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服務故事

金融服務故事

發布時間:2021-05-06 09:01:16

㈠ 金融類寓言故事

有一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村子周圍的山上全是猴子。
商人就和村子種地的農民說,我買猴子,100元一隻。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試著抓猴子,商人果然給了100元。
於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這比種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買了兩千多隻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
商人這時又出價200元一隻買猴子,村民見猴價翻番,便又紛紛去抓,商人又買了,但猴子已經很難抓到了。
商人又出價300元一隻買猴子,猴子幾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價到500元一隻,山上已沒有猴子,三千多隻猴子都在商人這里。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
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
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終於有人等不急了,猴子還要吃香蕉,這要費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股市
這就是傳說中的信託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市場!
這就是傳說中的房市!

㈡ 金融小故事

天空四尺

在平地上畫兩條相隔四尺的線,然後從線的這一端跳到另條線的一端。對於這樣的要求,一般的成年人很容易就能做到。也許,很多人還很自信的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難題。

現在,我們把同樣的距離,搬到兩個高樓的中間。讓你從這個高樓跳到另一棟高樓,距離是一樣的四尺。我想沒有多少人敢試。

那麼為什麼在平地的四尺人們那麼有信心,然後在天空上的四尺又猶豫了呢。這就是在金融市場,一個領導人必須具備心理素質和判斷能力。跳得過去和跳不過去或是敢不敢跳都是對自身(公司)的了解和信心的程度。

㈢ 金融類小故事

金融類小故事好多的,比如有牛蛙效應 、邦尼人力定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 、蘑菇管理 、零和游戲 、馬太效應 、鱷魚法則 、羊群效應 、手錶定律 、木桶理論 、猩猩吃香蕉的試驗 、購買猴子的故事 、牧人受騙過程、監獄中的故事 、駱駝與北斗星 等等。

㈣ 大神指導一下:一個金融小故事,感覺是謬論,但講不出......

這是一個封閉村莊沒有資金外流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欠別人等額的錢和每個人都不欠錢是一樣的,整個村子的總財產狀況不變,外來的遊客只是引導資金流動罷了。
另外補充一點:流通起來的1000元就不是1000元了。這和流通的速度有關,在一定時間內,多種商品交換活動不斷進行,同一單位貨幣就可以為多次商品交換服務,從而實現多次周轉。例如,在一定時間內,甲用10元向乙買花生,乙用這10元向丙買布,丙又用它向丁買衣服,這10元貨幣在一定時間內實現了30元的商品價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㈤ 精闢金融故事:錢都去哪兒了

故事一:
有一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村子周圍的山上全是猴子。
商人就和村子種地的農民說,我買猴子,100元一隻。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試著抓猴子,商人果然給了100元。
於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這比種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買了兩千多隻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
商人這時又出價200元一隻買猴子,村民見猴價翻番,便又紛紛去抓,商人又買了,但猴子已經很難抓到了。
商人又出價300元一隻買猴子,猴子幾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價到500元一隻,山上已沒有猴子,三千多隻猴子都在商人這里。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
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
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終於有人等不急了,猴子還要吃香蕉,這要費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股市!
這就是傳說中的信託!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市場!
這就是傳說中的房市!


故事二: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太陽高掛,街道無人,每個人都債台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台,說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1000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
屠夫有了1000元,橫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本錢。
豬農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1000元,這名妓女沖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旅館店主忙把這1000元放到櫃台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1000元,聲稱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了,大家很開心……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現金是要流通才能產生價值!而經濟永遠存在炒作!

故事三: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
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㈥ 急求金融小故事啊好的有加分!!!

從前有兩個國家:紡織國和飛機國。紡織國有一億人口,會織布做衣服,年產二億條褲子。飛機國也有一億人口,不僅會紡織,他們還會造飛機,年產二億條褲子,造十架飛機。

紡織國要賣給飛機國一億條褲子,才能買回一架飛機。兩國貿易之後,社會財富分配如下:紡織國擁有一億條褲子和一架飛機,飛機國擁有三億條褲子和九架飛機。紡織國一個人一年只有一條褲子穿,一億人只能擠一架飛機。而飛機國呢,一個人一年能穿三條褲子,九架飛機隨便坐,比紡織國的老百姓坐火車還便宜!兩國人民付出了同樣的勞動和汗水,飛機國的人均財富竟然是紡織國的3-5倍。

第2年,飛機國改變策略,決定不生產褲子了,因為他們發現只要多賣幾架飛機,就能換回幾億條褲子,足夠全國老百姓的穿用。從此以後,飛機國的老百姓都解放了,每天泡吧、出國度假旅遊、喝咖啡、到紡織國投資。。。。。。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們呢,為了賺更多的錢,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生產更多的褲子:三億條褲子,四億條褲子,賣給飛機國賺取可憐巴巴一點生活費。

飛機國的老百姓生活越來越滋潤,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工人越來越少,喝咖啡的時間越來越長,旅遊業、娛樂業、服務業發達。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幾乎沒有喝咖啡的時間,娛樂業和服務業都是為少數有錢人服務。

幾年過去了,飛機國越來越發富了,連窮人,甚至流浪漢都能隨便買得起豪宅了,錢多得不得了,可是紡織國還在不斷的生產褲子,都快年產10億條褲子了,飛機國面臨危機了,面臨錢太多的危機,錢再多也不能都買褲子啊,錢太多花不出去。

