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詳細描述一下寮國的互聯網狀況是怎麼樣的
分析:透視寮國柬埔寨電信市場
http://www.enet.com.cn/enews/ 2007年06月11日15:50 來源:通信產業報 作者:張姍姍 字型大小:小 | 大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 張姍姍
寮國、柬埔寨同屬於東盟成員國,共處中南半島。長期以來,這兩個國家一直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國民經濟發展緩慢,人均GDP很低,急需國際社會援助。在電信方面,寮國和柬埔寨的發展狀況較東盟其他國家也處於相對落後的水平,但這也為其電信市場的增長提供了較大空間。
柬埔寨:外資不設防
1953年11月,柬埔寨宣布獨立,從此走上了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道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在有關國家的幫助下,柬埔寨開始建設自己的工業設施,經濟曾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但從70年代初,美國發動印度支那戰爭的20多年間,柬埔寨連年戰亂不斷,直至1993年才在聯合國的幫助下結束戰亂實現和平,成立了戰後第一屆新的王國政府。
長期的動亂對柬埔寨國民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嚴重影響了電信業的發展。1998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後,國內局勢開始穩定,為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柬埔寨政府將全國市場向國外開放,外資可以投資於國內的任何行業,且在經營過程中的定價不受柬埔寨政府幹預。
低起點與高開放
目前,柬埔寨電信市場的監管機構為柬埔寨郵電部(Ministr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MPTC),該部負責制定電信政策、發放牌照、協調各運營商、調整電信資費等;該機構同時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
柬埔寨現行的主要電信政策是政府控制固定電話市場,移動通信和數據通信向外資全面開放,允許建立100%的外資電信企業;政府對運營牌照實施有限度的管理,外商可向政府購買運營牌照獲得經營權,無普遍服務要求;對電信設備供應商無入網准入要求;2001年柬埔寨修改投資法,將技術先進的電信基礎設施列入鼓勵投資項目。
柬埔寨共有6家電信運營商,即柬埔寨郵電部(MPTC)和另外5家私人公司,MPTC還是電信行業的政策制定者和管制者。5家私人公司都有國外戰略合作夥伴,大多來自東南亞地區,主要有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柬埔寨的固定電話普及率很低,但移動業務發展迅速。此外,柬埔寨是世界上互聯網服務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
電信市場冷熱不均
固話相對落後
柬埔寨固定電話的發展始終落後於行動電話。多年的戰亂摧毀了原有的固定網路,國家建設資金的嚴重匱乏又阻礙了新的固定網路的發展。雖然近年來國際社會的援助使該國固定電話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與行動電話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截止到2006年底,固定電話用戶僅為4萬戶左右,普及率只有0.28%,且增長速度緩慢,年增速不到5%。
目前,柬埔寨固定業務市場主要有3家經營者,他們的業務區域有所不同,其中MPTC的經營范圍最大。在金邊地區,用戶可選擇MPTC或Camshin和Camintel的WLL網;在各省提供業務的主要是Camintel,不過MPTC現在也開始在各省提供電話服務。總體而言,MPTC在固定電話市場仍佔主導地位,另外兩家市場佔有率差異不大。
移動多網並存
柬埔寨共有4家移動運營商,Casacom、MobiTel、CamShin和CamTel。各運營商採用的移動通信制式很不統一,這使得柬埔寨移動通信市場上既有落後的模擬通信,又有第二代的GSM和CDMA,還有新建的3G網路。
盡管如此,移動通信仍不失為柬埔寨電信市場中的亮點。1992年底,柬埔寨開始引入移動業務,採取單向收費的方式,以美元為結算單位。單向收費極大地促進了柬埔寨移動通信的發展,自從引入之後移動用戶數量就迅速增長,到1993年超過了固定電話用戶數,柬埔寨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移動用戶數超過固定用戶數的國家。截至2006年底,柬埔寨行動電話普及率已達到9%左右,用戶約為130萬,並且每年在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預付費業務發展尤為搶眼,目前預付費用戶佔到總用戶數的90%以上。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資,這也成為導致固定電話業務發展疲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聯網尚待發展
1997年BigPon開始提供本地互聯網業務,成為柬埔寨首家提供公眾互聯網接入服務的運營商。在這之前已經有準ISP在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如CamNet。截至2006年,柬埔寨互聯網普及率仍然較低,僅為0.3%,且上網費用與臨近國家相比高出很多。上網方式主要包括撥號、DSL、無線寬頻和衛星終端。
