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控部門如何做好風控工作
一起投為你解答:想做好這份工作我覺得主要是一個細字,在審核客戶的過程中對於每一項資料仔細核實,例如徵信上面的編碼真假、流水每月的結息日、財務報表與銷售賬出庫等是否基本相符等,曾遇到過一個客戶賬面差1000萬元的銷售他就給我馬上做了份合同。然後員工對於公司的認可度,公司是否有拖欠工資等的行為,很多員工很愛顯示自己知道很多。這些可能都是些核對工作只要仔細做一段時間都會有自己的一個套路。
第二方面就是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經營模式和審核重點有了解,例如生產型企業的原材料購買處、銷售方向、生產工藝等等,經貿企業的庫存銷向等。
⑵ 金融行業的風控主要的核心是什麼
由於廣大農村地區的情況比較復雜,又受小農經濟背景影響深遠。歷史原因導致農村地區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所以發展農村金融存在一定的困難。諸多入駐農村的金融機構都面臨農村金融風控問題。不同金融機構應對風控問題的方法也不同,都要仔細分析,農村金融的風控其實有三個關鍵點,掌握了這三個點,就能夠有效的把控風險,做好了才能真正的控制風險。
一、風險處置
有信用的存在就相應的有風險控制,對於三農領域的風險一般就是變現處置。農民朋友手裡可以質押的只有土地,而土地對金融機構又沒有實際的用處,而可以變換思維把土地質押給農業大戶,一旦出現壞賬即可流轉到農業大戶來處理。所以,風險處置的位置和變現能力,也很關鍵。
二、信息透力
由於農村地區自身存在的問題,信息不對稱,信息缺乏等問題。導致很多金融機構的信息透力很差,在三農金融鏈條中,誰掌握信息越多、誰越能夠承擔風險或者控制風險。所以控制風險的前提是先掌握更多的信息,越透明越好,這個操作會存在很大難度,但也是必然的發展形勢。
三、產業鏈位置
要獲得信用,農戶和合作社、農場就要要參與到大型涉農企業的價值鏈條中,參與到這些核心企業的價值鏈條中,你就有了信息流或者資金流,或者商品流。這樣就可能是因為往來的數據和交易,獲得了產業鏈裡面的信用。
⑶ 銀行的風險控制有哪些手段
銀行的風險控制有:風險識別、內險分析與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決策四個方面。
1、風內險識別是容在商業銀行周圍紛繁復雜的宏、微觀風險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中識別出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意外損失或額外收益的風險因素。
2、風險分析與評價是預計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可能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或收益的大小,進而確定銀行的受險程度。
3、風險控制是在風險發生之前或已經發生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減少風險損失、增加風險收益所進行的經濟活動。
4、風險決策是在綜合考慮風險和盈利的前提下,銀行經營者根據其風險偏好,選擇風險承擔的決策過程。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3)金融機構風控經理風控方法擴展閱讀:
銀行的風控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
健全客戶准入標准、信用評級建設及產品要素(比如房貸的首付款),完善風險定價機制;
2、調整資產結構:
平衡資產分布,實現風險分散;
3、風險建模:
對宏觀經濟、中觀行業數據及微觀經濟做實時監測,定期匯總;
4、人才培養:
目前銀行最缺的就是盡職調查人員!
⑷ 都說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那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是如何實現的
有效管理來戰略風險要求金融機自構更好地整合負責戰略的利益相關者與風險管理;設立允許獨立監管與策略質詢的流程;運用前瞻性的風險管理辦法培訓風險領導人;以及實施方法體系以理解外部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如何影響關鍵業務屬性。
金融機構需要進行靈活規劃,包括分析假設情景,即考慮戰略風險事件對收益及資本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及時按照假設情景結果進行回應,需要足夠靈活的風險基礎架構能力。金融結構也應考慮確立特定戰略風險(如地緣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與金融科技風險)的「負責人」,負責追蹤並管理此類風險。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靈活應對,優先處理首要問題
⑸ 在金融公司工作的人來說說風控怎麼做。
風控並不是個新職業,不過近幾年它的發展勢頭變得越來越好。無論在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領域,它都成了一個緊俏的職業。這跟近幾年金融領域形態的多樣化有關,用戶對於風險控制變得越來越關注。
總體來說,風控崗位涉及到的工作包括業務審查(業務發生前的審核,通常未通過審核,業務不能執行)、風險監測(業務發生後的持續風險監測,包括預警及應對等)以及業務綜合管理(數據的統計分析等)。
一、工作內容(在銀行、保險、信託、期貨、P2P互聯網金融平台內部,風控的工作側重不盡相同。)
1.銀行
相比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更為成熟。「巴塞爾委員會」1988年7月制定的《巴塞爾協議》里為全球商業銀行確立了明確的風險管理標准,確定了管理哪幾類風險。尤其對怎麼管控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說得非常清晰。
貸款業務是占銀行風控日常工作比重最高的一類業務。處於中端的風控部門往往在客戶閱讀貸款細則時就開始進入風險審核,看貸款對象的個人風險評估是否符合要求,經過風險評估後的業務才會被提交到更高管理處審批—也就是說,風控的工作存在於交易的過程中。
銀行風控的這種運作方式也成為許多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母本。比如保險行業大多是參照銀行的做法。
2.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都算是比較新興的類型。它們的風險管理以風險為核心,側重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交易對手風險等等。
這些行業的新興之處還體現在業務的復雜和創新需求上。比如信託,以房地產作為信託產品和以汽車作為信託產品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項目都需要開發一套創新的金融產品。當一個創新產品出來的時候,這個產品是不是能變成一隻基金,或者變成某一種產品推到市場上去,它們的風險管理部就要進行審核。這種情況下,風險管理部需要判斷這個新產品的風險是否可控?風控敞口有多大?萬一出現問題,項目坍塌了,儲戶或者是投資者來向公司要錢時,剛性兌付的資金壓力有多大?有多少可能性這個項目就有多少可能收不回來錢?