看官可能糊塗了,錢太多也有危機啊?當然啊,銀行里存了幾十萬億美金的錢,對銀行家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他得想辦法放貸出去才能賺錢啊,不然還要支付利息。沒辦法,銀行家拚命鼓勵企業和民眾貸款,鼓勵窮人和流浪漢也貸款買房子,沒辦法,錢多也難受啊。結果房地產先漲後跌,一些窮人還不起貸款,乾脆一元錢賣掉豪宅,繼續搬回豪華出租屋。

紡織國越出口越窮,看官更不明白了吧?紡織國並沒有因為出口而富裕,卻讓飛機國越來越富,因為把自己國家生產的50%以上的商品賣到別的國家,換來別人國家5%-10%的商品,結果是飛機國富得流油,紡織國依然活在最下層,最吃虧的是以多換少的紡織國。

紡織國面臨更大的危機,本來出口褲子就沒賺多少錢,一條褲子才賺1-2元,飛機國一旦減少進口,直接導致紡織國無數人下崗失業。

這個小故事道出了經濟危機的最高機密:沒有高科技產業,依靠以多換少的出口經濟,只能越出口越窮,是製造國家之間貧富分化的危機之源!

一個國家,只有掌握別人沒有的高科技產品,才能真正變成一個強國富國,讓別國為自己打工,而不是為別國做嫁衣。

㈦ 金融與誠信相關故事

故事我沒有,但我有句話,通達信的教義不就是,誠則通達,信則久遠,這是對朋友而言,對敵人則需要冷酷無情。

㈧ 求一個關於金融的有趣故事

一遊人到小鎮一旅館,拿1千元給店主挑了個房間。他上樓時,店主拿1千元給屠戶支付了欠的肉錢。屠夫去豬農那還了豬錢,豬農還了飼料款,飼料商去付清召妓的錢。妓女趕緊去旅館還了房錢。這1千元又到店主手裡。這時遊客下樓說房間不合適,拿錢走了,但全鎮債務都還清了,人們快樂了!

這只是一個多角債關系,每個人的債權債務相抵後均為0,只是遊人的那1000元在這個多角債關系中起到周轉金作用。貨幣流通的作用!

㈨ 關與金融業得徵文。類似我與金融業得故事。或者和銀行得感情一類得。百度得也無所謂。求一篇。如果是原創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國有銀行、國有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但三資企業及股份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因素未變;外資也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大,而且大多是長期投資,外商不會輕易放棄。因此推斷,中國在三五年內不會出現類似東亞其它國家那樣的金融危機。但是,真正的危險是在三五年之後,當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的壓力,對他們的經濟及金融體制進行全面開放,徹底改革,建立起與國際完全接軌的先進體系以後,將會對中國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如在二戰之後,美國接管日本及德國,輸入美國的經濟體制,使日本和德國的經濟較快地發展起來,而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中國漸漸拋在後面。 因此,中國必須抓住各國在金融風暴後進入調整期的有利時機,盡快改革金融和外匯管理體制,改善銀行服務,進一步提高出口競爭力,吸引外資紮根中國,使中國的經濟保持實際高質量的調整增長。因為要真正避免危機,就必須保證基本經濟因素的健康。 中國要維持一種實際高質量的高速增長,就必須打破過去的傳統發展模式,即:發展經濟—銀行增加貸款—國有企業—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大陸的經濟,已經形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一個是國有銀行與國有企業部分;另一個則為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部分。後者在近五六年內得益於先進制度與優惠的政策,發展相當迅速。由於外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最先進的地區引進最先進的技術、管理,建立了基本上與世界經濟相接軌的企業。三資企業與一些股份制企業成為中國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源泉。 現在中國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隨著一些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完成,中國投資環境的「硬體」部分逐漸完善起來,中國現在吸引外資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勞動力最便宜、土地(用於發展製造業基地)最多、市場巨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什麼,就是中國的政策。政策成功不成功,有效沒效,不在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也不是看中國有沒有市場,而主要是看能不能降低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實物成本不一樣。實物成本,如勞動力的成本、土地的成本、資本的成本,都是可以根據一個國家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但「交易成本」卻是一個人為造成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但是不可能避免,做生意時,可能不容易看到而不去考慮,但最終成功與否,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交易成本很高,主要體現在政府、會計、法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服務方面,整個都跟不上。政府部門有重重人為的障礙要打通,銀行和律師根本不能適應面向國際市場經濟的需要,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交易成本」。外國投資者很想來中國投資,但他們都感到來中國投資不容易,故爾採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中國市場高額的「交易成本」主要存在於金融服務中。中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金融業的問題。因此,建議中國在現階段採取一種有限制、有控制的金融開放政策,包括向外國銀行開放貸款業務,允許三資企業運用美元進行交易等。一方面可以使外國投資者看到中國有決心開放金融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開放風險。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千三百歐元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391
破凈值股票 瀏覽:63
信託50 瀏覽:589
5月9曰原油價格 瀏覽:267
投資類企業分類 瀏覽:543
阿狀理財 瀏覽:414
如何用股價指數進行投資 瀏覽:984
投資哪個網貸平台返利高 瀏覽:231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