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皮爾比姆試題

國際金融皮爾比姆試題

發布時間:2021-05-17 14:39:21

Ⅰ 關於泰坦尼克號聽力的相關題目

In the early hours of April 15, 1912,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2,225 men, women and children found themselves in anightmare beyond their imaginations. Some 107 hours afterTitanic』s first transatlantic crossing began, an iceberg terminatedthe voyage about 400 miles southeast of Nova Scotia. About160 minutes later, the world』s wonder ship disappeared into thedepths, with the loss of 1,513 lives — two-thirds of all on board.
1912年4月15日,北大西洋一艘郵輪上的2225名乘客遇上了驚天噩夢。這艘世界最大的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處女航才107小時,就撞上了新斯科舍東南方四百米處的冰山,所有乘客必須撤離。160分鍾後,這艘巨輪沉沒海底,帶走了1513條人命——船上2/3的乘客遇難了。
Titanic』s brief life has engendered hundreds of books and songs, more than a dozen films,countless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an opera, a Broadway musical, nearly a dozen Titanicorganizations on at least three continents, official investigations and courtroom battles, and safetyregulations that make sea travel among the safest transportation modes.
泰坦尼克號的短暫一生締造了無數小說、歌曲、影視、紀錄片、歌劇、百老匯音樂劇,還有遍布三大洲的各種機構、官方調查及法律糾紛。它的罹難也孕育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規。
Yet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to learn about Titanic, her passengers and crew. Here are 10 thingsyou may not know about the world』s most famous ocean liner.
不過,無論是泰坦尼克號本身,還是它的船員和乘客,總有不曾解開的謎團。以下就為你揭開這艘世界巨輪不為人知的10個事實:
1. An American ship
一艘美國郵輪
Though Titanic flew the British ensign, Americans actually owned Titanic. In 1902, financier JohnPierpont Morgan had purchased Britain』s Oceanic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better known asthe White Star Line, making it the premier company in his huge combine, the InternationalMercantile Marine Company.
雖然泰坦尼克號上飄揚著英國國旗,但它卻是美國人的郵輪。1902年,金融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收購了英國海運公司(即白星公司),合建成了首家IMM國際海運公司。
2. No champagne
沒有香檳命名儀式
The classic 1958 Titanic film, "A Night To Remember," begins with a woman breaking a bottle ofchampagne on Titanic』s bow as she names the vessel. No such event took place when Titanic waslaunched at the Belfast shipyards of Harland and Wolff, Ltd. on May 31, 1911. The White Star Linedid not believe in the practice and none of its vessels were christened.
在1958年以泰坦尼克號為主題的影片《銘記的夜晚》中,一位女士在船頭開了瓶香檳酒,並為這艘郵輪取名為「泰坦尼克號」。現實中,泰坦尼克號是1911年5月31日在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和沃爾夫船廠建成的。白星公司否認了影片中的場景,表示旗下沒有一艘船艦舉行過這樣的命名儀式。
3. Neither unique nor revolutionary
並非獨一無二、史無前例
While many believe there never was another ship like Titanic, there actually were two others. TheWhite Star Line had envisioned a weekly transatlantic service, requiring three vessels. The resulting"Olympic class" consisted of three nearly identical sister ships: Olympic, entering service in October1910; Titanic, April 1912; and Gigantic, later renamed Britannic, planned for 1915.
很多人都誤以為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郵輪,其實不然。當時,白星公司計劃建造三艘大西洋航線郵輪。這三艘奧林匹克級的姊妹艦就是:1910年10月起航的「奧林匹克號」,1912年4月起航的「泰坦尼克號」,以及1915年的「巨人號」(即「不列顛尼克號」)。
Nor was Titanic "revolutionary." Nearly every aspect of her design was a repeat of Olympic, which,in turn, incorporated features tested by earlier White Star ships. Titanic was unique in just oneway: During her brief life, she was the world』s largest vessel, exceeding Olympic by about 1,000tons.
泰坦尼克號也絕非「史無前例」。它的整體設計幾乎完全模仿了奧林匹克號,並沿襲了白星公司以往船艦的風格。泰坦尼克號唯一與眾不同的是:在那個年代,它是世界最大郵輪,比奧林匹克號還要重1000噸。
4. Never a contender
並非無與倫比
A persistent Titanic myth is that she was "out to break the transatlantic record." In September1909, the Cunard Line』s Mauretania completed a round trip averaging more than 26 knots, arecord that stood for 20 years. Titanic briefly attained a maximum speed of nearly 23 knots,traveling from Cherbourg to Queenstown.
人們一直以為,泰坦尼克號會「打破大西洋航行傳奇記錄」。其實1909年9月,卡納德公司的毛利塔尼亞號時速早已達到26海里,20年來無出其右。而泰坦尼克號從法國瑟堡到昆士敦最大時速也不過23海里。
5. Not a treasure ship
並非藏寶無數
