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解:市場份額和市場佔有率是同一個概念嗎是怎麼計算的
不是的,市場份額是一個數量,佔有率是一個百分率。是用市場份額/市場同商品總量*100%算出來的。
⑵ 1、查找2006-2015年每年各類受銀監會監管的金融機構總資產占所有受銀監會監管的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例
哈哈,一看就是學生黨論文找資料來的,可以去中央銀行官網查查數據自己算算比重,還可以去知網查查期刊,或者還有一種辦法:去國家統計局官網點金融銀行這欄查數據,至於表格和變動趨勢可以用office文檔繪制。大學一個任課老師跟我說過:如果在網上查不到合適的圖表,自己手上又有數據,那幹嘛不自己動手繪制?個人覺得還有些道理。一句話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啦,希望能幫到你!!
⑶ 分析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階段金融科技強調利用前沿技術變革業務流程,推動業務創新,突出在大規模場景下的自動化和精細化運行。
⑷ 市場容量或企業市場佔有率是什麼
市場容量是由使用價值需求總量和可支配貨幣總量兩大因素構成的。僅有使用價值需求沒有可支配貨幣的消費群體,是貧困的消費群體;僅有可支配貨幣沒有使用價值需求的消費群體是持幣待購群體或十分富裕的群體。我們把這兩種現象均稱之為因消費要件不足而不能實現的市場容量。
貧富兩種消費群體的市場容量相互比例關系是這樣體現的:把200萬元扶貧幫困款緊急援助給2萬個生活困難群眾,人均100元。半年之後沒有花完100元的不足1%。一位依靠銀行借貸開展經營的房地產開發商,當年純收入200萬元,而他一年的生活消費總支出是50萬元。主要是購買轎車等高檔消費。可以計算出同樣200萬元在貧富懸殊的兩類消費群體中所體現的市場容量是:8︰1(都按一年期)。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可致一國或全球市場容量極度萎縮或相對萎縮。
市場容量的概念是比「購買力」更科學的經濟學概念,以往經濟學僅用國民生活收入來計算「購買力」水平,比如當地人均收入達到多少美元?此時應確認100人該擁有轎車多少輛?實際上,在這里沒有計算出實際生活水平質量的差別,也就不能准確知道使用價值的需求層次與可支配貨幣之間的相互關系。
企業市場佔有率即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即一個企業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在市場同類產品中所佔的比重。市場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對消費者和用戶的滿足程度,也能表明企業的商品在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市場份額越高,表明企業經營、競爭能力越強。市場份額根據不同市場范圍有4種測算方法 :①總體市場份額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額)在整個行業中所佔的比重。②目標市場份額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額)在其目標市場,即它所服務的市場中所佔的比重。一個企業的目標市場的范圍小於或等於整個行業的服務市場,因而它的目標市場份額總是大於它在總體市場中的份額 。③相對於3個最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和市場上最大的 3 個競爭者的銷售總量之比。如:一個企業的市場份額是30% , 而它的3個最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0%,10%,10%,則該企業的相對市場份額就是30%÷40%=75% ,如4個企業各佔25% ,則該企業的相對市場份額為33%。一般地,一個企業擁有33%以上的相對市場份額,就表明它在這一市場中有一定實力。④相對於最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與市場上最大競爭者的銷售量之比 ,若高於100% ,表明該企業是這一市場的領袖。
⑸ 市場份額佔比多少叫壟斷
您好,壟斷是分為兩種的,完全壟斷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的。完全壟斷市場指的是國有壟斷的,例如道路建設,水利工程等政府機構壟斷的。壟斷競爭市場指的是由幾大公司壟斷的,但是這幾大公司相互競爭的市場,例如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公司壟斷的通信行業。
⑹ 緊急求助歷年全國金融機構貸款總額佔GDP比重數據
一、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公式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公式是: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財政收入增長的邊際傾向/財政收入增長的彈性系數其中:1、財政收入增長的邊際傾向=增長的財政收入/增長的GDP2、財政收入增長的彈性系數=財政收入增長率/GDP的增長率 =(增長的財政收入/財政收入)/(增長的GDP/GDP) 二、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是綜合分析財政與經濟發展關系的重要內容和指標,也是反映一個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結構優劣的重要參數。 通常財政收入佔GDP比重越高,表明該地區經濟運行質量越好,經濟結構越優。一般而言,伴隨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趨勢。分析評價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對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三、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 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四、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⑺ 銀行機構目前線上融資佔比大約多少
中國這么多的金融,銀行機構,到底融資是進入多少和出去多少呢?日前這個數據得到顯示。根據央行顯示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融資主體結構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中資大型銀行繼續作為資金融出方,保險業機構轉變為資金融入方。前三季度大型銀行經回購和拆借凈融出資金123.1萬億元,占市場總體凈融出資金量的98.6%,保險業機構於2017年8、9月由資金供給方轉為融入方後,中資大型銀行成為唯一的資金融出方。
110.4萬億是中資大型銀行在今年前三個季度融出的資金,數量不小哦,但比同期的去年160萬億是少了50多萬億。這是回購的市場;而同行拆借是,是12.6萬多億是拆借融出的資金,比同期的18.8萬億也是減少了。
這份數據是2017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 官方數據
而相反的是,中小型銀行,證券機構都是融入的資金,簡單點是借入的錢,大概合計是56萬億,不管是回購還是拆借得來的資金。
有點的是中小銀行今年拆借的錢比去年多。而保險業機構回購市場是融出1.7萬億,是借出方,說明有錢。外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合計大概是67萬億的融入資金。
一、特別分清下,什麼的金融機構定義
按照央行公布的數據,是這樣的。
