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還可以代銷保險嗎怎麼光大銀行就有自己的保險公司
那是銀保產品險種,光大銀行只是代銷,保險還是屬於保險公司的保險權利義務范疇。
銀保產品需要長時間堅持投資,銀保產品多為1年期、3年期,而現在已有5年期、10年 期的產品,這就要求把保險產品當做儲蓄來購買的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得想清楚,這筆錢是否可以堅持這么多年不用。因為一旦中途需要用錢,就只能選擇中途退保。這樣的結果是甚至本錢都會損失,就不要說利息了。即便是熬到到期,收益也很可能比銀行定期存款還低,合同上的收益叫做預期收益率或歷史收益率,很可能是到不到這個水平的,屬於坑爹產品。購買銀保產品後,有10天的「猶豫期」,即保險合同簽訂10日內,如果後悔,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全部取回。
個人建議猶豫期退保為上。
B. 銀行代銷保險產品需要什麼樣的監管體制
銀行代銷保險產品需要什麼樣的監管體制?
根據通知,商業銀行應當對投保人進行需求分析與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根據評估結果推薦保險產品,把合適的產品銷售給有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客戶。商業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應在合同中約定15個自然日的猶豫期,猶豫期自投保人收到保險單並書面簽收之日起計算。通知還統一規定了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的風險提示語。
為了讓保險更多地回歸風險分擔及保障本質,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應加大力度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各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保險期間不短於10年的年金保險、保險期間不短於10年的兩全保險、財產保險(不包括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的保費收入之和不得低於代理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的20%。
此外,通知規定,商業銀行的每個網點在同一會計年度內不得與超過3家保險公司(以單獨法人機構為計算單位)開展保險業務合作。中國保監會、各保監局與中國銀監會、各銀監局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依法對猶豫期內退保較多、回訪問題較多、業務佔比存在問題及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及其一級分支機構採取相應監管措施。
而對於引發消費糾紛時,商業銀行與保險機構應當承擔的責任問題,,很多細節在商業銀行與保險機構簽訂的代理銷售協議中應該明確,而監管部門則將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其他規定進行處罰。
C. 金融機構代銷金融產品,如:基金,人壽保險之類,手續費率一般是多少
退了吧,如果能達到每年固定利息4.819%+分紅4.5%=9.31%,銀行早就擠破頭,估計還有黃牛倒票!!
抵制通脹基本沒什麼可能。
D. 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能不能買
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一般分為「銀行自營理財」和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
一、銀行自營理財:
我們所說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指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由銀行資管部門(未來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銀行理財不能提前贖回。
二、銀行代銷的產品
這里所說銀行代銷產品一般是銀行「代理銷售」的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獲得中間手續費的一種營銷方式,例如銀行代銷公募基金、保險、信託產品等。銀行只是「代銷中介」,不承擔產品管理與兌付。
理論上銀行代銷的產品也會有「准入」,代銷的產品肯定都是由合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飛單或欺詐除外),但是產品不一定符合你的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標,特別是保險產品很多為長期10年甚至20年的產品,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符合。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E. 銀行允許代銷保險產品嗎
銀行替保險公司賣保險,保險公司要向銀行支付手續費。手續費率已從2003年的7%。,漲到了現在的3%以上。目前,銀行中間業務1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賣保險。銀行不擇手段地賣保險,引發了客戶大量投訴。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銀保產品的銷售誤導已佔到保險違規投訴的八成以上,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F. 銀行可以代理銷售保險嗎
是的,銀行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的產品,從保險公司收取手續費。以短期分紅險為主,保5年或10年。這種險是滿期才能拿回本金,總的收益比本金會略高。但是中間急用錢是不能取得,保單貸款也只能是拿出一部分。所以你要考慮清楚,5--10年內你用不用這筆錢。用就不合適買。
保險的作用是以小博大、提供保障而不是收益。保險的收益很低。
1.分紅是根據未來每年的投資情況來定的,未來的投資情況無法預知,所以所有分紅險的分紅都是不確定的,保險公司也不保證有分紅。
2.按保監會的規定,計劃書演示按照中檔給客戶解釋,不能按高檔。實際上由於國家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的限制,和如今的經濟形勢,保險公司的投資投資收益很低,今年上半年只有不到2%。
3.保險的作用在於一小博大,提供保障,而不是利息。保險收益本身就是很低的,不像股票。
所以購買保險要從保障的目的出發,注重收益的話是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現在分紅險的退保率高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G. 銀行代銷保險是真的嗎不會騙人吧聽說是忽悠人的,好擔心!
銀行、郵儲員工騙保術:
混淆視聽。把保險解釋成銀行存款,賣保險是存款送保險,很多百姓到現在還稀里糊塗。
縮短許可權。把十年期保險說成三年,五年六年期的說成一兩年。
模糊其詞。大部分銀行保險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無意外保險,但銀行員工都誇大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辭)。
吹噓收益。銀行保險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預期,但銀行工作人員按照保險公司人員的授意,擅自誇大收益,基本都說比存款高,並將十年期的保底金額解釋成一年,模糊客戶視聽。
瞞天過海。保單上現金價值基本都列印在保單背後,並粘貼於背面,防止客戶看見後明白真相而要求退保。
麻煩你問問樓上那些鼓吹這個行當的:
每天在銀行里擺攤設點,打出廣告條,是個人都拉,打著各種旗號推銷保險。
給無知的老人兜售長期壽險,說是比固定存款利率高,
給沒幾個錢交不起續期保費的普通人鼓吹什麼理財產品,還送保障。
把他們的存款變成自稱收益高但不能提前取的保單,投保容易理賠難。
拉來一單給你一單提成,還要你拿錢出來打點銀行里的人;
賣不出去,沒有一分錢底薪,你還倒貼。這樣的事情,你覺得值得去做?
H. 銀行為什麼代理銷售保險業務
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可獲得一定的手續費,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