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詳解最嚴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誰負責,誰將受嚴查
一、以行政手段為主,刑事手段為輔
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過程中,應當將行政手段的運用擺在突出的位置,強化相關行政機關的主體責任,對不符合法律法規的互聯網金融違法違規活動及時進行查處和通報。
1、面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亂象,各部門應當出台相關政策加大監管力度,但由於當前我國行政體系復雜多元化,各部門之間可能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解決此種現象的主要手段就是實施「穿透式」監管。
因此,需要在整治過程中甚至今後的監管過程中打破「身份」的標簽,從業務的本質入手,將資金來源、中間環節和資金最終流向穿透聯結起來,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辨別業務本質,根據業務功能和法律屬性明確監管規則。使金融監管和風險排查跟上金融創新的速率和步伐,同時避免因監管規則的不統一導致監管套利。
2、相關行政部門可以建立舉報和「重獎重罰」制度,構建多渠道的舉報制度可以有效發揮社會的監督作用,為整治工作提供線索。另外,還可以推行「重獎重罰」制度,增加潛在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強化社會監督機制的機理機制。
3、基於刑事法律的謙抑性的特點,應當將刑法的治理手段作為兜底方式,只有窮盡行政手段、社會監督手段後才可以適用,以維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及其發展。
二、行為監管、功能監管與審慎監管要相互協調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還需要堅持行為監管、功能監管與審慎監管之間的協調。後金融危機時代,金融商品、金融集團朝著混合化、大型化的趨勢發展,金融商品中的交易結構逐漸變得很復雜且混業經營的特徵顯著,但目前我國金融業的分業監管模式並不適應混業經營大趨勢下的金融監管要求。
三、以金融消費者保護為最終落腳點
隨著互聯網金融產品日趨復雜、變化多端,金融界限的模糊化,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金融消費者參與交易,金融糾紛由此呈現新的特點,必須建立快捷簡易而又方便消費者使用,並對弱勢金融消費者傾斜保護的互聯網糾紛解決機制。
㈡ 互聯網金融清理整頓後取得了哪些成果
不合法,不合規的平台,該停的停了,該整頓的整頓了,整個行業環境有所改善,當然要到明年下半年行業新規實施後業內格局有很大的變化
㈢ 北京市的互聯網金融整頓怎麼悄無聲息地就要結束了
監管細則都出來了,哪還需要什麼整頓。現在都在打洗牌,肯定會淘汰掉一批
㈣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都在整頓,支付寶里邊的錢有必要轉出來嗎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確實在整頓,平台上銷售的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就阿里來說,也暫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屢次受到監管方面的約談。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人們不免對阿里,還有其旗下的產品產生擔憂。
其實,雖然阿里目前遭到一眾質疑,但也不代表著其旗下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問題。尤其對於支付寶來說,就更不用擔心了,里邊的錢願意轉出來就轉,不願意轉就不轉,還是相對安全的。
y
總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實施整頓,並不是說要否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貢獻,更不是說要消滅互聯網金融,而是為了讓這些互聯網金融平台更加健康地發展,在它們還沒有走上邪路之前把它們拉回來,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㈤ 互聯網金融會整頓嗎會怎樣整頓
從2016年就開始整頓了來,在2016年自10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稱,三類主體是互聯網資產管理的整治重點:一是具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資質,但開展業務不規范的各類互聯網企業(需規范經營);二是跨界開展資產管理等金融業務的各類互聯網企業(需從業資質);三是具有多項金融業務資質,綜合經營特徵明顯的互聯網企業(建立防火牆)。
㈥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整頓,很多平台都被淘汰,對於 投資者來說是好還是壞
總的來說對於投資者是一種好的現象。隨著監管政策的出台,大部分不好的平台被整頓掉,留下的平台更安全,所以對投資人的影響是有益。
㈦ 今年的互聯網金融整理整頓什麼時候結束
現在來互聯網金融已經進入了洗牌階段,自一些沒資歷沒背景的小平台將會主動退出市場,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有資格背景的大平台,說到底,互聯網金融還是在和國有銀行搶生意,這個從理論上來說就是行不通的,最後留下的所謂互聯網理財平台也是傀儡而已,最明顯的一點,投資回報率肯定很低。現在有的近3000家理財平台,最後能夠活下來1000家就不錯了。
㈧ 國家整治互聯網理財到什麼時候結束
從e租寶事件爆雷之後,監管開始收緊,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隨之而來。今年4月,國務內院組織14個部門召容開電視會議,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涉及支付、P2P、眾籌等。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類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動員會議紛紛展開。一些平台被調查,其中像老牌平台e速貸也被警方突擊調查,在嚴厲的整治之下,各家平台刻意維持低調。
整治行動同樣波及到互聯網金融的相關行業及產業,過去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增長很大程度是藉助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包括託管、通道等業務,但今年在整治之下,這些業務均受影響。
業內預計16年是互金平台最為艱難的一年,明年企穩活力恢復,將呈現強者俞強的現象。
㈨ 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 這個是真的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核實獲悉,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落實清理整頓下一階段工作要求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84號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對整改類互金機構,明確業務規模和存量違規業務要「雙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整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年,即整改實施階段應最遲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多位接近地方金融監管人士表示,已經收到上述通知。
84號文要求:
一、繼續發揮好省級領導小組和整治辦的統籌作用。各省要高度重視,毫不鬆懈地繼續做好專項整治各項工作,保持對互聯網金融各類違法違規活動的高壓態勢。各省領導小組以及整治辦聯合工作機制要繼續保持,定期召開會議。
二、扎實做好重點對象的分類處置。抓緊完成重點對象現場檢查、出具整改意見、制定整改計劃等工作。
具體來說,對整改類機構提交的整改計劃,要履行批准程序,確保符合要求,一是明確業務規模不能增長、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二是整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年,超過1年的需經領導小組組長簽字同意。
對已提交整改計劃的機構,要加強監管,要求其按月提交標准化的整改進度報告。
對列入取締類的機構,要明確取締工作責任主體,並做好相關工作銜接。
對此,華東某地金融監管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非常時期非常手段,限制規模,意在防止風險擴散和穿透,只是短期的控制,但不是長期的目標和方向。」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雙降」不是指平台的成交額不能增長,不能再發新項目,而是指待償金額不能增長,違規業務不能新增,若有存量,要盡快處理和化解。
方頌認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雙降」的要求,主要是為了防止整改延期風險擴散。由於行業從業機構數量龐大、業務創新頭目繁多、合規界定困難等客觀因素影響,為保證整頓質量和效果,整改期限已經從最初原計劃的2016年11月,延長到了2018年6月。對於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門來講,要控制整體和最終風險,最好的方式是控制總量,不因整改時間的延長而導致總量的增加,從而導致更大的風險。
三、持續做好非重點對象的隨機抽查。各省要按月進行滾動抽查,月度抽查比例不低於非重點對象的5%。對於抽查發現規模較大、問題較嚴重的,要納入重點對象,開展現場檢查並視情況進行分類處置。對於新發現的互聯網金融業態或相關從業機構,要及時納入清理整頓檔案庫。
四、加強清理整頓工作的非現場監測、督查。各省整治辦要按月報送轄內工作進展情況,為加強全國整治工作的調度,全國整治辦將按月通報各省進度情況。
㈩ 2016互聯網金融整治規范什麼時候結束
現在監管細則剛下來,有12個月的整改期。所以說,
整治規范是會繼續下去的哦,不會那麼快結束。至少今年是很重要的互聯網金融整治整治規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