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中國政府要辦的肯定會辦的得到的。
集中力量辦事,你知道中國的這種作風的吧。
還有樓上的很多觀點都是錯的。
『貳』 上海和北京到底誰是中國的金融中心
根據近期發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北京要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內響力容的金融中心城市。
該規劃稱,「十三五」期末,北京作為集金融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准制定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要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
提起國際金融中心,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上海。
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十三五」時期要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等。
上海提出的人民幣定價和清算中心,與北京將要打造的支付結算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存在業務重疊的情況。
京滬均有國際金融中心定位,會不會有沖突?專家認為,可以差異化發展。
『叄』 上海的陸家嘴為什麼能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2月29日在上海陸家嘴建成了一個回新的金融中心答,這是位於金融區核心區域的一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摩天大樓。
新大樓由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著名建築公司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設計。以竹子為靈感的設計,該中心正在尋求幫助企業成長。
這座52層的建築總建築面積達108000平方米,集辦公空間,員工食堂,6萬平方米購物中心於一體,設有餐廳,時尚商店,健身房和娛樂設施。
該項目是中國人壽與中信集團共同發起的,於2012年10月開工,歷時4年完成。建成後,該大廈將成為上海人壽保險公司,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發銀行等中國人壽上海分行的所在地,為客戶提供方便,便捷的金融服務,包括保險,銀行和投資。
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在新樓落成典禮上表示,這是中國人壽和中信集團的雙贏戰略,希望雙方進一步合作。
在儀式上,中國人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也達成合作協議,推動融資和地產業務整合。
『肆』 為什麼說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
上海和北京 上海1949年以前,上海曾是遠東第一金融中心,無論股票,黃金,外匯等金融市場規模全部雄踞亞洲之冠。當時的上海雲集了亞洲最大的交易所、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中央四大行的總部、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銀行如北四行、南三行的總部及不計其數的保險、信託公司的總部等。此外當時的上海還雲集了亞洲最多的國際金融機構的遠東分行,大量今天的金融巨頭與老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然而到1952年底,外資金融機構基本撤離上海而私營金融機構的數量也已經銳減至60餘家。從1949年以後,有些上海的資本家都已經逃離到香港、台灣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繼續經營,最後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營。經過陣痛後的上海,如今涅槃重生。上海的經濟總量位居大中華區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達到1.49萬億人民幣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居全國各省區及直轄市首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心,在全球證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僅次於同處紐約的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超越倫敦和東京。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貨市場中心,僅次於芝加哥,並同時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場中心行列。上海還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和第二大鑽石現貨交易中心。上海是世界第一大港,2010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5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906.90萬標箱,均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的金融業經濟總 量居全國第一。上海的私人銀行總部數居全國第一,工行、交行、農行以及絕大多數外資銀行均選擇上海作為私人銀行總部。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數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總額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全額外人上海的金融要素市場完備度居全國第一。上海外資銀行境內總部數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二,資產佔全國外資銀行85%,上海外資法人財產險公司境內總部約佔全國七分之五,此外中國六成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與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總部位於上海。上海吸納到的海歸人才的數量同樣位居國內 第一,全國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歸人才選擇到上海工作創業。亞洲第一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也坐落於上海。上海吸收外資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同樣位居國內第一。大量世界五百強企業尤其是第三產業高端領域的跨國巨頭都選擇將亞太或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如花旗集團、匯豐銀行、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黑石集團、路易威登、德勤、英特爾、GE、麥肯錫、RBS、巴黎銀行、AIG、普華永道、渣打銀行、安永、香奈兒、安聯、迪士尼等。</SPAN></SPAN></p> 北京是綜合性產業城市 。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2009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1186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人均GDP達到67,612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僅次於上海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18.3億,2743.1億和9004.5億元,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8%。