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發行債券是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嗎

發行債券是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嗎

發布時間:2021-05-18 02:12:15

Ⅰ 什麼是銀行發債

銀行發行金融債券,金融債券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為籌集信用資金而向社會發行的一種債務憑證。

銀行發債既是一種融資手段,也是銀行的一種期票。金融債券多為中長期債券,主要面向個人、企業及社會團體公募發行,利率略高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

與其他債券相比,金融債券的安全性較高,收益較大。同時因其發行對象主要是個人,因而能促使消費基金向生產基金的轉化。

發行金融債和吸收存款是銀行擴大信用資金來源的兩個基本途徑,同樣作為銀行的籌資方式,二者卻有著明顯的區別。

(1)發行債券是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嗎擴展閱讀

普通金融債券是一種定期存單式的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期限以中短期為主,均平價發行,利率略高於同期存款利率,單利計息。

貼現金融債券也稱貼水金融債券,是金融機構在一定期限內,按一定的貼現率,以低於券面金融的價格折價發行的一種債券。其券面金融就是到期兌付的本息合計數,因此利率和本金金額即發行價格則無需印製在券面上。其特點在於收益直觀、發行價格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累進利息金融債券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一種期限浮動式、利率與期限掛鉤並分段累進計息的金融債券。其顯著的特點是將利率按期限分為若干不同等級,分階段按相應等級利率累進計付利息。

例如3年期的金融債券,持有者在滿1年後即可兌付,滿1年兌付按9%利率計息;滿2年兌付的,第1年仍按9%計息,第2年按11%,若持有到期第3年按13%計息。

利息計算採取對年對月對日的方法,不足年的部分及期滿後的部分不計利息。這種債券償還期靈活,利率隨投資期浮動,對投資者也有較大的吸引力。

Ⅱ 金融債券是什麼

金融債復券是由銀行和非銀行制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是表明債務、債權關系的一種憑證,它屬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金融債券本質上是公司債券,只不過發行者是特殊的公司——金融機構罷了。

在英、美等歐美國家,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歸類於公司債券。在中國及日本等國家,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稱為金融債券。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一國經濟中佔有較特殊的地位,政府對它們的運營又有嚴格的監管,因此,金融債券的資信通常高於其他非金融機構債券,違約風險相對較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Ⅲ 下面屬於銀行主動負債的業務是( )。 A.活期存款 B.大額定期可轉讓存單 C.定期存款 D.國債

國債應該是銀行的資產,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是主動負債。

Ⅳ 為什麼企業發行債券是金融負債而發行的普通股是權益工具

債券是要到期付本還息的,所以是負債。而發行股票,公司是不用退回給到投資者的(但是投資者可以轉讓)在會計上記入公司股本,所以是公司權益。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定義
(1)金融負債,是指企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負債:
①向其他方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義務;例如銀行借款、應付債券
②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例如公司發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看漲期權,且期權將以現金凈額結算。
③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業根據該合同將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例如公司發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看漲期權,且期期權將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④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2)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企業在扣除所有負債後的資產中剩餘權益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發行方應當將發行的金融工具分類為權益工具:
①該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方,或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②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結算該金融工具的,如該金融工具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合同義務;如為衍生工具,企業只能通過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結算該金融工具。例如認購權證。

Ⅳ 同業存放是屬於銀行被動負債還是主動負債 原因

主動負債。

根據我國央行信貸收支統計口徑,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由存款、發行債券、對央行負債、對金融機構負債、國外負債、其它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等組成。和國外一樣,存款一直是我國商業銀行資金來源最核心部分。但隨著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國商業銀行資金來源中各種主動負債也開始佔有一席之地。
1、發行債券,指商業銀行通過發行金融債券從貨幣或資本市場融入資金。以前我國只有三家政策性銀行發行過金融債。自央行2004年6月發布《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管理辦法》、2005年5月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後,一般商業銀行陸續開始發售次級債和金融債,發行債券逐漸開始成為商業銀行資金來源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2、對央行負債,指商業銀行從央行融入資金的業務行為。當前主要形式為再貸款、再貼現和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對央行負債的產生基於兩個目的,一是增加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緩解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二是央行調控市場貨幣供應量,實施貨幣政策意圖。
3、對同業負債、指商業銀行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的業務行為。對同業負債主要有同業拆入(期限不得超過4個月)和借款(4個月以上的拆入,當前借入方僅限於外資銀行在中國分支機構)、票據轉出、信貸資產轉出回購、債券正回購等實現形式,其中同業拆入和借款一般建立在信用基礎上,而其他幾種都是以現有資產為抵押融入資金。
4、協議存款,指商業銀行按政策規定從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郵政儲蓄和貨幣市場基金等單位引進大額存放資金,並約定期限和利率。該部分統計中納入一般存款或同業存款,但本質上是對同業負債,而且具有逐筆營銷、約定期限、利率和金額的性質,也屬於主動負債范疇。

Ⅵ 商業銀行的主動負債有哪些

1、發行債券。指商業銀行通過發行金融債券從貨幣或資本市場融入資金。以前我國只有三家政版策性銀行發行過金融權債。

2、對央行負債。指商業銀行從央行融入資金的業務行為。目前主要形式為再貸款、再貼現和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

3、對同業負債。指商業銀行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的業務行為。

4、協議存款。指商業銀行按政策規定從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郵政儲蓄和貨幣市場基金等單位引進大額存放資金,並約定期限和利率。

(6)發行債券是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嗎擴展閱讀

發展狀況和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被動負債的佔了絕大多數(90%以上),主動負債在資金來源中佔比仍過低。而美國商業銀行被動負債比重已經從1975年的89%下降至2005年的71.7%,並且美國大銀行主動負債比例遠高於小銀行。

因為大銀行日漸把主動負債作為滿足貸款需求和應急安排的重要短期資金來源,而小銀行受規模和信用等級限制只能依賴於一般存款。但我國卻正好相反,國有商業銀行存款規模大,發展主動負債動力小,中小商業銀行因為網點少、規模小、資金緊張,近年來主動負債發展迅速。

Ⅶ 報紙上看到「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和「國債」是區分的兩個概念~~但不懂~~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
金融債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籌資主體為籌措資金而面向個人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是表明債務、債權關系的一種憑證。債券按法定發行手續,承諾按約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它屬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
我們通常說的國家金融債券是由我國政府設立的三家政策性銀行發行的,它們是: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它們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國家對於建設、進出口和農業等方面發展的責任。
在所得稅方面,企業取得國債利息收入是免稅的,但是取得國家金融債券利息收入是不免稅的,但是個人的話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收入都是免稅的。

Ⅷ 主動負債包括哪些

主動負債,那指的是銀行金融操作的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發行債券,二對央行負債,三對同業負債,四協議存款

Ⅸ 發行債券為什麼屬於負債

因為發行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閱讀全文

與發行債券是金融機構的主動負債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代碼481001基金凈值 瀏覽:261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結匯業務 瀏覽:781
股票pdi 瀏覽:366
雲南白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581
買基金為什麼顯示的股票 瀏覽:251
香港股票開頭 瀏覽:906
怎樣無抵押貸款100萬 瀏覽:493
100日元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170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
乙二醇期貨庫存 瀏覽:91
南京醫葯股票怎麼樣 瀏覽:386
股票換手率高好不好 瀏覽:654
易方達5G概念基金有哪些 瀏覽:526
富國文體健康股票基金凈值 瀏覽:805
4萬5美金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6
新興股票市場 瀏覽:33
融出資金業務 瀏覽:954
美元人民幣匯率2019年4月29日 瀏覽:857
網信理財卷碼 瀏覽:774
東方融匯理財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