Despite a passenger list including titans of instry, wealthy families and even a movie actress,Titanic was not filled with priceless jewels. Philadelphia』s Eleanor Widener dropped her celebratedpearl necklace, insured for $100,000, into her pocketbook before boarding her lifeboat. First-classwomen retrieved their checked jewelry from the purser』s office as evacuationbegan. A "priceless"jeweled of "The Ruyat," the Omar Khayyam book of poems, had sold at a London auctionfor a mere $2,000 — less than half its asking price.
雖然泰坦尼克號的乘客不乏工業巨亨、富家子弟、乃至電影明星,但船上並沒剩下多少無價之寶。費城的埃莉諾·威德納已為一條珍珠項鏈投保了10萬美金;船一失事,頭等艙女士們就從事務辦公室取回了自己的珠寶。唯一「價值連城」的是奧馬·海亞姆的《魯拜集》,倫敦拍賣會上卻只賣了2000美元——連競拍價一半都不到。
Cargo also was ordinary. The ship』s stowage plan shows the specie room contained only "opiumparcels." The rest was typical commercial shipments ranging from shoes to William Carter』s 35-horsepower Renault sports car, oak beams and an early airplane engine.
船上的貨物也很普通。從儲物單上看,倉庫有些鴉片,其餘便是一般商品了:鞋子、威廉·卡特的35馬力雷諾跑車、橡木樑,還有老式飛機引擎。
6. No 300-foot gash
裂縫沒有300英尺大
If the iceberg』s damage had been continuous over a 300-foot length, as depicted in many 1912publications, the ship would have sunk in minutes. At the British inquiry into the disaster, navalarchitect Edward Wilding calculated that the damaged area totaled 12 square feet, extendingintermittently along the starboard side.
如果冰山撞下的豁口真有當時報道的那麼大(300英尺),泰坦尼克號幾分鍾就玩完了。在英方調查下,造船工程師愛德華·威丁計算出豁口總共12平方英尺,零星分布在船舷邊上。
7. Locked below?
三等艙乘客被鎖在下面?
Every Titanic movie depicts third-class passengers trapped behind floor-to-ceiling gates. Carefulexamination of available plans of Olympic and Titanic reveals no such gates in passenger areas. U.S.immigration regulations required segregation of third class from first and second. On Titanic, waist-high gates separated classes. Stewards nearby prevented gate-jumping. Eventually, they left tohelp in the evacuation, leaving gates unguarded, explaining a surge of third-class passengers ontothe boat deck after most lifeboats had left. One author plotted more than 20 paths from third-classareas to the boat deck.
幾乎每部泰坦尼克號電影都展現了三等艙乘客被鎖困在下面的場景。後來,人們仔細檢查了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構造,發現乘客區根本沒有這種隔離門。泰坦尼克號上只有齊腰高的隔離門,邊上有乘務員防止乘客隨便穿越。但大撤離時,門邊上沒人看守。救生艇騰出來後,大批三等艙乘客都涌到了甲板上。有作家甚至計算過,從三等艙到甲板,至少有20條通道吧。
8. One wrong turn
愚蠢的「左滿舵」命令
As Titanic』s grand staircase ascended to the boat deck, it divided into left and right halves. First-class male passengers who chose the left side were doomed; Second Officer Charles Lightollerstrictly enforced the "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rule on the port side, allowing just one malepassenger into a boat to help with rowing. Those who turned to the right at the top of thestaircase had a chance to survive; First Officer William Murdoch enforced a policy of "women andchildren first, but men when there were no women."
泰坦尼克號一直延伸到甲板的大樓梯將船分成了左右兩部分。失事後,頭等艙男乘客只能呆在左舷等死;二副查爾斯·耐特羅嚴肅表示「婦孺優先」,只留一名男乘客上救生艇搖船。而那些爬上右舷樓梯頂的乘客尚有一線生機;可是,大副威廉·默多克強硬表示:「婦孺優先,所有婦女全都上救生艇後,才有男人的份。」
9. More boats?
多一點救生艇?
Despite certifying Titanic』s capacity as 3,547 passengers and crew, the British governmentdetermined the ship needed lifeboat space for 960.
雖然泰坦尼克號能容納3547名乘客及船員,但英國政府規定的救生艇數量只能滿足960位乘客。
Titanic actually carried boats for 1,178, exceeding requirements. Even if more boats had beeninstalled, there would not have been time to launch them; Titanic』s last two boats floated off as theship sank. Of the available 1,178 seats, 465 were sent away empty.
其實泰坦尼克號還超出限額,配備了可供1178人使用的救生艇。但就算救生艇再多,當時也沒有足夠時間全部用上。船沉後,還有兩只救生艇就那樣漂走了。可運載1178名乘客的救生艇,有465個座位完全沒用上。
10. Titanic』s present and future
泰坦尼克號的現狀和未來
Titanic lies 12,500 feet below the surface in a lightless, hostile environment. Strong underseacurrents press strongly against the ship』s sides, damaging already-weakened areas. Perhaps withina generation, the ship』s upper portions largely will have disappeared. Eventually, only the inch-thicksteel hull will remain.
現在,泰坦尼克號正躺在12500英尺下的海底,周圍一片黑暗、凶險無常。劇烈的海底洋流沖擊著船身,腐蝕著已然破敗的殘骸。或許幾十年後,大部分現有殘骸都會消失殆盡,最後只剩下一點鋼片了吧。
More than 6,000 objects have been retrieved from Titanic』s debris field; no artifacts come from theship』s interior. As decks collapse, what』s left of Titanic』s interior splendor will be sealed off forever.
人們從泰坦尼克號殘骸里找回了6000多件物品,但船內的裝飾卻盪然無存。船體坍塌的剎那,它艙內的輝煌就已經被永遠封存了。

