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外灘金融中心特色建築

外灘金融中心特色建築

發布時間:2021-07-03 21:40:34

上海外灘那個樓頂像蓮花的建築到底叫什麼

威斯汀酒店在北外灘延安東路,環球金融中心在南外灘靠近金茂大廈

② 上海外灘中心的建築布局

佔地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的外灘中心,由一幢50層的寫字樓和兩幢26層的上海外灘中心內威斯容汀大飯店組成。外|灘中心坐擁大上海的中心熱點,覽盡浦江兩岸萬千風光,踏足而出, 即是浦西傳統的商業娛樂中心---外灘,僅一江之隔,便是新崛起的金融中心——浦東。

③ 外灘金融中心有什麼樣的特色呢

主要是其藝術中心、時尚中心等特色!!象徵上海國際大都會的繁榮!

④ 外灘金融中心項目的總部大樓具備哪些特色與標准

企業總部應該設在兩棟180米高的寫字樓中,大樓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甲級寫字樓,180米的高度版在那擁有外灘一線權臨江制高點,外灘、陸家嘴、豫園全景一覽無余。另外,4.5米結構層高、150mm架空地板、3米凈高、70%整層得房率等都符合國際標准。

⑤ 上海外灘三個標志建築是什麼

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

1、金茂大廈又稱金茂大樓,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黃浦江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茂大廈曾經是中國大陸最高的大樓,樓高420.5米,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樓(截止2015年),每天最多迎客15600人。從金茂大廈去浦西最繁華的街區,過隧道僅2分鍾,到上海虹橋機場或到浦東國際機場車程時間僅30分鍾,地理位置優越。金茂大廈毗鄰上海地標性建築物東方明珠、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廈,與浦西的外灘隔岸相對,是上海最著名的景點以及地標之一。

(5)外灘金融中心特色建築擴展閱讀: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⑥ 上海除了有東方明珠、外灘、金融中心、城隍廟還有哪個著名建築

上海還有:
中蘇友好大廈、
世博園中國館、
世博文化中心(即梅塞德斯賓士中心,原世博會沙特館)
靜安寺
大世界
交通大學老校門
交通大學老圖書館
上海科技館
港澳地區不太清楚
浙江除了你說到的,還有錢塘江、靈隱寺、紹興水鄉
台灣除了日月潭、阿里山,還有:
台北故宮
台北101大樓
桃園機場附近的夜市夜排擋小吃
蔣中正紀念館

⑦ 上海外灘建築的特點

自19世紀40年代,租界被英法等國搶占後,外灘便成為了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當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而外灘的建築大多也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

20世紀,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灘出現了多層和高層建築,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浦發銀行大樓(原匯豐銀行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

還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呈現世界各國建築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蘇州河外白渡橋,南至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的這一片建築群,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外灘四季分明,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外灘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7)外灘金融中心特色建築擴展閱讀

主要建築

歷史建築

外灘共有33座建築, 一部分仍為一些單位機構徵用,比如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成的外灘13號海關大樓,仍然是上海海關的駐地;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是外灘最年輕的一座建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由上海總工會使用。

另外一些則為各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高級賓館,比如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日清大樓,又名海運大樓,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築;匯豐銀行大樓,又名市府大樓,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造;

英國總會,一層樓酒吧間的110.7英尺的酒吧櫃號稱東方最長,如今則是東風飯店;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今天為和平飯店;外灘22號沙遜大廈,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成,是外灘上最高的建築,今天也屬於和平飯店。3號、6號、18號被整修開發為高檔消閑購物娛樂場所,為上海奢侈消費的坐標。

1號: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是上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

2號:現為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已有90餘年的歷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台。

3號:現名有利大樓,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現為新加坡佳通投資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國五年(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鋼結構大樓,鋼材來自德國。該樓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均衡對稱的建築風格,但裝飾上又多採用巴洛克風格的漩渦型圖案。

5號:現屬華夏銀行,原為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外立面採用花崗石,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

6號:現屬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原為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竣工,是外灘現存最老的建築之一。該樓外牆採用花崗石貼面,擁有一排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尖角,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的典型建築。

7號:現為泰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泰國盤谷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

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

10—12號:現為浦東發展銀行所在地,原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三扇青銅大門和兩旁的銅獅子,由英國專門鑄造,據說鑄成後立刻將銅模毀掉,獅子成為絕版珍品。底層中部突出一個八角形門廳,由此進入寬敞的營業大廳。

門廳的頂部有8幅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築風貌。畫旁有文字「四海之內皆兄弟」。解放後上海市政府曾在此辦公。此樓耗資800萬兩白銀,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考究的建築」。

