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高樓上要裝避雷針
大家可能經常看到一些高樓上安裝有常常的管子,這就是避雷針。可是它真的能避免雷擊嗎?
唐代《炙轂子》一書在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一位巫師建議,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層頂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屋頂上所設置的魚尾開頭的瓦飾,實際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認為是現代避雷針的雛形。而早在以前,中國已經有了避雷針,一般以龍頭為裝飾,龍嘴裡有避雷針頭。
工作原理:
在雷雨天氣,高樓上空出現帶電雲層時,避雷針和高樓頂部都被感應上大量電荷,由於避雷針針頭是尖的,所以靜電感應時,導體尖端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避雷針又與這些帶電雲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由於它較尖,即這個電容器的兩極板正對面積很小,電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說它所能容納的電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雲層上電荷較多時,避雷針與雲層之間的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這樣,帶電雲層與避雷針形成通路,而避雷針又是接地的,避雷針就可以把雲層上的電荷導入大地,使其不對高層建築構成危險,保證了它的安全。
『貳』 上海中心大廈為什麼沒有避雷針
上海中心大廈是沒有設計、設置獨立避雷針的,而是依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規定,在大廈頂部設計、設置了架空避雷網(線)的。由於上海中心大廈是一幢超高層建築,主體建築結構高度為580米(總高度632米),而上海中心大廈架空避雷網(線)、不在大廈頂上就近直觀是看不見的。
『叄』 現在大部分高樓大廈上都有避雷針,避雷戰是怎樣避雷的
雷雨天氣,高樓上空出現帶電雲層時,迅雷針和高樓頂部都被感應上大量電荷,由於避雷針針頭是尖的,而靜電感應時,導體尖端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
但這種作用頗慢,如果雲中積電很快,或一塊帶有大量電荷的雲突然飛來,有時來不及按上述方式中和,於是有強烈的放電,加雷電仍會發生。但這時由於避雷針高過周圍物體,它的尖端又集中了與雲中電異號的電荷,如果雷電是在雲和地面物之間發生,放電電流主要通過避雷針流入大地,因此,不會打在房屋或附近人的身上,只會打在避雷針上了。
『肆』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樓么
不是最高的,但是人可以到達最高的,因為比他高的如台北101大廈,迪拜大廈,其高度都是包括都是靠上面的避雷針的,認識無法到達的
『伍』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頂部裝飾為什麼會由圓形改為梯形
這幢底座方正復、頂部扁平的制摩天大廈按照原來的設計頂部有一圓形風洞,這是從中國傳統建築「月亮門」中得到啟發,並代表了「天圓地方」的寓意。不過,這個造型由於「像兩把軍刀擎起一輪太陽」引起了爭議。
根據日本開發商上月18日公布的最新設計方案,圓形風洞改為倒梯形。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吉村明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這一修改使施工難度和工程造價降低、工期縮短、外觀更加簡潔。
『陸』 為什麼要在大廈頂安裝避雷針
在樓頂安裝避雷針可以吸引雷電從避雷針將電引到地底下釋放掉,從而避免雷電直接擊中建築物,導致建築物損毀。
在雷雨天氣,高樓上空出現帶電雲層時,迅雷針和高樓頂部都被感應上大量電荷,由於避雷針針頭是尖的,而靜電感應時,導體尖端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避雷針又與這些帶電雲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由於它較尖,即這個電容器的兩極板正對面積很小,電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說它所能容納的電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雲層上電荷較多時,避雷針與雲層之間的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這樣,帶電雲層與避雷針形成通路,而避雷針又是接地的。避雷針就可以把雲層上的電荷導人大地,使其不對高層建築構成危險,保證了它的安全。
