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中銀大廈的簡介
上海中銀大廈(原名抄上海國際金融大廈)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1-7-3地塊。基地面積9918.9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412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3000平方米。建築總高度258米,地下3層,地上53層。項目總投資2.3億美元,是以中國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為主投資興建的一幢集金融、辦公、餐飲、休閑於一體的超高層甲級智能化辦公樓。主要功能有中銀上海分行辦公樓、出租辦公樓、銀行營業廳、演講廳、多功能廳、俱樂部、健身中心、餐廳及職工食堂等。大廈建築造型優雅簡潔、設計手法新穎。
② 香港中銀大廈有多少層
大樓地上70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為香港最高的建築物(目前香港最高建築是國際金融大廈2期),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築物。
③ 在哪可以看到中銀大廈和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全景香港
最好是從尖沙咀隔海相望,整個維港景色盡收眼底,有時間的話傍晚過去,找個地方坐下,靜靜等待華燈初上......等到8點"幻彩詠香江"燈光音樂匯演,這是香港最精彩的時刻.
④ 香港中銀大廈工程總造價是多少
中銀大廈(英語:Bank of China Tower)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於1985年4月18日動土啟造,由日本熊谷組負責承建,在1989年竣工,8月取得入伙紙,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落成時超越新加坡華聯銀行大廈,成為當時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現時為香港第四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位居第39位(截至2017年1月)。
中銀大廈的建築籌備由1982年開始,當時香港政府便以11億元港幣,將位於香港商業區中心地帶——中環的6700平方米舊美利樓地段售予中國銀行。而中銀給予貝聿銘的要求就只有一個,建築成本控制在10億元之內。所以總成本連地價不超過21億港元。
中銀做價只是10億,而HSBC是52億,但中銀的建築面積是HSBC的2倍,所以若以每呎做價來算HSBC是中銀的10倍,所以中 銀高層便更加開心,因為他們只用了10分之1的價錢便做了一座比HSBC更高更大更有地標性的建築,而中銀更奪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千禧建築大獎。
⑤ 中銀大廈在哪裡
上海中銀大廈(復原名上海國際金融制大廈)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1-7-3地塊。基地面積9918.9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412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3000平方米。大廈由日本日建設計股份有限公司(Nekken Sekkei Limited)設計,建築總高度258米,地下3層,地上53層。項目總投資2.3億美元,是以中國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為主投資興建的一幢集金融、辦公、餐飲、休閑於一體的超高層甲級智能化辦公樓。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鍾花園道1號。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4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⑥ 上海浦東的中銀大廈、交銀大廈、國際金融中心的承建商分別是哪家建築公司
上海建工集團下屬各分公司。
⑦ 上海中銀大廈的基本資料
開發商: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大廈有限公司
物業管理:新中物業
竣工年份:2000
電梯品牌/數量:三菱客梯18部,貨梯2部
標准層面積(建築面積㎡):2700.00
得房率:approx.62%
租金(元/天/平方米):7.50-8.50
物業管理費(元/月/平方米):31.50
樓層凈高(m):2.60
停車費(元/單/元月):1500,
停車位:地面60個,地下300個
總樓層:地上53層,地下3層
交房狀態:吊頂 乳膠漆牆面 地毯 架空地板 窗簾
⑧ 中銀大廈的介紹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鍾花園道1號。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4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⑨ 香港中銀大廈 是干什麼的
香港中銀大廈是辦公的。
中銀大廈是中銀集團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決定興建,體現了對香港前途的信心,提升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影響力。
中銀大廈是香港的城市地標,它和它的設計者貝聿銘以及香港一樣,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混合體。
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創立者之一,加上當時香港回歸的背景,中銀大廈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中銀大廈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更是中國銀行在世界銀行界顯著地位的象徵,它不僅要讓老殖民地的其他標志性建築相形見絀,而且還要象徵香港美好的未來前景。貝聿銘說,它代表了「中國人民的雄心」。
(9)中銀國際金融大廈中銀大廈擴展閱讀:
故事:
1986年12月香港總督尤德(Edward Youde)訪問北京時,因心臟病發作猝死於英使館內,「中銀大廈破壞港督府風水」之說更是甚囂塵上。繼任港督衛奕信(David Wilson)本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請香港風水大師指點化解方法,在港督府花園正對中銀大廈尖角的延長線上種植了三棵柳樹,以化解「煞氣」。
但是柳樹屢種屢死,港督府屢死屢種。香港回歸後,總督府改為禮賓府,但首任特首董建華直截了當拒絕入住,曾蔭權則找來好友龍景銓查看風水,最後在禮賓府正對著中銀大廈的那邊牆外添建了一座錦鯉池。
中銀大廈另一條邊對著諾曼·福斯特爵士設計的匯豐銀行大廈(1983年開工,1985年竣工)。其正立面直對維多利亞灣,一無遮擋,中銀大廈開工當年,匯豐就發生業務慘跌。最終的解決辦法是在樓頂加裝了兩門「大炮」(實為起重機),正對中銀大廈,據說效果還挺靈驗。
1994年李嘉誠取得了中銀與匯豐之間的地塊,修建長江集團中心。左邊是尖刀,右邊是大炮,對香港風水師是個極大的考驗,最終採用方方正正的平面,兩角分別對著中銀和匯豐,讓雙方的火力從自家牆外擦過去,此外還在長江集團中心的南邊修建「長江公園」,公園里除了用流水來改善風水之外,還擺放了一塊巨大的茶水晶作為風水鎮物。
⑩ 上海中銀大廈的介紹
上海中銀大廈(原名上海國際金融大廈)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1-7-3地塊。基專地面積9918.9平方屬米。建築佔地面積412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3000平方米。大廈由日本日建設計股份有限公司(Nekken Sekkei Limited)設計,建築總高度258米,地下3層,地上53層。項目總投資2.3億美元,是以中國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為主投資興建的一幢集金融、辦公、餐飲、休閑於一體的超高層甲級智能化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