13號:現為海關大廈,是匯豐銀行大樓的姊妹樓,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仿造英國議會大廈的大鍾(大本鍾)製造,由英國喬伊斯公司造好後到上海組裝,

此樓樓外立面的大鍾為亞洲第一大鍾,世界最著名的大鍾之一(全球現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鍾之一,另兩座是英國議會大本鍾和俄羅斯紅場斯巴斯克大鍾),原來每逢整點奏威斯敏斯特報時曲,於文革時改為東方紅。

14號:現為上海市總工會,由鴻達洋行設計,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陶馥記營造廠承建,是上海解放前外灘建築群中最後建成的一幢樓。

15號:現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原為華俄道勝銀行大樓,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竣工。

16號:現屬招商銀行,原為台灣銀行大樓。台灣銀行原為日商銀行,是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日本在台北開設的,清宣統三年(1911年)又在上海設立分行。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台灣銀行劃歸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有。

17號:現為友邦保險大樓,原為《字林西報》大樓,是上海第一幢高層建築。《字林西報》創刊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英國人辦的一張英文日報,也是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

《字林西報》起初只是一份4頁的英文周報,刊登商賈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後因時常刊登英租界當局的文告、新聞公報,被稱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樓室內有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牆面和金色馬賽克穹廬頂。

18號: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是一棟有著84年歷史的市級經典保護建築,位於外灘南京東路口,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樓,曾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自1955年渣打銀行遷址以來,歷經多家單位使用。

2004年11月20日修復後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來自200年前義大利的Tuscani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

大堂的二24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其被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

19、20號:現為和平飯店,分為南樓和北樓,南樓原為匯中飯店大樓,北樓原為華懋飯店大樓。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古老飯店之一,清咸豐四年(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華的旅館。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翻新,翻新時,舊中國第一次在建築物內安裝電梯,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華懋飯店由地產大亨沙遜投資,又名沙遜大廈,被譽為「遠東第一樓」,1956年改為和平飯店北樓。

23號:現屬中國銀行,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

24號:現屬中國工商銀行,為老沙遜洋行行址。

26號:現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揚子保險公司大樓。

27號:現為外貿總公司大樓,原屬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創辦於廣州,是英國最早進入中國的貿易商行。

29號:現屬光大銀行,原為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註:門牌號均為中山東一路門牌號)

⑧ 上海十大地標建築的具體地點及介紹

1、金茂大廈

地點:位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

簡介:上海金茂大廈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主樓88層,高度420.5米,約有20萬平方米,建築外觀屬塔型建築。裙房共6層3.2萬平方米,地下3層5.7萬平方米,外體由鋁合金管製成的格子包層。

金茂大廈1-2層為門廳大堂;3-50層是層高4米,凈高2.7米的大空間無柱辦公區;51-52層為機電設備層;53-87層為酒店;88層為觀光大廳,建築面積1520平方米。

⑨ 外灘有哪些建築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貿大廈、和平飯店,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亞細亞大樓 「外灘第一樓」,建成於1906年,原名麥克波恩大樓。 中山一東路2號東洋倫敦——東風飯店,
有利大樓 中山東一路4號,現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原名聯合大樓,為美國有利銀行所有.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6號,1906年,中國人自籌資金開設第一家銀行棗中國通商銀行,現今則是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所在地。該樓是一幢假四層的歌特式建築。大樓第四層有五個尖頂層面,原先還有十字架。第三、四層有小尖塔。大樓第四層是尖券形的窗戶,一、二層是典型歌特風格的花窗欞窗戶。這幢即將走過一個世紀的歐式建築的意義遠不止停留在具歷史性與藝術性。可以說,就是它在中國金融史上劃上了開篇性的一頁。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築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採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戶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泰國盤各銀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後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招商局大樓

作為中國自己經營的第一家新式輪船企業棗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間創辦的。招商局建於1901年,該樓宇為座西向東的三層磚木結構。底層正門框向外伸出,正門兩側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層立面用古典柱式裝飾。大樓局部外牆用花崗石貼面。招商局大樓可視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建築的典型。無論就具歷史性或是藝術性而言,都值得我們前去觀瞻一番。

浦東發展銀行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0-12號,屬新希臘建築,建於1923年,原系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美國當時將這座建築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建築。建成時大樓門前放了兩只引人注目的大銅獅,據說獅子鑄成後,立刻就將銅模毀掉了。從而使這對銅獅成為絕版珍品,現已將其送入上海歷史博物館。該樓八角形門廳的頂部,離地面20多米高處,有8幅由幾十萬塊僅幾平方厘米的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它寬4.3米,高2.4米,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的建築風貌,並配有神話人物形象,還有24幅為神話故事中動物的形態,頂部巨大的神話故事壁畫,總面積近200平方米。世紀壁畫間有一圈美文,譯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其象徵了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

