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銀行存管。很多理財平台都沒有銀行存管,特別是新起的小平台,回用超高的收益來吸答引投資人的眼球。 二、分紅騙局。一個以假亂真的理財投資平台很難辨別,一些用戶雖說也相當小心只投資了一部分錢進去,但防不勝防,
⑵ 2017年最盛行的十大騙局 你能對付幾個
臨近年終,就在大家打算為年底目標沖刺一把,多賺獎金准備在春節放飛自我時,可別忘了詐騙分子也是這么計劃的。此時,雙十二、元旦購物浪潮接踵而來,在外工作的人們也忙著訂春節的車票、機票,這些都給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在此,全國首個警民聯動的網路詐騙信息舉報平台——獵網平台對2017年網路詐騙新趨勢進行盤點,看看這些騙局你都能識破嗎?
趨勢一:移動支付成主流當心二維碼藏陷阱
手機支付極大程度上便捷了人們生活,讓大家輕松出行。然而,有許多不法分子利用掃描二維碼的方式來實施詐騙,令人防不勝防。例如在共享單車上,用虛假二維碼覆蓋正規二維碼,將頭像設置成共享單車官方圖標,騙用戶支付或充值;在商店二維碼旁邊配以「掃碼搶紅包」、「掃碼優惠」等充滿誘惑的文字,誘騙用戶掃碼,進而獲取用戶信息或直接引導用戶轉賬。甚至還有不法分子仿製交警貼在車上的違法停車告知單假罰單附有支付二維碼,誘騙車主掃碼支付「罰款」。
趨勢二:假商家要退款用戶當心「被網貸」
一般人們都會認為自己銀行卡余額較少,即使遇到騙子也沒有關系,但根據獵網平台接到的舉報案例發現,在2017年常見的退款詐騙中,詐騙分子利用手機接收簡訊驗證碼,誘騙受害者進行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最後將貸款轉入騙子的賬戶中,此類詐騙往往涉案金額較高,給用戶帶來嚴重的財產損失。
趨勢三:手機也中勒索病毒支付方式更「親民」
手機勒索軟體由於製作成本低廉、變現較快,成為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常見工具。目前手機應用市場上各類勒索軟體形式各異,不同於電腦中的勒索軟體需要比特幣來支付,手機勒索軟體中的支付形式顯得更加「親民」。
在2017年被捕獲的一批勒索軟體,在勒索界面附上了微信二維碼信息,並提示中招者可以直接微信掃描二維碼支付,支付成功後自動解鎖,用戶掃碼後自動進入轉賬界面。然而通過技術分析,該類勒索軟體根本沒有與微信轉賬相關的任何代碼,所謂的「掃描支付,自動解鎖」其實是一個騙局,即便用戶轉賬也不會自動解鎖。
趨勢四:假客服要求提供付款碼僅憑數字就盜刷
由於掃碼付款既簡單又方便,在2016年出現許多詐騙分子將二維碼截圖後,進行盜刷的騙局。但在2017年,由於支付公司在付款二維碼截圖過程中加入了防騙提示或是保密設置,騙子緊接著想到了對策,改成騙取付款碼下的數字進行盜刷,形成了一條新的產業鏈。
不法分子常會偽裝成商家客服,要求用戶提供支付寶、微信等付款條形碼下的數字,再以數字失效為由,要求用戶多次刷新數字並發送,進而實現盜刷的目的。
趨勢五:下載指定軟體不料賬戶密碼被雲盤共享
不需要使用釣魚網站和木馬軟體,就能盜取用戶隱私信息。今年騙子又出現了新花招:只要騙取受害者信任後,讓其下載雲盤、同步軟體等產品,登錄上騙子指定的賬戶進行文件上傳,同步,就可以輕松得到信息。更可怕的是,如果用戶隨時同步了簡訊驗證碼,騙子就可以輕松地盜取銀行卡內資金。
騙子常會偽裝成電商、供應商等客服,要求用戶下載某些雲盤同步類軟體,然後提供指定的賬號密碼讓用戶登錄。此時,如果用戶登錄並按照騙子的指令將個人賬戶、密碼等信息同步在軟體上,賬戶上的資金就會被悄無聲息地轉走了。
趨勢六:移動端新型釣魚網站更隱蔽易中招
隨著安全廠商加大了對釣魚網站的打擊力度,釣魚網站製作者也隨之加強了隱蔽手段,利用短網址、雲盤服務、瀏覽器、社交工具等產品分享功能傳播鏈接,最終通過網址跳轉,將用戶引導至釣魚網站,展開網路詐騙。
趨勢七:賠款竟要開親密付當心此類詐騙簡訊
早在2013年,360公司就發現了一種綁定受害者網銀賬戶的高危欺詐,近幾年隨著手機支付使用越來越普及,2017年出現了一種類似手段的詐騙,利用某支付平台親密付功能綁定賬戶,盜刷受害者賬戶。
2017年5月,狄先生收到了以航空公司名義發來的航班延誤簡訊,簡訊中附有航班信息和客服電話,並稱狄先生可獲得300元的延誤補償。假客服在電話中指導狄先生進行退款操作,並提供了企業賬號,還要求狄先生開通親密付功能。然而狄先生開通後就發現自己的產生了兩筆扣款,意識到被騙的狄先生立馬報了警。
