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歐盟的禁止令是什麼
8月7日報道,梅德韋傑夫7日宣布,俄羅斯將「全面禁止」進口來自歐盟、美國及其他制裁俄羅斯的西方國家的食物,禁令立即生效,為期一年。
報道稱,梅德韋傑夫在電視轉播的政府會議中表示:「俄羅斯將全面禁止從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進口牛肉、豬肉、水果和蔬菜、家禽、魚類、乳酪、牛奶和乳製品。」
他說,禁令立即生效,為期一年,直到「我們的夥伴國針對制裁採取建設性措施」。
『貳』 歐盟停止制裁,俄羅斯的經濟會好轉嗎
歐盟停止制裁,對俄羅斯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徹底解決俄國經濟增長率低還是得靠盤活俄國國內的市場經濟。
『叄』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包括哪些方面
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的二輪制裁措施:
第一輪制裁:
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亞宣布獨立並成為主權國家,且申請入俄,俄隨後立即啟動相關憲法程序。美國當日宣布對7名俄官員實施簽證禁令和資產凍結等制裁措施。歐盟也決定自即日起對「破壞烏克蘭主權」負有責任的21人實施限制旅遊、凍結在歐盟資產等制裁措施。20日,美國宣布除擴大對俄官員制裁范圍之外,還把為遭制裁人士提供服務的俄羅斯銀行列入制裁名單。歐盟決定加大對俄制裁力度,包括增加12名制裁對象和取消原定今年6月舉行的歐盟-俄羅斯峰會。24日,除俄羅斯外的八國集團成員決定不參加原定於今年6月在俄羅斯索契召開的八國集團峰會。
第二輪制裁:
2014年4月28日,白宮新聞發言人卡尼28日表示,美國宣布對7名俄公民及17家企業實施制裁,作為俄羅斯「未履行日內瓦協議」而受到的懲罰。制裁具體內容包括:凍結個人和企業在美國的資產,禁止制裁人員入境,同時在美國境內或與美國公民進行的經濟交易也均被禁止。被制裁的俄羅斯公民則有副總理科扎克,能源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以下簡稱「俄石油」)總裁謝欽等,其中包括2名所謂普京政府的「關鍵人物」;受制裁的企業則分別由企業家季姆琴科、羅滕貝格兄弟和科瓦爾丘克等控股,他們被指控與普京「關系密切」。此外,17家受制裁企業中的13家被吊銷從美國進口產品的許可證,美國還宣布禁止向俄出口任何可能用於軍工行業的高科技產品。隨後,國際支付系統維薩(visa)宣布暫停製裁企業中2家銀行的交易業務,歐盟、加拿大、日本等也紛紛跟進制裁措施,但除加拿大外,其他國家的制裁名單中並不涉及俄羅斯企業,只是禁止受制裁人員入境。
『肆』 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以後的形式影響
現在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分為兩手,一手是明德,限制銀行資金往來;一手是暗的,通過歐佩克壓低原油出口價格,影響俄國經濟。
前一手對俄國的打擊主要體現在對外貿易的開展方面,影響尚可接受。
但後一手對毛子的影響太過巨大,毛子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以資源輸出為主要獲利手段的國家,已經去工業化了
按照毛子自己的統計,只有當原油價格達到112美元每桶的時候,國家預算才能平衡。但目前,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放開了開采限制,美國的原油輸出量也在增加。國際油價下滑,對毛子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
實際上看一下為什麼毛子前一階段和中國就天然氣供應達成協議,解決了這個談了幾年的合同。就是因為毛子沒錢了,需要馬上通過其他渠道獲得足夠資金
為了抵禦美國的威脅,普金已經表示要增加軍費投入,但錢從哪裡來?另一方面,毛子的養老金已經出現問題了
這一切導致的後果就是毛子將死於歐美的經濟制裁,最終不得不放棄自身主張
從未來影響上看,中國會借機對毛子加以扶植,以保持美國隊毛子的注意力,同時撈點好處
這次李總理訪俄國,承諾的盧布-人民幣互換,借給毛子的三桶油100億美金的貸款,就是這種政策的體現
『伍』 聯合國制裁名單,美國制裁名單,OFAC 制裁名單有什麼區別
