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5-26 14:12:46

❶ 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創新貨幣理論和貨幣發行方式,限制債務貨幣增長速度,擴大權益貨幣佔比。債務貨幣是一發行即增加社會債務的貨幣,權益貨幣是發行後不增加社會債務的貨幣。
二、利用推出數字貨幣的契機,給每個中國居民在央行開立一個賬戶,未來基欽周期收縮期如果通縮壓力大,即可向每個居民的數字貨幣賬戶直接發放貨幣,既降低宏觀負債率、縮小貧富差距、擴大消費、刺激經濟、支持實體經濟,又可直接抗通縮。
三、政策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和可預期。一放一抽,就把企業搞死了。
四、消除所有制歧視。在貸款、去杠桿、上市等各種金融業務、金融活動方面,國企民企一視同仁。追責、擔保、質押等金融政策方面要一視同仁。國企貸款不良不追責,民企貸款不良追責,銀行就不敢給民企貸款。
五、金融杠桿過高需要時間消化,先穩杠桿。擴大股權融資佔比,加大IPO融資力度,通過加大股權融資降杠桿。對上市公司小額股權再融資,設置快捷通道。借鑒國際慣例,允許符合條件的龍頭股權投資公司上市融資。
六、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高利貸、非法集資、龐氏騙局。
七、限制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子公司層級。要限制國有企業挾國家信用與民營企業不正當競爭,爭奪政策、資金、土地、信用資源,擠壓民企生存空間。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已到了比較嚴峻的局面,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例,2018年私營企業利潤總額17137億元,比2011年18155.52億元還要低,已退至8年前。
七、限製成立各種國營股權投資基金、國營並購基金、國營產業基金等。
八、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要遵循市場化原則,不要扭曲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支持行業頭部企業、有核心競爭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九、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素質。如銀行工作人員對於企業的經營情況缺乏真正了解,只關注企業的財務報表,而報表普遍失實,沒能對企業財務狀況深入了解、分析,風險把控能力較弱,導致該貸的不敢貸,不該貸的往往貸了。再如,銀行為民營企業提供訂單貸(與央企或知名企業簽訂的金額較大的訂單),如果訂單真實可靠,些類貸款風險很小,但銀行對於這類貸款往往很謹慎,縮手縮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這些都依賴於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判斷。
十、在風險控制不放鬆的前提下,創新信貸風險控制措施(如個人信用但保、個人信用評估和個人信用破產制度),擴大信用貸款、長期貸款比重。抵押、擔保是控制貸款風險的好辦法,但過度依賴抵押、擔保,會讓實體經濟非常痛苦。要注重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加強供應鏈金融支持,提高風險識別水平。擔保,一家企業出問題,導致一批企業陷入困境。連環擔保並沒有化解風險,只是將銀行應該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了實體經濟,弱化了銀行的風險責任。
十一、改變短貸長投,短貸長投是造成企業壞賬率高的重要原因。鼓勵中長期貸款,避免短貸長投、變相抽貸。從制度層面規范銀行抽貸,正常經營的企業也經受不起銀行突然抽貸。銀行慣用的手法是,承諾續貸但要先還款再貸,等企業一還款,貸款就下不來了,企業可能馬上陷入困難,如果企業還借了過橋貸款(一般利率畸高),更是困難重重。
十二、支持信用級別較高企業(如AA級以上)的發債需求,符合條件的可以到境外市場發債。
十三、約束各種變相提高利率的行為,如部分貸款不能動用,以貸攬存,配套收取財務顧問費、擔保費等費用。
十四、振興信用社、農商行、城商行等區域金融機構,支持區域經濟發展,限制跨區貸款。
十五、通過金融支持民企兼並重組、做大做強。
十六、政府牽頭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探索擴大債轉股的范圍和規模。
十七、建立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如銀行貸款中民企和中小企業貸款佔比、銀行對民企和中小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與存款准備金率掛鉤,佔比越高、利率越低的,存款准備金率越低、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支持力度越大。考核國有銀行的民企與中小企業貸款佔比和民企與中小企業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❷ 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編者按: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採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 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市場化 「從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來看,作為金融產品,它的功能越復雜,衍生的層次越多,經常會導致兩個問題,第一是內在的風險性越大,第二是偏離實體經濟的距離會更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說。