上海海關大樓

匯豐銀行的「姐妹樓」,建於1927年,雄偉挺拔,與雍容典雅的匯豐銀行大齊肩並列,相得益彰。上海海關大樓結合了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優點,大樓門楣由四眼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鍾樓為軸線,氣勢非凡,建築造型屬新古典派希臘式,上段的鍾樓的、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鍾製造,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據說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鍾,也是世界著名大鍾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鍾聲象徵著庄嚴,象徵著使命。

交通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4號,建於1940年,佔地190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088平方米。屬近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設計強調垂直的線條,外立面簡潔明朗。底層外牆用黑色大理石貼面,庄嚴華貴。進門兩側有紫銅欄桿裝飾的人造環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樓大廳,滿目紅色,富麗堂皇。廳內36根圓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廳四周牆壁均由紅色瓷磚鋪貼、裝飾,地坪也是紅色地磚鋪成。大樓外觀的凝重與內部的熱烈使其別具特色,在古典建築叢中更顯現代氣息。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是一座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至今已歷了八十多個春秋。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後在此辦公。該建築結構堅實,裝飾精緻,以正門為中軸線形成對稱結構底層大門有雙立柱四根,兩旁有洞形窗戶。二至三層東立面有愛奧尼克柱子,窗戶兩邊也有古典立柱裝飾。外牆用白色釉面磚和花崗石相拼,色調和諧,底樓外牆用蘇州花崗石軒石勒腳。樓內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樓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頂柵和迴廊,至今還保存完好。台灣銀行大樓

現今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該樓興建於1924年,佔地904平方米。整體上屬於日本近代西洋建築風格。東立面配於四根歐洲古典主義式的柱子。從而使其富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這不禁讓人想起具有「東洋倫敦」之稱的東風飯店。這些樓與樓之間內在或外在的聯系,使得外灘的建築尤顯和諧統一,建立一種整體的美感。

麥加利銀行大樓

上海的第一家外資銀行是麗如銀行,就開在如今被人們稱作麥加利銀行大樓之內。大樓共五層,底層外牆用花崗石鋪貼,內部地坪則是黑白對比的大理石。大門則是樓的主線,南北兩邊建築造型對稱。二至四層外立面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第五層橫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為使建築具有高度感,現頂樓加了三角形屋頂,更讓人們感受到麥加利銀行大樓的玲瓏與別致。

友邦大廈(原桂林大樓、字宇大樓)

這里曾是外國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棗《字林西報》館。友邦保險公司於1998年正式整修入駐,故改名為「友邦大廈」。大樓的立面分三個層次。第一層以粗糙的大石塊為貼面;第二層用水泥粉刷;第三層兩側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優雅的塔頂,盡顯了建築的變化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勻稱、和諧。

和平飯店南樓(原匯中飯店)

漫步外灘,有一幢白清水磚牆,紅磚腰線的建築特別引人注目,這座美國風格的六曾樓房就是和平飯店南樓,它位於中山東一路19號,原名中央飯店。這座建於1906年的飯店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1909年「萬國禁煙會」就在這里舉行,1996年又召開了聯合禁毒署舉辦的「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並為「萬國禁煙會」立會址標志。1911年中國同盟本部也在該飯店召開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歡迎大會。這一系列具有紀念價值的史實為和平飯店南樓增添了更多輝煌。

和平飯店北樓(原沙遜大廈)

和平飯店南北兩樓錯落而置,與南樓相比,北樓頓覺氣魄豪華。高77平方米的大樓,由於內外裝飾講究而被譽為「遠東第一樓」。大樓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築風格,外形簡潔明朗強調垂直感,花崗石的牆面,圓錐形的屋頂,紫銅的屋面,無部不滲透出古樸典雅之氣。飯店內部設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國套房。餐廳、大堂裝飾富麗堂皇。還有頗受國外遊客歡迎的上海老年爵士樂隊,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彷彿置於一個世界文化與經典藝術相交融的殿堂。

中國銀行大樓

外灘的建築素以歐洲風格見長,而中國銀行大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之一。大樓分為主樓和次樓。外牆為金山石,屋頂為平緩的四方攢尖頂,上蓋綠色琉璃瓦,樓檐上用斗拱裝飾。東立面從高到低有變形的錢幣形鏤空窗框。大門上方原有孔子周遊列國石雕講述了一個個令人神往的故事。營業大廳的天花板上原來還雕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到處洋溢著古色古香的氛圍。這些雕梁畫棟、碧瓦飛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讓後人得以繼承和發揚。

