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在徵信合規管理存在的問題

金融機構在徵信合規管理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5-07 15:48:56

⑴ 目前我國個人徵信業務試點有哪些問題

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准備工作的通知》,同意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鵬元徵信等8家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試點。
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旗下的子公司,信用信息主要來源於阿里巴巴的電商交易數據、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數據,並與公安網等公共機構及商業合作伙作建立數據合作。芝麻信用依託阿里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整合分析用戶的個人信息,涵蓋了信用卡還款、網購、支付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社交關系等方面,從用戶的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和人脈關系五個維度評價用戶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對不同的用戶給出相應的芝麻信用分。芝麻信用分是根據採集的個人用戶信息進行加工、整理、計算後得出的信用評分,分值范圍從350分到950分,分值越高代表信用水平越好,較高的芝麻分可以幫助個人獲得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芝麻信用已經與北京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已成為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等互聯網金融領域快速授信、現金分期服務的信用依據,同時與合作夥伴在租車、租房、婚戀、簽證、公共事業服務等多個生活領域展開合作

⑵ 信貸風險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1、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許可權;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咨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2、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准確性。 3、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轉變。統籌規劃,盡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余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中國,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4、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准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5、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則、製造貸款風險、不顧貸款風險的員工,切實在內部形成一種「不以效益為由簡化貸款程序,不以發展為由變通規章制度,不以同業競爭為由放寬准入條件」的良好氛圍

⑶ 如何開展對徵信接入機構的合規監管

銀行在內的各相關機構,需全面開展徵信合規的自查自糾工作,而該項工作內也自此成為一項需要容每年堅持履行的制度。
通知指出,在近期公安機關破獲的非法買賣個人徵信信息案件中,發現個別商業銀行員工(含勞務派遣員工)利用職務便利,違規查詢、下載和非法出售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個人徵信信息。案件充分暴露出相關銀行對徵信合規工作重視不夠、內控制度不完善、人員管理不到位、系統建設存在漏洞等問題。

⑷ 大數據時代 如何保障徵信信息合規使用

大數據時代 如何保障徵信信息合規使用
在大數據時代,匯聚了個人當前信用價值的各項信息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其背後的價值不可估量。目前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將業務延伸至互聯網,相比於傳統的線下與客戶面對面溝通的場景,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現在更多採用徵信、大數據服務機構提供的數據產品來協助設計並開展互聯網創新業務。例如通過個人的社交、消費、行為類數據對個人進行身份畫像、信用評估等。但無論是個人信用信息還是報告類產品,由於涉及個人隱私,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要求: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採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他人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徵信機構不得違反規定提供個人信息。因此,如金融、徵信機構需要採集、查看個人信用數據,就必須得到由金融消費者本人簽署的授權書。但在現實中,徵信授權卻存在不少問題,例如:一些金融機構設計的授權條款含糊不清,沒有界定授權范圍和時效,存在一次授權,多次使用、無限使用的情況;在線上簽署授權書時,由於多數人對授權缺乏了解,所以經常在未詳細查看授權內容的情況下就點擊「同意協議」;發生糾紛時,監管機構、公安機關如要對授權書進行鑒別,缺乏有效的鑒別手段確認授權書是否由金融消費者本人在業務發生時間簽署。目前,國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在不斷加大,特別是隨著《網路安全法》的實施,金融、徵信、數據服務機構如果在個人數據採集、使用的過程中未能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同意權等權益,則很有可能擔負法律責任。如何在享受大數據時代紅利的前提下,有效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合法合規採集並使用相關信息,已成為從業機構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目前個人數據授權、採集方式的粗放化弊端,引入金融科技助其走向合規化不失為一條良策。就在近期,一款由第三方電子認證機構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研發的數據信息主體電子授權產品——「安心授權」即將上線,該產品可為相關機構在獲取用戶信用查詢授權、合法合規使用用戶信息時提供以下幫助:產品基於電子認證、FIDO生物識別等技術,實現對用戶身份的認證和對授權書的電子簽名,起到抗抵賴、防篡改、防偽造,保障授權書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機密性,並符合我國《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網路安全法》和《徵信業管理條例》等法律規范,所簽署的電子授權書與傳統的紙質授權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為電子授權書的簽署方和使用方提供完善司法保障。
「安心授權」電子授權書可對用戶簽名真實有效性進行驗證
採取「一事一授權」原則,即針對特定用途,在特定時間獲得專有授權,並通過簽發場景證書或加蓋電子時間戳確認授權時間,避免出現單次授權,卻被反復、多次、無限使用的情況。對個人用戶來說,如果相關機構使用「安心授權」平台讓其簽署電子授權書,用戶在簽署前會收到手機驗證碼的提示,保障了其知情權。而一旦在事後出現授權糾紛,「安心授權」還可出具《數字簽名驗證報告》等電子證據供當事方作為司法證據使用。「安心授權」採用的這種電子授權形式符合大數據時代的應用及監管需求,可廣泛運用於大數據信息查詢場景。長期來看,除金融、徵信機構外,所有與數據服務使用相關的行業均可採取該方式確保個人信息的規范化查詢、採集和使用。