柬埔寨第一家互聯網網吧於1999年在金邊開業。由於通信資費,特別是國際通信資費非常高,柬埔寨的網吧也在公開經營VoIP業務。雖然政府明確禁止經營,但VoIP業務仍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
國際社會在柬埔寨的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業務的引入得益於加拿大的援助,國際互聯的開展得益於澳大利亞,公眾互聯網的接入和互聯網市場的培育則得益於一些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
寮國:實現穩定發展
寮國比鄰中國、越南、柬埔寨,面積236800平方公里,多為山地和森林。寮國於1986年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並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寮國的第五個國民社會經濟發展計劃(2001年-2005年)為21世紀的前進方向和2000年之後的工業化、現代化提供了全面的操作平台。其整體目標是保證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截至2005年底,寮國共有人口570萬,人均GDP從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350美元,年平均增長率6%。
國有運營商佔主導
在電信方面,寮國的行業主管部門是通信、交通、郵政和建築部(MCTPC),該部負責制訂電信政策。2001年,寮國第一部《電信法》生效實施。電信管制機構則是郵電管理局,該局負責電信市場的管制,包括無線電通信設備和頻率許可證的發放等。
目前,寮國共有5家運營商,分別為LTC(寮國電信)、ETL、LAT、MLL(Millicom)和SkyTel,具體情況見後表。
除去SkyTel為新成立的公司以外,寮國的固定電話,GSM和互聯網服務主要由其他四家承擔,其中LTC佔有其中將近50%的份額,在寮國電信市場處於主導地位。
電信業務快速增長
在固定電話業務上,到目前為止,寮國的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完全開放,現在共有固定電話運營商三家,分別為LTC、ETL,以及LAT。
隨著移動用戶的增多,固定電話數量開始出現負增長。截至到2005年,寮國共有固定電話線路91340條,為三家運營商共同提供。
在移動通信方面,寮國的主要移動運營商有LTC、ETL和MLL三家。寮國的移動用戶數1992年僅有290戶,1997年增加到了5030戶。自從那時起,寮國移動用戶數明顯增加,截至2005年底的移動用戶總數已經超過59萬。寮國的GSM網路主要應用於萬象市和其他五個省市,其中80%的GSM移動用戶集中在萬象市。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寮國的相關業務主要由兩家基礎運營商提供——LAT和ETL。其中,ETL占據38%的市場份額。此外還有5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他們分別從LAT和ETL租用網路。截至2006年9月,寮國共有互聯網用戶25000戶,普及率為0.4%。
中老貿易的現狀
中老雙邊貿易自2003年首次突破1億美元關口以來一直穩步發展並呈增長勢頭。據中國海關統計,2005年雙邊貿易總額為12,892萬美元,同比增長13.55%;其中出口10,337萬美元,同比增長2.47%;進口2,554萬美元,同比增長101.87%。今年開局很好,形勢喜人,頭兩個月,雙邊貿易額為3,300萬美元,增長132.8%,其中出口2,900萬美元,增長148.8%,進口400萬美元,增長59.2%。
我向老出口主要產品有工業產品、服裝及原材料、機動車及零配件、食品、建築材料、農用機械等。我從老進口主要產品有農產品、礦產品、原木及其製品、手工藝品、服裝、藤條和竹子等。
盡管雙邊貿易額增長較快,但規模仍然很小,在寮國對外貿易總額中也只佔到10%左右,遠低於泰國和越南。其原因有三:一是商品經濟不發達,能大宗出口的拳頭產品尚未形成;二是缺乏有實力的大型外貿企業組織商品出口,同時對中國市場需求和貿易政策了解不多。我國給予的300多種零關稅或低關稅優惠政策幾乎沒有使用;三是內陸國家無出海口,國內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差,運輸成本高,導致商品價格競爭力不強。
寮國是一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鼓勵發展毒品替代種植等諸多政策給寮國經濟注入了活力。寮國雖然不是現實的商品市場,但卻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商品市場。礦業開發和替代種植即將陸續步入產出期,很有可能會形成大宗出口商品,還有很多農產品都是純天然綠色商品,在我國也很有市場。希望中國企業多多關注和研究寮國市場,盡力用足中國提供的優惠政策,與寮國企業共同培養商品市場。可以考慮與老方相關企業先以備忘錄方式確定商品的數量、品質、價格、交貨期,由老方組織實施,然後再行進口。這樣既可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又可以滿足我國內需求。
寮國可與中國實現行業對接的領域