趨勢八:朋友圈裡搞投資?切忌賭徒心理
在大家的微信群或者朋友圈中,往往會出現許多打著優惠旗號的活動或產品推薦。前不久,王先生就在微信群聊中看到了一個名叫「雙人半價奪寶」的微信公眾號分享。隨後王先生查明此公眾號有企業認證,便認為此平台可信度較高。
王先生前期投入了較少的金額,發現每天都有一定的收益,於是後續批量投入資金,但逐漸開始虧本。「賭徒心理」作祟的他,想要再多投資一些,好賺回本錢。結果再聯系客服時,發現對方將自己拉黑,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而且投入的資金也血本無歸。
趨勢九:身份冒充又出新花樣當心「好友」是高仿
以往身份冒充類網路詐騙往往發生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然而今年騙子們轉移作案陣地,將目光聚焦到了微博。騙子專門研究受害者微博人員關系、聊天內容等社交習慣,然後更改頭像、昵稱創建高仿號,由於冒充的用戶基本都是在國外,令其微博好友難以及時分辨真假。
趨勢十:多種手段組合「幽靈」詐騙防不勝防
2017年3月,360協助深圳警方成功打掉了這個「午夜幽靈」電信詐騙團伙,警方認定這是一起依託於個人信息非法交易產業鏈,結合了手機雲服務、運營商副號業務及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高科技、高智商、跨平台、遙控式的新型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且這類盜刷主要利用了各個平台服務商的不同業務,單個業務沒有盜刷的安全風險,但組合起來,形成盜刷,且為了讓受害者難以察覺,犯罪分子專挑深夜作案,整個過程不需要與受害者有任何接觸,受害者也無需回復任何簡訊,防範十分困難。
由以上十大案例來看,當前網路詐騙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獵網平台防詐騙專家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年關將近,詐騙分子高度活躍,各種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此時更需提高防騙意識,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
獵網平台是由北京市公安局聯合360共同推出的,通過互聯網平台和互聯網技術打擊網路詐騙犯罪的創新平台。截至目前,獵網平台已與全國300多個地區的公安機關建立聯系,協助偵破100多起重大網路詐騙犯罪案件,涉案金額為1.7億元,打掉了10餘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大型詐騙團伙。網民可以通過該平台向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舉報惡意程序、惡意網址、詐騙電話等。網民舉報的每一條信息,都將收入獵網平台的大數據,為警方破案提供有效的線索。
⑶ 深圳淘淘金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真的是利用貸款來騙錢嗎,我被騙了一千多,該怎麼辦
貸款還要質押金,頭回聽說。這都是騙子們的伎倆,千萬不要信,信了你只會越走越深,慢慢的把錢都騙去。正確的姿勢是趕快報警,不讓騙子更多的得逞
⑷ 怎麼舉報互聯網金融騙局
搜集證據材料立即報警解決。
到互聯網舉報中心舉報。
⑸ 十大互聯網金融陷阱風險有哪些呢
一、龐氏來騙局:披著亮麗外衣的「自拆東牆補西牆」老牌金融陷阱
二、虛擬貨幣:比特幣引發各種緊跟風口的新潮騙局
三、消費返利:偽裝公益消費的網路傳銷陷阱
四、違法P2P平台:高利率誘惑的虛假標的
五、消費金融套現:網購平台的信用額度已成非法吸錢產業鏈集中地
六、借款傭金:「借款傭金」成最常見的網貸詐騙形式
七、「套路貸」:受害人債務成幾何式增長
八、網貸手續費:專盯急需貸款人群騙取手續費、傭金
九、釣魚網站:仿冒真實網站地址或頁面
十、網路外匯理財:高大上包裝之下的投資平台易設陷阱
⑹ 馬上金融。。。。。這就是個騙局,希望大家不要在去上當受騙,我真心的實話實說。
馬上金融消費貸,太坑,就是個騙局,大家要小心了!
