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與智慧城市

互聯網金融與智慧城市

發布時間:2021-05-10 23:44:35

❶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

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智慧城市
北京、深圳
獲獎理由:北京和深圳,一個是中國的首都,歷史文化悠長久遠,數字經濟高度發達;一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模範之城,短短三十多年就從一個小漁村蛻變為全球科技、金融、貿易中心。一個是千年名城,固然底蘊豐富、基礎雄厚,卻免不了因首都功能承擔著黨中央、國務院引領全國發展的時代使命需統籌全局、負重前行;一個是白手起家卻因改革先鋒的重任在肩必須時刻保持艱苦創業、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與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堅定決心一往無前!北京和深圳的數字經濟、智慧產業近年來始終處於全國乃至全球領先地位,分別孕育出了包括網路、京東、聯想、華為、騰訊等一大批世界超一流的高科技企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心嚮往之的必選之城!兩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殊途同歸、成果斐然,可以說創造了人類城市建設進程中的兩大奇跡!北京和深圳今日之榮光以無可爭議的數據和事實充分說明在完全不同的物質基礎條件下,在形態迥異的歷史發展時期,只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改造、建設和發展超大型城市的進程中能夠發揮出超乎想像的巨大力量,無論條件如何基礎怎樣短短三十多年中國就能創造出人類歷史以來最偉大的智慧城市建設成就!這必將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典範,綜上評估組一致推薦北京和深圳當選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智慧城市
杭州、重慶
獲獎理由:杭州是浙江省省會,擁有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稱。杭州還是我國市值最高在全球排名前三的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地,杭州可以說正是在阿里巴巴引領和帶動下,各類無人零售店,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無現金看病,銀聯閃付過閘等新業態新生活新消費無處不在,也標注了杭州就是一座在全球都遙遙領先、名符其實的「移動支付之城」。杭州2017年1月成立數據資源管理局並專門設立大數據管理服務中心、近期又發布城市數據大腦規劃,預計2022年基本完成,一系列大膽舉措標志著杭州這一座文化旅遊名城正以其超前創新意識和勇於變革精神,為數字杭州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設和發展賦予全新的動能。重慶素有山城之名,地理環境和客觀條件並不優越,但近年來重慶市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卻在持續發力。截止2017年底,重慶市工業機器人企業突破120家,工業機器人產值達79.8億元,同比增長33%。預計到2020年,重慶將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研發、檢測、製造體系,成為國內重要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全市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將成為重慶新的支柱產業。伴隨著城市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全國首批5G試驗網陸續在重慶落地運行,重慶將成為西南地區我國數字經濟和智慧產業重要的創新基地。2018年8月23日-25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即將在重慶隆重召開,這一標志性的盛會將向全世界充分展示重慶智能創新的發展全貌。綜上,評估組一致推薦杭州和重慶當選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智慧城市!
第二系列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智慧城市
成都、武漢
獲獎點評:
成都是天府之國的中心蓉城,今天也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引領示範之城;成都先後成為全國八大通信樞紐之一和國家「八縱八橫」光纖骨幹網節點,並成為國家首批「寬頻中國」示範城市。今年,全市城域網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全市的千兆網路,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個千兆省會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寬頻中國」2020年戰略目標。隨著微信支付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落地,成都人可通過微信實現醫院掛號預約,醫保支付等便捷體驗,在掛號、支付等環節無需排隊等待。數據顯示,微信支付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每天為成都人節省等待時間共計18000小時,智慧醫療已經深入成都人的生活。
武漢不僅坐擁兩江三鎮,經濟發達,而且還擁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數量全國第二,因此武漢是華中地區的名符其實的新經濟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武漢在建設智慧城市上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全球16個智慧城市國際標准均出自武漢,其中4個標准被16個聯合國機構共同組建的「合作共建可持續智慧城市全球舉措」(U4SSC)所採用,成為迪拜、新加坡等40多個試點城市評估標准。武漢智慧城市建設在近幾年也取得了突飛猛進,該市充分挖掘大數據潛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教育、智慧小區等71個應用系統其中2017年5月正式上線的武漢交管智慧監管平台,利用交通「大數據」為緩解交通擁堵、處理突發事件提供了有效手段。總體來說,成都和武漢智慧城市系統工程建設正在讓這兩座城市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價值!評估組推薦成都和武漢當選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
福州、西安、貴陽、長沙