風險管理部對於新產品的審批意見非常重要,如果風險管理部或風險管理委員會不批的話,這個新業務真的可能會被否掉。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部門。
3.網上個人信貸(P2P)
相對傳統金融領域來說,P2P還處於初期階段,因此風險管理工作可能並不是很完善。有一些企業在做這類金融產品的時候,可能只是從金融企業挖一兩個人來就開始管理風險,他們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風險審核。
二、崗位要求(論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風控都算是一個硬性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崗位,但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對公司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傳統金融領域及P2P中,金融行業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是很重要的。
對於畢業生來說,盡管大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都抱著一種「反正都是白紙,我可以用我們的體系來培養」的觀念,但如果是金融專業同時具備一些比如FRM金融風險管理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等專業證書會更有競爭力。
對於社會招聘來說,風控人才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個是從其他類似機構找人;另一個則來自於大會計事務所或咨詢公司,後者出來的公司人往往有一些金融企業審批或企業風控的外部服務經驗。
三、工作狀態及挑戰
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及企業的風控因為其職能的不同,所呈現出的工作狀態會有所不同。
通常,一些大型銀行的風控部門由於業務穩定,規模較大,人員充足,因此工作負荷不大,屬於行業中工作壓力較小的部門。不過一些跨國銀行的風控職能往往集中在國外總部或區域中心,中國的風控部門更多地扮演執行的角色,個人的能力體現和成長空間都會受到一定的局限。
在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風控的工作重點在於如何將領導的風險偏好轉化為合理的風控工作指標,凸顯自身價值。
一些中小型金融企業,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控,由於業務類型復雜、創新性高、變化大,原本就不夠充沛的風控人員,往往需要承擔更大的工作負荷。這類風控人員的職能壓力往往來自於不僅要控制風險,同時還要提高工作效率,即:不錯殺好項目,不漏殺壞項目,同時也不能延誤業務時機。這種時候還有可能受到來自業務部門的壓力,如何在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壓力下,堅持風控的專業判斷,都是一個好的風控人需要考慮的。相對來說,這類企業的風控人員壓力更大,能力的提升也更快。
不管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都面臨著不斷發展和迭代的挑戰,這使得風控人員必須保持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
四、職業發展方向
在大部分金融機構里,風控崗位的職業晉升往往通向首席風險官,最終可能成為銀行的副行長,或是其他金融機構的副總經理,主要還是偏重風險管理和控制類的工作。
五、薪酬狀況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在金融行業各職能部門的薪酬漲幅里,盡管中後台部門仍然沒有前台部門的15%高,大約在5%至10%之間,不過風控在中後台其他職能部門中算是漲幅比較高的。
之所以能有這樣比較有優勢的漲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原因之一在於人才貯備不足。過去很多人都沒能認識到風控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大家不太願意入行,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因此整體而言從業者不多。原因之二是因為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非常迅速,大大小小的P2P平台的出現催生了風險控制人才的需求。加上銀行、保險、期貨、信貸、小貸、小微貸、PE、VC這些行業本身也都有很大的風控人才需求,所以使得這類人才出現缺口。這些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也把風控人員的收入拉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從具體行業來說,銀行業風控的薪資漲幅平均在5%至10%之間;保險業相對平穩,因為保險業圈子狹窄,風控流動率較小,薪資漲幅不大。證券基金業內中資外資風控的薪資漲幅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沒法得出一個明確的參考標准。P2P行業的風控人員大多是來自銀行或是同行業。在跳槽的過程中,他們的薪資會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增長幅度可達30%至50%。
從區域上來說,風控人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需求量雖大,但薪酬偏低。
一線城市有5年到10年經驗的銀行風控人員平均年薪在30萬到60萬元之間;保險業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風控在外企的薪資約為70萬元,在本土企業為60萬元;證券基金業有5年至8年工作經驗的風控經理在本土企業的年薪一般在30萬至80萬元之間
⑹ FRM:風控經理是怎樣煉成的
數據分析就業培訓班-從入門到高薪
金融危機之後,各國ZF紛紛出台新規,加強了對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這也迫使各銀行增加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手,以應對新的監管環境。風險管理經理,或者風控經理,就此成為金融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風控經理呢?我們采訪了摩根大通香港辦公室企業與投資銀行亞太區風險管理部門的副總裁周嘉遠,請他分享一下相關經驗。采訪以英文進行,本文為英文采訪稿的中文翻譯。
你是怎麼成為風控經理的?