寮國自1986年實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經濟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為6.2%,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7.2%。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203美元增至2005年的504美元。出台了新的投資法、稅法等多項法律,進一步規范市場,深入推動革新開放,很多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也都向寮國提供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因而不少外國企業紛紛來老投資創業。寮國的投資、貿易、勞務承包等諸多經貿領域都已成為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2005年,我國的國有、民營企業來老投資33個項目,協議金額5,812萬美元,是近年來投資金額最高的一年;實際投資額2582萬美元。主要項目有礦業開發、摩托車組裝、橡膠、木薯種植等。
中老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方帶市場、資金、技術,老方出資源、人力,這種企業模式可以在許多領域中實施。主要有:
一、資源開發領域:寮國的優勢資源有三大類:一是礦產資源。蘊藏量較為豐富的鉀鹽、鋁土、銅、鐵等礦產資源都是我經濟發展極為短缺的資源;二是水利資源。據了解,水利資源可開發的潛力相當可觀,裝機容量可達2000~3000萬千瓦,目前僅開發7%左右;三是土地資源。估計可耕地面積為800萬公頃,現只利用10%。土壤、氣候條件好,適合多種經濟作物生長。
二、生產加工領域:寮國工業基礎薄弱,很多行業都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水泥行業和摩托車組裝就是在中國政府或企業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我國目前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寮國轉移一部分。寮國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際社會對其有許多優惠政策,出口商品一般不會受到反傾銷、配額和貿易壁壘等限制,如能將一部分經常受到其他國家限制的產品分流一部分來老加工出口,既可以減輕我反傾銷和貿易壁壘的壓力,又可以促進老經濟發展。
三、金融與服務領域:寮國金融業極需發展,很希望中國銀行界來開辦合資銀行,並允諾提供優惠條件。我們認為可以就這一問題進行考察磋商。我國來投資企業日益增多,作為企業血液的銀行業的積極參與不僅能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在東盟一體化進程中搶佔先機。隨著老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相關法規的逐步完善,中國企業可適時介入物流業、房地產業和旅遊業。
中國企業在寮國投資發展遇到的主要問題、解決途徑及給企業的建議
中老兩國同屬社會主義國家,都肩負著振興經濟的歷史使命,實施相同的開放發展戰略。我國企業來老投資興業,老政府真誠歡迎,應該說不存在任何制度或體制上的障礙。但老目前仍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期,制度法規尚待完善。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和非政府行為影響其辦事效率和企業公平競爭。另外也有少數企業以違規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干擾了投資環境,致使有些企業反映在寮國投資非項目成本有上升趨勢。
我處熱忱歡迎我國各類企業參與寮國貿易、投資、工程承包等各領域商務活動,並以質量效益型的運作模式,實現跨國發展的目標。為此,特提出如下幾點參考性建議:
1.選准項目。選項目關鍵在於「准」字,也就是說有實力的企業能夠得到自己有優勢的項目。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老並沒有解決好。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有實力的企業得不到項目,得到項目的企業沒有能力實施,大型企業申請項目經常會受到中小企業的干擾。投資項目不少,但效益並不很高。例如比較熱門的礦業,我國企業進入最早,目前有43家企業,申請49個礦點,但獲得勘探權的只有13家,開采權2家,僅有1家開始生產。由於國內資源短缺,來老開發礦業的企業仍呈上升趨勢。其實寮國並非遍地皆礦藏,地質勘探程度低,儲藏量查清尚待時日。據專家反映,一些地區有不少的雞窩礦,可以說這是一個高風險領域,不是每個企業都可進入的,千軍萬馬都走這座獨木橋並非明智的選擇。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其優勢在其他領域中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項目。