Ⅱ 金融危機是怎麼引起的

自17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九次波及范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這些危機發生時都給社會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混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1637年荷蘭鬱金香危機

1593年,一位荷蘭商人格納從土耳其進口首株鬱金香,由於這種花是進口貨,因此擁有鬱金香花便成為有錢人的符號。開始只有鬱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賞鬱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風潮後,投機客便趁機炒作,只要今天買了,明天就可賺一筆。買的人多了,交易市場也就形成了,交易場所也逐漸熱鬧起來。1634年,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大家都來買賣鬱金香了。炒家只看到買低賣高,利潤就進來,於是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1000美元一朵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之後,它就變成兩萬美元了。到了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這時,一朵鬱金香花根售價相當於今天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車還貴。這是有名的鬱金香花根泡沫。此時,荷蘭政府開始採取剎車的行動,而由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也大量抵達,鬱金香不再那麼稀罕。於是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6個星期內竟然下跌了90%,荷蘭政府宣布這一事件為賭博事件,結束這一場瘋狂的鬱金香泡沫事件。這就是有記錄的歷史上第一次經濟泡沫事件。
二、1720年英國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國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間發生的一次經濟泡沫,事件起因源於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仍然進行時創立,它表面上是一間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的特許公司,但實際上是一所協助政府融資的私人機構,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債務。南海公司在誇大業務前景及進行舞弊的情況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過賄賂政府,向國會推出以南海股票換取國債的計劃,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價由原本1720年年初約120英鎊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鎊以上,全民瘋狂炒股。然而,市場上隨即出現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魚,試圖趁南海股價上升的同時分一杯羹。為規管這些不法公司的出現,國會在6月通過《泡沫法案》,炒股熱潮隨之減退,並連帶觸發南海公司股價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鎊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無歸,連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爵士也蝕本離場。南海泡沫事件使大眾對政府誠信破產,多名托利黨官員因事件下台或問罪。相反,輝格黨政治家羅伯特-沃波爾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亂,協助向股民作出賠償,使經濟恢復正常,從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實權,並被後世形容為英國歷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後,輝格黨取代托利黨,長年主導了英國的政局。
三、1837年美國金融恐慌