『柒』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部的玻璃通道嚇人嗎
總高度490.2的環球金融中心,現在是上海最高的建築。分94、97、100層三個樓層俯視全上海的專景色,也就是屬三個票價,分別是100、110、150元。第一次去玻璃通道的話還是挺震撼的,除了電梯有一米的實心地面。一米開外就是全透明的了。這一米給遊客緩沖一下的,呵呵。估計你第一次去的話,肯定會發出「哇~~~~!」的感嘆 嘻嘻~有問題繼續問哦。
『捌』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頂部怎麼沒有避雷針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建築物
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被保護的版建築物及風帽權、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於5m×5m或6m×4m
如果此建築物無避雷針肯定在樓頂設置了避雷網。
無論是避雷針還是避雷網都是為了防止建築物免受雷擊的措施。只不過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玖』 建築物頂部的避雷針(帶)與頂部外露的其他金屬體未連成一個整體的電氣迴路
建築物頂部的避雷針(帶)與頂部外露的其他金屬體,如煙囪、旗桿、燈具金屬外殼、電視天線桿等連成一個整體的電氣迴路,形成等電位,並與避雷引下線可靠連接,以保證裝備的安全。
目前的建築物大部分採用平屋頂。平屋頂的防雷裝置要設有避雷帶或避雷網。如圖5-22所示,沿屋頂應以一定的間距鋪設避雷網。屋頂上所有凸起的金屬物全部要同避雷網連接(用φ8圓鋼)起來,要注意避雷網的方格不能大於10m。施工時要按照設計尺寸來進行安裝,不可任意增大。
圖5-24煙囪防雷裝置做法
(a)磚煙囪(b)鐵煙囪
1—避雷針2—鐵爬梯3—接地引下線(φ8圓鋼)4—斷線卡5—保護管6—U形卡子
『拾』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什麼
「環球金融中心」項目早在1997年就通過了上海市外經貿委的審批,當時計劃總投資750億日元,樓高460米,由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的全額子公司森海外株式會社及日本有關銀行、保險公司、商社等36家企業與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OECF聯合投資。1997年8月27日大樓正式奠基,不久就因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資金無法到位而擱淺,至今已有6個年頭。
在這一地塊「曬太陽」的日子裡,「世界第一高樓」的標准也在日長夜高,最新的紀錄是台灣已開建的高508米、101層的摩天樓「台北101」。而環球金融中心的高度至今還是個謎,不僅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守口如瓶,而且從浦東新區建設局、陸家嘴開發公司甚至是承擔高樓設計顧問工作的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等方面,都沒有得到相關的信息。
根據去年2月下旬環球金融中心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傳出的信息,大廈從地下到頂層將劃分為車庫、入口門廳、購物層、美術展廳、辦公區、賓館區和觀光區等不同功能區。與1997年的設計相比,層高、頂棚凈高均提高了0.2-0.5米,室內進深增加到14-15米,架空地板層增厚,增大了電力及空調等設備的容量。
「9·11」事件發生後,全世界范圍內對超高樓的建造爭議頗大。對於所謂「高度極限」,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士陳先生解釋說,由於技術的進步,樁基對土質等條件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但幾幢超高建築之間產生的氣旋卻是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問題。環球金融中心與金茂大廈相隔不遠,理論上有一個極限值,如果超過這個極限值,風力產生的氣旋將對兩幢樓產生威脅。不過,這個極限值還與環球金融中心最終的建築材料性能、外形的細部造型等有關。他表示,具體數字還無可奉告。
而對於運營成本偏高造成投資回報難的說法,數據顯示,目前的「中華第一高樓」金茂大廈開業3年,已步入收獲期。根據預測,金茂大廈可用10年左右的時間還清大廈全部貸款本息,15年左右可回收大廈全部投資,比國際同類摩天大樓的成本回收期要縮短5年。金茂眼下的出租率已逾90%,今年可達95%以上,這與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商務活動活躍而引發的辦公樓熱是分不開的。
陸家嘴公司經營部的工作人員則解釋說,作為一個標志性的建築,為投資方帶來的除了租樓、觀光旅遊等直接收益外,還會有樹立品牌等間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