怡泰郵船大樓

中山東一路北京東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築,它就是怡泰郵船大樓即「格林郵船大樓」。該樓高7層,另有2層地下室。堅固厚實的花崗石拱券大門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層附有外展的陽台,七層頂樓還建有塔樓,雅緻美觀,整個大樓外立面簡潔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正金大樓

建成於1924年,獨具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與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同樣有著花崗石的外牆,明晰的主線,對稱的造型,但少了許多繁瑣的裝飾,使其更顯流暢。大樓底層用大型石塊貼砌。整幢建築給人以穩重感。二至五層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顯示出古典風采。內部大廳中長圓形玻璃天頂,造型典雅,工藝精美,是外灘的典型建築。

怡和洋行大樓

自從1943年上海開埠後,國外商家紛紛開設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幾家之一。此後英商在這里開展了大量的貿易活動。怡和洋行大樓位於中山東一路2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樓一、二層為一段,用花崗石壘砌軸線明顯,大門和雙側窗框都用羅馬半圓拱券石拱造型,正門上方有羊頭浮雕裝飾,顯得莊重堅實,第三至五層又一段,有羅馬科林斯柱式支撐,氣魄雄偉,顯示出濃郁的西歐古典色彩,第三層有石欄桿陽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鑲嵌,第五層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頂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層。

東方大樓

即現在的市公安局交通處大樓原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上海分行的辦公場所。設計師用豪華浮誇的手筆,在教堂和宮殿中把建築、雕塑和繪畫結為一體,並用短檐、波浪形牆面、重迭柱及壁畫,使建築物產生神秘的宗教氣氛。大樓強調立面裝飾和處理,尤為注重建築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貫通的愛奧尼克巨柱,兩側厚實的牆面橫向劃分為三段,頂部出檐較深,並有精緻的雕刻。底層門窗形成三個高大的樓門,居中是線狀的浮雕。另外,大樓在小構體上也精雕細鑿,力求完美可謂是巴洛克式的經典之作。英國領事館

建於1873年,樓高二層,近似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樓宇台基較高,底層豎向中段有五扇圓拱形窗,兩邊房間窗戶倒是圓拱形。外立面整齊見變化。整幢建築外立面原採用清水磚,層頂用中國蝴蝶瓦鋪成,現外牆已採用水泥粉刷,大樓東面樓前有大草坪,環境更現優美。解放後,中國國際旅行社上海分社層設在這里,該社遷出後,由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設在這里。除了上述地處外灘的大廈外,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俄羅斯總領事館以及氣象信號台與外灘的這些建築渾然一體,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萬國建築博覽」的畫卷。
外白渡橋

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鋼鐵結構橋,跨度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車流量很高。因它處於舊時的外擺渡處,人們過橋不付費,故稱外白渡橋。

上海大廈

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於外白渡橋的北側。這是一幢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修簡潔明朗,外觀氣勢宏偉。主樓原名「百堯江大廈」。副樓又名「浦江飯店」。現為三星級賓館,飯店設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國特色高級套房,曾接待許多國家元首及中外遊客。

俄羅斯總領事館

位於外白渡橋北側,蘇州河與黃浦江會合處。該樓建於1916年,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64平方米,樓有四層,帶閣樓。底層一半置於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戶之間有壁柱。屋頂為雙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線尖頂窗戶,西側樓頂有二層樓高的瞭望塔一座,綠色鐵皮穹頂,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觀賞黃浦江、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
氣象信號台

外灘標志性建築之一,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建築物。1884年,法國天主教會創建的徐家匯天文台,在「洋涇浜」外灘(今延安東路外灘)設立氣象信號台,信號台是直豎地上的一根長木桿,根據天文台傳來的氣象信息。1907年,重建圓柱形的氣象信號,台統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們稱為「阿脫奴婆」式建築。為保護這個建築物,1993年外灘改造工程中,將它向東整體移位20米。

⑩ 上海特色建築是什麼

1、東方明珠電視塔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毗鄰黃浦江,與外灘隔江相望,是上海國際新聞中心的所在地。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高468米,現在是亞洲第四、世界第六高塔,是上海的地標之一。

上海東方明珠塔的空中餐廳有1500平方米,可容納350位來賓用餐,並同時提供多款豪華套餐和中西結合自助餐,百餘種美味佳餚不間斷供應,讓遊客既能嘗到美食,又能看到美景,是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在1933年開張典禮上,時任民國政府上海市長的吳鐵城親自出席並發表祝詞。當時前來百樂門的常客里不乏張學良、徐志摩之類的名流,而陳香梅與「飛虎將軍」陳納德的訂婚儀式也是在這里舉行的,國際著名表演大師卓別林及其夫人在訪問上海時也曾慕名前來。

閱讀全文

與外灘金融中心特色建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