19世紀早期的美國聯邦政府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因此也沒有發行紙幣。第二合眾國銀行由國會在1816年授權建立,它創立了統一的國家貨幣,一度成為美國最大最好的鈔票的發行者,創立了單一的匯率等。它實力強大,它的資本比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多出一倍,擁有全國20%的貨幣流通量,在各州設立了29個分行,控制著各州的金融。考慮到許多州銀行立法很倉促,經營不善,普遍資本金不足,監管不嚴,對未來過度樂觀,第二合眾國銀行通過拒絕接受它認為經營不善的銀行的票據來維護它自身的穩定。這削弱了公眾對第二合眾國銀行的信心。1829年,傑克遜當選為美國總統,他認為第二合眾國銀行的信貸問題影響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傑克遜決定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作為毀掉合眾國銀行的策略的一部分,傑克遜從該銀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轉而存放在州立銀行,沒想到,危機竟然就此產生。因為增加了存款基礎,不重視授信政策的州立銀行可以發行更多的銀行券,並以房地產作擔保發放了更多貸款,而房地產是所有投資中最缺乏流動性的一種。這樣一來,最痛恨投機和紙幣的傑克遜總統所實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發了美國首次由於紙幣而引起的巨大投機泡沫。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
四、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1907年,美國銀行業投機盛行,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當年10月,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股票,但此舉失利,引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導致該銀行客戶瘋狂擠兌,並引發華爾街金融危機。銀行要求收回貸款,股價一落千丈。時任摩根財團總裁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聯合其他銀行共同出手,籌集流動資金,才使市場重歸平靜。很快,美國財政部長喬治·科特留宣布,政府動用3500萬美元資金參加救市。隨後,市場恢復正常。此次救市導致了1914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誕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得以增強。
五、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

1929年10月,美國紐約市場出現了拋售股票浪潮,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舉國上下謠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穩,被嚇壞了的投資者命令經紀人拋售股票,導致美國股市崩潰。
10月2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漩渦之中。股指從之前的363最高點驟然下跌了平均40%。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引發美國股市大崩盤的1929年9-10月,被後來者形容為「屠殺百萬富翁的日子」,並且「把未來都吃掉了」。在危機發生後的4年內,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0%,投資減少了80%,1500萬人失業。
六、1987年席捲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國股市出現驚人下跌,並引發世界其他國家股票市場跟風下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驟跌508點,下跌幅度22%,一天內跌去的股票價值總額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華爾街大崩潰時跌去價值總額的兩倍。混亂中,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票被拋售。紐約股市的震盪也在東京和倫敦造成了混亂。倫敦的FT指數滑落25O點,威脅到政府對英國石油股份公司私有化進程。日經指數下跌202.32點,收於9097.56點,跌幅為2.18%。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因當日根本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因此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令當時很多人懷疑是羊群心理、市場失(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或經濟失衡引致股災,至今仍在爭論。
七、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對外宣布,本國貨幣比索貶值15%。
這一決定在市場上引起極大恐慌。外國投資者瘋狂拋售比索,搶購美元,比索匯率急劇下跌。12月20日,匯率從最初的3.47比索兌換l美元,跌至3.925比索兌換l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隨比索貶值,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走資金,墨西哥外匯儲備在20日至21日兩天銳減近40億美元。墨西哥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從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時間,墨西哥比索兌換美元的匯價就暴跌了42.17%,這在現代金融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的短期證券投資。資本外流對於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應聲下跌。1994年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數跌6.26%;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到1995年3月3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數已跌至1500點,比1994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2881.17點已累計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過了比索貶值的幅度。這場金融危機震撼全球,危害極大,影響深遠。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它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997年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
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1999年才結束。
九、2007年至2010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
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2007年8月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這場危機導致過度投資次貸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機構紛紛倒閉,並在全球范圍引發了嚴重的信貸緊縮。美國次貸危機最終引發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和美林公司被收購標志著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隨著虛擬經濟的災難向實體經濟擴散,世界各國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激增,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2011年1月10日,國際清算銀行在巴塞爾召開成員央行行長雙月例會及全球經濟會議,分析全球經濟形勢。全球經濟會議主席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示,世界經濟已走出危機陰影,全球經濟復甦已經確立。