獲獎點評:福州、西安、貴陽、長沙在2016年國家啟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以來煥發出了全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福州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福州樣本,今天也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引領示範之城;西安千年古都,成為絲路經濟帶上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貴陽是中國大數據之城,依託大數據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典範;長沙作為少有的文化影視娛樂的全國聚集中心,智慧城市建設也為長沙的下一步騰飛插上了翅膀。無論是福州2018年4月21—25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聚集了全國絕大部分數字經濟領軍企業,還是西安2017年8月20日首屆世界西商大會唱響的「『一帶一路』:新西安 新經濟 新活力」城市發展主題;無論是貴陽2018年5月26日至29日舉辦的「數化萬物 智在融合」數博會,幾乎涵蓋了全球主流互聯網企業雲集貴陽,還是長沙2018年4月2日至3日盛大召開的「智能互聯、於斯為盛」互聯網嶽麓峰會,徹底點燃了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將「第二總部」落戶長沙這一座革命創新之城的春的萌動激情。如果說改革開放40年造就了北上廣深等世界級超一流城市,那數字經濟新時代將是推動包括福州、西安、貴陽、長沙等四大內地數字名城強勢崛起的下一波新浪潮,評估組推薦以上四大城市為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
第三系列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
蘇州、麗江、南京、三亞、洛陽、秦皇島
獲獎點評:以上入選的「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在本年度評估中積極搭建智慧旅遊平台,從蘇州打造「智慧+生態」的旅遊模式,手機一掃,電子支付,無需排隊;到麗江成為中國首個全部計程車線上化城市;從南京通過互聯網+的信息化浪潮,推動智慧旅遊發展;到三亞以大數據為指示平台的虛擬旅遊互動以及推動旅遊業多元化產業體系;從洛陽依託豐富的千年古都旅遊文化資源,不斷加快推進產業發展;到秦皇島『一網三平台一中心』的建設。以上城市充分體現了智慧旅遊創新發展的新特色,因此經專家組推薦為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廣州、青島、昆明、大連
獲獎點評: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有著千年商都的稱號,它以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胸襟,實施開放型發展戰略。廣州擁有著國際交通樞紐的交通區位,處於全國前列的互聯網經濟以及發展迅速的金融產業,依託大數據,雲平台,物聯網等科技的創新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實現資源、生產、服務以及消費的連接,創下連續27年中國經濟第三城的「交椅」。青島是山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被譽為「東方瑞士」、「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同時青島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大地上,都有著「青島元素」和「青島製造」的光輝,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隆重召開。昆明是我國雲南省的省會城市,以其北亞熱帶舒適的氣候和地理位置著稱,四季如春,有著「春城」的美譽,也是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旅遊、商貿中心城市。昆明的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政務等等智慧城市系統的不斷融合,使其成為昆明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大連是我國北方重要港口,有「東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稱 ,大連的智慧健康養老和在線教育為主的智慧校園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服務平台,為滿足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養老、旅遊等方面的切實需求提供了宜居生活的好環境好設施。綜合上述內容,推薦廣州、青島、昆明、大連為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第四系列2017-2018年度轉型升級優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優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轉型升級優秀智慧城市
鄭州、邯鄲、太原、蘭州、沈陽、運城、烏海、大慶
鷹潭、東莞、梧州、咸陽、敦煌、新余、阜陽
獲獎點評:為全面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調整,積極響應和落實中央針對經濟新常態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上述城市都在原有經濟和產業基礎上,通過一系列強勁有力的改革措施,依託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推動各自智慧城市的建設。他們分別通過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旅遊等智慧產業項目的建設,推動了自身智慧城市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評估組推薦上述城市一同當選為2017-2018年度轉型升級優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優秀智慧城市
寧波、無錫、南寧、宜昌、齊齊哈爾、遼源、石家莊、哈爾濱
南平、湘潭、威海、莆田、寶雞、綿陽、保山、黃山、濟源
獲獎點評: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群眾辦事的「一號」「一窗」「一網」以及最多跑一次實事工程,讓「群眾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便捷服務流程,進一步提高電子政務水平。上述城市結合自身的發展基礎,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索政務服務創新舉措,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推動了部門間政務服務相互銜接,協同聯動,打破信息孤島等問題。同時上述城市還通過一系列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新舉措新政策,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以信息化手段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參與感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評估組推薦上述城市一同當選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優秀智慧城市。