⑺ 互聯網金融可以賺錢是真的嗎
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金融活動中來。互聯網的全覆蓋性、低成本、傳播速度快,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金融服務。這也充分的體現出「金融為 民」的本質,只有真正的服務於人,才是金融工具的最根本屬性。當然,在投融雙方構成中,投資人環節顯得尤為重要。投資人的心態、投資人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審視程度都將決定著未來投資回報、投資收益的實現,以及所有發展的前途。今天,我們通過 「給投資人的五大忠告」將闡述投資人理財心態、以及投資人理財應該規避哪些「自身心理風險」。
第三、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人間世。原文是:「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往往覺得自我感覺良好的、經驗豐富的投資 者,最終都會走了眼、遇到風險。在心理學中,這屬於經驗來源,投資人根據以往的投資經驗、自身操作經驗來取得信息。說白了就是,我有經驗,我是「老司機」 這種互金平台我投了資好多了,正常回款,再投資一個新平台根據我的經驗判斷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投資人表現出來的這種「自信」是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就 想「溫床」一樣慢慢占據投資人心理,讓投資人有一種「陰溝里豈能翻船」的心態。然而,互金平台的運營模式、構成模式、理財產品金融屬性都不相同。投資人一 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千萬不可用之前的經驗進行盲目的判斷。不可對不熟悉的模式用之前的投資經驗進行「生搬硬套」,一旦出現盲目判斷,不僅僅是投資出現 偏差,也可能會調入「詐騙」包裝的陷阱。
第四、小薅怡情,大薅傷身,強薅灰飛煙滅
在互金平台活躍著一批特殊的投資人,這些投資人以較少的付出本金換取較大的投資收益為目地。這群投資人叫做「羊毛黨」俗稱「薅羊毛」的。但凡是 平台做活動、新平台上線發「福利」他們總是沖在最前線。很多「羊毛黨」是團體組織,也有小眾組織或者個人薅羊毛者。但是這些「羊毛黨」往往看中的是平台的 福利,並不仔細研究平台本身的運營機制。「羊毛黨」本著的態度就是「干一票」就走的心態,反正時間短,我薅完了就走,就算是有風險,我也能提前退出來。我 想這是大多數「羊毛黨」的想法。在心理學上這叫置換心理,就是把安全和所謂的獲利進行了方向置換,認為獲利比安全重要。但是沒有平台的穩定和安全哪裡來的 獲利呢?如果一個平台上線一天就關停了,那麼「羊毛黨」是不是也中「雷」了呢?