⑸ 匯豐銀行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被罰,這暴露了什麼問題

匯豐銀行在行業中也算是個老幹部了,匯豐銀行在19實際就已經成立的,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存錢取錢的地方還叫錢庄呢。而匯豐已經 成立了銀行,這無疑給我們的國家開了一個好頭。當時英國的傳統銀行家族在香港已經設立了自己的金融據點,並且發展勢頭良好。 托馬斯·薩瑟蘭德 是會費銀行的創始人。他看見了這個商機,於是開辦了匯豐銀行。可是匯豐銀行再次吃了罰單,這次可是中國央視開的罰單,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匯豐銀行因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副行長及總經理等負責人均被罰,共計被罰53萬元。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匯豐控股目前的股價水平以及市場表現,並未完全反映公司明年可恢復每股派息0.51美元的利好因素,高盛對該公司目前的現金流情況持樂觀態度。

匯豐集團的總裁表示,在2020年上半年集團已經減少員工4000人了。由此可見,對孟晚舟的引渡起訴,無疑就是政治驅動。 無論是在美國的政治算計上,還是在加拿大的政治天平上,孟晚舟案都是一個籌碼,而不是單純的“司法案件”。

⑹ 匯豐銀行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被罰,哪些人被罰了

匯豐銀行在行業中也算是個老幹部了,匯豐銀行在19實際就已經成立的,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存錢取錢的地方還叫錢庄呢。而匯豐已經 成立了銀行,這無疑給我們的國家開了一個好頭。當時英國的傳統銀行家族在香港已經設立了自己的金融據點,並且發展勢頭良好。 托馬斯·薩瑟蘭德 是會費銀行的創始人。他看見了這個商機,於是開辦了匯豐銀行。可是匯豐銀行再次吃了罰單,這次可是中國央視開的罰單,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匯豐銀行因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副行長及總經理等負責人均被罰,共計被罰53萬元。

時任副行長及總經理 分別被罰5萬元、2萬元和1萬元。 在2018年底的時候,我國加強徵信信息安全管理,建立接入機構的徵信合規與信息安全年度考核制度。並且這個考核結果是有很大的用途的,銀行因徵信違規被處罰非常普遍,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網站 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匯豐銀行因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副行長及總經理等負責人均被罰,共計被罰53萬元。 從今年來看,匯豐銀行控股股價一路下跌, 一直到八月七號的時候,匯豐銀行股價一直跌了百分之二點零九。

匯豐集團的總裁表示,在2020年上半年集團已經減少員工4000人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在徵信合規管理存在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什麼意思 瀏覽:23
蘇州貸款融資公司 瀏覽:133
基金水位線 瀏覽:836
買理財的申報 瀏覽:878
中糧信託待遇 瀏覽:660
小營理財下載 瀏覽:420
廣州信託公司 瀏覽:420
國信證券和國投資本 瀏覽:93
理財經理箴言 瀏覽:897
貴金屬化合物的歸類 瀏覽:598
國家資金理財 瀏覽:897
遠東貴金屬手機版下載 瀏覽:80
中華開發股權投資 瀏覽:350
多盈理財兌付 瀏覽:814
通達信漲跌均線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382
p2p屬於第三方理財嗎 瀏覽:658
吳文雄融資 瀏覽:401
發行疫情融資券 瀏覽:789
上海福翌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57
定向融資工具是什麼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