Ⅲ 皮爾金頓太陽鏡怎麼樣,是個什麼品牌,質量如何

我來嘗試回答下這個問題。

先從品牌背景說起。

1826年,創建於英國; 1952年,阿拉斯泰爾·皮爾金頓爵士發明了浮法工藝,皮爾金頓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告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藝研製成功,這是對玻璃生產的一次革命;一時間, 「浮法狂飈」席捲世界,世界上許多國家不惜巨資爭購皮爾金頓專利。

你所看到的這些建築的玻璃幕牆,譬如,俄羅斯聯邦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廣州新電視塔、蘇州藝術中心、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2....等都來自皮爾金頓。世界上每4輛飛馳的轎車,至少有1輛採用皮爾金頓的擋風玻璃。法拉利、賓士、寶馬、福特、通用、沃爾沃、豐田、日產、捷豹、標致、雪鐵龍......某些車型和特定區域均使用英國皮爾金頓的擋風玻璃。

兩百年的玻璃工藝淬煉,兩個世紀的駕駛安全保證,造就了皮爾金頓成為世界上駕駛鏡的無冕之王,皮爾金頓主要聚焦在行駛途中最重要的 安全和清晰 這 2 方面。

一、安全

1、英國原產的雙層強化玻璃偏光鏡片,比同等厚度的單層鏡片正面抗沖擊力提高3~5

2、沒有玻璃碎片

我老闆說,做皮爾金頓全靠情懷,因為它的利潤極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沉下心來做工匠已經很難得,所以這里打個廣告,京東搜索:皮爾金頓仙人掌,仙人掌眼鏡是皮爾金頓網路渠道的授權商,搜一搜就能體驗到什麼是世界上的駕駛鏡之王。

Ⅳ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人物傳記

2014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所出版《摩根財團》。 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 ,一部恢弘而壯美的華爾街史詩。
《福布斯》雜志推薦「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著作」之一。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世紀百大非虛構圖書」之一 。 ◇《摩根財團》以最清晰的脈絡展現了金融帝國——J.P.摩根,從維多利亞時期倫敦最隱秘的開創歷史,到1987年金融危機的全部細節。——Forbes
◇羅恩·徹諾的《摩根財團》讓我們審視現代金融業所陷入的貪婪,也讓我們懷念起老皮爾龐特的時代,更讓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次次金融危機。——Entertainment Weekly
◇《摩根財團》作為金融、政治和華爾街的貪婪與野心的象徵,以無與倫比的記述和表現力,鑄就了一部史詩級巨著、一部條理清晰的傑作。——The New York Times 在一個半世紀里,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裡締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國。這個金融帝國憑借不計其數的投資,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織成了無比繁復的人際關系網路。本書中如實記載了摩根財團斡旋於伍德羅·威爾遜、赫伯特·胡佛、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等要政要、巨賈間一些塵封的史料,在二戰中摩根財團與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者、墨西哥獨裁者和納粹財政部長的秘密關系。
二戰結束以後,摩根的諸公司從紳士銀行的典範演變為—個充滿著敵意兼並、垃圾債券和杠桿收購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鋒。
摩根財團15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生動而恢弘的歷史畫卷:這里有私人企業和國家機器之間的較量,政府調控和市場作用之間的沖突,國家孤立主義和海外擴張主義之間的斗爭,商業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碰撞,個人意志和歷史規律從矛盾最終走向統一的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時至今日仍然左右著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會形態。
《摩根財團》可以滿足多方需要,金融從業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變化,增強專業分析和評估能力,提高金融產品收益;企業家可以學習如何把握政治局勢,市場趨勢,在競爭中規避風險,基業常青;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研究如何加強對實業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殺其活力。 作者簡介:羅恩·徹諾,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歷史圖書獎獲獎者,擅長撰寫金融、商業和政治人物的傳記。《財富》雜志稱其為「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金立群,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兼黨組副書記等;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擔任亞行副行長的副部級高官;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編著《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Ⅳ 有人知道永中唐敏嗎聽說她很厲害是IT界的精英啊 還和皮爾蓋茨吃過飯,很崇拜蓋茨想知道這個IT女英雄是誰