聯合國的制裁主要包括三項內容,軍火禁運、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與銀行有關的主要是資產凍結,聯合國要求所有成員國毫不拖延地凍結被列入凍結資產名單的個人和實體擁有或控制的資金、其他金融資產和經濟資源。需要注意的是,聯合國擬定的制裁措施都只針對某些特定的個人和實體,而不是全面制裁某個國家。所以,銀行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措施,需要逐個國家查詢業務涉及的實體和個人是否在制裁名單內。
關於美國制裁。美國制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制裁范圍廣,美國財政部擬定的制裁名單中包括1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5個全面制裁國家,11個非全面制裁國家。而且,美國財政部不定期公布受到制裁的實體和個人名單(SDN List),目前有超過6000個實體和個人被列入制裁名單;二是制裁力度大。美國禁止美資銀行向遭到全面制裁的國家直接或間接提供金融服務,任何美資銀行違反了有關規定,不僅會遭到罰款5萬~1000萬美元的民事處罰,甚至會遭到入獄10~30年的刑事處罰;三是制裁影響大。美國制裁法律是一個體系龐大、涉及行業眾多、懲罰力度極強、影響跨越全球的經濟和貿易制裁網路。由於美元是國際結算最重要的貨幣,一旦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則受制裁者就陷入了一個無形無影卻又無處不在的制裁大網,在美國勢力可以控制和影響的范圍內,其所有金融行為都面臨著被拒絕、其全部財產都面臨著被限制轉移的巨大經濟風險。
關於歐盟制裁。相對於美國制裁,歐盟的制裁措施有以下特點:一是制裁范圍更廣。目前歐盟的制裁名單內有30多個國家,遠遠高於美國制裁國家的數量。受歐盟制裁的國家名單中除了美國制裁的國家外,還包括埃及、幾內亞、摩爾多瓦、突尼西亞,甚至包括中國和美國;二是制裁對象針對性強。與美國實施的全面制裁不同,歐盟目前沒有對任何一個國家實施全面的貿易禁運和金融制裁,歐盟制裁法令針對每個受制裁的國家均有不同的制裁措施,所有的制裁措施都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實體和個人,而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三是歐洲銀行在執行時參考美國制裁法令。由於近年來多家歐洲大銀行遭到美國當局的反洗錢調查,甚至巨額罰款,因此,在實務中大部分歐元清算行都會參考美國財政部擬定的制裁名單,對受制裁對象進行嚴格控制。
『陸』 歐俄相互制裁重創經濟,俄羅斯損失多少
歐俄之間的經濟戰——制裁與反制裁是一把雙刃劍,導致雙方利益俱損。危機常態化與反危機常態化已變成俄羅斯經濟的主要特徵。美國期盼的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斷崖的局面短期內難以出現。歐俄經濟戰沒有贏家,如果有贏家的話,那麼美國則是歐俄經濟戰背後的最大贏家。
2016年7月1日,歐盟理事會宣布,因為俄羅斯未能執行明斯克協議,歐盟已正式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到2017年1月31日。作為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指令,將限制進口實施對俄制裁國家的食品禁令延長至2017年12月31日。因烏克蘭危機,歐盟從2014年夏季開始對俄實行經濟制裁,俄羅斯採取限制歐洲食品和糧食作物進口作為反擊。2016年7月底,歐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到期。歐盟最終決定對俄在金融、石油和國防合作領域的經濟制裁延長半年。
歐俄間的轉圜窗口曾經出現
在2016年6月16—18日召開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包括義大利總理倫齊、法國前總統薩科奇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歐洲政要以及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道達爾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等大公司的領導人悉數到場。普京與歐洲與會者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歐盟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問題。