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增值稅調整的影響
有利。
增值稅是價抄外襲稅,由客戶承擔。增值稅稅率下降以後,還按原含11%稅率的合同額,等於提高了營業額。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4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② 增值稅轉型對經濟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為消費型增值稅可能帶來的影響1、增值稅轉型會使稅基減少,從而帶來稅收收入的大幅減少。目前增值稅收入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增值稅轉型,企業存量和新購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數量巨大,甚至會出現銷項稅額不夠抵扣的情況,不可避免的會造成財政收入的急劇減少。中國稅制專家高培勇推測:「東北六行業的增值稅轉型試點如果實施到位,政府將少征稅150億元,如果在全國實施,全國減少的財政收入大概在800-1500億元。」增值稅轉型之所以選擇在東北試點,而沒有在全國鋪開主要原因也是考慮到轉型對財政收入的巨大沖擊。2、增值稅轉型會加大對資金的需求,容易誘發過度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增值稅轉型,必定會刺激資本密集型產業設備的更新和投資的擴張,從而容易引起投資需求過旺,產生通貨膨脹的危險。3、增值稅轉型會產生就業的壓力。目前我國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就是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大量的下崗分流人員的再就業崗位都是餐飲、商業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生產型增值稅相對抑制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鼓勵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但是增值稅轉型將刺激企業技術改造,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相應的工作人員就會減少,這必將帶來的人失業下崗,對社會穩定和職工就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考慮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予以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矛盾緩解了再取消優惠政策。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對經濟和社會的各方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從長期看,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可以刺激投資,鼓勵技術更新,促進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其正面效應大於負面效應。對於負面效應,如果採取過渡措施加以緩解就可以較好地解決。增值稅轉型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就是要設法彌補財政收入缺口。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實行消費型增值稅的成功經驗。例如比利時實行抵扣的過渡措施,允許抵扣外購固定資產的部分稅款,不準抵扣的比例逐年減少,直到全額抵扣;挪威、奧地利和荷蘭過渡時期單獨對資本品投資徵收特別投資稅;瑞典採用低稅率抵扣政策,採用列舉和規定的方法對不允許抵扣的資產進行剔除;在借鑒西方國家現成經驗的基礎上,同時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也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增值稅轉型方案。
③ 增值稅稅率調整後,有什麼影響
增值稅稅率調整後,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使企業稅負減輕,一方面企業支出減少,另一方面采購原材料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如果增值稅稅率增加,其影響為增加了企業稅負負擔,也增加了企業支出,采購原材料成本也會相應的提高。我國近些年增值稅稅率不斷下調,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3)增值稅改革對金融機構的影響擴展閱讀:
《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增值稅實質性減稅,現將2019年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三、原適用16%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6%的出口貨物勞務,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0%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為9%。
④ 我國增值稅改革對各個行業的影響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
這項預計將使財政減收超過1200億元的改革是我國歷史上單項稅制改革減稅力度最大的一次。專家認為,增值稅全面轉型對各行業影響不盡相同,技術含量高的產業受惠更為明顯,將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促進作用。 [授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作為流通稅的一種,增值稅按其本意是對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徵收,而不對購進的價值征稅。但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與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消費型增值稅相比,不允許企業扣除購進的固定資產,導致重復征稅。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斌說,生產型的增值稅不允許企業抵扣其購進設備所含的增值稅,這樣一來技術比較先進的行業發展反而受到限制,而這些行業正是我國下一步需要大力引導和發展的。增值稅轉型將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從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變化主要表現在增值稅稅基的縮減,核心內容是允許企業購進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金可以在銷項稅金中抵扣,從而避免重復征稅,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對市場機制的扭曲。
