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機構的職能是什麼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版等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權社、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貳』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殊職能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具有相當的專業性,在其服務的領域內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聚集了一大批精通業務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為企業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如中小企業銀行為企業分析財務結構,診斷經營情況,提供經濟信息,溝通外部聯系;農業發展銀行收購農副產品,並為農業提供技術服務;進出口銀行為進出口信用提供償付保證,提供國際商情,分析匯率風險;開發銀行為各種重大投資項目提供經濟及社會效益評估等等.同時,政策性金融機構因長期在某一領域從事活動,成為政府在該領域事務的助手或顧問,它參與政府有關計劃的制定,甚至代表政府組織實施該方面的政策計劃或產業計劃.
『叄』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性質包括哪些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機構發起、出資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以貫徹和配合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的金融機構。
『肆』 金融機構的職能有哪些
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可分為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這兩種資金融通方式的區別回在於有否金融機答構介入,沒有則為直接金融,有則為間接金融。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4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誠實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第四類,在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以上各種金融機構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伍』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性質
⑴政策性和金融性特徵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特徵的政府金融機構
①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政策性
作為政府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要服從和服務於政府的某種特殊的產業或社會政策目標.一是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執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要從政府的角度和社會公共利益出發,按照政府的經濟政策和意圖從事投融資活動.二是國家必須給予政策性金融機構各種優惠政策.政府為了保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有效運轉,必須為其提供貼息,稅收以及融資方面的各種優惠政策.三是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對特定的貸款項目或企業予以政策性的支持,比如通過發放利率優惠的貸款,期限較長的貸款等方式支持被扶持對象.
②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金融性
作為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要按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則辦事,即要遵循貨幣信用規律,保障其正常運轉和社會金融秩序的穩定.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不同於財政資金,因而不能採用無償撥款方式,賑濟方式或配給方式,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使用是有償的,是要支付利息的.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政策性與金融性是辯證統一的.其中,政策性是前 提,是方向;金融性是基礎,是實現政策性的手段.如果只強調政策性而忽視金融性,則政策性金融機構就只能是一個政府機構;但只強調金融性,而忽視政策性,則它就只能是一個一般的商業性金融機構.所以,必須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構成一個完整意義的政策性金融機構.
⑵財政職能
政策性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財政職能
財政資金的分配具有無償性和單項性,政策性金融機構雖然不是財政機構,但它是具有財政職能的特殊金融機構,是財政和金融的結合體.一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具有財政性,通常由政府直接出資或參股創辦.二是政策性金融機構同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於多數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本金由政府出資形成,因此,其董事會,監事會及行長(總經理)的組成是由政府批准或任命的.三是政策性金融機構始終將政府的利益放在首位,其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支持區域和部門經濟的發展.
⑶特殊的金融企業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特殊的金融企業
政策性金融機構雖然承擔了貫徹執行國家社會經濟政策的職能,但是它的本質是金融企業,無論政府賦予它多大的政策性職能,都無法改變其金融企業的屬性.
首先,政策性金融機構是金融企業.它擁有一定的資本金,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業務活動的領域是金融領域,經營的對象是貨幣;它具有信用中介的職能,實現貨幣資金從貸出者到借入者的融通;它發放的貸款是有償的,是要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它同樣對貸款對象和貸款項目擁有自主選擇權,在國家政策所限定的范圍內,它就有權利本著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原則對具體的貸款對象與貸款項目進行篩選.它與其他金融企業一樣要進行經濟核算,講求保本經營,實現政策性和效益性的統一.
其次,政策性金融機構不是一般的金融企業,而是一種特殊的金融企業.其特殊性具體表現在:它與政府有著特殊而密切的關系,大多由政府出資創立,政府為其籌資進行擔保,對其政策性虧損政府予以補貼等;它的經營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貫徹配合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它一般不接受活期存款,不創造派生存款,不增加貨幣供給; 它不辦理結算和現金收付等業務,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爭業務.
『陸』 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央行、商行、政策性銀行、投行之間到底什麼關系?