此前,為回應歐盟國家領導人的說情,普京宣布釋放被俘的烏克蘭女飛行員薩夫琴科。俄方深知此次與容克會晤的重要性,這是烏克蘭危機兩年來歐盟最高級別領導人首次訪俄。另外,論壇閉幕72小時之後,歐盟28國大使將討論是否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在論壇上,參會的歐盟企業領導人呼籲歐俄雙方取消兩敗俱傷的制裁與反制裁。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呼籲俄首先停止對歐盟的反制裁措施。倫齊在與普京會晤時也暗示,只要俄羅斯率先取消對歐盟國家的反制裁,歐盟就將減輕或者不會再次延長即將到期的對俄制裁。但是當普京會晤容克時,後者不僅並未給出倫齊同樣的暗示,而且其態度依然強硬,敦促俄羅斯必須履行明斯克協議。容克表示,「俄羅斯是明斯克協議的簽署夥伴,對此負有義務,下一步很清楚,那就是全面貫徹協議,只有這樣才能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事實上,多數反對繼續對俄制裁的歐盟成員國都希望俄方首先做出讓步,取消對歐盟的反制裁。雖然俄羅斯迫切希望歐盟取消對俄制裁,但擔心在自己宣布單方面取消對歐盟反制裁後,歐盟仍維系對俄制裁,置俄羅斯於尷尬處境之中。聖彼得堡俄歐會晤之後的6月20日,法國外長艾羅仍在呼籲歐俄雙方對待制裁與反制裁採取「開放」態度。
俄羅斯並未如歐盟國家所願選擇「開放」的態度,歐俄雙方取消制裁與反制裁的轉圜窗口就此關上。由於歐盟多數成員國的反對,此次對俄羅斯制裁並未如此前那樣由歐盟機構宣布自動延長,而是經過了6月21日歐盟成員國大使會議的討論。與會部分歐盟成員國大使公開表達了對制裁措施的保留意見,但會議討論的最終結果是延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6個月。歷史不能假設。但倘若俄羅斯接受了倫齊和薩科奇的建議,率先取消對歐盟國家的反制裁,或許歐盟將取消對俄羅斯的延長制裁,至少會減輕制裁。對於延長制裁的決議,普京表示,不會怨恨歐盟,願意繼續推動歐盟和俄羅斯關系的發展。
在7月16日召開的烏蘭巴托亞歐首腦會議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與歐洲領導人會晤時再次談及歐俄制裁與反制裁的話題,俄方態度仍未有實質性的變化。他說,俄方不會率先放棄對歐盟的反制裁。不是我們最初發起制裁的,因此我們不會請求任何國家取消制裁。我們會讓歐盟自行確定今後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制裁與反制裁是相互加害
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加上2014年6月開始的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重創了俄羅斯經濟。2015年體現得尤為明顯。俄羅斯2015年主要經濟數據全面大幅下挫:GDP同比下降3.7%(這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政府財政收入減少3萬億盧布(約合429億美元)。從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盧布對美元累計貶值72.2%,對歐元累計貶值51.7%。盧布貶值直接導致俄國內通脹率上升和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年化通脹率高達15.9%(據前俄經濟部副部長斯塔里科夫透露,實際通脹率在2015年下半年達到了將近30%),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下降4%,超過GDP的降幅(這是自2000年之後俄羅斯首次出現),實際養老金減少3.8%。最能夠反映民生狀況的標准指標——零售貿易額下降10%,實際工資收入的下降9.5%,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降幅。
歐盟對俄羅斯制裁令中最嚴厲的部分是金融制裁。制裁前,歐洲佔俄羅斯銀行發行新股市場約50%的份額。金融制裁令禁止所有歐盟國家的公民購買大多數俄羅斯金融機構發布的債券和股票、禁止俄羅斯銀行在歐洲證券交易所發布新股、禁止以這些交易所為平台從非歐洲國家募集資金。金融制裁令指向俄羅斯國有資本控股至少50%以上的銀行,涵蓋俄羅斯金融系統的大部分資產。這事實上切斷了俄羅斯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外部融資渠道。
