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面那個四方中間放上一面大大的國旗!我想效果肯定好!拍照合影的人會更多的!
那座樓是日系投資的
Ⅱ 上海金融中心到底是一座還是兩座樓,為啥說是兩把軍刀呢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一座獨立的大樓。高度492米,110層,是日本國內多家企業財團和美國的幾家公專司共幾十屬家企業聯合建造的。看一下圖,就知道為什麼說是兩把軍刀了。不過日本人建造時是否是有意設計為軍刀的還需見仁見智,也許是,也許......我個人覺得不要對號入座,當然你非要這樣認為也可以,建議有錢了以後也聯合幾家中國的、俄羅斯的企業去日本東京建一座大刀樓。
Ⅲ 要去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100層拍夜景,帶三腳架,已購買偏振鏡,請問要怎樣消除玻璃的反光,盡量降到最
偏振鏡有了,能消除很多的玻璃反光。
不過因為夜晚燈光太炫了,折射反射內等太多,偏振鏡也不能消除全容部。
唯一的辦法就是:鏡頭盡量接近幕牆玻璃,反光太多時候,調節鏡頭角度,盡量的讓反射光最少,然後再調節偏振鏡消除該部分的反光。
我過去拍攝時候,沒有帶偏振鏡,只能是鏡頭幾乎全部貼在玻璃上面,而且不讓鏡頭和玻璃之間有角度,否則還是要有眩光出現的。
Ⅳ 關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日本人的用意真的是這樣的嗎
9月14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正式封頂..大廈高度高達492米..比金茂大廈高出72米..僅次於台北101大樓..成為我國第一高樓..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發展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為吉村明郎...但真正的投資商為日友的房地產發展商——森海外株式會社...這是由日本富豪在中國上海蓋的世界第一高樓..
按風水上所講...設計圖有如兩把軍刀穿破大地托起一輪紅日..環球中心的樓頂酷似日本的國旗..又建在近500米的高空中..活像一面日本國旗高高飄揚在中國領空!這些只是大家因歷史原因形成的個人意識形態..真正的解是...旱日魚肚白!上海的地理位置猶如魚腑..「旱日魚肚白」本就死穴..設計人很陰險,..在魚腑上挑出兩拔尖刀,讓就在海邊的魚不被烤死..也沒有能力回到水中..魚肚破了..魚自然不能活..其用心之險惡..決不是善與之輩所為...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這棟樓上面工作的人都是在一個巨型的金魚缸裡面的擋煞金魚!因為這里要分流龍脈的氣..就需要極多的銳氣..這棟樓裡面工作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各個領域裡面的精英人物,這樣巧妙地利用他們的銳氣..所以日本富人喜歡在自己的豪宅養錦鯉..一、擋煞..二、引氣...因為在重金格局裡面工作的人受到金的屬性影響..這就造成了在這裡面工作的人身體不好..非常情緒化...在裡面工作的人一旦失敗就一跌到低...如果不離開這座建築影子遮住的地區..就永無翻身之日!
以下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官方設計圖的風水分解:
A—原97層樓的環球金融中心效果圖
頂部中間的扁圓空洞部分如同早晨海面上初升的太陽,但含蓄的如同啤酒瓶起子讓眾多的老百姓不明就裡。也自然就容易讓一部分人忽視了那型狀如尖刀的邊角。(但這兩把刀刃連中國初級設計師都看的出來!)
B—正式施工101層樓效果圖
頂部中間的扁圓空洞部分變成了正圓型,兩把刀也更尖銳了!設計理念更加明朗了!繪圖師(表現投資方的意圖)的用意是很明顯的———就是掩蓋事實!掩蓋它的那兩把三八大蓋刺刀和它們所託起的日本國徽——太陽!還有整座建築所展現的霸氣!!!這就是經過了半個世紀韜光養晦強大後的日本軍國主義意圖的再現!稱霸世界——針對中國!
C—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實景模擬圖,右側為金茂大廈。
和右側的金茂大廈是多麼的不和諧!中國第一高的金茂大廈在它面前是多麼可笑!最霸道的是兩把刀的刀刃正對著中國第一高樓!
D—側面圖 你還敢說不象刀!!!!
1——重復貝聿銘在設計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時的創意,中銀大廈所譜寫的是中國人反抗外來侵略掙脫枷鎖的歷史,而日本人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所表現的是什
么!!!!2——鬼子進村了!刺刀上挑著日本膏葯旗,刀刃正對著中國的第一高樓大廈,嘴角掛著獰笑———太陽旗耀武揚威飄的最高!刺刀和太陽旗俯看中國建築史只是表面現象,當樓體竣工時,夜晚華燈初上,中國的上海灘將展現給地球人又一景色————在中國國土上日本人的世界第一高樓————燈光里隱著四個大字——————武運長久!
但不管這一風水的說法是否真實..我相信中國是不會因為一個大廈而衰落的...
