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誰能提供一份關於銀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的資料
為能迅速地撲滅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火災,必須按照現代的防火技術水平、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著火物質的性質、滅火物質的性質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則來選擇滅火劑。否則,其滅火效果很差,甚至適得其反。目前,化工企業常用的滅火物質有水滅火介質、滅火泡沫劑、惰性氣體、不燃性揮發液、化學性乾粉、固態物質等。
(一)水滅火介質
水是人類使用最早並且最普遍的滅火劑。它的主要優點是滅火性強,價格低廉,取用方便。水的吸熱量比其他物質大,加熱1kg水,使溫度升高1℃,需要4186.8J的熱量。如果滅火時水的初溫為1O℃,那麼1L水達到沸點(100℃)時需376.8kJ的熱量,再變成水蒸氣則需要2260·OkJ熱量。所以,1L水總共能吸收2636.8kJ的熱量,這是水的冷卻作用。同時,當水與燃燒物質接觸時,會形成「蒸汽幕」,能夠防止空氣進入燃燒區,並能稀釋燃燒區中氧的含量,使燃燒強度逐漸減弱。當水蒸氣在燃燒區的濃度超過30%時,即可將火熄滅。當水溶性可燃液體發生火災時,在允許用水撲救的條件下,水可降低可燃液體濃度及燃燒區內可燃蒸氣的濃度。此外,在撲救過程中用高壓水流強烈沖擊燃燒物和火焰,這種機械作用可沖散燃燒物並使燃燒強度顯著減弱。水用於滅火的缺點是具有導電能力,不宜撲滅帶電設備的火災:不能撲救遇水燃燒物質和非水溶性燃燒液體的火災。此外,水與高溫鹽液接觸會發生爆炸,比水輕的易燃液體能浮在水面燃燒並蔓延等。這些都是利用水作為滅火劑時應注意的問題。
(二)泡沫滅火劑
泡沫是由液體的薄膜包裹氣體而成的小氣泡群。用水作為泡沫的液膜氣體可以是空氣或二氧化碳。由空氣構成的泡沫稱為空氣機械泡沫或空氣泡沫,由二氧化碳構成的泡沫稱為化學泡沫。
泡沫的滅火機理是利用水的冷卻作用和泡沫層隔絕空氣的窒熄作用,燃燒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蓋層,可使燃燒物表面與空氣隔絕。由於泡沫層封閉了燃燒物表面,可以遮斷火焰的熱輻射,阻止燃燒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質的蒸發。泡沫析出的液體可對燃燒表面進行冷卻,而且,泡沫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能降低氧的濃度。這類滅火劑對可燃性液體的火災最適用,是油田、煉油廠、石油化工、發電廠、油庫以及其他單位油罐區的重要滅火劑,也可用於普通火災。滅火用的泡沫必須具有以下特性:
1.泡沫的比重小於油的比重。微泡要具有凝聚性和附著性;
2.液膜的強度對熱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流動性;
3.泡沫對機械或風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化學泡沫是利用硫酸鋁和碳酸氫鈉的水溶液作用,產生C0。泡沫。其反應式如下:
6NaHC03+Al2(SO4)3 18H20=6C02+2A1(OH)3+3Na2SO4+18H20
碳酸氫鈉和泡沫穩定劑都溶於水中,和硫酸鋁的水溶液起反應,並由於化學反應而形成泡沫,所以稱之為化學泡沫。對於撲滅汽油、柴油等易燃液體的火災較為有效。不過,由於化學泡沫滅火設備較為復雜,投資大,維護費用高,近來多採用滅火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的空氣泡沫。
空氣泡沫滅火劑可分為普通蛋白泡沫滅火劑、氟蛋白泡沫滅火劑等類型。
普通蛋白泡沫是將水解蛋白和穩泡劑的水溶液用發泡機械鼓入空氣,並猛烈地攪拌使之相互混合而形成充滿空氣的微小稠密的膜狀泡泡群。這種泡沫能有效地撲滅短類液體火焰。氟蛋白泡沫液是在普通蛋白泡沫中加入1%的FCS溶液(由氟表面活性劑、異丙醇和水三者組成,比例為1:1:1)配製而成,有較高的穩定性、較好的流動性和防油防水等能力,可用於油罐液下噴射滅火。氟蛋白泡沫彌補了普通蛋白泡沫流動性較差、易被油類污染等缺點。氟蛋白泡沫通過油層時,使油不能在泡沫內擴散而被分割成小油滴,這些小油滴被未污染的泡沫包裹,浮在液面後,形成一個包含有小油滴的不燃燒但能封閉油品蒸氣的泡沫層。在泡沫層內即使含汽油量達25%,也不會燃燒。而普通蛋白泡沫層內含10%的汽油時,即開始燃燒,這說明氟蛋白泡沫有較高的滅火性能。氟蛋白的另一個特點是能與乾粉配合撲滅烴類液體火災。
對於醇、酮、醚等水溶性有機溶劑,如果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滅火劑,則泡沫膜中的水分會被水溶性溶劑吸收而消滅掉。針對水溶性可燃液體對泡沫具有破壞作用的特點,研製出了抗溶性泡沫滅火劑。這種滅火劑是在普通蛋白泡沫中添加有機酸金屬絡合鹽而製成。有機酸絡合鹽與泡沫中的水接觸,會析出有機酸金屬皂,在泡沫壁上形成連續的固體薄膜。該薄膜能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有機溶劑吸收水分,從而保護了泡沫,使泡沫能持久地覆蓋在溶劑表面上,因而其滅火效果較好。但不宜 撲救如乙醛(沸點20.2℃)等沸點很低的水溶性有機溶劑。
(三)二氧化碳滅火劑