在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王軍說,我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將特別注重搞活市場。尤其是增值稅轉型改革,財政為此少收的1200億元是用於支持企業購買新設備來進行產品升級,將起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培森說,增值稅改革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它意味著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於擴大生產,創新技術,將從投資的角度來擴大內需。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預防出現稅收漏洞,增值稅轉型改革將把與企業技術更新無關,且容易混為個人消費的應征消費稅的小汽車、摩托車和遊艇排除在可抵扣設備范圍之外。同時,作為轉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將相應取消進口設備增值稅免稅政策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增值稅轉型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盡相同。全行業設備、工具類固定資產投資額較大的機械設備、石化業、電燃水業、建材業、鋼鐵和食品飲料業等獲得較大的抵扣稅額。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說,相對於製造企業而言,增值稅轉型對軟體企業的影響相對小一些,但對企業發展同樣帶來積極影響。以浪潮為例,近年來企業購進伺服器和半導體照明設備也很多,轉型之後企業負擔將大大減輕,從而騰出更多資金進行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
⑤ 天風宋雪濤:增值稅改革對各行業利潤有何影響
增值稅是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基數,在這個方面對利潤有影響。增值稅本身對利潤無影響。我以前也一直覺得會計分錄中借:應交稅費-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感覺資產少了一塊,應該對利潤有影響,但要理解增值稅含義,最終承擔增值稅的是消費者。當賣貨的時候 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 應收賬款 應交稅費-增值稅。 銀行存款這塊又補回來了。
⑥ 增值稅新政對於資產管理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最近財政部的通知取消了「追溯」一說,資管產品管理人增值稅從2017年7月1日正式開始繳納。
一個直接的影響,提高了管理人的成本,不過會部分轉嫁到投資者身上;
一個間接的影響,是在降杠桿。對於多層嵌套的資管產品,每一層都有這樣一個費用,那麼成本在層層提高,管理人利潤就在變薄。如果每層的管理人都把成本轉嫁給投資人,那麼產品收益率的吸引力就下降了,會影響到資金募集,這就需要管理人權衡。另一個很大可能的結果是管理人的風險偏好提高,追求更大的收益空間。
資管產品通道費的上升是必然的。
另外多說一句~之前國家稅收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土地,這相當於是一種「人頭稅」,但是這塊的潛力在逐漸變小。替代方式是什麼呢?大家看到政策已經在醞釀「房產稅」了,從趨勢來看,這是一種必然。除了房產稅,還有什麼稅可以挖呢?就是針對金融行業的資本利得稅了,之前為了鼓勵資管行業的發展留了一個口子,部分是免稅(比如股票轉讓帶來的收入)。現在大家的可投資性資產越來越多,資管行業在飛速發展,可以預見的是,關於金融行業的資本利得稅會越來越多(羊養大了就要薅羊毛了呀~)
最後引用一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2014年的觀點:
在201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若引入資本利得稅中國首先要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將分項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改成綜合和分類相結合徵收。在這種條件下,才比較方便的引入資本利得方面的征稅。
樓繼偉還提到中國的國情和其他國家還不同,資本利得稅的改革在財政部計劃之中,但是不是在今明兩年。
⑦ 營業稅改增值稅對金融行業有什麼影響
對於服務業的金融來說很少部分用到增值稅。但是營業稅不一樣,只要你在營業你的營業額都要參與征稅。營業稅改增值稅那對服務業不是增值業的金融來說再好不過
⑧ 增值稅改革後對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影響
增值稅本身稅收制度的完善,有利於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提高GDP。
從表面上看,增值稅轉型,國家財政減收1200億,實質上對國家財政是有增無減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了產品附加質,以及技術進步對企業的貢獻,無法在當期全部計算出來,對國家財政的貢獻也是年年遞增的,遠遠超過減收的1200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對西方及歐盟是災難,而對我國則是機會,絕對是機會大於災情。通過增值稅轉型及其他相關積極財政政策的出台,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對提高中國在世界舞台的政治、經濟地位都有著巨大的歷史意義。
關鍵要看中國政府的把握機會的能力了。
⑨ 增值稅改革有哪些影響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准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1. 增值稅改革對企業凈利潤有直接的影響;
2.增值稅轉型對製造企業而言,直接受到影響的項目有: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應上交增值稅、應交地方的城建稅等附加稅費基數和稅費額、購入應稅固定資產計價、產品成本、所得稅稅基及所得稅稅額。因此,增值稅轉型將給企業帶來利潤的增加,從而增加投資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