①中資大型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
②中資中小型銀行包括招商銀行等17家中型銀行、小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
③證券業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
④保險業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和企業年金。
⑤其他金融機構及產品包括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社保基金、基金、理財產品、信託計劃、其他投資產品等,其中部分金融機構和產品未參與同業拆借市場。
⑥負號表示凈融出,正號表示凈融入。
也解釋下什麼是回購市場。銀行間回購,主要是針對債券市場而言,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場外交易市場。它的參與者主要是銀行及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在實際操作中,銀行間市場的回購交易也和現券一樣採取自主詢價的方式,資金拆出方和借入方自行尋找對手方,約定回購要素。
二、今年的利率交易活躍
按照統計,利率互換交易活躍。第三季度,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達成交易34723筆,環比增長 16.9%,是3.6萬億多。
、560 家金融機構披露了 2017 年同業存單年度發行計劃
同業存單發行交易量明顯增加,大額存單業務進一步發展。截至9 月末,共有 560 家金融機構披露了 2017 年同業存單年度發行計劃,其中 451 家機構已在銀行間市場完成發行。第三季度,銀行間市場陸續發行同業存單 6937 只,發行總量為 5.42 萬億元,二級市場交易總量為 32.53 萬億元,同業存單發行交易全部參照 Shibor 定價。第三季度,金融機構陸續發行大額存單 5935 期,發行總量為 1.69 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4.5%。
四、央行給農業支持
近期央行一組數據公布,在2017年投入支弄的資金不少。根據顯示,9 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為2401 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為 823 億元,扶貧再貸款余額為 1465 億元,再貼現余額為 1504 億元。
⑻ 各保險公司所佔市場份額是多少
2019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排名:
1、人保股份
人保股份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3380.03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33.0%。人保股份是一家綜合性的保險公司,在世界500強之列,其注冊資本為306億元人民幣。公司實力非常雄厚,因此很多消費者更願意選擇人保的保險產品。
2、平安財產
2018年平安財產原保費收入為2474.44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21.05%。近幾年來平安財產的原保費收入增長率比較高,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3、太保財產
太保財險原保費收入位居第三。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1173.8億元,占市場否總份額的9.98%。近幾年來太保財險原保費收入比較穩定,增長速度比較平緩。
4、國壽財險
中國人壽屬於國有企業,業務范圍涵蓋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旗下的國壽財險是一家全國性專業財產公司,注冊資本八十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等。
5、大地財產
大地財產是中再集團旗下唯一一家直保財險公司。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424.15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3.61%。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以標準保費333.1億元居首位,同比增2.02%;標準保費為223.15億元的平安人壽次居第二,同比增5.37%;太保壽險以111.37億元居第三位;但同比增幅最高達12.16%。
因此,壽險業第一梯隊的座次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其規模保費分別為2004.07億元、1093.52億元、563.96億元;同比增幅亦分別為3.84%、20.84%、7.82%。
由此可以看出,壽險前三甲的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座次一致。而若以標準保費計算,中國人壽、平安壽、太保壽險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27.9%、18.7%、9.34%。
第二梯隊新華市場份額佔比7.5%
壽險業第二梯隊的座次如:第四名泰康保險,標準保費100.44億,同比為負增長12.87%;規模保費507.66億,同比負增長1.40%;第五名新華保險,標準保費89.72億,同比負增長11.85%;規模保費516.10億;同比負增長5.52%;
第六名人保壽險,標準保費63.25億,同比增7.44%;規模保費509.11億,同比增長11.18%。
而以標準保費口徑計算,泰康、新華、人保壽險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4%、7.5%、5.3%。
72家壽險市場份額不足1%
彼長則此消。在「老六家」佔領市場份額的同時,中小型險企的生存空間卻被進一步壓縮。據記者梳理,2018年有25家險企的原保費出現負增長,有19家負增長超過20%,有8家負增長超過50%。保費同比下滑幅度較大險企包括和諧健康、華匯人壽、安邦人壽、東吳人壽等。
除不少人身險公司保費出現負增長之外,2018年絕大多數中小險企份額均低於1%。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去年91家壽險公司中,有72家公司總保費市場份額均不足1%。那麼,制約中小型壽險企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
從麥肯錫發布的《紓困突圍——中國中小保險企業破局之道》來看,中小保險公司亟需解決外部競爭和內部經營兩大挑戰:外部而言,監管收緊,粗放模式不再。未來,良性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將逐步形成,行業的優勝劣汰會更加明顯,中小保險公司的壓力也會進一步增大;
內部而言,中小保險公司面臨內部治理不穩定、基礎投入長期不足、產品開發動力較弱、渠道管理上對第三方的依賴性高、客戶經營薄弱,以及品牌經營理念淡薄等挑戰,相較於大公司處於劣勢。
⑼ 現在中國各保險公司的市場佔有份額
今年沒有統計,我所知,最近的是2008年的時候。
在整過全國而言,中國人壽的市場份額還是最多的,佔到一半左右,但是卻每年都在遞減。截至2009年末,中國人壽在人身險的市場份額已由2008年時的40.3%退守至35.71%。
(這個只做參考=》)平安人壽15.10%太保壽險9.70%新華人壽8.90%泰康人壽8.30%
在內地,因為中國人壽網點廣布於各縣各鎮,人數眾多,是其他所有保險公司加起來的數倍;而平安的鄉鎮縣域還正在緊鑼密鼓的覆蓋中,所以中國人壽是占絕對優勢的。但是就區域的市場份額而言,比如在廣州深圳地帶,平安在總部所在地的市場份額就多一些了,在其他城市如上海蘇州一帶中國人壽也比不過平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