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轉涉稅問題

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轉涉稅問題

發布時間:2021-05-14 09:36:57

㈠ 銀行不良資產轉讓中隱藏了多少致命的法律陷阱

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是指5級貸款中後三類貸款,即可疑、次級、損失。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債權轉讓,在債權轉讓和債權實現上均與普通債權有所不同,司法實踐對債權轉讓效力、不同債權受讓人的執行清償范圍、訴訟費用交納金額亦有所不同。
首先,寬松對待原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債權案件涉及對外擔保合同效力問題的通知》,對於此類因二次轉讓,而導致的擔保具有對外性質,主管部門進行審查時,一般採取相對寬松的原則。
其次,必須登記備案。判斷擔保合同的效力主要看,外國投資者是否事後進行了備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資產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規定:外國投資者或其代理人在辦理不良資產轉讓備案登記時,應在資產備案登記中註明擔保的具體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擔保,不予登記。因此,若外國投資者一旦成功將擔保事項備案登記中;則人民法院不應以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或者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或者登記為由認定擔保合同無效。
最後,禁止再次擔保。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資產後,除原有擔保外,債務人或第三人不得為所出售或轉讓的債權提供其他擔保。

㈡ 不良資產轉讓需要交稅嗎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從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200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現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從事我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有關稅務處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從事我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應按稅法及本通知的有關規定申報繳納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
二、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是指企業通過購買、吸收入股等方式,從我國境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取得我國境內其他企業的股權、債權、實物資產以及由上述資產組合的整體資產(以下簡稱重置資產),再將上述重置資產進行轉讓、收回、置換和出售等形式的處置,並取得相應的回報。
企業處置金融資產包括以下方式:
(一)企業收回或轉讓債權;
(二)企業所持有的債權轉為股權;
(三)企業處置擁有支配權的實物資產;
(四)企業所持有的股權出售或轉讓;
(五)企業重置資產的退回;
(六)其他方式處置重置資產。
三、企業取得重置資產,以購買時實際支出或吸收入股時的作價為原價。重置資產的歸類以取得時的作價標的為准,可以是單獨作價的一家企業的一項股權、債權或實物資產的單項資產,也可以是多項資產捆綁後統一作價的組合資產。
企業對取得的部分或全部重置資產進行重新分類組合,可以按重新分類組合後確定單項或組合重置資產的原價,但重新分類組合後的重置資產原價,不得超過企業重置資產取得時的原價。
四、企業處置重置資產,按以下規定征免營業稅、增值稅:
(一)企業處置債權重置資產,不予徵收營業稅。
(二)企業處置股權重置資產(包括債轉股方式處置)所取得的收入,不予徵收營業稅;
(三)企業處置其所擁有的實物重置資產所取得的收入,該項資產屬於不動產的,徵收營業稅;屬於貨物的,應當按照增值稅條例及有關規定徵收增值稅。
五、企業處置重置資產取得的收入,扣除有關資產的原價、費用及損失後的凈收益,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分期或分批處置重置資產的,應當在其資產處置收入超過該單項或該組合資產重置資產原價時,就超過原價的部分,計入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處置單項或組合重置資產發生的損失,可以從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組合資產應當在該組合資產全部處置完成後計算損失。
六、在我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外國企業,應當由其自行或者委託其在我國境內的代理人,申報繳納其應納稅款。其應納的企業所得稅可以選擇在其一項重置資產所屬企業所在地繳納;其應納的營業稅或增值稅按有關規定確定納稅地點。

國家稅務總局
二○○三年一月七日

㈢ 涉案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上升和反洗錢有什麼關系

金融機構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或者假名賬戶。

㈣ 企業間債權轉成股權,稅務上有什麼要求嗎

  1. 債權轉為股權,與稅務無關。

  2. 根據國家工商局相關文件規定,債權轉為股權,一是債權所轉股權與其他非貨幣出資合計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70%,二是要經過評估,三是要經過驗資,四是債權轉股權做價出資不得超過其評估值。

  3. 在企業上市前兩年內辦理此事,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上市形成障礙。准確地說,在發出招股說明書12個月前辦理不會對上市帶來不良影響;在公司進入輔導期前辦理不會對上市帶來不良影響。

