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
LZ~~你問的是什麼?
據說監管機構有外匯監管機構 金融監管機構 銀行監管機構 還有電力監管機構等等等等~~~
❷ 美國紐約金融集團北京代表處,有了解的請告知,
美國紐約金融集團北京代表處
地址:北京 朝陽區 東三環中路39號建外SOHOA座1902
美國紐約彷彿沒有這么個公司~大概是國內的公司吧?
❸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歷史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該局於1997年10月由1985年成立的證券投資委員會( and Investments Board---SIB組織)改組而成,作為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擬成為英國金融市場統一的監管機構,行使法定職責,直接向英國財政部負責。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機構,賦予了法定權力的金融服務及市場法案2000(FSMA),是一家有限擔保和融資的金融服務行業。
作為英國的金融服務監管機構,FSA的法定目標是制定規則,廣泛調查和權利執法,董事會制定了整體政策,但是日常決策和管理工作人員是執行委員會的根本職責。FSA的力量和目標是通過金融服務和市場法案2000(FSMA),也旨在促進高效、有序和公平的金融市場和遵循FSA良好的監管原則。
◆1998年6月完成了第一階段改革,銀行監管職能由英格蘭銀行轉向FSA。
◆2000年6月,皇室批准《2000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擬於2001年執行,屆時證券和期貨局(Securities and Futures Authority)、投資管理監管組織(Investment Management Regulatory Organisation)、個人投資局(Personal Investment Authority)以及Building Societies Commission、Friendly Societies Commission、Register of Friendly Societies等機構職責,將並入FSA。
❹ 英國金融服務局的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能
每個職能部門都有相關的董事負責
●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的部門
1、董事會秘書(Company Secretary):直接向主席會議負責。
2、董事會總顧問辦公室(General Counsel to the Board):包括銀行和綜合事務首席顧問,投資事業首席顧問,保險和友誼協會首席顧問。
3、聯絡和FSA公司事務(Communications & Corporate Affairs):負責媒體聯系,通信基礎設施,對外公開事務及新聞發布和說明。
4、質量保證及內部審計(Quality Assurance & Internal Audit):負責外部風險和銀行規則,內部風險以及質量保證、內部審計的運作。
●直接向首席行政官負責的部門
5、首席行政官辦公室:負責辦公樓、接待和會務、業務活動計劃等。
6、財稅部門(Interim Finance):負責會計事務、稅收及管理信息等。
7、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負責戰略與管理、商業系統、服務提供、項目管理等。
8、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負責FSA人力、發展、財務監督、運營情況報告等。
●直接向金融監督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9、銀行及房屋協會(Banking & Building Societies):負責監管英國存款吸收機構、國外銀行、經濟數據及風險分析、政策制定、風險管理等。
10、投資事業(Investment Business):監管原屬證券和期貨局(SFA)、投資管理監管組織(IMRO)、個人投資局(PIA)的監管對象,以及政策制定。
11、市場和交易所(Markets & Exchangse):負責監督市場行為和基礎設施、交易所和清算公司。
12、保險和友誼協會(Insurance & Friendly Societies):負責監督保險及其相關協會等機構,監督勞埃德和倫敦保險市場、政策制定。
13、養老基金(Pensions Review):監督養老基金單位、政策和標准制定。
14、UKLA:監督股權市場(Equity Markets)、資本市場集團、政策制定等。
15、綜合性集團(Complex Groups):監督銀行及其已產生交易的風險、政策制定等。
●直接向核准、執法和消費者聯系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16、策劃部門(Project Arrow):負責規則、程序制定、監管理念、風險管理和評估等。
17、核准(Authorisation):負責對公司、個人的審核和登記事務、檔案材料管理等。
18、執法(Enforcement):負責法定調查、規則執行和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
19、消費者聯系(Consumer Relations):負責消費者投訴、消費者政策研究、消費者教育、公眾咨詢、消費者賠償等。
20、管理目標(Management Tasks):負責管理目標的設定和任務的協調、分派等。
另外有負責行業培訓、金融犯罪聯系單位、法庭秘書等相關職能,但尚未有明確的董事負責。
❺ 世界上有哪些金融監管機構是有權威性的
美國 :商品與來期貨交易委員會 (自CFT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英國 :金融行為管理局(FCA,原金融服務管理局)
塞普勒斯 :塞普勒斯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CySEC)
馬爾他 :馬爾他金融服務局(MFSA)
日本 :日本金融期貨協會(FFAJ) 、日本金融廳(FSA)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
瑞士: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FINMA)
德國: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
香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
❻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組織機構
董事會由英國財政部任命,包括:
執行主席一名
首席行政官(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一名
管理董事(Managing Director)兩名
董事會成員十九名,共二十三名。
董事會主要負責FSA總體政策制定。 在職能設置方面,董事會下設五個部門,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同時在具體職能行使上FSA形成三大職能板塊:
一、首席行政官班子
