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12月1日哪些貸款平台關閉了
2017年月1日是推出了《關於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沒有貸款平台關閉,只不過是按照通知來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然後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7年12月1日印發並實施。
規定不得撮合或變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關利率規定的借貸業務;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不得將客戶的信息採集、甄別篩選、資信評估、開戶等核心工作外包。
不得撮合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參與P2P網路借貸。不得為在校學生、無還款來源或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提供借貸撮合業務。不得提供「首付貸」、房地產場外配資等購房融資借貸撮合服務。不得提供無指定用途的借貸撮合業務。
各類機構違反前述規定開展業務的,由各監管部門按照情節輕重,採取暫停業務、責令改正、通報批評、不予備案、取消業務資質等措施督促其整改,情節嚴重的堅決取締;同時,視情由省級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金融監管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對協助各類機構違法違規開展業務的網站、平台等,有關部門應叫停並依法追究責任。
(1)2017金融公司貸款叫停擴展閱讀:
尤其是對於未經批准經營放貸業務的組織或個人,在銀監會指導下,各地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和取締;對於借機逃廢債、不支持配合清理整頓工作的,加大處罰、打擊力度;涉嫌非法經營的,移送相關部門進行查處。
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停止提供金融服務,通信管理部門依法處置互聯網金融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等違法違規活動的,分別按照處置非法集資、打擊非法證券活動、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等工作機制予以查處。
對涉嫌惡意欺詐和暴力催收等嚴重違法違規的機構,及時將線索移交公安機關,切實防範風險,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於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
② 在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貸款還要還嗎
看看徵信上有嗎,如果徵信上沒有就不管了,如果徵信上有,就會有逾期,影響你徵信的。
③ 2017金融業發生哪些大事
即將過去的2017年,必然是載入中國金融業史冊的一年。趣店風波、「無現金時代」之爭、資管行業大一統、人工智慧崛起……金融亂象糾偏的背後,無不透露著日漸鮮明的監管信號。
④ 2017年被金融業稱為「史上最嚴」監管年嗎
面對風險隱患的不斷暴露,2016年下半年以來,防範金融風險成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2017年更被金融業稱為「史上最嚴」監管年,監管政策步步收緊,大額罰單頻頻開出。
金融監管全面升級的背後,是監管層對風險的清醒認識和「鐵腕」治亂的決心。專家認為,2018年金融業將繼續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放在首位,監管機構的牙齒將更「鋒利」,日常監管將更加嚴格,標准更高,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也將加大。
據了解,目前銀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分別比年初減少3.4萬億元和1.4萬億元,理財產品增速降到4.7%,同比下降26.5個百分點。
⑤ 2017金融業有什麼大事件
即將過去的2017年,必然是載入中國金融業史冊的一年。趣店風波、「無現金時代」之爭、資管行業大一統、人工智慧崛起……金融亂象糾偏的背後,無不透露著日漸鮮明的監管信號。
金融開放路線圖:
外資持股比例提高
始於1978年底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中國商業銀行資產名列全球第一,股市市值全球第二,私營部門債券市值全球第三。
近日,銀行、證券基金和期貨等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開的消息,引起外資金融機構高度關注,一些外資私募已開始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這不僅增添中國金融市場的活力、動力,也將有助於提升中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金融業對外開放對小型金融機構的影響將更為明顯,未來外資控股的證券、期貨、基金公司有望誕生,外商獨資資產管理公司也將越來越多。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
強化調控監管防範風險
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其設立強化了統籌協調監管,為對外開放做出制度保障。
金融穩定委員會的設立將統籌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分析研判國際國內金融形勢、做好國際金融風險應對、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處置和維護金融穩定重大政策。同時指導地方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對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進行業務監督和履職問責等。
金融行業一向欣欣向榮!
⑥ 金融公司把我的所有貸款手續辦完了,後面說銀行沒放款,他們會不會拿了貸款不給
看一下是哪家銀行的,可以打電話問一下銀行,比較安全。
⑦ 2017年12月1日起國家大力整頓網貸,網貸逾期沒還上的,網貸公司還敢暴力催收,恐嚇,爆通訊錄嗎
通迅錄都被爆了,還還個毛線啊,網貸高高爆完通迅錄你就是大哥了,爆通迅錄的直接不還,通迅錄都爆了,你還有什麼好怕的
⑧ 2017年資金鏈斷裂企業,有哪些
2017年資金斷裂的中國企業名單出爐,共有十三大企業。在2017年這個經濟下行、金融去杠桿並行的年份,他們的杠桿終於承擔不了擴張的野心,資金鏈斷了。
2017年資金鏈斷裂的企業有:魏橋集團、丹東港、五洋建設、大連機床、江泉集團、齊星集團、博源集團、輝山乳業、保千里、龍力生物、億陽集團、東銀控股和樂視。
魏橋、丹東港、五洋、大連機床
雖因種種原因沒造成實質性的債務違約,魏橋集團緊急向行業協會求援文件中提到的2000多億銀行貸款暴露了其債務壓力。丹東港集團發行的10億元中期票據因未能按期兌付本金,出現了實質性違約。五洋建設負債率不高,但墊資建設的模式影響了資金的周轉。連續多次違約的大連機床逾期債務超過60億元,佔2015年末未經審計凈資產的117.28%。
總結:這些企業大多有著較大的融資需求,資本市場和本地金融機構都已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
⑨ 2017金融行業p2p8月開始整頓嗎
這個不好說的,應該說對行業的做的更加規范,對於投資用戶是有好處的。
反之,平台真正的價值開始體現出來如互貸。
⑩ 2017年11月份小貸怎麼都不可以在借了什麼情況。是不是都被整頓了
服氣了還進去了兩萬了,所有都是綜合評分不足,為啥啊,都是用了一年,這大過年的,指望他們過年呢,這可好,倒貼進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