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政府向金融機構貸款利率

政府向金融機構貸款利率

發布時間:2021-07-01 16:19:55

❶ 地方政府幹預貸款利率手段和方式

宏觀調控

❷ !現在我國政府根據什麼調整存貸款利率的

首先,利率的調整直面通脹風險。去年12月由於糧價的上漲,CPI增長2.8%。1月份增長2.2%,2月份數據顯示CPI增長2.7%。加上煤電價格調整的壓力和潛在油價上漲的壓力,通脹顯然存在上漲壓力,而且有繼續上漲的可能。為了保持經濟「低通脹」運行的穩定環境,利率提升有利於提前調整通脹上升的預期,防範通脹水平的繼續攀升。

其次,直面流動性風險。近年來,全球過剩流動性的輸入和外貿順差,使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一直困擾中國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包括過度投資、銀行新增貸款快速增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牽制,等等問題在內的許多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利率的調整,有助於配合存款准備金的調整和央行票據的發行,進一步收迴流動性的同時,改善流動性過剩推動投資反彈帶來經濟不穩定運行和減少銀行新增壞賬積累的風險。

第三,直面以資產價格泡沫積累為特徵的風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發生的經濟危機呈現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引發危機的特徵。日本和東南亞的經濟危機都明顯以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為導火線。中國正處於資產價格泡沫形成的國際大環境的包圍之中,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積累的特徵已經非常顯著,我們不能迴避這一全球化趨勢推動的全球金融體系的新的風險。

在當前這樣的國際國內的金融特點和趨勢下,我們不應該低估利率對資產價格泡沫的防範作用。事實上,傳統的針對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調整利率是通過基準利率的調整發出信號,讓所有市場的參與主體根據信號調整信貸和投資,進而達到調整通貨膨脹。在這個過程中,利率通過成本功能首先影響資金價格,進而影響投資收益,最後通過調整整體投資規模影響宏觀經濟的通脹水平。事實上,貨幣政策以通脹為目標,調整資金價格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資金價格的變化,改變投資的成本,改變投資行為,改變投資規模,在穩定宏觀經濟形勢的同時,也進行了合理的市場化的資源配置。一般來說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資金成本低是重要因素之一。當通脹的風險變得比較不顯著,而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不斷凸顯,利率作為資金成本,調整資金價格這一環節的功能可能突顯出來。貨幣政策以通脹為目標是為了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防止經濟周期變化帶來的經濟風險。當資產價格泡沫成為經濟大起大落的主要危機因素時,利率對遏制資產價格泡沫的作用可能被強化。

人們也比較關心利率的調整會鼓勵更多的資本流入,特別是熱錢的流入,進一步影響資產價格的不理性膨脹。事實上,自從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以來,為防止投機性資本乘虛而入,利率的調整一直非常慎重,刻意保持與美元之間3%的利差,以增加資本流入的機會成本。但是在當前被強化的人民幣穩步升值的確定的預期下,像當年日元不斷升值一樣,產生了資本流入無匯率風險的環境,促使資本無後顧之憂地流入。而5%甚至更高的升值水平,與美元與人民幣之間3%的利差相比,超過利差形成的機會成本,事實上已經起不到阻止資本流入的作用。特別是大規模資本流入推高的資產價格。2006年,中國股票市場上升了150%,資本流入的利得大大超過3%的利差。當年日元被迫升值的時候,日本政府保持低利率政策的失誤也正是對低利率帶來低資本收益能夠阻止資本流入存在不切實際的效應影響,完全忽略了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短期巨大利益對貪婪的逐利資本的流入的吸引,錯失了調整的時機,給泡沫經濟危機留下了形成的空間和機會。

第四,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我們的利率制度安排層面的市場化程度是非常高的,除了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其他利率水平基本都可以由金融機構自行調節。所謂需要推進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是銀行自身根據基準利率調節的能力。央行動用利率工具,有利於引導銀行的利率調整的主動性,加大銀行對利率的敏感性,推進利率市場化在操作層面的進展。銀行業的全面開放,也使央行在貨幣政策的工具使用上更強調市場化。