因此,要保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就要防止金融業出現創新過度而形成自彈自唱的情況。 「要讓金融有效地服務中國的實體經濟,當務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一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二是降低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進一步開放市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說,當前存在的房地產泡沫、地方融資平台問題、民間借貸問題,實際上都和利率沒有市場化有很大的關系。 去年以來,部分地區出現高利貸泛濫。去年上半年,溫州市貸款平均利率達到25%,而企業的資本利潤率往往只有5%—6%。專家分析認為,民間借貸蔓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輪貨幣政策調控中,一方面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一方面又壓低利率,存款負利率導致價值扭曲,資源配置出現問題。因此,當前應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只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銀行等金融機構才能把資金配置到最需要、效益最好、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上來,而只有通過利率市場化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說。 當然,利率市場化現在還有一些障礙,比如銀行業公司治理還不太行。「就像我們讓一個人學游泳,總是在澡盆里學,不讓他嗆水,他始終是很難學會游泳的。」郭田勇說,「如果現在利率市場化條件還不完全成熟,那麼可以先採取一些措施,把銀行的利差水平先降下來,逐步推進。」 推行存款保險制度,讓金融機構能優勝劣汰 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我國將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鄭新立認為,現在我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當前要通過興辦各類存款保險公司,用市場機制來化解金融風險。「我們除了用行政手段,通過監管來化解風險,還要通過市場機制,走保險的路子。」他說。 魏加寧說,我國金融業存在一個不好的傾向,不僅大的金融機構不能退出,一些小的金融機構出了問題也不能退出。金融機構只有生沒有死是最大的系統性風險。沒有存款保險制度,我國金融機構就無法退出,退出去之後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因此一定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郭田勇認為,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降低以後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通過存款保險制度來保護金融投資者的利益,這對銀行業的穩健經營也很重要。 據介紹,目前推行存款保險制度有一個障礙:大銀行和小銀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相同。國內幾家大型國有銀行通常認為不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性,所以存款保險容易增加成本,好像是從他們兜里掏錢保護這些中小銀行,所以他們並不積極。 支持小企業發展,需大力發展社區金融機構 鄭新立認為,當前我國金融改革方面,很重要一點是放寬市場准入,允許民間資金設立各類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機構。這就可以使民間借貸浮出水面。通過加強競爭,一些地方的高利貸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由此可以大為改善。 我國在工業、農業領域基本上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經濟都非常活躍的局面,但在金融領域民間資金的進入還不是很順暢。「民營經濟進入金融領域,興辦各類股份制、區域型的小型金融機構,包括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等等,將是未來幾年中國金融領域改革最有特色的事情。」鄭新立說。 「我們一直在講要扶持中小企業,但我們連一家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都沒有。」魏加寧說。在日本有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公戶,我國也應該至少有一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性銀行。他認為,政府要分清市場和政府的責任,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辦好政策性銀行,一部分國有資本可以從商業銀行中退出來,集中力量辦政策性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認為,國際上的小企業融資也不都是靠銀行的,小企業融資來源很多,高科技企業很多是靠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始人的自我積累以及民間借貸。只有當小企業有了一定的現金流,才會有銀行信貸進入。