㈤ 金融機構轉讓不良資產對稅收有什麼影響

1、《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專、轉讓無形資產屬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
根據上述規定,轉讓債權及擔保合同權益不是《營業稅稅目注釋》所述營業稅應稅行為,不需要繳納營業稅。
2、《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根據上述規定,信貸資產轉讓合同,不是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應稅憑證,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㈥ 轉讓不良資產要交稅嗎

1、如果別人買你的資產要你開發票你就要交稅
2、如果別人直接打到你的個人賬戶,只要收據,就不用交稅
3、如果別人把錢轉到你的公司,算你的營業收入,則按照公司經營依法納稅
所以要看你要轉讓給誰、通過什麼方式轉讓了

㈦ 關於資產轉讓涉稅問題

如果你的動產是可以區分開來,不影響你不動產的使用,那麼可以分開銷售,動產繳納增值稅,不動產繳納營業稅
如果動產與不動產為一體的,那麼
合並繳納
營業稅
銷售不動產
應該還牽涉到
房產交易
的過戶吧

㈧ 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是什麼啊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回等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答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㈨ 同一控制下國有企業子公司之間無償劃轉資產涉稅問題

首先。A B是什麼性質的公司?是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或是集體所有制的?
後兩種比較麻煩.設計到轉讓資產需國滋委主導.

如果是有限公司. 那我一一為你解答

為什麼要走資產無償轉讓這種方式?如果設計到土地肯定會有契稅4% 營業稅5% 增值稅可以平進平處 ,但B公司的年終財務報表如何反應?無償獲得的財產直接進入資本公積??那交20%的所得稅。

第二種方式。要看你這個利於發展是怎樣個利於發展。國有企業的弊端是產權不清,責權不明。要揣摩你們領導的意圖,如果為了發展是為了通過理順產權關系,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激勵與約束的現在企業,從而目的是產權多元化,使股東、職工、經營者達到發展的協調與統一。那我更不建議採用第二種方式。 第二種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接將B(或者部分管理經營職能)變成了A的項目公司,好處是也許A的部分資產與B結合更能產生協同效應,但依然沒有理順產權的結構

所以你首先要弄清領導的意圖,是為了管理的需要還是治理的需要?

最後我的建議。如果真轉。建議以股權轉讓的形式轉讓全部資產。如果是部分把就以部分資產與B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再將以資產作為出資額的股本轉讓給B。

1。不收營業稅
國稅函[2002]165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徵收范圍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行為。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不應徵收營業稅
財稅[2002]191號現對股權轉讓的營業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三)、《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九條中與本通知內容不符的規定廢止。本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執行。
2。不收增值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增值稅的徵收范圍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因此,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涉及的應稅貨物的轉讓,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增值稅。
3.契稅比較復雜了。需要看這塊土地和你們公司的性質
如果是國企和集體企業,恭喜,被免了。
財稅[2003]184號文件規定:
一、企業公司制改造
非公司制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整體改建為有限責任公司(含國有獨資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對改建後的公司承受原企業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非公司制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以其部分資產與他人組建新公司,且該國有獨資企業(公司)在新設公司中所佔股份超過50%的,對新設公司承受該國有獨資企業(公司)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二、企業股權重組 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上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徵收契稅。
國有、集體企業實施「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由職工買斷企業產權,或向其職工轉讓部分產權,或者通過其職工投資增資擴股;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對改造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承受原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三、企業合並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合並改建為一個企業,對其合並後的企業承受原合並各方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四、企業分立
企業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分設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投資主體相問的企業,對派生方、新設方承受原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不徵收契稅。
五、企業出售
國有、集體企業出售,被出售企業法人予以注銷,並且買受人妥善安置原企業30%以上職工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徵收契稅;全部安置原企業職工的,免徵契稅。
六、企業關閉、破產
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關閉、破產後,債權人(包括關閉、破產企業職工)承受關閉、破產企業上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徵契稅;對非債權人承受關閉、破產企業上地、房屋權屬,幾妥善安置原企業30%以上職工的,減半徵收契稅;全部安置原企業職工的,免徵契稅。

如果不是。。。那麼sorry.涉及到土地是菲交不可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轉涉稅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e貸款額度 瀏覽:469
股票量價齊跌說明什麼 瀏覽:368
方正重組理財 瀏覽:392
過戶多久拿到監管資金 瀏覽:977
近期的理財詐騙公司 瀏覽:721
260108基金今天凈 瀏覽:647
貸款提車上路需要多久 瀏覽:383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