❸ 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機構確定並強令執行的利率是什麼利率

是官定利率。

官定利率,也叫官方利率、法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者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是國家實現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政策手段。

❹ 政府向銀行貸款 和 政府發行國債,銀行買國債。這兩者一樣嗎

不一樣,首先,性質不一樣,向銀行貸款是間接融資,而發行國債是直接融資。其次,兩者的利率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已經規定了中央銀行不能購買國債,如果可能購買就相當於增發貨幣了,現代貨幣發行也沒有什麼實物與之對應。同時政府會向商業銀行借款么?那樣在宏觀調控上沒有任何幫助啊,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沒有任何變化啊

❺ 政府能否調整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利率.

銀行可以不遵從地方政府有關利率優惠政策的要求,因為銀行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金融企業,根據有關規定及自身的資金成本和貸款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貸款利率,地方政府是無權干預銀行經營的、

❻ 人民銀行對各商業銀行房貸的利率有規定嗎

央行貸款利率上下浮動規定
一、利率的種類。
根據資金借貸的性質、借貸期限的長短等內容,可將利率劃分為不同的種類。這些不同種類的利率,構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利率體系。
(1)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法定利率是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確定的利率。也稱官方利率。我國目前主要有中央銀行基準利率、金融機構對客戶的存貸款利率等。市場利率是指因金融市場資金供求關系自由變動而形成的利率,我國目前主要有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回購市場利率、國債二級市場利率等。我國目前以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基準利率變動,其他各檔次的利率也相應地跟著變動。
(2)短期利率和中長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資金借貸期限在1年以內的利率;中長期利率是指資金借貸期限在1年以上的利率。
(3)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合同期內,存貸款利率不發生變動的利率。浮動利率是指在合同期內可定期調整的利率。根據借貸雙方的協定,由一方在規定的時間依據某種市場利率進行調整,一般調整期為半年。目前,我國除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優惠貸款利率、政策性銀行貸款利率等不能浮動外,其他各類貸款都可以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法定利率的基礎上,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上下浮動。按現行規定,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上限為基準利率的2.3倍,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9倍。其他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放開,浮動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9倍。人民幣存款利率實行下浮制度,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所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可在不超過各檔次存款基準利率的范圍內下浮,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即放開下限,管往上限~

❼ 國家政府對銀行利率政策的調整

理論上,利率被看作是投資的到期收益率或社會平均收益率。但在中國,直至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利率都被看作是所有國有企業經營中的成本,央行在利率政策上的權利甚至不如財政部門。即使是市場經濟的今天,銀行資金也只針對國有企業,「社會平均收益率」沒有計算上的依據。再者,以目前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利率政策根據這些企業(不含水分)的平均利潤率來確定,存貸款水平利率降為負數都完全可能(有研究顯示,1998年國有企業的虧損額超過當年洪災損失)。而根據發達國家的市場規則,確定利率的依據是基於債
券市場的供需,與國情的差距則更大,中國的國債利率是根據銀行利率確定的,並高出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這中間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市場競價過程,而在發達的金融市場,這個過程是形成市場利率的重要參照。

過去十年的經驗表明,影響中國利率水平和政策的只是「當期」的通貨膨脹水平,或者更直接地說,是「當期」的物價水平。1994年前後的惡性通貨膨脹促使政府一再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並付以存款保值貼補,國債利率也隨之提高。企業在這期間的貸款需求並沒有因為利率提高而下降,1996年始企業貸款出現下降也並不是利率政策使然,而是政府在貸款規模上的嚴厲措施。由於債券市場不發達,利率政策在現金管理上的作用也微乎其微,1990年代前半期,各級財經部門對通貨膨脹的恐懼,使得增加現金回籠被看作是行政指令。1996年開始的利率下調也是伴隨物價水平的逐漸走低進行的,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沒有發生實質的變化,只是惡性通脹時期的問題表面化了。降息除了最初幾次加劇股市的波動外,就是將背負銀行貸款的國有企業債務變相轉移給了居民。