❸ 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創新什麼要素

。10月30日,銀監會黨委會在傳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已就全力以赴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做出部署。
銀監會黨委會提出要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找准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探索制定反映五大發展新理念的銀行業發展指標體系,強化硬性約束,切實引導銀行業改進服務方式,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益。
具體來說,圍繞支持創新發展發力,銀行業要創新金融配套服務等體制機制,注重各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集成,積極探索「投貸聯動」等新模式,動態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色金融需求,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發展動力轉換。
同時要圍繞支持重點領域下功夫,通過優化信貸投向、科學利率定價等市場化方式,支持實施「中國製造2025」,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服務水平。督促銀行業金融加強對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持續拓展發展新空間。

銀監會繼續要求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繼續保持好服務小微的戰略定力,有針對性地創新政策措施,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給,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持續採取清理規范銀行收費等措施,降低融資成本,著力解決「融資貴」問題。要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資金渠道,著重解決邊遠山村和殘障人群等弱勢群體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問題。
銀監會黨委會還明確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督促銀行業創新方式方法,充分盤活沉澱在僵屍、困頓於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研究完善逆周期資本、動態撥備等制度,釋放更多信貸資金,確保金融資源真實高效進入實體經濟。

❹ 金融科技對實體經濟到底有什麼幫助嗎

融資,銷售

❺ 為何要堅持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

據報道,來11月17日央行發布《2017年第三季源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明確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應該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質要求。

加強對企業債務風險、銀行資產質量和流動性變化情況、房地產市場、互聯網金融、跨境資金流動、跨行業跨市場風險等領域的風險監測和防範,按照產品類型而非機構類型統一規則,減少監管套利,按照穿透性原則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功能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

加快完善存款保險風險監測和早期糾正機制,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市場化風險化解機制的作用。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運行規則,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堅持綜合施策,有效處置金融風險點,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希望金融行業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❻ 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有哪些舉措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❼ 有沒有金融機構利用技術服務實體經濟的案例

在掌握自己核心科研能力的基礎上,還通過為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技術賦能,帶動金融行業提供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得性,切實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以三峽人壽公司為例,馬上金融為其提供人臉活體識別、聲紋識別、智能客服、智能文字語音處理等相關人工智慧產品,助力三峽人壽提升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同時,藉助人工智慧的身份識別、智能客服以及區塊鏈平台等技術,幫助三峽人壽打造互聯網金融業務系統架構、客戶管理體系、互聯網營銷解決方案,雲解決方案、運營支持系統等,實現場景金融所需要的場景快速適配能力,數據決策的實時審核能力,大數據風控能力,億級保單處理能力,靈活的賬戶體系架構,縮短了業務操作流程,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大幅提高。

❽ 金融創新如何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資金融匯,農業工業等是金融的根本,農業工業好金融也就好,金融是建立在經濟發展之上的,因經濟發展而產生,同時金融這一經濟種類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優化制度,創新種類,更加靈活多樣,金融種類更多,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服務,更安全,積極與企業對接與市場對接,建立完善的制度,培養人才。

❾ 金融投資學: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經濟正朝著分工更明確、結構更合理的階段發展,如何做好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中最重要的問題。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金融與實體經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才是健康發展之路,從本質上來說,實體經濟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加快發展的「利器」。但金融所表現出來的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信息,分散、轉移和管理風險等功能,對經濟活動具有有效的調節和推動作用。通過銀行貸款間接融資,也讓不少企業獲得了重新發展的機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爆炸式」增長。
然而,金融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無形中對實體經濟造成傷害,因此金融「脫虛向實」成為尤為必要和迫切的目標。這時候則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來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也需要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式,加強產融結合。採用靈活的方式,滿足小微企業各方面需求;一些商業銀行還促進境內外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在產品、技術等方面進行交流合作,發展跨境金融,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其次,應該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資本市場的股權投資來實現直接融資,大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當然在拓寬融資渠道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各種融資手段,比如大力發展場外股權市場;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融資渠道,建立合理的風險資本退出機制;降低企業杠桿率;利用資產證券化手段,實現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同發展。
政府在引導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適當降低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門檻,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業至關重要,同時也應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信用體系、支付清算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❿ 為什麼說金融科技的歸宿是服務實體經濟升級

如今,盡管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作為價值的流動性卻越來越強。金融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的「血脈」,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人體的活動會帶動血液的流動,同樣,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動金融(資金和價值)的流動。離開了流通性,金融就變成「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
反過來,金融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社會危機。這是不以人類意識為轉移的客觀金融規律。

閱讀全文

與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