限制對俄技術出口的制裁令阻斷了俄羅斯獲得先進的煉油設備和技術的最主要渠道(未針對天然氣行業)。俄方不能再從歐洲進口深水石油鑽探、極地開發以及頁岩油提煉設備。俄羅斯在極地地區已經投入大量先期開發資金的諸多石油開采項目不得不中途擱置。限制俄羅斯武器采購的制裁令禁止任何向俄方出售高端軍事裝備的合同,同時控制對俄軍民兩用物項的技術出口,包括微晶元和精密製造工具。受制裁令限制,歐盟的前華約國家放棄了已經簽署的價值32億美元從俄進口武器配件的合同。上述技術限制政策對俄羅斯軍事裝備采購和軍工製造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在歐俄開始制裁與反制裁戰之前,歐洲的經濟並未走出主權債務危機後的萎縮狀態。俄羅斯的反制裁措施讓歐洲經濟再次遭遇寒流。根據法國國際信息和展望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僅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間,支持對俄制裁的歐美國家出口損失602億美元。其中歐洲國家損失約為500億美元。損失最嚴重是德國,每月8.3億美元,波蘭、荷蘭和法國每月損失約2億美元。」該報告指出,「自2014年8月制裁令實施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出口量平均減少12.9%」。奧地利經濟研究所的調查報告表明,「俄羅斯反制裁對歐盟產生的傷害不亞於俄方的損失——僅在制裁的頭一年,歐盟共犧牲掉約200萬個就業機會,1000億歐元的產值化為烏有」,「以個別國家而言,超過6000家公司在俄羅斯深耕的德國損失最慘重,受波及的就業機會約達50萬個,相當於270億歐元的產值;義大利和法國各有20萬、15萬人因此失業」。
俄羅斯實施反制裁令後,原來與俄羅斯經濟密切、大量向俄羅斯出口農產品和食品的東歐國家受損程度最為嚴重。以拉脫維亞為例,該國的里加聯合奶製品廠2015年因俄制裁損失600萬歐元。依據俄經濟發展部的數據統計,俄羅斯對西方實施農產品和食品禁令後,相較2013年(俄實行特別經濟措施前最具代表性的一年),西方國家直接農產品和食品銷售損失約合86億美元。
危機與反危機下常態化的俄羅斯經濟
西方的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壓力。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2016年1月在蓋達爾經濟論壇上坦承,「俄羅斯經濟形勢復雜而又嚴峻,正在遭遇近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但他強調,「經濟局勢仍然可控」。目前的經濟危機仍在俄羅斯多數民眾可承受范圍之內。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7月8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58%的俄羅斯民眾認為俄羅斯針對西方的經濟反制措施未對自身生活產生影響,65%的受調查者認為,反制裁措施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影響更嚴重。
西方對俄制裁出台後,為適應新形勢,俄羅斯加快了具有進口替代性質的反危機經濟政策調整,俄羅斯進入「忍耐型」的經濟發展。根據2015年俄羅斯政府推出的調整計劃:5年內減少20個關鍵領域的進口,涉及採掘機械、電子工程、生物科技、化工制葯等領域。目標要將對外國農林業機械的依賴降低56%、食品加工降低53%,工程機械降低34%。為此,俄政府采購不再堅持「技術性能優先」的原則,而改行「俄羅斯製造優先」,「擺脫外部依賴優先」。俄政府還認定,如果中小型合資企業中擁有51%的俄羅斯人股份,即擁有俄企地位,可以按照中小企業的特別配額參與俄羅斯國家采購。
2014年11月,俄羅斯央行放棄「盧布盯住美元」的政策,並大幅上調利率,以應對資本外逃並壓低通脹率。這一政策雖未立竿見影,但在2016年開始初見成效。截至8月,盧布兌美元上漲了13%,漲幅在所有新興市場貨幣中排第三。俄羅斯本幣債券今年的表現在摩根大通公司監測的15個國家中排名第三。8月23日,俄羅斯Micex股指觸及紀錄高點。按美元計算,該指數2016年已累計上漲25%,使俄羅斯的表現在MSCI明晟(MSCIInc.)追蹤的23個新興國家中排名第六。2015年3月,普京批准俄財政部關於建立不可撤銷信託體系服務公司的建議,支持俄財政部推動俄資本去離岸化的倡議,鼓勵俄境外游離資本以公司注冊資本金形式,作為信託投資迴流,免除相應的財產稅,同時不再追究資產來源和外流原因等法律責任,並按注資股比分享公司盈利。此外,俄財政部推動立法,要求在外國企業控股達到或超過10%的俄羅斯納稅人,只要在2016年4月1日前申報資產情況,申報後可免除資產不明來源法律責任。上述舉措增加了外部資本對俄羅斯經濟環境的信心。俄羅斯央行發布的公告顯示,2014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額達1515億美元,是2013年的近2.5倍,而在2015年俄羅斯政府實行海外資本大赦後,當年外逃資本降至1180億美元。目前尚不能斷定俄羅斯資本外逃從根本上得到扭轉,但至少外逃資本出現止跌回穩的勢頭。