之所以將通貨緊縮過程中的利率調整仍看作是迎合物價水平的做法,原因在於降息並沒有刺激企業的投資和居民的消費。1998年大水後,央行等機構幾道金牌要求各大商業銀行增加貸款。1996年取消的貸款額度管理,在當時重新抬頭,只是由此前的限制發放變成了鼓勵發放。當年在經過通貨緊縮以及流動性陷阱的討論後,央行除了繼續降息外,開始醞釀利息稅,希望在企業投資需求不振的情況下,消費市場能夠起到部分替代作用。但一年的經驗表明,利率對居民的影響同樣令人失望。

過去五年間,人民幣利率水平曾經隨著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作出調整。這一做法的理論解釋是,如果兩國之間的利差太大,會出現套利行為,無論資金內流還是外流,對中國都沒有好處。經驗表明,即使在人民幣與美元利率存在利差的情況下,用理論上的套利行為來解釋資本外流也十分牽強。與資本外流存在正相關關系的政策措施,能夠考慮到的因素只有政府懲治腐敗和打擊走私的力度。這種情況下,資本外流只能用資本外逃來解釋了。而且,雖然國際金融理論認為因套利存在國際資金流動,但由於目前國際市場動盪頻繁,金融技術的發展使得這種操作難度和風險越來越大,即使是發達國家的民間投資者也大多選擇本國金融市場。在中國,由於嚴格的資本管制,除了外匯儲備可能涉足國際資本市場以外,其他資金特別是民間資金不可能有這種條件,自然也不會有這種選擇。從這個角度講,將人民幣利率與美元利率進行聯系並不是很有說服力。

將利率政策的調整歸因於通脹水平,一個關鍵因素在於,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對國有企業的盈利狀況進行預期沒有意義,同時也無法預測,而為此進行的利率政策調整效應也不可能成為政府的意圖。現行體制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經營業績不會出現根本的改觀,這樣,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企業對銀行資金的利率需求彈性將仍然很低,特別是如果政府仍然將股市看作是國企酬資的主要渠道的話。對銀行來說,貸款資金的利率供給彈性同樣不可能提高。只存不貸出現的虧損可能會影響業績,但因貸款增加而出現資產質量惡化所帶來的經營壓力要遠遠大於前者。況且,在國家信用支持下,不間斷的現金流量保證了銀行穩定社會的作用。當然,銀行的業務是經營資金,加上人性沖動,目前股市大莊家的背後都有銀行資金支持就十分自然。可以預期,如果體制環境短期內不發生利於生產性企業的變化,能夠保證不間斷現金流量的股市將成為包括銀行和(通過股市融到資金的)大企業的博弈場所,資金的增加會相應降低一級市場的收益率,但在風險不增加的情況下,這一收益率也完全可能超過目前的存款利率,自然比白送給虧損企業好。更何況,銀行自己可以通過坐莊的形式在二級市場獲得更大收益。

現階段,中國利率水平的高低只是政府對國有企業要求的砝碼,只是這一砝碼的分量越來越輕。如果還有別的意義的話,就是給民間資金成本設定了一個成本標准,盡管可能其作用比重並不大。國有金融機構和股市與民間經濟的分離,導致後者在整體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承擔相對較高的資金壓力,從而進一步遏止了正常經濟的發展。這種體制同時進一步加劇了管理部門在利率政策制定上的難度,可供選擇的餘地也越來越小。

❽ 政府能降低貸款利率嗎

這個不是政府能決定的吧,這要看宏觀經濟形勢,政府如果任意妄為的話,對經濟傷害巨大。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利率政策,主要是依據對宏觀經濟的判斷,過熱的話要提高貸款利率。

❾ 一般來說,政府貸款的利率比國際銀行貸款的利率高 這句話對不對

相對來說對國債 銀行有利,對證券 股市 實業經營 貸款 比如各個公司的實體經營等等都不利。說白點 就是通貨膨脹才提高貸款利率,這只是貨幣收緊政策之一。

閱讀全文

與政府向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混合股股票 瀏覽:589
眾生葯業定向增發價格 瀏覽:76
股票就像小三 瀏覽:144
外匯戰法排行 瀏覽:639
南京什麼寶理財 瀏覽:997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