❷ 智慧城市核心是什麼智慧城市與信息化的區別智慧城市忽悠了什麼人

智慧城市,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從概念和模型階段發展到了規劃和建設階段,仍處於探索期。區塊鏈也是一個處於探索階段的風口技術,眾多人蜂擁而上。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城市已經逐漸興起,匯新雲平台為滿足用戶需求,已入駐了數名智慧城市方面領域的產品經理,為了加速在智慧城市領域進行布局,在金融系統、審計系統、供應鏈、能源電力、智慧園區管理系統,智慧交通應用等領域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新型智慧城市主要圍繞以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為核心建設的。通過組合「一中心、四平台、多應用、統一鏈「的方式構成多維度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所謂「一中心」是基於城市的各維度大數據中心。「四平台」即智慧政務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智慧城管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智慧民生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和智慧經濟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多應用」包含了各類的智慧應用。最後「統一鏈」則是基於區塊鏈的可信智慧城市信息生態。

基於智慧城市總體解決方案呈現,根據四個維度來剖析分別為:感知層、網路層、平台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包含由各種感測器、RFID電子標簽、各類職稱網路的硬體網關設備和互聯網設備。這些感知層硬體主要來支撐我們各種網路。

網路層:該層是從感知層的各種硬體設備上,構件的一個支撐通信和數據的載體網路。一般來說我們包含三類即物聯網、通信網和互聯網。

平台層:平台層主要是通過在載體網路上構件的各種信息平台。這些信息平台為我們後續構件各類應用提供基本信息服務。常見的如數據中心平台、徵信中心平台、IT中心平台等等。

應用層:應用層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構件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專項服務,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人社、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物聯網、智慧資產、智慧供應鏈以及智慧碳排放等等。

區塊鏈上的智慧城市有何不同?

這些年來,各地政府和行業巨頭紛紛發力智慧城市。創新聚能城構建在區塊鏈上,這與以往存在什麼不同?

和以往的智能城市項目不同,創新聚能城不是在現有城市物理和IT設施上加一個「智能應用層面」,而是從規劃和建設階段開始,從底層就部署支持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基礎設施。創新聚能城的兩大特點——分布式思維和開放協作。

分布式構建方式

採用分布式構建方式做城市。城市是個紛繁復雜的大系統,人口稠密,商業生態、場景、企業聚集,「區塊鏈智慧城市不必有完整的頂層設計,不必考慮好每一部分必須要怎麼做,只是會預先考慮到每一部分將會是區塊鏈網路的一部分,具體在設計的時候整合區塊鏈技術,整合隱含的開放性容許不同項目間的數據流通。」

區塊鏈的一大作用就在於打破數據孤島。而以往的智慧城市、智能城市管理項目仍然遭遇著數據孤島問題。可能無法對接不同公司做的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系統,但在區塊鏈上可以實現不同系統的互聯互通,並在打通的層次上面再搭建新應用,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分布式儲能技術是未來的需求

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城市展望

城市是個紛繁復雜的綜合系統,人口稠密,各種場景匯聚在一起,這就註定了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藉助各種現有的技術來構建。區塊鏈技術並不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而是基於現有的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重塑信任機制,使網路不僅僅實現信息的傳播,而是實現價值的轉移。

區塊鏈技術在建設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包括智慧園區、智慧物聯網等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通信機制降低運營成本,普及物聯設備,利用其不對稱加密特性保護用戶隱私,重塑信任機制。智慧資產,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實體資產的數字化證明,加速傳統資產的流通速度,縮短投周期,降低交易成本等。智慧供應鏈實現食品、工業品溯源,降低假貨風險。同時能夠打破信息孤島,促使供應鏈上下游交互,減少時間與經濟成本。

除此之外,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應用,如智慧交通,電子政務,法律應用等領域均有著廣闊的前景。藉助一句區塊鏈領域流行語–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城市未來可期。