二氧化碳滅火劑的主要作用是稀釋空氣中的氧濃度,使其達到燃燒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動熄滅。二氧化碳滅火劑是將二氧化碳以液態的形式加壓充裝於滅火機中,因液態二氧化碳極易揮發成氣體,揮發後的體積擴大760倍。當它從滅火機里噴出時,由於氣體吸收熱量的關系,馬上變成於冰。此種霜狀乾冰噴向著火處,立即氣化,而把燃燒處包圍起來,起了隔絕和稀釋氧的作用。當二氧化碳占空氣的濃度為30%~50%時,燃燒就會停止,其滅火效率很高。
由於二氧化碳不導電,所以可用於撲滅電氣設備著火。對於不能用水滅火的遇水燃燒物質,使用二氧化碳撲救也最為適宜。因為二氧化碳能不留痕跡地把火焰熄滅,在可燃團體粉碎、乾燥過程中發生起火以及精密機械設備等著火時,都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其缺點是冷卻作用不好,火焰熄滅後,溫度可能仍在燃點以上,有發生復燃的可能,故不適用於空曠地域的滅火。二氧化碳滅火劑不能撲救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火災,因二氧化碳與這些金屬在高溫下會起分解作用,游離出碳粒子,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如2Mg+CO2=2MgO+C。另外,二氧化碳能夠使人窒息。以上這些是應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四氯化碳滅火劑
四氯化碳的滅火機理為蒸發稀釋氧濃度。四氯化碳為無色透明液體,不助燃、不自燃、不導電、沸點低(76.8℃),其滅火作用主要是利用它的這些性能。當四氯化碳落到著火區時,迅速蒸發,由於其蒸氣重(約為空氣的5.5倍),就密集在火源、四處包圍著正在燃燒的物質,起到了隔絕空氣的作用。若空氣中含有10%容積的四氯化碳蒸氣,則燃燒著的火焰就迅速熄滅。故四氯化碳是一種阻燃能力很強的滅火劑,特別適用於帶電設備的滅火。
四氯化碳有一定的腐蝕性,用於滅火時其純度應在99%以上,不能混有水分及二硫化碳等雜質,否則更容易侵蝕金屬。另外,當四氯化碳受熱到250。C以上時,能與水蒸氣發生作用生成鹽酸和光氣。如與赤熱金屬(尤其是鐵)相遇則生成的光氣更多;與電石、乙炔氣相遇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放出光氣。光氣是劇毒的氣體,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僅為0.0005mg/L。同時,四氯化碳本身亦有毒性,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為25mg/L。所以,禁止用來撲滅電石和鉀、鈉、鋁、鎂等的火災。
(五)乾粉滅火劑
乾粉是細微的固體微粒,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燃燒。常用的乾粉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二氫銨尿素乾粉等。
碳酸氫鈉乾粉的成分是碳酸氫鈉佔93%,滑石粉佔5%,硬脂酸鎂佔0.5%~2%,後兩種成分是加重劑和防潮劑。從乾粉滅火機噴出的滅火粉沫,覆蓋在固體的燃燒物上,能構成阻礙燃燒的隔離層,而且,此種固體粉沫滅火劑遇水時放出水蒸氣及二氧化碳。其反應式如下:
6NaHC03→3Na2CO3+3H20+3C02-Q
鈉鹽在燃燒區吸收大量的熱,起到冷卻和稀釋可燃氣體的作用。同時,乾粉滅火劑與燃燒區的氫化合物起作用,奪取燃燒反應的游離基,起到抑制燃燒的作用,致使火焰熄滅。
乾粉滅火劑綜合了泡沫、二氧化碳和四氯化碳滅火劑的特點,具有不導電、不腐蝕、撲救火災速度快等優點,可撲救可燃氣體、電氣設備、油類、遇水燃燒物質等物品的火災。其缺點是滅火後留有殘渣,因此不宜用於撲滅精密機械設備、精密儀器、旋轉電機等火災。此外,由於乾粉滅火劑冷卻性較差,不能撲滅陰燃火災,不能迅速降低燃燒物品表面溫度,容易發生復燃。
(六)蒸汽滅火劑
蒸汽滅火是用蒸汽來沖淡火區的可燃氣體,降低空氣中氧的含量,從而阻止燃燒,達到滅火目的。空氣中含有35%以上的蒸汽,便可有效地把火撲滅。空氣中含蒸汽量越大,滅火效果就越好。蒸汽供給強度越高,越容易撲滅火災。實踐證明,飽和蒸汽滅火效果優於過熱蒸汽。蒸汽滅火不適用於忌水物質,如乙炔、電石的火災。不適於撲滅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可燃氣體或引起爆炸性的火災。
(七)氮氣滅火劑
氮氣不自燃,也不助燃,常溫下性質不活潑,不與其他物質反應。可作保護氣體,可用來撲滅火災和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危險性。
氮氣滅火原理是:當可燃物著火時,將氮氣充放到燃燒區(如建築物內、粉倉內或其他容器內),沖淡可燃氣體,降低可燃氣體的濃度,相對降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燃燒窒熄、停止。如發電機、變壓器內部著火可沖氮滅火。煤粉倉自燃可以施放氮氣滅火。滅火裝置可設置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滅火設備。
Ⅱ 如何開展企業消防培訓
關於消防培訓個人的經驗有:
1、依託專業機構。這個在消防法中明確了的,消防機構要對各單位免費進行培訓。這個一定要給教官提前溝通,把單位特點和職工需求給教官講一講,效果會非常好。
