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監局今年更新的1104報表怎麼做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23條「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的要求,為了加快銀監會系統信息化建設,銀監會於2003年11月4日專門召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主席辦公會,會議決定啟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
「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原則是「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標准、資源共享」。系統建設將採取數據大集中的模式,利用兩至三年的時間,構建以數據倉庫為基礎平台的新一代銀行監管信息系統體系,實現對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非現場監管(簡稱「1104」工程)、現場檢查、風險評級和預警分析的信息化、現代化、網路化,實現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運行的智能化監管。
銀監會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是商業銀行面向銀監會及其他上級監管機構統計監管制度的報表處理平台,其基本功能是利用行內自有的業務數據,按照銀監會的報表監管制度及行內日常報表統計要求,完成由行內日常業務數據向監管報表數據及行內報表統計數據的轉換,並按照銀監會及自行定義的規則生成相應的報送文件或報表。
從數據入口來看,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是建立在商業銀行行內業務系統(比如:核心業務系統、統一財會系統等)之上的管理信息系統平台,它通過數據採集介面平台,實現從業務數據到統計數據的抽取與轉換。
從數據加工來看,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可以方便地按照上級監管單位的統計制度及統計要求進行准確地數據加工處理,比如:數據校驗、數據調平等。
從數據出口來看,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會以上級監管單位和外部數據接收單位的文件格式要求生成規范標準的報文報表,並可以圖表等多種方式靈活展現。
系統安全設計上採用功能許可權和數據許可權交差授權的方式,保證了系統在數據控制方面的安全性,同時支持基於CA證書的數據鏈路層加密策略。
系統採用任務分解機制,讓原先集中在總行的統計工作合理有效的分解到各級支行,總行只需進行任務管理和補錄總行數據,分支行數據由分支行統計人員補錄提交總行,總行人員不需要再做分支行數據。
業務處理通用性
就對外數據報送歸口而言,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可以適應銀監會1104非現場監管統計制度,而且可以處理面向其它機構指標形式或報表形式的外部報送報文與報表。
就行內業務報表處理而言,1104監管統計報送系統基本上可以處理所有基於Excel二維表格的業務報表處理,比如:財務會計報表、統計考核報表、風險管理報表等。系統具有強大的報表定製功能,可以自行定義模板。
系統操作方便性
自動抽取轉換業務數據:系統採用數據採集介面平台,自動從行內各業務系統(財務系統、會計系統等)抽取數據並轉換成為所需的監管指標數據,大大減少了手工勞動,並保證了數據的准確性;
方便定製任意統計報表模板:系統具備強大的報表定義功能,業務人員可方便快捷地定製任意形式的Excel統計報表,滿足行內統計報表的要求;
網頁交互,在線補錄:系統採用B/S模式設計,全部基於WEB模式操作,界面清新,操作方便,行內用戶可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該平台,在線補錄數據並進行修改,方便直觀;
提供方便實用的輔助數據入口:考慮到業務人員對於辦公軟體的熟練度,該系統數據入口還採用了方便直觀的Excel文件接收,可以省去大量手工填報過程;
多用戶協同做數:通過用戶許可證的授權,提供多用戶協同做數,充分協調各級機構間的共享協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實現任務分配:總行報數以任務形式下發,分散填報,有效實現總分機構協調,減少壓力,並加強了對支行數據准確性、及時性的控制。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⑵ 銀監會非現場監管報表為什麼叫1104
是"1104工程"指定的報表
"1104工程"指:2003年11月4日銀監會召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主席辦公會和監管信息系統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決定啟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信息系統。
⑶ 1104是什麼意思
1104在愛情方面表示你的起點是完美一世的,愛情數字密碼是人們利用數字的諧音而編出來的和愛情有關的文字或短語,也是人們為了更好的表達愛意的一種符號,類似的數字代表含義如下:
0代表圓滿、完美、無盡。
1代表唯一、你、起點。
2代表愛、兩人世界。
3代表想念、生命、生活、一生。
4代表是的、時時、一世。
5代表我,也可以理解為不分你我,也有哭「嗚嗚嗚」的意思。
(3)金融機構1104擴展閱讀:
類似的數字諧音含義還有:
一、0字開頭
0451:你是唯一
02825:你愛不愛我
04527:你是我愛妻
二、1字開頭
13920:一生就愛你
1414:要死要死
1457你是我妻
三、2字開頭
200:愛你哦
20110:愛你一百一十年
20184:愛你一輩子
四、3字開頭
300:想你哦
3344:生生世世
30920:想你就愛你
⑷ 1104工程的簡介
其目的在於加強銀監會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效率,推進公眾服務。啟動「1104工程」的意義在於緩解監管部門及報送部門的困難,准確收集監管信息,統一管理操作流程和評價標准,推薦介紹管理方法、完善日常管理等。
據悉,「1104工程」報表體系從2006年3月起分階段、分地區開始啟動對商業銀行的試運行工作,2006年底之前,完成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報送試運行工作,2007年元月該系統正式投產。
⑸ 1104報表是什麼