(匯新雲科技徐生整理)

❸ 智慧城市怎麼建 「互聯網+」和產業融合創新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國內外許多地區已經展開,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國內的如智慧上海、智慧雙流;國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韓國的「U-City計劃」等。

「互聯網+」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幾十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及影響了多個行業,當前大眾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在線影視、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傑作。

你利用互聯網+城市管理 做一個智慧城市網格化軟體,如金鵬信息 他們做的鄭州市社會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❹ 如電信、金融、互聯網、醫療、智慧城市、能源、製造

城市路邊智能停車可以了解一下"拍拍停車"

❺ 智慧城市都包含哪些領域什麼是智慧城市

具體來說,「智慧城市」需要具備四大特徵:全面透徹的感知、寬頻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1]。
目前將目標聚焦在電子政務治理、醫療健康服務、教育與人才培養三大公共事業領域。
智慧城市的建設目前屬於一個前沿性課題,很多東部沿海城市或一線城市都在摸索智慧城市的建設,大眾還是處在一個純概念的理解中,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和大型企業單位去簡述和演繹這一個新興概念,目前的處境是智慧城市還沒有實地開展,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去開發智慧城市體驗館,讓大眾去體驗去了解這一概念,體驗智慧城市和大眾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支持政府的高科技建設,讓百姓明白智慧城市的建設是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百姓獲利的政府投資行為。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路、Fab Lab、Living 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頻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可持續創新。伴隨網路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1]。

❻ 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創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近幾年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熱詞,其由IBM公司於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所引發,後藉助物聯和互聯信息技術的傳播而在各個領域廣為人知。在全球「智慧風潮」和相關政策的激促下,我國很多地方紛紛提出創建「智慧城市」的口號,將建設「智慧城市」作為培育競爭力、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市民就業、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但是,應當看到,目前的「智慧城市」實踐多屬於概念構建期,人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也僅僅局限於物聯網、互聯網、雲計算等智能城市或數字城市層面,各大媒體出現的「智慧城市」也讓人難以區別哪些是城市營銷的手段,哪些是城市建設的實況。事實上,「智慧城市」應當是對城市美好前景的綜合描述,技術進步是「智慧城市」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因此,從超越技術進步的視角關注「智慧城市」建設,是值得探究的社會話題。

一、在動態均衡中創建「智慧城市」

針對當前人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過於偏狹的現實,我們需要採用更樸素的概念來理解廣義的「智慧城市」。從廣義的視角來看,「智慧城市」不是城市靜態目標或者理想藍圖的宣言性描述,而是運用更先進的技術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動態過程,是使城市更加高效、安全、便捷、和諧、可持續的綜合狀態,即面對城市問題的智慧應對。「智慧城市」應當盡可能優化整合各種資源,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覺心情愉悅而不是壓力重重,即適合人的全面發展。

由是觀之,廣義的「智慧城市」是一種運用智慧動態應對城市化進程的從容狀態,其內核是城市化發展的質量導向,其形態是由精明的發展戰略引領的空間有機體。它擁有自組織能力強的社會活動體系、創新性能力強的經濟活動體系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的支撐體系。

根據廣義「智慧城市」概念,可以將「智慧城市」構建為戰略層次、活動層次、物理層次三個層級和戰略體系、社會活動體系、經濟活動體系、支撐體系、空間體系五個體系。其中,支撐體系與空間體系共同組成「智慧城市」的物理發展基礎,分別以信息技術進步和空間品質優化的不斷演進,構成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平台;社會活動體系與經濟活動體系互為關聯並相互制約,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均衡;戰略體系作為統領,實現各體系的總體動態均衡。譬如,倘若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這兩個體系的動態平衡超出了合理區間范圍,則容易導致社會、經濟甚至更大范圍的城市系統崩潰,此時,戰略體系將發揮均衡作用。二、在城鄉互哺中創建「智慧城市」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今中國社會已經發展到「城市社會」作為主導狀態的時期。但是,在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發育仍然以血緣關系為主要紐帶,經濟發展仍然以總量增長為主要目標,快速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並不必然形成良好的城市社區。在這種情勢下,與「城市社會」相對存在的「鄉村社會」必須智慧地進行應對,總的原則是:一方面應強調城市對鄉村的資源和利益反哺;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鄉村原生的自組織能力,探索一種高品質的城鄉關系。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強調統籌城鄉發展,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這些做法都值得充分肯定。因為鄉村與城市一樣,亟需實現現代化,亟需提升生活設施、配套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但應當看到,鄉村的現代化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豐富,還應該保留鄉村特有的社會和文化屬性。從理論上來看,鄉村與城市的文化是異質的,相比而言,城市社會復雜性更高、包容性更強,而鄉村社會要弱一些。但鄉村社會往往是基於血緣、地緣而形成的一個極為穩固的社會共同體,在遇到與集體利益有關的問題時,會爆發出更為強大的力量。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給我們推進新型城市化進而實現城鄉無差別化最終目標帶來巨大挑戰。