當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26738元,比2008年增長8.1%,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986元,增長11.5%。北京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2009年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53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7%。2009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0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完成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0%的任務目標。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3.2%和32.4%,比上年下降0.6個和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居住水平繼續提高。按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標准,北京已達到「富裕型」社會,但貧富差距拉大問題在北京同樣存在。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是中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國家金融宏觀調控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均在北京。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金融業巨頭——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也在北京。中國人壽、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壽等全國性保險公司總部均設在北京,北京同時還聚集了大部分國有大型企業總部,其中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等企業。大量境外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中國地區總部,如殼牌、摩根大通、微軟、惠普、三星、IBM、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德意志銀行等。北京市商業總體布局形成多處有較大規模、有良好購物環境和文化氛圍的商業文化中心。著名的商業中心包括王府井、西單、前門,新興的以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和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為中心的北京商務中心區、金融街、亮馬橋、麗澤商務區等。以電子產品為聞名的中關村、上地;以古玩聞名的潘家園;以經營服裝聞名的動物園、大紅門商業圈。北京城至今仍有有大量的傳統商鋪,有眾多代表百年不變的傳統文化的特色獨樹一幟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北京是全球第六大零售城市,居內地之首;零售業國際化程度列世界第六,內地之首
『伍』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么
是啊~上海已經取代香港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
『陸』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中國眾多的一線城市都比較有實力,上海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首先,上海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
第三,上海擁有規模龐大的金融機構。
上海有數量眾多的金融市場體系,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貨幣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票據業務中心等等類型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上海是我國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最大聚集地,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上海不僅是大陸金融產品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方,還匯聚了世界上主要金融市場種類。隨著上海金融市場的規模日益擴大,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柒』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具有輻射周邊地區的巨大潛力 上海作為歷來的內外經濟接軌的回重要樞紐,其周邊是一個非答常巨大的流域經濟,它不僅是太湖流域經濟,而且是長江流域經濟。現代交通的發展,使它既可以輻射到周邊的蘇州、無錫、常州等長三角地區,也可以一直延伸到中西部的武漢和重慶等地區,把大半個中國帶動起來。因此,經過上海為中國發展提供的資本,要比經過中國其他城市的都多。在服務於全國經濟特別是長三角及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積極促進作用。從國外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過程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大都先是該國的國內金融中心,然後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現已是境內最大的金融城市,是內地當之無愧的金融中心。
『捌』 上海和香港哪個才是中國第一,都號稱金融中心
上海是大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2012 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為專 2450 億元,香港為 3193 億港幣,後者略高。13 年上屬海為 2823 億元,香港為 3400 億港幣左右,按匯率折算,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首次超過香港。但上海和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卻是不可相互取代的。因為上海和香港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金融模式、也面對了不同的金融受眾。
首先,香港位於珠三角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擁有非常完備的金融離岸市場系統;再加上一國兩制的政策使得香港的政治、金融環境都不同與上海。
上海位於長三角,是中國內地另一個金融高度發達的地方,上海擁有大量的金融受眾和廣闊的金融市場,這是香港所不能比的。
因此他們是不能相比的,因為上海永遠不可能一國兩制;而香港永遠都不可能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失去金融離岸市場。
『玖』 WE為什麼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
呵呵 你去上海吃點小吃你就知道為什麼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了 在城隍廟那邊一碗牛肉麵要50元 ……
好像在中國也只有上海才能賣出這么貴的牛肉麵(就是普通的牛肉麵)
『拾』 大家好,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但是為什麼那麼多銀行總部在北京呢。
就一些國有商業銀行來說,其創立之初多是從原人民銀行分離出來,而人專民銀行的總部在北京,屬所以分離出來的商業銀行不必舍近求遠,經過逐步發展,其總行都設在了北京。另外北京與上海的定位不同,上海是公認的全國的金融中心,而北京至少是北方的金融、經濟中心,但最重要的是北京是全國的信息中心,許多重大的政策出台都是從北京發出的,對於銀行總部來說,獲取政策的先機比拿一單生意重要的多,所以就不難理解很多銀行總部(包括許多外資企業的總部)都設在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