2.嚴守法規。老政府對投資審批有嚴格的程序。所有投資項目都必須向國家計劃投資委員會申請審批,省級政府按許可權審批的項目,亦要報計劃投資委員會備案。礦產資源由國家統一管理,計劃投資委員會同意後報總理府審批,同時還要報黨中央批准。現在寮國有不少中介人、中介公司,其中還有一些中國公民參與其間。中介是一把雙刃劍,或者是成功的動力,或者是失敗的陷阱,與其合作應該慎之又慎。實際上,寮國政府對外國投資者沒有任何限制,原則上是鼓勵外商投資的,申報手續也相對簡便,重要的是投資者的經濟狀況、實力和經驗。寮國政府不希望外商私下與中介機構合作,但現在有的中介機構針對我國投資者不熟悉寮國投資環境的弱點,聲稱通過中介機構就能在寮國注冊開礦,以從中牟利;而我國有些投資者病急亂投醫,不到我駐老使館經商參處咨詢了解情況,反而偏聽偏信,結果導致上當受騙,有的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寮國政府致力於用法規規范市場,企業應該熟悉。如投資法規定,項目簽署協議後90天後不實施自動失效。稅法對企業納稅作了明確規定。總之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互利雙贏,應該成為中國企業必須具有的風范。
3.務實推進。我們主張中國企業在老開發投資市場過程中要少說多做或只做不說,踏實肯干,開拓進取。以下三點似應注意:第一,對項目不過分宣傳,不炒作,這樣可以避免增大前期開發成本;第二,綜合性項目,應分批分類規劃,並按規劃要求及時分布實施,否則給人以紙上談兵的印象;第三,產業轉移不能急功近利。應根據原產地規劃要求,上中下游企業立體進入。例如我產能過剩的紡織業轉移一部分來老比較理想,但前提是要解決棉花和紡紗問題。中國企業可否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有的利用大量空閑土地種植棉花,有的專司紡紗,有的加工服裝。只要規劃合理,花幾年時間實現目標不是沒有可能的。
4.追求效益。寮國投資環境雖有待完善,但仍有良好的發展潛能,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內也有其重要的地位。中國企業以此作為基礎開拓自身的發展空間比較理想。追求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但在寮國追求短期暴利很不現實。因此,企業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時還要關注所在地區的社會效益,不僅要了解企業自身發展的相關成本,而且要了解其他非項目開支,把這多種因素結合起來考慮,使企業真正融入當地社會發展之中,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並且能夠長足發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我們再次歡迎中國各地區各類型的企業來老尋求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項目,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發展中老雙邊經貿關系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駐寮國經濟商務參贊徐延春)
② 寮國的經濟狀況
http://www.nncin.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338
這個裡面有詳細介紹
③ 華盛控股將在哪些方面與寮國磨丁經濟特區開展項目合作
寮國是典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國家,國內水網密布,所以水利工程技術不弱。另外,東南亞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旅遊是寮國三產的支柱。磨丁特區的合作重點是發展國際商貿、加工製造 、國際旅遊、國際金融和現代物流業,這些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所以作為國內實驗室建設企業的龍頭之一,華盛控股主要會在實驗室建設上發揮専業優勢,導入優勢技術和服\務能力,對接科研項目與専家學者,同時在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多個項目領域展開與寮國的深入合作。
④ 1986年,寮國和越南同時革新開放,3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成長的旅途有多久?
對於一個人而言,或許就在一天,像村上春樹說的那樣:「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一個人的成長與蒼老不是慢慢的歲月,而是一瞬間老去的。」
對於一座城而言,或許就在一時,像張愛玲說的那樣:「為成全一座城,千千萬萬人為之傾覆,千千萬萬人也同樣為之死去。」
而對於一方國家而言,或許就在一世,像張載說的那樣:「國之重器,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土地和人一樣,有著生命,有著歲月,雖不可言語,卻也在汲取著建設者的智慧和沉澱,不斷在時光洪流里,駕著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駛進,長期以來,土地都在歷史里解釋著成長的不易與堅定。
而當下,土地之上蓋起了萬千高樓,而高樓成了國家的脊樑,土地成了國家的血脈和腳印,國家就此繼承,向未來和遠方無畏奔騰下去。
小結:
成長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一直在追尋和探求的。但成長的道路里也總是布滿荊棘和沙礫,因此這條不易的道路里,國家命運的車輪也總是顛簸和散亂,看著那片硝煙彌漫的焦土,滿目瘡痍的房屋,不盡的惋惜感慨湧上心頭。
⑤ 寮國國際生殖遺傳醫院怎麼樣
寮國國際生殖遺傳醫院位於寮國磨丁特區金融中心B7棟,可以去那做試管三代或者用別的卵泡,希望能夠幫到你
⑥ 寮國的現狀如何
寮國是民主共和國,工業基礎薄弱,國際上對寮國的援助也挺多。
寮國是藏富於民的一個國家,稅收低,基本的水電供應價格也低。像通信行業不是壟斷的,電信公司很多。加油站也有很多牌子,油價基本與國際接軌。社會治安很穩定。