我們認為,信息化是城鄉走向無差別化的主要途徑。現今社會,信息獲得的渠道已無時空障礙,且信息的「在場性」和及時性均已大大提高,鄉村社會有可能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首先與城市完全同步,成為帶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的突破口,最終實現高品質城市化的總體目標。這里的關鍵在於頂層設計能否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供給方面向相對「弱勢」的鄉村地區和流動人群傾斜,而不是仍然集中在「強勢」的大中城市。

三、在提升空間自組織能力中創建「智慧城市」

當前信息化對時空的壓縮以及對生產生活方式的實質性影響日益凸顯,在空間形態和人對空間使用方式等方面逐漸打破了傳統經濟區位導向的中心地等級結構,電子通訊網路的發達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距離的障礙,導致了規模空前的巨型城市的出現,使得城市的一些非中心區域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形成經濟活動的集聚。這些新的集聚體通過交通和通訊網路形成緊密聯系的整體,城市圈層的發展格局被打破,造成了多中心網路化的發展格局。就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而言,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以及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得城市中的居住、交通、工業等功能也隨之發生顯著變化,城市土地使用尤其是中心區的土地使用出現了混合化的趨勢,同時促進了城市郊區的功能重構。

信息技術極大地拓展了非地方性聯系的頻率和強度,人們對城鄉空間的認知已經不再依賴於對真實物理環境的遍歷式接觸,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信息媒介的傳播。但媒介本身不單單是中性的中介,相當程度上它會影響社會、文化及思想的建構。因此,對於可感知的城鄉空間來說,各類互聯網媒介所建構的功能等級序列和城鄉差異特徵,在很大程度上表徵了特定群體對空間意象的選擇性傳遞。

同時必須看到,高度信息化增進了人們在地方上的關系多樣性。在快速城市化狀態下,復合血緣、地緣的空間結果比比皆是:城市化或半城市化人口中的社會底層(如農民工)以同鄉為紐帶,半封閉地聚集在特定而多樣的城市空間載體中,體現為同鄉同業聚集社區(如「城中村」);而其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上層人群則以業緣為紐帶選擇大城市作為落腳點,體現為一線城市對各類人才的強烈吸引,但從地方認同角度考察,這部分高端人群或多或少存在對城市問題的憂慮以及對城市環境的不滿。更為重要的是,因地緣而生的本地化生活方式的不完全融入,使大城市難以成為被普遍認可的「家園城市」。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政府而言,尤其應當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戰略性地動態平衡經濟與社會、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關系,高度關注信息技術進步帶來貧富、城鄉等兩極分化的潛在危機。著眼制度、社會、民生的智慧化建設,通過智慧的頂層設計,使國民公平地受惠於智慧的技術,全面釋放社會力、平衡經濟力,以新型城市化引領城鄉均衡發展,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

❼ 網店,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智慧城市調研報告

智慧城市調研報告
可以幫忙寫,,具體要寫多少字的呢,可以的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與智慧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
沙漏理財 瀏覽:922
廣發理財新資金 瀏覽:174
互聯網金融貸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稱 瀏覽:277
樂貸款客服 瀏覽:823
007355基金主頁 瀏覽:972
金融外匯助理 瀏覽:28
7隻科創基金怎麼買 瀏覽:141
喜臨門是什麼概念股票 瀏覽:215
黃金投資成功 瀏覽:512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