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者如何解析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又會在哪些方面重創世界經濟?28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110期 「經濟每月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對中美貿易進行深入分析與解讀。她認為,貿易訛詐式的戰爭是不可持續的,從歷史的長周期看,時間在中國一邊;從秉持的理念來看,道德道義在中國一邊;從兩國未來的發展潛力來看,成功在中國一邊。
陳文玲認為,貿易摩擦會給世界經濟的增長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同時,美元霸權以及美元的調整,匯率的調整,也會對世界的金融體-系帶來很大的影響。
另外,貿易摩擦對世界製造業影響也將是巨大的。在全球的產業已經形成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格局下,有很多高端的核心零部件在美國,美國切斷之後不是切斷和單一企業的聯系,而是一個整個的產業鏈。
最後,美國貿易戰貿易訛詐不可持續。「從歷史的長周期看,時間在中國一邊;從秉持的理念來看,道德道義在中國一邊;從兩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潛力來看,成功在中國一邊。」陳文玲說道。
孰是孰非,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Ⅱ 中美貿易戰對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其一,從外匯市場上看,中美貿易戰可能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下降和外匯供應減版少,導致人民幣匯率的權下跌。雖然通過拋售外匯可直接干預外匯市場,但又將引起本國貨幣供應的減少,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帶來影響;
其二,現階段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會導致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盈利能力下降會導致貸款償還能力下降,銀行會產生更多的壞賬風險,這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利;
其三,從股票市場來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不構成直接影響,但對美股形成打壓,短期可能會下跌,對於美股,A股向來有跟跌不跟漲的傳統,其中對出口美國佔比較大的A股上市公司影響較大。尤其是加征關稅的化工、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製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等板塊將存在繼續下跌風險,但同時與中國抑制美國農副產品相關的日常生活消費品股票可能走強。
答案由
關數e
海關數據科技服務團隊
整理
Ⅲ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終因美國特朗普政府開打「第一炮」而終於不可避免地內爆發了。雖然中美貿容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沒有直接影響,但資本市場與金融經濟是一個有機整體。
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是中國基本經濟面,而基本經濟面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支撐。顯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股市依然將產生重大影響。
有可能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帶來影響。雖然美聯儲加息有可能引發我國央行做出相應反映,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或中短期貨幣操作工具的利率水平以抑制過多的市場流動性,以提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或匯率穩定,防止國際熱錢外流,從而確保我國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
然而,中美貿易戰挑起之後,有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會導致大批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陷入經營困局,中國又有可能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這樣會加大貨幣政策操作的波動性,進而對股市產生影響。
(3)中美貿易戰國際金融市場擴展閱讀
另外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產品銷售量減少,生產萎縮,盈利能力下降,貸款償還能力亦跟著下降。
同時,我國為外貿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上、下游產業不在少數,如此則會引發連鎖反映,對國內不少生產業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大量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從而影響資本市場穩定。
Ⅳ 中美貿易戰對外匯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說,在昨天特朗普簽署對話貿易備忘錄之後,華爾街慘遭血洗,美股狂跌內,恐慌指數容VIX明顯上漲。而外匯方面避險日元狂飆:美元/日元跌破105關口,最低下挫至104.62,為2016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FX168資深分析師許亞鑫稱,美國/中國的緊張局勢將會抑制全球貿易、推高進口價格導致兩國國內消費減少,進而導致全球經濟放緩。
Ⅳ 中美貿易戰影響哪些行業
信息技術產業,這塊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美國主要多徵收的關稅就是高新行業。回
還有機械行業,答美國此次加征關稅的最主要的還有機械產品,這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這可能致使很多機械廠直接無法出口,從而直接導致倒閉。
還有鋼鐵行業,鋼鐵行業算是機械行業的源頭了,基本上機械產品都是鋼鐵進行製造的,近幾年,鋼鐵行業本身就不景氣,這樣一搞,可以說讓鋼鐵行業更加難以發展。
化工行業,此處美國對我國出口的化工產品也進行了打壓,不過力度相對來說,比鋼鐵行業要小一些,但這樣的打擊也會致使很多化工企業直接無法出口。
紙製品行業,紙製品是日用品,此次也得到了美國的特別關照,也進行多徵收關稅,雖然力度不是很強,但也會致使很多紙製品企業不得不選擇暫時向美國出口減少一定的數量。
服裝行業,我國每年都會向美國出口很多服裝,此次中美貿易戰爭中,服裝行業受到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Ⅵ 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簡單分析一下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打貿易戰呢?
現行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是美國制定的,包括國際專金融和國屬際貿易體系。美國擁有金融霸權、世界貿易霸權和輿論霸權,加上霸道的美軍,構成了美國的全方位霸權。
打貿易戰,美國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
美國霸權的好處是什麼呢?話語權、規則制定權、世界貨幣權等等。只要霸權在,美國就可以躺著收割世界各國人民的財富(剪羊毛)。
中美貿易戰開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及中國高端製造業不斷向上突破引發的。長期以來,美國霸佔著高端製造業的尖端,享受著「壟斷紅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機晶元巨頭高通公司,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高通稅」,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深層次原因是以人民幣結算的上海原油期貨於3月26日上市交易。這使得人民幣動搖了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權(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說動搖了美國的貨幣霸權。
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首的各國人民爭取平等的發展權。因為現行的世界制度為美國霸權的體現,也是套在世界各國人民身上的「枷鎖」,限制了各國發展的上限。同時,中國的崛起是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國具備打破霸權的實力。
所以中美貿易並不是偶然。
Ⅶ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Ⅷ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節選自搜狐網:國際在線)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難免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金融業:A 股承壓 避險利好。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比重巨大中美貿易戰爆發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美國在化工 ( 含塑料橡膠 ) 、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製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 ( 含鞋類與皮革製品 ) 等領域開打貿易戰,除了會給相關板塊帶來利空外,還會對中國的整個股票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農業:從中國反制行動中受益。中國擬對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清單中,暫定包含 7 類、128 個稅項產品。其中豬肉產品關稅大幅提高,不僅讓股市的豬肉概念板塊大漲,對於經營生豬養殖的企業來說,也是實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種植戶,也將從關稅提高中受益。
傢具行業:產出規模或下降 15%。如果美國徵收 45% 關稅,對美國的出口或將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傢具行業受影響最嚴重,產出規模下降 15%,另外三個行業產出降幅也將超過 5%。
高新產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知識產權之爭,技術密集型行業受影響最為嚴重。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近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在高壓輸電、高鐵、可替代能源汽車和超級計算等領域都處於優勢地位。但就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而言,在現階段還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如果此次中美貿易戰進一步發酵,我國的高新技術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影響。
其他企業:隨之而來的貿易戰又再次讓鋼鐵行業陷入復雜的局面。化工企業受損程度稍次,且對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業中也不及電子產業。相對紡織類和農產品的出口,紙製品的出口相對不利,但由於行業敏感度較低,所用負面影響有限。各大紙製品企業或需調整政策或需轉型來應對難關。服裝企業的出口前景較為嚴峻但對長遠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貿易戰對軍工企業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貿易博弈或外交關系的悲觀預測上,但不可否認貿易上的沖突升級會為軍工企業帶來商機。新能源被看好的情況像是對貿易戰壓力下激發出的 " 智造升級 " 的樂觀預測,且涉及范圍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