⑦ 工行寮國萬象分行的SWIFT Code是什麼
工行寮國萬象分行的SWIFTCode為ICBKLALA。
SWIFT簡介:
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凡該協會的成員銀行都有自己特定的SWIFT代碼,即SWIFTCode。
工行寮國萬象分行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寮國萬象分行已於2011年11月28日正式開業,依託中國工商銀行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卓越的品牌價值,大力支持寮國的電力、電信、礦產、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需求,全面提供外匯結算、國際貿易、擔保業務、內保外貸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務。
⑧ 寮國的地理資源概況
寮國全國面積約23.7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系內陸國 家,東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連泰國,西北與緬甸接壤,北鄰中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
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接壤,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
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為雨季和旱季。
依山傍水是寮國的地理特點。面積的五分之一為平原,五分之四為山地、高原,其北部平均海拔1500多米,最高的山比亞主峰位於川壙省,它的海拔高達2820米。其他山峰多超過2000米。西北地區地勢起伏,交通不便,與外界隔絕,雨季河水橫溢,那裡是多民族居住區。
長山山脈自北向南逐漸走低,南部平均海拔1200米。長山是寮國與越南兩國邊界的自然分界線。臨近長山山脈的是高原和山區。甘蒙省的石灰石峽谷是這一地區的典型地貌,而靠近柬埔寨的波羅芬高原則氣候溫和,適合於半高原植物生長,以種植咖啡等作物而聞名。
高原和山脈不僅是寮國的天然屏障,而且這些地區森林覆蓋,為本國和鄰國提供了各種用途的木材。山腳下成片的喬木林有效地阻止了山上的急流,保護了水土,調節了酷熱的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寮國地處北緯14-23度,東經100-108度,全年分為兩季:雨季、旱季。雨季從5、6月份開始直到10月份,有時從5月份就經常有雷雨。地區不同雨量有別,一般是北部省份比南部雨量要小。這個季節的氣溫在25℃?30℃,空氣濕度接近100%。旱季從11月份開始到次年4月份。
在這個季節,雨完全停了,有季風,平均氣溫為15℃,在豐沙里等北部省份,有時氣溫能降到0℃。萬象最涼爽的時候是12月份到2月份,氣溫在25℃度左右。雨季各地降雨量不同,每兩年出現一次少雨,特別是北部,中南部雨水較正常。4到6月份很熱,平均氣溫達到35℃,而這時河水水位也降到了最低。
寮國境內最主要的河流是湄公河。它發源於西藏,從中國流入寮國。它自北而南穿越寮國全境,長達1865公里。旱季時湄公河水量不大,而雨季時水量大增,在某些地段它的水流寬達幾十公里。湄公河是寮國交通的大動脈和經濟交流的軸心,尤其是與中國和泰國的物資交流。從12月到6月份,由於河水水位低,湄公河的有些河段不能通航。
但琅勃拉邦與沙灣拿吉550公里的河段全年都能通航。寮國境內主要河流還有北部的南塔河、南烏河、中部的南俄河和南部的公河。它們大都流入湄公河。河流是寮國的財富,所以寮國人民稱這些河流是「母親的乳汁」。
確實,河裡的魚養育了岸邊貧苦的人民。攔河築壩,水力發電又造福人民。用不完的電力還出口到泰國,賺取了外匯。然而,河流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河流給人民造福,也給人民帶來災准。河床易道和洪水泛濫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乃至人們被迫遷至他鄉。
寮國三大地區:
寮國全國自北往南分為上寮、中寮、下寮3部分。行政上劃分14個。上寮包括豐沙里、琅南塔、桑怒、川壙、琅勃拉邦、烏多姆塞及沙耶武里7省,佔全國面積的50.8%、人口的43.4%、為多民族聚居的山區,多森林、草場和地下礦藏。
缺乏連接全區的公路網。各地經濟自給、出口柚木、紫膠和安息香、居全國重要地位。中寮包括萬象和甘蒙(他曲)兩省,佔全國面積的19.8%,人口的21.1%,扼國土最狹的腰部、當東西兩側藉道鄰國出海的要沖,有13號公路貫通上、下寮。
中世紀以來即為國家中心地帶,工農業生產居全國首位。下寮包括沙灣拿吉、沙拉灣、色貢、阿速坡和占巴賽5省,佔全國面積的29.4%,人口的35.5%,是占巴塞古國發祥地,土地肥美的魚米之鄉,熱帶經濟作物重點發展區。
⑨ 詳細介紹一下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謝謝了!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
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
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9)寮國國際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