更多靠譜的互聯網金融項目:
第五、老年人不能「糊塗」投資
很多老年人現在也進行互金理財或者線下理財,原因是老年人退休在家,有存款有儲蓄。年齡大了,更需要理財收益給他們補貼家用,養老,甚至看病的 醫葯費支出。很多的互金平台和線下理財平台都把老年人當做主要客戶目標群體。老年人一般精打細算,除了關心收益高不高,平台大不大,離著家近不近,方不方 便贖回。卻忽略了平台合規和平台運營帶來的無法兌付風險。很多的「旁氏騙局」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這種追求片面的心理,專門對老年人進行投資詐騙。所以老年 人投資可不能「糊塗」。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問問兒女,和家人商量商量,千萬不可追求「片面」的收益高、存取便捷,讓自己辛苦一輩子的血汗錢血本無歸。
我想,這五點中的心理狀態很多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都出現過。只要是涉及投資理財的金融活動中,風險是必然存在的。投資人不僅僅要做好平台的風 控,也要做好自身的風控,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構架起理性而又合理的投資目標,量身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策略。一個穩定、健康的投資是建立在合情合 理的基礎之上,投資人切莫貪圖一時之利,損害了自己長遠的利益
⑻ 為什麼有哪么多的互聯網金融騙局
術之一:高息誘惑
高息誘惑是互聯網金融網貸詐騙平台用得最多的招數。在 「跑路」的平台中,大多標示超過24%高收益。高利率的誘惑之下,一些投資者失去了抵抗力,投機心理陡增。再加上僥幸心理,導致他們頻繁「踩雷」。
騙術之二:秒標圈錢
秒標因為時間短、利率高、回款快,一度是新平台吸引投資者的營銷利器。網貸平台榮錦創投」上線一天就關張。據了解,「榮錦創投」在論壇發布的帖子里,試運營期間,平台將舉行連續3天的秒標活動秒標秒不停。果然,跑路時已吸金20萬。
騙術之三:利用媒體宣傳造勢
在網路等媒體發布軟文進行宣傳,吸引投資者;進而利用自有資金循環投資,製造虛假繁榮,誘惑投資者參與;最後打著保本保息的幌子,誘導投資者投資長期標的,並以活動為誘餌,將投資資金全部騙到手,然後「跑路」。多位受騙的投資者反映,他們都是在騰訊、鳳凰等「高大上」的媒體網站上看到相關平台報道,隨後參與投資的。
騙術之四:利用搜索引擎認證增信
炒得沸沸揚揚的旺旺貸「跑路」事件,將網貸平台最大的流量入口網路推上風口浪尖。當時很多受害者表示,之所以投資旺旺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網路認證。 「跑路」的網金寶也被360搜索和搜狗搜索認證過。
騙術之五:編造專業創始人團隊
在倒閉的網貸平台中,有一些創始人團隊看上去陣容非常豪華,名校畢業,有過大型金融機構工作經驗,被當做投資選擇平台的標准之一。但有網友爆料稱,已「跑路」的科迅網的資料涉嫌造假,關於核心團隊成員的介紹,竟然「都是從其他網站粘貼過來的」。
騙術之六:包裝成大城市平台
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台,投資者一直認為比較正規,因為這些地方政府管理嚴格,監督的媒體也多,同時參與的投資者也多。特別是北京,地處「天子腳下」,深受投資者信賴。但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稱,目前一些騙子平台也轉移到北京了,對外營造一種「天子腳下,踏實做事」的假象,有的只是把網站地址寫為北京,實際經營在外地。投資者根據地域選擇平台也要小心了。
騙術之七:假借官方機構為其增信
與央行合作,所有投資用戶的資金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支行全權監管。看到這里,稍微有些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騙局,因為央行作為監管機構,是不可能對互聯網金融網貸資金託管的,何況央行已經撤銷了在北京的分行。這個信息在網上就能查詢出來,但竟然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相信平台所說。
騙術之八:監守自盜騙取投資者資金