為了實現對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進行持續的系統監測和分析,早在2003年11月,銀監會就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立一個「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標准、資源共享」的非現場檢查信息技術平台。銀監會稱其為「1104工程」。隨著該工程的推進,銀監會提出精細化監管的思路,對整個監管業務流程進行了重新設計。新的業務流程亦是一條完整的信息流,每一監管環節都將被記錄到銀監會新的數據系統中,使被監管機構各方麵包括歷年的所有信息都一目瞭然。另外,新巴塞爾協議也要求銀行能夠保存更詳盡、歷史更長的業務數據。
這個1104工程中的報表,就是現在大多數金融行業需要的實現的1104報表平台。
⑹ 如何通過1104報表識別銀行不當同業業務
同業業務同業存放存放同業別代表負債資產業務簡單理解金融機構間互相存入資金賺取利率差
大連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大連市中山區五五路嘉禾大廈1104 公司規模: 20-99人 | 公司性質: 股份制企業 | 公司行業: 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期貨 大連貴金屬交易中心是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中的政策精神, 根據《大連市權益類和大宗商品類市場管理暫行辦法》, 經大連市政府批准設立, 於 2010 年在大連市工商管理局注冊登記 ,並取得大連市金融辦的合法監管的公司制貴金屬交易中心。交易中心注冊資本金為伍仟萬元人民幣,交易中心營業范圍為「貴金屬(含現貨白銀)、有色金屬現貨批發、零售、延期交收,並為其提供電子交易平台;前述相關咨詢服務及許可的其它業務」。 大連貴金屬交易中心是一家總部設立在大連市的金融機構。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的 創新型分散式櫃台交易 模式進行現貨和現貨衍生品的延遲交割交易,交易時間與國際市場接軌。目前交易中心上市交易的品種有大貴銀、鉑金、鈀金、大貴銅、合金Ⅰ號等五種貴金屬。 大連貴金屬交易中心的設立,是遼寧沿海經濟帶乃至中國東北三省區域金融先行先試的重要創新實踐之一,是對我國貴金屬市場體系的補充,是對我國金融市場體系的完善。有利於規范和引導場外貴金屬交易市場發展;有利於繁榮東北三省貴金屬產業,規范貴金屬交易,拓寬金融服務領域,促進國內貴金屬交易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大連貴金屬交易中心將建設成為輻射全國、聯接東北亞國際市場,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和世界貴金屬定價功能的交易中心。實現交易中心「三個一」的發展願景:打造一個創新型分散式櫃台延遲交割交易平台;建成一個貴金屬產業園;帶動一方區域金融創新,打造創新的全方位綜合性投資服務平台,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助力大連成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性城市戰略定位的中堅力量。
⑻ 香港名字的由來、歷史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漢。1 9 5 5 年發現的李鄭屋古墓,可以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唐朝時候,青山(屯門)一帶,已有很多中國人居住,當時的青山,是一處頗為繁盛的港埠。並有唐朝駐軍,保衛珠江的入口,外國來的船支,必須經過青山,才可轉去廣州。
宋朝時,一位官員鄧符協被派到廣東做官,經過青山,很喜歡此地,於是,在任滿後,和家屬定居於錦田山谷,建立了一個村落,稱為「北圍」。他的子孫後來又建立了「吉慶圍」。
清朝時候,清兵於1 6 6 2 年派兵到現在的新界,並命令鄉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
英國在後來的對華貿易中,發現香港的重要性,認為如能據為已有,將對其擴大對華及其他遠東諸國貿易,有極大好處。因此,在1 8 4 1 年,中英鴉片戰爭後,要求戰敗的中國清政府割讓香港。
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岩,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
《1 8 9 8 年,是香港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香港的邊界,從北九龍再向北推進至深圳河岸,西至後海灣,使香港行政區的面積擴大了十倍。
1 8 9 8 年,列強企圖瓜分中國,清朝朝政腐敗,任人宰割,英國政府乘機向清廷提出租借新界。當年6 月9 日,英國駐華公使賓納樂和李鴻章在北京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專條」,英國以租借為名,取得了新界,為期9 9 年,7 月 1 日生效。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唐朝開元廿四年,香港屬於循州。設立屯門軍鎮[1],派員2000駐守來保護海上貿易。當時軍隊屯駐在今天的屯門,該區因而得名。及由於大步一帶海面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公元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宋太祖趙匡胤滅南漢後明令禁止官方採珠。至元朝曾復采官珠,但受到士紳反對,不久又再次停辦。明清兩朝採珠事業時禁時馳,但仍不能回復至五代十國時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止,香港的瀝源,大奚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所以種香及產香也慢慢發展起來,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樹製品皆用木箱裝好,經陸路運至尖沙頭的香埗頭(運香樹製品碼頭)用小艇到石排灣,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至廣州,再用陸路經南雄,越大庾嶺,過贛江至九江市,再沿長江輸往蘇杭銷售。公元1662年清朝為防犯沿海居民接濟及明朝遺臣鄭成功反攻,遂下遷海令,使種香及產香大受打擊,即使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復界,亦難復舊觀。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Sino-British Opium War)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香港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