~~ </img>
Ⅳ 我不是學建築的,但是我有一個疑問,以前看過discovery的紀錄片,講的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他是用的是椿基基礎 是常規的打基礎方法 只是選用基礎的類型不一樣而已 承壓小所版以需要權較大的基礎面積以保證地面承受的壓強要低於所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 而椿基基礎是與地面接觸面比較大的基礎 而且抗震性還不錯 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Ⅵ 上海金融中心是誰造的啊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廈株式會社為中心,聯合日本、美國等40多家企業投資興建的項目,開創了世界智能化大樓安防領域新時代
Ⅶ 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後感我弟弟要啊繼續!50分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abe116f53f618f62
Ⅷ 據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很牛逼,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僅次於東京的遠東第二大城市。如果你需要更感性的說法,我可以告訴你,當時,好萊塢的大片,在美上市後三天之內就會出現在上海的各大影院,此其一。其二,改革開放到今天,你能學到和看到的幾乎所有現代營銷和廣告手法在那時的上海都可以找到。尤為讓我感佩的是,翻看當時民族企業的廣告創意,你會發現,其實我們中國人對市場經濟一點也不陌生,而且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經在激烈競爭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此外,當時上海的繁榮與租界有很大的關系,再次就不多作舉例了,你可以搜索一下,從某個層面上說,租界的繁榮在上海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至於1樓那位說的上海那時的牛都是靠外國人,這是毫無依據可言的。樓主可以去上海圖書館或者上海檔案館查閱當時的一些史料就明白了。其實上海的租界與《南京條約》簽訂後的開埠是有直接聯系的,而開埠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租界和移民的繁榮,這些關系都是相輔相成的。
繼續回1樓,香港如今的繁榮與上海有著非常大的關系。49年解放後,老蔣捲走中國百分之八十的硬通貨。而從這時開始,上海人開始了移民香港的浪潮。第一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席執行官董建華、現任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上海青幫掌門人杜月笙、著名女作家張愛玲、中信集團主席榮智健家族、娛樂圈教父邵逸夫、香港娛樂圈阿姐汪明荃、著名主持人沈殿霞等人均是上海發家後去香港發展的。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遠東巴黎」的美譽,也因此經常被報刊雜志特別加上一個「大」字,即「大上海」來形容上海在當時國際舞台上的重要程度。聽我外婆聊過一些往事,據說當年的香港仍處在發展低潮,許多香港有識之士都渴望有朝一日將香港打造成如上海一般繁華,故當地報紙也曾將香港形容為「小上海」 來勉勵公眾。
在這之後的另一波移民潮則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得益於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國門打開的同時也讓國人進一步領略到了香港高速發展的魅力所在,而上海則因受困於「文革」等客觀因素,和香港的差距在六七十年代加速拉大,昔日有著「遠東巴黎」美譽的「大上海」,在改革開放初期只能面對香港已如磐石般穩固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望塵莫及。
再補充一篇轉的文章,供各位參考:
中央政府於3月25日透過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對全世界宣布:當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會議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距離北京對外正式宣布建設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定後不到半個月時間,中央政府於4月8日授權新華社發文,宣布將上海、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列為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城市。
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當晚即透過媒體為港人打氣,稱其相信中央政府另有打算,香港也會積極准備,希望成為內地以外首個配合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地區。曾特首的此番及時回應在香港市民看來意在向中央討政策,力求保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面對現實,如今的上海就金融中心地位而言依然無法同香港對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性相提並論,甚至還不如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被譽為「遠東巴黎」的全盛時代,這其中有主觀因素,比如近幾年人才外流的嚴重性已經達到了幾乎無可救葯的地步。在上海著名的高等學府復旦大學內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最優秀的畢業生去了美國,第二等的去了香港,哪也去不了的留在大學讀研,然後教書。
客觀上來講,中國央行和外匯監管部門對人民幣兌換的嚴格管控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夢想更像是一句高喊的口號,至少目前看來沒有太大實際用途,就連前些日子載我去中環開會的香港的士司機都知道,哪天人民幣自由兌換,上海哪天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金融中心。
也正是基於這個最根本的判斷,不少經濟學家在獲悉中國國務院有關2020年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決議通過之後紛紛興奮地提出這樣一個逆向思維的結論: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自由兌換,2020年之前有戲!
Ⅸ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怎麼像一把軍刀一樣
開發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樓公司(森ビル)主導興建。回【建築設計】 : KPF建築師答事務所 。 【結構設計】 : 籟思理·羅伯遜聯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 【設計單位】 :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施工單位】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承包聯合體。
Ⅹ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旁建起的高樓叫什麼名字它的具體高度.層數是多少
上海2010年將在陸家嘴金融中心區Z3-2地塊建起中國第一高「上海中心」在次刷新上海環專球金屬融中心492米的記錄,建築總高度:632米。建築層數:127層。英文名稱:Shanghai Tower。建築造價:148億元。設計單位:美國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個高達632米的「垂直城市」內部將打造9個「空中花園」,整個大樓將被建設成一幢集寫字樓、酒店、零售、娛樂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超高層建築」。具體而言,上海中心大廈規劃為五大功能區域,以寫字樓為主,但將同時集合大眾商業和娛樂區城、企業會館區域、精品酒店區域以及頂部的功能體驗(觀光)空間。此外,上海中心大廈項目的裙房中,還將設置可容納1200人的多功能活動中心。
「上海中心」建築外觀呈螺旋式上升,建築表面的開口由底部旋轉貫穿至頂部,與金茂大廈經典雋永的塔形和環球金融中心簡潔明快的立體造型形成鮮明對比。從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對稱的頂部卷折狀造型,與金茂的點狀和環球金融中心的線狀頂部遙相輝應,將進一步豐富上海的城市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