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來管理辦法源是為推動市場化、法治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健康有序開展,規范銀行債權轉股權業務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制定的辦法。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項、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金融資產的分類與金融資產的計量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將其劃分為: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持有至到期投資;
貸款和應收款項;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一旦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即重分類)。在企業合並的情況下,對企業合並中取得的金融資產進行分類或指定,不屬於此處所指的重分類。
關注環球網校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
Ⅱ 企業對外投資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你說的這個問題,屬於會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報表分析范疇。
企業對外投資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數據:
2015年347萬,2016年2234萬,2017年1874萬,20180萬元。
這個數據說明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單位的外部人員解讀一個單位的會計報表,各人有個人的看法,但每個人的看法未必准確,如果要相對准確,還需要藉助於披露的輔助財務信息。
僅僅就這個單位的可出售金融資產來說,我個人認為,存在以下可能——
1、該單位2016年存在較大的資金保有量,現金凈流入量必凈流出量要大許多;當然,也有可能大量的現金資產是在2015的年底收到;具體是哪個年度,還需查閱兩個年度的現金流量表;
2、該單位在2017年、2018年,現金流出量大大超過現金流入量;有可能是行業經營的固有特點,也有可能是該單位獲取現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具體是哪一種情況,需要結合現金流量表和企業的會計報表附註進行判斷;
3、2017年、2018年大量的可出售金融撤出投資領域,有可能是投資領域的風險過大,也有可能是該公司獲得更好的投資渠道或者項目,短期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為零,可能是孕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具體是何種情況,需要根據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註做進一步分析。
4、金融資產的增加、減少,僅僅憑借表象,難以看出實質,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加逼近真相的判斷。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Ⅲ 如何從報表中算出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總額
找到的另一個答者326776095的回答,提供參考。
在金融資產中,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特例,其交易費用不需要計入到初始投資成本中,其他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則都是要進入初始投資成本的。這是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持有性質直接相關的,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是不確定的,並且是隨時可以處置與出售的,所以這一規定就以人們的交易習慣而將此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而是計入到了當期損益(投資收益)中。以上交易費用的處理的規定與背景,記住了就好了。
其次,就是關於你所說到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核算問題了。
下面我就先說說,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投資收益二者的本質區別及異同: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都是損益類科目,並且都是當期損益,都是反映企業的當期應計入到損益表中的損益。這就是二者的相同點。
但是二者卻有本質的區別:
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損益,是沒有得到最後實現的損益,只是在其相關資產或負債在持有期間內以市場公開的牌價,而得到的潛在的收益或損失,如你10元買來的股票,今天漲到了13元,你很高興,哇塞,能賺3元,這個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收益,並沒有最終實現,沒有最終的落袋為安,第二天,股票跌了,價格為8元錢了,這時,你還會高興嗎?但是你也不必須悲傷,只要你不出售,那麼這個損失,也是不會成為現實的,它總有一天還會漲回來的。我經常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這一特徵比作是「鏡中之花」,看得心理很美,但你實際上得不到,只可遠觀卻得不到。
而投資收益就不同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收益或損失,是已真實的實現了的收益和真實發生了的損失。如果上例,你高興漲了3元,然後立即出售了,這時你就會真真正正的得到可以摸得到的3元。這就是叫做「落袋為安」。也就是說,潛在的損益轉化為真實的收益時,就得記入到投資收益科目中了。
再說說交易性金融資產吧:
投資之初的交易費用,是要記入到投資收益的借方的,這是真實發生的看作為一種損失了。在持有期間,不論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如何變動,其都是一種潛在的,虛的收益與損失,不是真實實現的,所以都要記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中來反映,這一科目就是反映潛在收益與損失的。而當你最後出售時,所有的這些公允價值變動的代數計算的和,就要在你出售這一時點上得以實現了,或收益或損失,都是在這時點上實現了,這一時點都變得真實了。所以在出售金融資產時,我們的會計處理上會有「同時」的一筆: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Ⅳ 公司對外投資只佔1%股份,請問是做長期股權投資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交易性金融資產。
Ⅳ 新規裡面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嗎
不全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是其中一部分。
Ⅵ 企業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的多少分別會有什麼風險問題
根據最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應當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而不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過多會佔用貨幣資金,使得貨幣資金無法投入經營活動,不務正業。
Ⅶ 設定受益計劃資產上限是什麼
資產上限存在的意義在於計算設定受益計劃凈資產(設定受益計劃存在盈餘,意味著設定收益計劃資產的公允價值大於設定受益計劃義務的現值部分)。
確定設定受益計劃的凈資產數字:就是以設定受益計劃盈餘和資產上限兩項的孰低者計量。受益計劃盈餘如何計算如上述,資產上限就是企業可從設定受益計劃退款或減少未來對設定受益計劃繳存資金而獲得的經濟利益的現值。
設定受益計劃簡言之就是企業因承諾對退休職工支付退休金(除社保之外的)而承擔負債。企業可以用投資工具(金融資產,比如購置國債)做為上述負債的准備,用該資產及其收益支付上述退休金。
資產負債表日,比較設定受益計劃負債現值和上述資產公允價值,以確認一項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資產公允價值小於負債現值)或凈資產(相反情形)。
(7)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投資上限擴展閱讀:
企業年金費用是企業當期應計年金負債的凈增加額,具體由以下6個因素構成:
1、當期服務成本(CSC)。當期服務成本是指職工由於當期為企業提供服務而產生的年金收益現值,根據IAS19的規定,企業應以估計職工退休時的工資水平和職工當期提供服務為基礎,採用應計退休金估價法(PUC)來確定當期的繳費金額。
2、利息費用。利息費用是指應計年金負債由於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利息,根據期初應計年金負債余額與市場利率計算確定,其中市場利率應當選用資產負債表日公司債券或國債的市場利率。
3、年金基金資產的預期投資收益。年金基金資產的預期投資收益包括投資產生的利息、現金股利以及資本利得扣除各種管理費用後的凈收益,根據期初年金基金資產余額和預期收益率計算確定。預期投資收益與企業年金費用水平負相關,即預期投資收益率為正時,將減少企業當期的年金費用。
4、前期服務成本(PSC)的攤銷額。前期服務成本產生於首次制定年金計劃時對原有職工前期服務的補償,或者對年金計劃修改產生的職工年金收益現值。
由於前期服務成本一般附有行權條件(比如服務年限等),所以前期服務成本一般選擇職工剩餘工作年限和服務年限中的較低者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