從蘇聯解體之初的俄羅斯整體社會經濟危機到1998年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危機與反危機已經成為當代俄羅斯的常態。普京政府歷練出一整套應對經濟危機經驗,加之民眾堅韌的傳統耐受力,現代俄羅斯社會已經形成危機自我適應機制。2000—2007年間,俄羅斯GDP年均7.2%的八年高速增長與國力的迅速恢復為普京提供了民意支持和執政合法性的基礎。美國發起並主導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其目的不僅在於迫使俄羅斯執行明斯克協議,更在於以壓促變,籍此力促俄國內生成反普京的政治氛圍,防止其在2018年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但目前的俄羅斯國內政局,尚未見普京無法繼續當政的任何跡象。普京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問題上的成功出擊為其化解國內危機並繼續執政奠定了難以撼動的基礎。美國期盼的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斷崖的局面短期內難以出現。
俄羅斯當前經濟危機的形成並非單純源於西方的經濟制裁,它與世界經濟整體低迷,尤其是國際能源價格的一路下跌密切相關。究其根本,在於產業結構不合理,嚴重依賴資源稟賦。其GDP的10%、政府預算收入的50%、出口總額的78%都依賴於能源出口;國際油價每降低10美元,俄羅斯財政赤字增加GDP的1.4%。俄羅斯經濟紓困的關鍵在於完成能源經濟向現代化經濟的轉型。
歐俄之間互相加害式的制裁與反制裁不可能長久。深受俄羅斯反制裁之苦的歐盟各成員國要求取消對俄羅斯制裁的呼聲勢必在不久的將來轉化為實際,「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之牆已經開始搖晃」。今年4月28日,法國國民議會以多數票通過了反對黨提出的呼籲政府解除對俄制裁的議案。匈牙利、塞普勒斯、希臘、義大利和斯洛伐克等五個歐盟成員國對繼續制裁俄羅斯明確表示反對。其中,匈牙利外長表示,歐盟同意延長對俄制裁的決定是「不正確和反民主的」。義大利率先向俄羅斯表態,願意單方面減少一些商業方面的制裁。德國表示,不會處罰義大利等國的對延續制裁的自行松綁行為。8月18日,默克爾表示,德國願意成為第一個解除對俄制裁的國家,只要俄羅斯執行明斯克協議。顯而易見,沒有歐俄的和解就沒有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加之歐盟在能源安全、地區反恐和難民等問題上也亟需俄羅斯的合作,因此歐俄經濟和解、雙方取消制裁和反制裁是未來發展的大勢。
歐俄經濟戰雙方沒有贏家。如果有贏家的話,那麼非美國莫屬。歐俄經濟關系齟齬的背後是政治安全關系的惡化,歐洲更加依賴美國的力挺。依照俄羅斯發布的統計數字,歐俄雙邊貿額易2015年下降10%,而美俄雙邊貿易卻逆勢上揚6%。歐俄經濟困局中的資本外逃大潮大多流向美國。美國企業也趁歐洲競爭對手的缺失,在俄羅斯市場大展拳腳。如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貝爾直升機公司和俄羅斯烏拉爾飛機製造廠簽署合作協議(雖然後者的母公司在制裁黑名單上),在葉卡捷琳堡組裝貝爾公司的單引擎輕型直升機;位於莫斯科的波音公司研發中心項目依舊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進。
『柒』 歐盟對朝實施新制裁措施4人被列入制裁黑名單是怎麼回事
4月6日,歐盟宣布對朝鮮實施新制裁措施,擴大對朝鮮投資與服務領域的限制。
『捌』 被制裁的歐盟和德國中國研究所受影響了嗎
顯而易見的痛徹心扉,要不然它們也不會跳腳!
『玖』 歐盟對我國實行的不正當貿易制裁案例
不太可能,歐盟最近也不太平,內部也不團結,不然就不會有脫歐了啊。
『拾』 哪些個人和團體受歐盟制裁的影響
過去有,香港的企業。以及一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