微軟IFC投資中軟國際?總金額達3500萬美元
大家可以去網路(原帖鏈接搜狐IT)
中軟國際與微軟、IFC在京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微軟將對中軟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軟國際進行戰略投資,總投入金額計劃達2000萬美元。國際金融公司(IFC)也將向中軟國際投資1500?萬美元。
這是微軟與中軟集團自2003年11月結成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後,雙方的合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此項戰略投資將幫助中軟增強軟體開發等核心業務能力,並加快國際化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軟董事長唐敏說:"?我們很高興與微軟以及世界銀行附屬的國際金融公司進行合作。今天的戰略投資合作表明中軟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又前進了一大步。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中軟將充分利用微軟的創新技術和全球經驗,以發展成為中國一流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
微軟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永正表示:「?微軟在中國致力與本土軟體產業共成長。今天我們與中軟的投資合作進一步表明了微軟希望通過更加緊密的夥伴關系,與本土優秀IT企業攜手發展,協助中國軟體企業走向世界,同時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此外,由中軟與微軟聯合成立的中軟-?微軟在線實驗室也在今天正式落成,該實驗室主要承擔外包到中國的軟體研發和測試工作。該實驗室是微軟在中國認證的首批外包工作環境之一。聯合在線實驗室將大幅度提升中軟對外軟體外包業務承接能力和研發服務能力。

Ⅵ 最早的國際金融立法

商品貨幣的出現和貨幣信用活動的發展是金融法產生和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公元前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制定(秦律.金幣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貨幣制度,使貨幣制度法律化.這可謂是最早的貨幣立法.現代意義的金融法是人類社會演進到市場經濟,隨著金融活動日益擴大並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銀行等金融機構大量出現並形成金融業時,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6世紀,西歐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期.1553年,在當時地處東西方商業貿易中心的義大利城市威尼斯出現了第一家銀行--威尼斯銀行.1694年,在率先進行資本原始積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英國,經國王頒布特許令,在倫敦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由政府首相皮爾提出的(英格蘭銀行條例)又稱(皮爾條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銀行法,也是第一部專門性的金融法律規范.
金融法是調整金融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說,就是調整貨幣流通和資金信用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貨幣市場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內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場,包括短期存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貼現市場,短期債券市場以及大額存單等短期融資工具市場.其功能在於滿足交易者的資金流動性需求.資本市場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金融交易市場,包括長期存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和證券市場.其功能在於滿足企業的中長期投資需求和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資金需要.金融關系應是指五類社會關系,即金融領域內相關主體之間的間接金融關系,直接金融關系和金融中介報務關系,國家金融主管機關與各類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自然人之間的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關系.
法律規范是行為規范的一種,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為一種行為規范,其特點:法律規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規范是以國家的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法律規范是規定行為人的權利,義務及行為人違反規范要求時的制裁措施的.
金融法的內容是指國家制定的規範金融行為,調整金融關系的規范性文件中的具體規則,金融法的內容主要應包括金融主體法和金融行為法兩大部分.
法的淵源,也叫法的形式.金融法的淵源,也就是金融法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四種:金融法律;金融行政法規;金融地方性法規;金融規章;國際條約;自律性規范.金融法是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第三層次的法律部門.金融法的基本原則:在穩定幣值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的原則;保護債權人,投資者利益的原則;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
世界上第一部中央銀行法則是(英格蘭銀行條例),世界上最早進行證券立法的國家是美國,票據立法最早源於法國.信託立法以英國和日本最為系統和完備.日本最早於1901年頒布實施(保險業法).最早的國際金融立法是1944年7月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國第一部金融法是1908年清王朝頒布的(大清銀行則例).1995年是我國的"金融立法年",制定頒布了五部金融基本法律.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閱讀(8)| 評論(0)| 引用 (0) |舉報 .

