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明泰國際與江蘇旅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9日,明泰國際抄代理執行總裁劉俊峰與江蘇旅控集團副總經理黃煜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主題樂園、大健康、旅遊地產、金融創新等領域展開合作達成共識。
江蘇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江蘇省省屬企業中唯一一傢具備全產業鏈的大型旅遊集團,以「旅遊集先鋒者」為戰略定位。核心業務包括酒店及餐飲服務、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景區投資管理及綜合開發、旅遊地產及商業地產、旅遊文化傳媒等,擁有白雲賓館、江蘇中旅等20多家知名品牌企業。目前,江蘇旅控集團正在以全國首個「國家旅遊產業集聚區」——南海旅遊產業園為依託發展主題樂園群、打造創意型文化旅遊目的地。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資源優勢,強強聯手,助力明泰國際在全國重點區域特別是江浙滬的產業布局,推動江蘇旅控集團構建「旅遊+產業」發展聯盟及「旅遊集先鋒者」戰略目標的實現。
『貳』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戰略合作
出口企來業如遇到海源外買家拖欠貨款,最高可獲90%的損失賠償。北京市政府已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京的出口企業可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來降低出品海外的風險。
政府幫企業增出口多融資
當前金融危機下,出口企業大都擔心收不回海外交易的貨款,造成「有訂單不敢接」、「有訂單無力接」。據悉,2009年北京的出口訂單下降了16.6%。 北京政府將「鼓勵、引導企業多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解決進出口貿易問題和融資」。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國家唯一承辦政策性信用保險業務的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幫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2009年北京承保45億美元
按此協議,北京的出口企業將通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可獲得向多家銀行融資的便利;如遇海外買家拖欠貨款、破產、無力償付債務、拒收貨物等,可獲得最高90%的損失賠償。出口信用保險是國際通行的促進措施,可幫企業擴大出口。2009年北京的承保規模為45億美元,是2008年的2.5倍。
『叄』 政府與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夥伴框架協議怎麼寫
甲方:
乙方:
甲乙雙方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就結成長期、全面的internet戰略夥伴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並為以後在其他項目上的合作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經友好協商達成以下共識:
(一) 權利與義務
1. 甲乙雙方皆承認對方為自己的戰略合作夥伴,並在彼此互聯網站的顯著位置標識合作方的旗幟徽標鏈接或文字鏈接。
2. 甲乙雙方授權合作方在其互聯網站上轉載對方網站上的相關信息,該信息將由雙方協商同意後方可引用(具體合作項目另簽協議)。 3. 甲乙雙方在彼此互聯網站中轉載引用合作方的信息時須註明"該信息由×××(合作方網站)提供"字樣,並建立鏈接。
4. 甲乙雙方必須尊重合作方網站信息的版權及所有權,未經合作方同意,另一方不得采編其站點上的任何信息,且不得在其網站以外媒 體發布來自合作對方站點的信息,否則構成侵權。被侵害方有權單方面終止合作並視情節選擇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的方式。
(二) 相互宣傳
1. 甲乙雙方應在彼此站點追蹤報道合作方的市場推廣計劃及相關營銷活動。
2. 甲乙雙方都認可的適當時間內,雙方在彼此站點上開設專欄,撰寫並宣傳與合作對方商業行為有關的話題(具體合作項目另簽協議) 3. 甲乙雙方在有關internet專題的研討會和金融、金融等行業的各種展覽會上,互相幫助、共同宣傳,共同推進雙方的品牌。
4. 雙方還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進行進一步探討。
(三)其他
1. 甲乙雙方的合作方式沒有排他性,雙方在合作的同時,都可以和其他相應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
2. 本協議有效期為 年,自 年 月 日起到 年 月 日為本協議商定合作方案的執行期限。
3. 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終止協議,需提前一個月通知另一方;如一方擅自終止協議,另一方將保留對違約方追究違約責任的權利。
4. 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本協議為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項目中具體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進一步予以明確。框架協議與正式合作合同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作為 甲乙雙方合作的法律文件。
6. 本協議期滿時,雙方應優先考慮與對方續約合作。
7. 雙方的合作關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內容與服務提供均為免費。
甲方: 乙方:
代表簽字: 代表簽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蓋章: 蓋章:
『肆』 安徽政府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何意義
2020年9月11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合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省長與吉利集團董事長見證簽約。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代表省政府簽約。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出席。副省長主持簽約儀式。那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有什麼意義呢?
此次,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吉利集團的戰略合作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數字化服務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為建設製造強國貢獻力量,從而有利於安徽省製造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