今年年初有媒體對互聯網金融網貸受害人的采訪中,有受害者告訴記者,她所投資的網貸平台,不宣布倒閉,但就是說提現困難,讓他們繼續投資支持平台。而在投資者交流群,有一些人4折、5折收購他們的債權,這也被業內稱之為「收草」。業內人士稱,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惡意詐騙,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再開一個平台詐騙。
騙術之九:假借第三方為其增信
網貸精選觀察發現,在「跑路」的平台中,有平台信息顯示,其獲得過各種「高大上」的機構頒發的獎項。還有一些平台宣傳與大型擔保公司有合作,並由擔保公司提供本息保障,以此來為他們平台增信。對於這類增信,也許一個電話就可以驗證是否有機構給它們頒過獎,是否擔保公司與平台有合作。在投資之前多做一些功課,就能防範這種低水平詐騙。
騙術之十:平台所有信息系編造
對於互聯網金融網貸的詐騙行為,這種詐騙行為最為惡劣,幾千塊錢買個系統,假借一個辦公場地,用假的創始人身份、假的工商執照,虛擬一些借款人,有的甚至忽悠夠了錢就跑,投資人想找都沒法找。他們上線就是為了詐騙的,在以往跑路的平台中,很多平台都是沒有實際辦公場地。
互聯網金融平台挑選十大絕招
絕招之一:認真審查網站資質和規模
投資者選擇平台第一件事就是要審核其基本證照,包括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同時還可查詢團隊成員、主要股東在法院否有被執行的情況。主要方法是在相關政府網站和法院系統網站查詢。
絕招之二:排除合作機構「水份」
有一些機構自稱「國金」、「中銀」,與一些國企和上市公司拉上關系,企圖欺瞞投資人,可以直接向這些股東公司電話咨詢是否有關聯,必要時可扮演借款人向合作機構了解借款方法或直接投訴。
絕招之三:考察平台曝光度
上網搜索網站信息,在傳統、專業媒體上曝光率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形象正面的平台,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安全度相對較高。但也不能偏信這些信息,要排除「軟文」的干擾。
絕招之四:查看風投的投資記錄
有風投資的平台,相當於機構幫助投資人做了篩選,獲得投資有利於加強團隊建設和風險管理。網貸精選提示,不能將風投介當作唯一指標,一些優質平台沒有獲得投資,有一些平台還會在對外發布消息時誇大投資額、虛假宣傳。
絕招之五:從借款數據考察平台
一些問題平台的平均貸款額明顯偏大,甚至可以達到人均借款超過2000萬元,而正常經營的平台的借款額普遍較低。投資人如果看到平台上的借款人不多,但是每個人借的金額特別大,貸款頻率高,缺乏抵押物、擔保措施的平台,要格外謹慎。如果是企業頻繁、大額度的借款也要小心。
絕招之六:考察平台存活時間
問題平台能堅持一年以上的不足10%。新手在沒有足夠投資經驗的時候,可以先選擇歷史比久遠的平台,這樣可以大幅避開平台倒閉、跑路的危險。但並不絕對,長久的平台也可能倒閉。
絕招之七:收益率太高的平台不要投
目前來看大部分平台12%左右的收益屬正常。過高的收益,投資者就要先思考,借款人如何能負擔得起這么高的資金成本、平台怎麼能找到這么多負擔得起高利息的借款人。
絕招之八:考察貸款集中度
投資人可以參考一些第三方報告,查找平台的借款集中度,比如跑路的中寶投資,前10名借款人的借款總額高達10億元,佔比高達90%。
絕招之九:考察資金流動性
一個平台的出入金額穩定性可以作為考察指標。每日的應還款金額和日貸款余額都非常平穩的平台更可靠。
絕招之十:終極大招,莫貪心
避免上當的最終要領就是不要過於貪婪。
網貸精選評價,互聯網金融有些騙術雖然很拙劣,但投資者僥幸心理太重,對一些平台的基本信息都不去核對,這是造成他們「踩雷」的主要原因。成功的投資者首先要樹立正確投資理念。
⑼ ppmoney互聯網金融平台是不是真的騙人的
PPmoney理財是來中國互聯網金融自行業中專注於消費金融的領導平台。平台於2012年12月正式上線,由萬惠集團(中國領先的普惠金融科技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運營。PPmoney理財藉助雲計算、移動支付和大數據等先進互聯網技術,調劑投資者和融資者的資金融通,滿足雙方的投融資需求,最終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