2、日常的培訓要到位。廠級、部門級、班組級培訓培訓中要涉及消防的內容。個人感覺是公司級講講案例、警示教育、放放片子,班組級讓大家討論討論,練習消防技能。往往部門級培訓效果參差不齊。
3、消防技能和應急演練要跟上。拿個滅火器滅火,或者用消防栓是技能培訓不是應急演練。應急演練是要基於情景假設,多方面聯動的。
4、予以一定的獎懲。平時可以採取不定時抽問員工方式對員工知識、技能的掌握進行復核,給予一定的獎懲。或者納入員工整體的安全考核。
其他的如開展競賽、演講等各種形式也是可以的,不過員工不是大范圍的參與,屬於點對點的重點培訓。
Ⅲ 如何組織消防知識培訓
您好!
1.自己找資料找案例自己培訓;
2.有專門的消防行業的公司,消防知識宣講是較為專業且免費的;
3.聯系消防隊,請他們安排最專業的消防培訓,不過這個比較麻煩。
望採納!有疑問歡迎繼續提問!
Ⅳ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2.撲救初期火災能力
3.組織引導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災現場處置程序:
1.撥打:「119」
2.組織人員疏散。
3.火場警惕。
4.初期火災撲救
5.協助消防滅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規,
2「懂」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
3「懂」消防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程,預防火災措施,
4「懂滅火和應急疏散及火災撲救,
5「懂」火場逃生方法
Ⅳ 單位如何組織學習消防知識
很簡單,首先講下火災種類、滅火器材種類及使用方法,然後說明哪種火用哪種滅火器材,不能用哪種。然後就是發生火情之後該滅火的都滅火,該報火警的都報火警,該疏散的就疏散,講一下自身房屋的情況及結構,疏散路線,還有就是講下本單位有非常完整的應急預案,不要慌張按順序依次往外走,但是不要貪念財物,火情過大就讓消防隊去滅,滅火隊員就及時疏散還沒逃離的人,最後就是燒盆火,裡面淋上混合油(財油汽油一樣一半)點然,讓人去噴吧`最後下課
Ⅵ 消防四個能力培訓內容
一、檢查和整改火災隱患能力
1、社會單位應實行逐級防火檢查制度和火災隱患整改責任制。
2、社會單位應定期組織開展防火檢查、防火巡查,及時發現並消除火災隱患。
3、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對本單位落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執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情況,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防火檢查;社會單位內設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落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執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情況每周至少開展一次防火檢查;員工每天班前、班後進行本崗位防火檢查,及時發現火災隱患。
二、撲救初期火災能力
1、社會單位員工應當熟悉或掌握下列內容:
a) 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
b) 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設施的使用方法;
c) 初期火災的處置程序和撲救初期火災基本方法;
d)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三、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
1、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應當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以及引導人員疏散程序,掌握避難逃生設施使用方法,具備火場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2、火災發生後,員工應當迅速判明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立即按照疏散逃生的基本要領和方法組織引導疏散逃生。
四、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1、社會單位應當確定專兼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人員。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人員應當經過專業培訓,具備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2、單位應當購置或製作書籍、報刊、雜志等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資料,懸掛或張貼消防宣傳標語,利用展板、專欄、廣播、電視、網路等形式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