二、負責金融監督(Fianacial Supervision)的管理董事班子,主要對機構進行監管
三、負責核准、執行和消費者聯系的管理董事班子(Authorisation,Enforcement & Consumer Relations)
三套班子直接向董事會負責。 每個職能部門都有相關的董事負責。
◆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的部門
1、董事會秘書(Company Secretary):直接向主席會議負責。
2、董事會總顧問辦公室(General Counsel to the Board):包括銀行和綜合事務首席顧問,投資事業首席顧問,保險和友誼協會首席顧問。
3、聯絡和FSA公司事務(Communications & Corporate Affairs):負責媒體聯系,通信基礎設施,對外公開事務及新聞發布和說明。
4、質量保證及內部審計(Quality Assurance & Internal Audit):負責外部風險和銀行規則,內部風險以及質量保證、內部審計的運作。
◆直接向首席行政官負責的部門
5、首席行政官辦公室:負責辦公樓、接待和會務、業務活動計劃等。
6、財稅部門(Interim Finance):負責會計事務、稅收及管理信息等。
7、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負責戰略與管理、商業系統、服務提供、項目管理等。
8、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負責FSA人力、發展、財務監督、運營情況報告等。
◆直接向金融監督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9、銀行及房屋協會(Banking & Building Societies):負責監管英國存款吸收機構、國外銀行、經濟數據及風險分析、政策制定、風險管理等。
10、投資事業(Investment Business):監管原屬證券和期貨局(SFA)、投資管理監管組織(IMRO)、個人投資局(PIA)的監管對象以及政策制定。
11、市場和交易所(Markets & Exchangse):負責監督市場行為和基礎設施、交易所和清算公司。
12、保險和友誼協會(Insurance & Friendly Societies):負責監督保險及其相關協會等機構,監督勞埃德和倫敦保險市場、政策制定。
13、養老基金(Pensions Review):監督養老基金單位、政策和標准制定。
14、UKLA:監督股權市場(Equity Markets)、資本市場集團、政策制定等。
15、綜合性集團(Complex Groups):監督銀行及其已產生交易的風險、政策制定等。
◆直接向核准、執法和消費者聯系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16、策劃部門(Project Arrow):負責規則、程序制定、監管理念、風險管理和評估等。
17、核准(Authorisation):負責對公司、個人的審核和登記事務、檔案材料管理等。
18、執法(Enforcement):負責法定調查、規則執行和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
19、消費者聯系(Consumer Relations):負責消費者投訴、消費者政策研究、消費者教育、公眾咨詢、消費者賠償等。
20、管理目標(Management Tasks):負責管理目標的設定和任務的協調、分派等。
◆另外有負責行業培訓、金融犯罪聯系單位、法庭秘書等相關職能,但尚未有明確的董事負責。
❼ 對比紐約,上海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還有那些方面需要提高
答:上海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具體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加以提高:
第一,大力提高金融市場證券化程度。雖然我國10多年來金融市場的飛速發展使得金融市場證券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和國外相比我國的金融市場資產證券化比重仍然很低。 當前,應將信貸資產證券化、融資性票據及企業債券市場的試點作為金融市場資產證券化的突破口,利用上海現有的市場體系,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面向所有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涵蓋全社會投資者的市場。
第二,大力推進金融市場產品高級化的進程。金融市場競爭的核心是產品的競爭,伴隨著新的金融產品出現,金融市場將會不斷得到發展。隨著我國金融混業經營的程度提高,市場和客戶對產品的需求特點較以往有了顯著的轉變,必須於致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的復合型金融產品,並從多方面促使上海從大宗產品定價、保值中心向金融衍生產品中心過渡,使其盡早建成以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為主的綜合性金融市場。
第三,加快金融市場一體化的步伐。金融市場的一體化是指監管原則的統一性、市場發展的均衡性及資金流動的無障礙性,市場效率提高的同時,市場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隨著金融創新與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模糊了金融分業的概念,資金的橫向流動在不斷打破分割的金融市場,各個市場及市場管制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各金融市場業務與監管政策傾向趨於一體化,其結果是金融市場的協調發展,逐步加強金融市場一體化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第四,大力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隨著2006年我國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上海金融市場將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國際金融市場體系,上海金融市場應通過引入各種有效的漸進式金融市場開放工具逐步實現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最後,應該完善金融市場法制建設。法律體系的效率和金融規范管理是發達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上海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場的發展對立法的需求也先於全國其他地區。考慮到我國立法周期性較長,建議國家就上海金融中心進行單行的、階段性專門立法,授權上海市人大或市政府對金融創新制定地方性規范,在法定許可權內加強金融相關配套的地方立法,擴大國家駐上海金融管理部門的授權。
❽ 全球知名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
美國 :商品制與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英國 :金融行為管理局(FCA,原金融服務管理局)