我的本科是在美國念的,專業是會計金融,然後我在美國考出了CPA(注冊會計師)證書,成了一名會計師。不過在摩根大通,我是一年多以前才以內部調動的方式加入風險管理部門的,之前我在財務和公司管理那邊。
要成為風控經理,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資質?
一般大家說到風險管理,首先想到的會是信貸風險或市場風險。要進入這兩個領域,你肯定需要一個與數量分析相關的學位或資格證書,並對資本市場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這是不是說你得有個數理或工程方面的學位?
確實如此。有了相關的教育或工作背景,你才能明白風險敞口及其影響。
那你所在的產品風險呢?
要比較的話,信貸和市場風險更象一門科學,產品風險則更象一門藝術。所以,必須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因為你需要不停地質疑現有流程,質疑現有業務,問一些「這個你想過沒有」、「那個你想過沒有」、「這些監管變化對我們意味著什麼」這樣的問題。在一個新產品問世之前,你也需要考慮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你還需要具備許多軟技能。比如,要非常自律,要講究原則。如果一屋子的人里,只有你有不同意見,你也要大聲說出來,不要怕,因為你的工作不應該受其它業務部門的影響,而且你得經常提醒業務部門的同事,請他們確保在一個新產品面世之前,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已經考慮周全。
事實上,一個最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要能徹底讀懂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等財務報表。
什麼是FRM(金融風險管理)證書?對於想從事風險管理的人來說,這個證書真的有用嗎?
只能說,這個證書不是必須的,但有比沒有好。就好像MBA,也是有比沒有好,但是不是必須呢?不是。
聽上去,CPA和FRM這兩個證書里,你更青睞CPA?
CPA和FRM這樣的資格證書都與金融行業相關。我們是一家金融企業,所以對財務報表有一些最基礎的知識總是有用的,但還是那句話,這不是必須的。
風險管理一般在銀行里屬於什麼部門?前台,中台還是後台?
這取決於你說的是哪一種風險管理,我們這里其實前、中、後台都有。以我自己為例,我們與整個公司的業務相對獨立,從整體風險環境和風險狀況來說,我的工作更象是公司的一個顧問。但公司各個部門肯定都有不少風控經理。
你是個產品風控經理,這個職位典型的職業發展道路是怎樣的?
當你資歷還比較淺的時候,一般會從負責某一個產品開始,或者是某一個區域里的幾個產品。比如,在亞太區里,我們有好幾個子區域,也有專門單列出來的市場。
從個人職責角度來看,應該也是先從單個產品做起,然後再擴展到地區性職位。有了這些經驗,下一步你就能在亞太區做一個區域職位,同時負責好幾條產品線。
不過我得強調一下,我們風控經理的職業發展不見得要局限在風險管理裡面。我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我從香港中文大學拿到MBA學位,剛剛加入摩根大通時,我是亞洲CFO團隊的一員,做的是投資者服務方面的工作。我是從財務和公司管理領域進入到風險管理領域的。但我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經歷的人。我們公司有全球性的平台,能提供很多機會,公司內部在前、中、後台來回調動的例子也很多。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如果能在公司內部做些輪換,積攢一些在不同業務部門的工作經驗,對你的晉升一定是有好處的,因為你能從各個不同角度對公司運作有更好的理解,視野也更開闊了。
你曾經在美國待了近十年,後來為什麼決定回香港發展?
我之前提到過,我在美國念了本科,考了CPA證書,然後工作了一些年,所以我去美國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了,就開始考慮是不是該回來了。那時我拿到了兩所大學的MBA錄取通知書,一所在美國,一所就是香港的中文大學。我就想,美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而我的根在香港,而且未來十年二十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肯定會逐漸從西方轉向東方,所以我最終決定回到香港,去了中文大學讀MBA。
畢業後你就直接留在香港工作了,有沒有想過再回美國?
我不會把話說死,拒絕未來所有的機會,因為在摩根大通工作的一個好處是,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內部流動計劃。我現在在香港工作,但要在亞太區調動一下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