西紅柿可治療十種病
銀行法.歷史上的今天.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驗證碼:換一張 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

Ⅶ 金融危機是怎麼引起的

最近的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這就牽扯到美國的銀行了。。。什麼是次貸危機呢?
總的來說,就是美國銀行自己倒騰出的問題。
當時有很多收入低下甚至沒什麼收入的人想買房子卻沒錢,一般銀行也不肯向他們放貸,後來一些銀行為了賺錢,向這些窮人發放買房貸款,也就是次級貸款——大白話這些申請貸款的人信用度比較次,O(∩_∩)O
別看這些窮人平時沒錢還房貸,但是有個條件是——當時的房價一直漲(咱國金融危機前就是這情況),這些買房子人能夠用房子增值的收益去還銀行貸款,銀行賺了錢,按揭的人也有房子可買,所謂皆大歡喜,發展到最後,次貸形成的規模越來越大。
但是,問題出現了,美國的銀行為了多賺錢,拚命的提高還款利率,不僅如此,當房價漲幅下降時,這些銀行甚至推波助瀾,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房子便宜的話,貸款買房的人也多了。。。。
等房子開始降價後,銀行才發現,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買房的人沒增值的錢還款了,銀行就收回房子准備拍賣,但是那麼多房子很難一下子變成流動資金,即使賣出去一兩個,但是因為降價使得房價又太低,賣一個賠一個。銀行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們最後搞的資金周轉不靈,怎麼辦?向其他金融機構借啊。。。
借款時候得有抵押的東西,這些美國銀行就用自己的債權做抵押去借錢,也就是以債抵債。說白了就是拖別人下水。
結果,當一家銀行因為持續虧損倒閉後,其他有牽連的紛紛落水,慢慢演變成次貸危機乃至金融危機。這個事實也教訓了我們虛擬經濟不能脫離實體太遠。

Ⅷ 誰有唐敏個人資料聽說她很厲害是IT界的精英啊 還和皮爾蓋茨吃過飯,很崇拜蓋茨想知道這個IT女英雄是誰

微軟IFC投資中軟國際?總金額達3500萬美元
(原帖鏈接搜狐IT)大家可以去網路
中軟國際與微軟、IFC在京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微軟將對中軟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軟國際進行戰略投資,總投入金額計劃達2000萬美元。國際金融公司(IFC)也將向中軟國際投資1500?萬美元。
這是微軟與中軟集團自2003年11月結成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後,雙方的合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此項戰略投資將幫助中軟增強軟體開發等核心業務能力,並加快國際化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軟董事長唐敏說:"?我們很高興與微軟以及世界銀行附屬的國際金融公司進行合作。今天的戰略投資合作表明中軟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又前進了一大步。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中軟將充分利用微軟的創新技術和全球經驗,以發展成為中國一流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
微軟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永正表示:「?微軟在中國致力與本土軟體產業共成長。今天我們與中軟的投資合作進一步表明了微軟希望通過更加緊密的夥伴關系,與本土優秀IT企業攜手發展,協助中國軟體企業走向世界,同時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此外,由中軟與微軟聯合成立的中軟-?微軟在線實驗室也在今天正式落成,該實驗室主要承擔外包到中國的軟體研發和測試工作。該實驗室是微軟在中國認證的首批外包工作環境之一。聯合在線實驗室將大幅度提升中軟對外軟體外包業務承接能力和研發服務能力。