塞普勒斯 :塞普勒斯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CySEC)
馬爾他 :馬爾他金融服務局(MFSA)
日本 :日本金融期貨協會(FFAJ) 、日本金融廳(FSA)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
瑞士: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FINMA)
德國: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
香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
❾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介紹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該局於1997年10月由1985年成立的證券投資委員會(回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Board---SIB組織)改答組而成,作為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擬成為英國金融市場統一的監管機構,行使法定職責,直接向英國財政部負責。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為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是一家有限擔保和融資的金融服務行業,具有完整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組織機構,只能行使手段以及查詢和監督辦法、執法調查等工作系統。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2012年1月19日,FSA被拆分為兩個機構,一個為FCA(Financial Conct Authority),另一個為PRA(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自此,FSA不復存在。
❿ 請問紐約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詳細些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花旗銀行標志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100周年紀念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復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系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雙方已經完成合並,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BK」。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行列,並以其18萬億多美元的代管和託管資產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產服務商。公司首席執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們正建立一個無人能及的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增長公司。我們在很多高增長型業務、無可匹敵的產品廣度以及通過戰略投資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務卓越與業績出眾為特色,將形成一個以絕對的客戶為本、注重團隊合作和執行力為制勝法寶的企業文化。」 除了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以外,公司還提供企業信託、預托證券、結算和持股人服務。它將以1600多億美元的客戶資產位列美國財富管理商前10位,並且是領先的美國現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結構均衡,全球各地的營收和盈餘多樣化,同時在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行業也擁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長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更快的增長。我們已經按計劃完成了這項合並,現在已經准備好精心、嚴格地進行我們能力的整合,來滿足我們客戶未來的需求。」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於2年12月宣布合並計劃,兩公司的股東今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批准了這項交易。公司年營收規模約為130億美元,試算市值約為500億美元,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在全球共擁有40,000名員工。
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由亞歷山大·哈密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84年創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銀行。紐約銀行的業務包括證券服務、全球支付服務、資產管理及私人客戶服務、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及金融市場服務,被喻為世界上最穩健、贏利能力最強的貨幣中心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總部位於美國金融中心地段紐約市華爾街一號,管理著遍布33個國家的分行和分支機構的國際網路。
紐約銀行在亞太地區經營業務有著超過50年的歷史。公司在這個地區的12個國家當中擁有18家辦事處,其中包括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漢城與台北等地的分行,並僱傭了1,500名員工。
紐約銀行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務的全球領導性企業,幫助機構與個人在超過100個全球市場中轉移與管理它們的金融資產。公司有著與客戶合作來通過其核心競爭力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長期傳統,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證券服務、國庫券管理、投資管理與個人及地區銀行服務等。公司廣泛的全球客戶庫包括眾多領先的金融機構、公司、政府機構、慈善基金與基金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