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去開銀行卡怎填數字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年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圓)、角、分、零、整。這是大家經常要填寫的大寫數字,問什麼要用大寫數字呢?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先看看以下兩個有關大寫數字的表格:
1、數碼與大、小寫數字的對照表:
數碼 小寫數字 大寫數字
0 ○ 零
1 一 壹
2 二 貳
3 三 叄/參
4 四 肆
5 五 伍
6 六 陸
7 七 柒
8 八 捌
9 九 玖
2、進位數碼與大、小寫數字的對照表
數碼 小寫數字 大寫數字
10 十 拾
20 二十 廿
30 三十 卅
100 百 佰
1000 千 仟
10000 萬 萬
100000000 億 億
10000000000000 兆 兆
10000000000000000000 京 京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順 順
通過上面的兩個表格可以看出:不管是阿拉伯數字(1、2、3……), 還是所謂漢字小寫數碼(一、二、三……), 由於筆畫簡單,容易被塗改偽篡。所以一般文書和商業財務票據上的數字都要採用漢字數碼大寫: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兆」本身筆畫已經比較復雜,使用機會也少,沒有必要再用別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寫作「叄仟伍佰陸拾肆元」。這些漢字的產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寫數字,屬於假借。數字的這種繁化寫法,早在唐代就已經全面地使用了,後來逐步地規范化成一套「大寫數碼」。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到現在。
Ⅱ 個十百千萬後面是什麼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後面接著是十億、百億、千億……
「數位」是指一個數的每個數字所佔的位置。數位順序表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
同一個數字,由於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數時,同一個『8』,放在十位上表示8個十,放在百位上表示8個百,放在億位上表示8個億等等。
數位表: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溝: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澗: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無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數: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2)一十百千萬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計數(count) 亦稱數數。算術的基本概念之一。指數事物個數的過程。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兆)、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
計數時,通常是手指著每一個事物,一個一個地數,口裡念著正整數列里的數1,2,3,4,5等,和所指的事物進行一一對應,這種過程稱為計數。上述逐個地計算事物的方法,稱為逐一計數。若按幾個一群的方法計數,則稱為分群計數。
十進制計數法的特點是「滿10進一」。也就是說,每10個某一單位就組成和它相鄰的較高的一個單位。即10個一叫做「十」,10個十叫做「百」, 10個百叫做「千」, 10個千叫做「萬」,……
Ⅲ 一十百千萬都是什麼
都是計數單位,我的老師這題是批我對的
Ⅳ 個十百千萬十萬這些都是什麼單位
分析如下:
1、單位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我們常用的是十進制計數法所謂「十進制」就是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大單位等於十個小單位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十」。
3、計數單位應包含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兩大塊,並按以下順序排列千億、百億、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數部分沒有最大的計數單位小數部分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
4、寫數時如果有小數部分要用小數點把整數和小數分開。
(4)一十百千萬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我們常用的是十進制計數法,所謂「十進制」就是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大單位等於十個小單位,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十」。
計數單位應包含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兩大塊,並按以下順序排列:……千億、百億、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數部分沒有最大的計數單位,小數部分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寫數時如果有小數部分要用小數點(.)把整數和小數分開。
亦可以寫作為: 萬:10的四次方。 億:10的八次方。 兆:10的十二次方。 京:10的十六次方。 垓:10的二十次方。 秭:10的二十四次方。 穰:10的二十八次方。 溝:10的三十二次方。 澗:10的三十六次方。 正:10的四十次方。
載:10的四十四次方。 極:10的四十八次方。 恆河沙: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祗: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他: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議:10的六十四次方。 無量: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數:10的七十二次方。
計算設備內存儲量的計量單位有(B byte)、千位元組(KB kilobyte)、兆位元組(MB megabyte)、吉位元組(GB, gigabyte)、太位元組(TB ,terabyte)和PB(Petabyte)、EB(Exabyte)、ZB(Zetabyte)、YB(Yottabyte)、NB(Nonabyte)、DB(Doggabyte)等來衡量。
Ⅳ 一十百千萬億都是什麼
都是數字單位。
大數: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穣、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
小數:分、厘、毛、糸、忽、微、纖、沙、塵、埃、渺、漠、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剎那、六德、虛空、清凈、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
單位進制原則:萬以下為十進制;萬以上為萬進制,即:1億 = 10000萬,1兆 = 10000億,例如: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兆。
Ⅵ 大寫數字一到十百千萬怎麼寫
大寫數字: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圓)、角、分、零、整;個、拾、佰、仟、萬。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6)一十百千萬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大寫數字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北京辦公室裝修,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到現在。
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明朝發生了一起重大貪污案件。即以戶部侍郎郭恆為首,侵佔、貪污國家錢糧的「秋糧案」,郭恆及其同夥通過塗改財會憑證上的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手段,大肆侵吞、貪污國家錢糧。案發後,追贓七百萬石。此案從朝廷六部侍郎到地方大小官員、豪紳,牽連數萬人,全部被斬首示眾。
Ⅶ 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是什麼意思
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
分別是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
Ⅷ 大寫個十百千萬這么寫
你指中文大寫吧,分別是:
個、拾、佰、仟、萬。
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Ⅸ 個十百千萬都是什麼
都是數學上的計數單位。
計數單位應包含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兩大塊,並按以下順序排列:京、千兆、百兆、十兆、兆、千億、百億、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等。
整數部分沒有最大的計數單位,小數部分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寫數時如果有小數部分要用小數點(.)把整數和小數分開。
常用的是十進制計數法,所謂「十進制」就是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大單位等於十個小單位,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十」。
(9)一十百千萬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區別:
1、概念不同:數位的意思是數的位置;計數單位的意思是用來計量數的單位。
2、單位不同:數位的單位是: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計數單位是:個、十、百、千、萬……。
3、含義不同:847,「8」在百位上,它表示8個百,計數單位是百;「4」在十位上,它表示4個十,計數單位是十;「 7」在個位上,它表示 7個一,計數單位就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