Ⅸ 摩根大通的相關著作

2014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所出版《摩根財團》。 J.P,摩根,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20、30年代,由美國商人喬治·皮博迪所創辦的商行。在歷經朱尼厄斯·摩根、皮爾龐特·摩根、以及傑克·摩根三代人的建設之後,在20世紀初期,J.P.摩根已經發展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大財團。然而1933年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即《1933年銀行法案》),迫使摩根財團證券承銷和投資業務分離,催生出了J.P.摩根公司的小兄弟——摩根士丹利。隨著2006年的次貸危機前,摩根大通便非常有預見性的停止了所有次貸業務,因此在次貸危機來臨是才能輕松度過危機;在2008年成功收購貝爾斯登之後,J.P.摩根已然成為華爾街最挺立的巨頭。
由羅恩·徹諾所撰寫的《摩根財團》是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也是一部在橫跨金融、歷史、政治、外交和經濟的經典巨著,一卷充滿洞見的金融歷史全景圖:以摩根財團的視角,看整個華爾街、現代金融業興衰更替。本書描述了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區150年的興衰歷程以及摩根家族四代人和他們所締造的神秘的金融帝國-J.P.摩根公司、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發展軌跡。 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 ,一部恢弘而壯美的華爾街史詩。
《福布斯》雜志推薦「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著作」之一 。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世紀百大非虛構圖書」之一 。 ◇《摩根財團》以最清晰的脈絡展現了金融帝國——J.P.摩根,從維多利亞時期倫敦最隱秘的開創歷史,到1987年金融危機的全部細節。——Forbes
◇羅恩·徹諾的《摩根財團》讓我們審視現代金融業所陷入的貪婪,也讓我們懷念起老皮爾龐特的時代,更讓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次次金融危機。——Entertainment Weekly
◇《摩根財團》作為金融、政治和華爾街的貪婪與野心的象徵,以無與倫比的記述和表現力,鑄就了一部史詩級巨著、一部條理清晰的傑作。——The New York Times
在一個半世紀里,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裡締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國。這個金融帝國憑借不計其數的投資,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織成了無比繁復的人際關系網路。本書中如實記載了摩根財團斡旋於伍德羅·威爾遜、赫伯特·胡佛、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等要政要、巨賈間一些塵封的史料,在二戰中摩根財團與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者、墨西哥獨裁者和納粹財政部長的秘密關系。
二戰結束以後,摩根的諸公司從紳士銀行的典範演變為—個充滿著敵意兼並、垃圾債券和杠桿收購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鋒。
摩根財團15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生動而恢弘的歷史畫卷:這里有私人企業和國家機器之間的較量,政府調控和市場作用之間的沖突,國家孤立主義和海外擴張主義之間的斗爭,商業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碰撞,個人意志和歷史規律從矛盾最終走向統一的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時至今日仍然左右著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會形態。
《摩根財團》可以滿足多方需要,金融從業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變化,增強專業分析和評估能力,提高金融產品收益;企業家可以學習如何把握政治局勢,市場趨勢,在競爭中規避風險,基業常青;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研究如何加強對實業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殺其活力。 作者簡介:羅恩·徹諾,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歷史圖書獎獲獎者,擅長撰寫金融、商業和政治人物的傳記。《財富》雜志稱其為「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金立群,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兼黨組副書記等;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擔任亞行副行長的副部級高官;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編著《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皮爾比姆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手機版看資金流向 瀏覽:382
什麼是股票的關鍵價位 瀏覽:812
中厚理財 瀏覽:41
中融信託客服電話 瀏覽:591
無錫中國黃金今日價格 瀏覽:371
去證券公司還是期貨公司 瀏覽:339
國際外匯消息 瀏覽:623
信用證項下融資 瀏覽:681
雅化融資融券 瀏覽:513
海航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07
多題材股票 瀏覽:698
基金代碼481001基金凈值 瀏覽:261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結匯業務 瀏覽:781
股票pdi 瀏覽:366
雲南白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581
買基金為什麼顯示的股票 瀏覽:251
香港股票開頭 瀏覽:906
怎樣無抵押貸款100萬 瀏覽:493
100日元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170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