億364.47億258.76億116.06億凈利潤310.32億272.26億193.73億85.63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308.73億271.38億192.72億85.51億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29599.39億29119.45億29163.65億26573.7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