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和銀行有著一定的交集,我們的工資、房貸、信用消費也都和銀行有所關聯。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央行、商業銀行和投行這些名稱,但它們的各自職能是什麼?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系?很多人卻不一定清楚,下面優路銀行通小編就把它們之間的關系給大家梳理一番。
一、中央銀行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中心機構,在銀行體系中處於領導地位,是國家管理金融的機關,是「銀行的銀行」。
中央銀行的職能包括制定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調整利率,管理貨幣流通,實行宏觀調控手段,維護國家金融穩定與安全,維護支付、清算系統正常運行以及經理國庫等。同時央行對其他金融機構有監管的職責。
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經濟中最為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是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最早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倫以及文明古國時期,是現代金融體系的主體。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有關國家參股或國家投資銀行以及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民辦銀行,都屬於商業銀行的組成部分。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吸收公眾、企業及機構的存款、發放貸款、票據貼現及中間業務等,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較高的利率放出貸款,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商業銀行的主要職能是調節經濟,優化經濟結構,商業銀行還承擔著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務的職能,比如我們日常經濟活動中的發放工資,代理支付其他費用等行為很多時候都是由商業銀行承辦的。
三、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發起、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我國一共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政策性銀行主要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接受民間借款,業務上也由政府相應部門領導。
四、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做存貸業務,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我國和日本又把投資銀行稱為證券公司,在我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綜上所述,央行、商業、政策性銀行以及投行都是我國金融機構。央行是金融機構中的「領頭羊」,對其他金融機構有著領導和監管的作用,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投資銀行都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自起著不同作用,共同組成了完整的金融管理與經營體系。
『柒』 政策性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財政職能嗎
對,政策性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財政職能。
政策性金融機構所從事的領域往往都是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領域,在這一點上,和財政的職能類似。
而這些領域都是商業銀行所部不能從事或不願意從事的領域。
『捌』 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和作用
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應具備扶持性、倡導性、輔導性和調控性四大職能,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作用大致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支持農產品價格,防止「谷賤傷農」,為農業生產和經營提供必要的流動資金貸款;二是支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現代化,如為興修水利、土壤改良、道路建設、購買農業機械、技術開發與培訓等提供中長期開發性貸款。
『玖』 政策性銀行的職能有哪些
政策性銀行還具有以下特殊職能:
第一,政策導向性職能。是指政策性銀行以直接或間接的資金投放吸引其他金融機構從事符合政策意圖的放款,從而發揮其提倡、引導功能。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產業的利潤獲得具有時間長、難度大、起點較低的特點,使得一些投資者不願介入,政策性銀行則通過對這些產業的扶植,引導、倡導其他投資者進入該領域。因為一旦政策性銀行決定對該產業提供資金,則表明政府對這些行業的扶植意向及該行業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由此增加投資者的信心,使其協同投資。一旦其他投資者對這一行業的投資熱情高漲起來,政策性銀行就可以逐漸減少投資,轉而投資其他行業。這充分體現了政策意圖的倡導性,形成對民間資金運用方向的誘導機制,促使政府政策目標的實現。
第二,補充輔助性職能。是指政策性銀行的金融活動補充和完善了以商業銀行為主的現代金融體系的職能。這一職能主要表現在:對投資回收期過長、收益低的項目進行融資補充,對技術市場和市場風險高的領域進行倡導性投資,對於成長中的扶植產業提供優惠利率放款投資。政策性銀行也以間接的融資活動或提供擔保的方式來引導商業銀行的資金流向,並針對商業銀行以提供短期資金融通而長期資金不足的缺點,以提供長期甚至超長期貸款為主。
第三,選擇性職能。是指政策性銀行對其融資領域或部門具有選擇性,不是任意融資,當然尊重市場機制是進行選擇的前提。當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時,由政府主導的選擇是最佳方式。
第四,服務性職能。政策性銀行一般是專業性銀行,有精通業務並且具備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可以為企業提供信息及出謀劃策等全方位的服務,顯示其服務性職能。
『拾』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徵是什麼
中國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國政府支持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嚴格按照國家法規限定的業務范圍、經營對象,以優惠性存貸利率,直接或間接為貫徹、配合國家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而進行的一種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它是一切規范意義上的政策性貸款,一切帶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資、擔保、貼現、信用保險、存款保險、利息補貼等一系列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的總稱。
政策性金融雖然同其他資金融通形式一樣具有融資性和有償性,但其更重要的特徵卻是政策性和優惠性。政策性金融內涵的界定主要體現在以下本質特徵:政策性,主要是政府為了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而實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種在一定期限內以讓渡資金的使用權為特徵的資金融通行為;優惠性,即其在利率、貸款期限、擔保條件等方面比商業銀行貸款更加優惠。這三個本質的特徵充分顯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財政和商業金融的區別。(一)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現在政策性銀行是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基本出發點,通常以優惠的利率水平、貸款期限和融資條件對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的產業和地區提供資金支持。這特別表現在基礎產業和農業方面,農業是任何國家的基礎性產業,更是弱質性產業,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於發展中國家財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發達國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給農業以直接的強有力的扶植與推進。而在發展中國家,政府則通過開發性的政策性金融對其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給予巨額的、持續性的、強大的直接信貸扶植。在這些領域,政策性金融就發揮主體或主導性功能,而不僅是補充商業性金融的不足或糾正某些偏差。
(二)誘導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
指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投放,導致間接地吸引商業性金融機構從事符合政策意圖或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的高風險新興產業或重點產業的放款,充分發揮其首倡性、引導性功能,從而對政策扶植項目的投資形成一種乘數效應,達到以較少的資金推動更多的資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領域和項目的目的。
一般說來,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處於成長前期、發展前途不明的重點產業先行投資,表明了政府對這些部門的扶持意向,從而增強了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投資信心。當商業性金融機構對某一產業的投資熱情高漲後,政策性金融機構就逐漸減少其投資份額,把該投資領域讓給商業性金融機構,轉而扶持別的行業,形成一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投資取向的倡導和誘導機制。政策性金融機構通過發揮這種「領頭羊」的作用,促進了國家產業政策的順利實施,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投資效益。在一般情況下,某一項目政策性投資只佔20%-30%,並且大部分行業對政策性資金的依存度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漸下降,這就形成一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資金運用方向和規模的誘導機制。
(三)區域經濟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賦予的區域調控職能為「天職」,根據生產力的梯度分布,把區域信貸政策和產業傾斜政策結合起來,配合政府進行梯度整合,從而有效調動經濟資源,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這主要是在商業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場機制將金融資源從低利產業、地區配置到高利產業、地區的情形下,從微觀和效率的角度看,這種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從宏觀經濟運行和社會合理性角度看則會帶來產業結構和地區結構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貫徹政府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等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動領域,例如農業、中小企業、某些基礎性產業以及邊遠落後的地區和行業,正是商業性金融不願或不予選擇的領域,政策性融資活動對這些領域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對產業結構調整、地區均衡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政策性銀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補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承擔商業性金融機構無力或不願承擔的長期資金信貸業務,主要是補充完善商業性金融機構的功能。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對技術、市場風險較高的領域進行引導補充性投資,對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項目及低收益的基礎設施補充投資;另一方面,直接對風險企業、低收益企業、低資信企業融資,間接地對企業信用形成擔保,以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對其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