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服務隱性收益

金融服務隱性收益

發布時間:2021-07-08 08:30:31

投資收益的計算公式

一、收益率 = (收益 / 成本 - 1) x 100%

(收益:指投資周期內回籠的全部資金

(1)金融服務隱性收益擴展閱讀:

投資收益率的優點是:指標的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計算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效果的優劣,可適用於各種投資規模。

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忽視了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的重要性;指標計算的主觀隨意性太強,換句話說,就是正常生產年份的選擇比較困難,如何確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人為因素;

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及投資方式不同和回收額的有無對項目的影響,分子、分母計算口徑的可比性較差,無法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資收益率指標大於或等於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因此,以投資收益率指標作為主要的決策依據不太可靠。

② 隱性收入的簡介

從收入公開與否的角度考察,居民收入也有顯性收入和隱性收入之分。
其中,顯性收入是指公開的賬面收入,包括賬面上記載的或申報納稅的工資收入、實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資產收入、合法經營性收入等;而隱性收入是指未公開的賬外收入,包括賬外存在的個人福利、隱性財產收入、灰色收入與黑色收入等。相應地,居民收入差距可分為顯性收入差距和隱性收入差距。
通常,我們在報刊、雜志、書籍等媒體上看到官方公布的有關某一時期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在數據上與非官方的學者、研究機構得出的基尼系數相比要小一些。譬如,1995年全國的基尼系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0.389,中國社會科學院得出的結果是0.445,而同期,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的外國學者卻認為是0.452。究其原因,如果拋開計算方法的選擇差別、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等因素,應該說,是由於官方公布的數據更多的是反映居民之間的顯性收入差距,基本涉及不到隱性收入差距,而非官方得出的數據雖不能說是完全准確的,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既反映了居民之間的顯性收入差距,又反映了部分隱性收入差距。說到這里,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無論官方公布的數據還是非官方得出的結果,都無法准確地反映居民之間的隱性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這與收入統計資料過程中存在不確定因素有關。諸如,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失真現象仍存在;統計過程中出現實物收入部分遺漏;納入統計的實物收入還難以在計量上進行准確的「貨幣化」;高收入者怕「露富」;各種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的隱瞞等因素使得統計出來的數據未能准確地反映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隱性收入差距。
2010年8月,一份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關於灰色收入課題的研究報告引發了整個社會的思考。
王小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基金會 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從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間,游離於統計數據之外的隱性收入,用甩開GDP增速近20個百分點的速度一路飛奔,膨脹了91%,其中,20%位於收入金字塔上層的人們拿走了80%以上的財富,與錢權交易和壟斷利益等密切相關的「灰色收入」高達5.4萬億,城鄉最高收入家庭與最低收入家庭的實際人均收入相差65倍。

③ 經濟學家為什麼把隱性成本和顯性成本也包括到收益里

顯性成本是指計入賬內的、看得見的實際支出,例如支付的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會計計算出來的成本都是顯性成本,銷售收入減去顯性成本以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利潤。從某種角度講,顯性成本反映的是實際應用成本,可以在產品價值中得到反映並具有可直接計算的特點。
隱性成本指公司損失使用自身資源(不包括現金)機會的成本。相對於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廠商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例如廠商自己投入的資金的利息,企業主為該廠提供的勞務應得的報酬。
全部機會成本=顯性成本+隱形成本。 總收益必須彌補全部機會成本,就是說只有總收益超過了顯性成本跟隱性成本的總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得到了收益,那這項投資就是值得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A離職去開一家服裝店,投資100W,一年後店鋪賬面利潤是20W,這個20W,就是扣除了顯性成本後的利潤,如果只考慮顯性成本,A開店似乎是賺錢的。但是A如果把100W存銀行一年能拿利息10W(假設),A沒離職一年後工資獎金什麼的能有個20W,還有A開店承擔的風險成本等等隱性成本如果算進去後,A其實是虧損的,就是說A去投資開店其實還不如不開店。

④ 金融成本中的守法成本屬於隱形成本對嗎

金融監管必然要付出成本;沒有成本的金融監管是不可想像的。金融監管成本,大致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個部分。顯性成本主要表現為監管的直接成本,如金融監管當局的行政預算支出。隱性成本則主要表現為間接成本,如過度監管導致的效率損失和道德風險等。一般來說,金融監管越嚴格,其成本也就越高。
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執法成本。這是指金融監管當局在具體實施監管的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它表現為監管機關的行政預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顯性成本或直接成本。執法成本的一部分由被監管的金融機構承擔,其餘部分由政府預算來補充。由於金融監管當局關注的是監管目標的實現,而較少考慮降低監管成本,從而有可能造成監管成本過高的現象。
(2)守法成本。它是指金融機構為了滿足監管要求而額外承擔的成本損失,通常屬隱性成本。它主要表現為金融機構在遵守監管規定時造成的效率損失。如為了滿足法定準備金要求而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由於監管對金融創新的抑制從而限制了新產品的開發和服務水平的提高等。
(3)道德風險。金融監管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大致可以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由於投資者相信監管當局會保證金融機構的安全和穩定,會保護投資者利益,就易於忽視對金融機構的監督、評價和選擇,而只考慮如何得到較高的收益。這就會導致經營不良的金融機構照樣可以通過提供高收益等做法而獲得投資者的青睞。無疑,這會增加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第二,保護存款人利益的監管目標,使得存款人通過擠兌的方式向金融機構經營者施加壓力的渠道不再暢通。存款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提供高利率吸收存款,並從事風險較大的投資活動。這也會人為地提高金融體系的風險。第三,由於金融機構在受監管中承擔一定的成本損失,因而會通過選擇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方式來彌補損失。這顯然和監管的初衷相悖,並會造成低風險金融機構補貼高風險金融機構的不良後果,導致金融機構間的不公平競爭。此外,監管過度還會導致保護無效率金融機構的後果,從而造成整個社會的福利損失。這些無法具體量化的成本,構成金融監管隱性、間接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 什麼是社會保障的隱性收益率

人窮的活部了了,就要揭竿而起,這時候你給他一個烤白薯,說至少還有吃的,於是他放棄揭竿而起而老實起來,這就是社會保障的隱性收益率

⑥ 國外金融業的顯性業務和隱性業務具體指什麼

所謂顯性業務是直接收費形式的業務,包括了營業收入增加值的項目,其增加值是能夠直接計算出來的。如以直接收費形式的收入、銀行業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介業務收入、證券業的手續費凈收入、保薦業務凈收入、財務顧問服務凈收入、投資咨詢服務凈收入等以凈收費形式的業務收入。
隱性業務是不能直接一次性計算的業務,金融服務的價值不能直接確定,金融服務的價值包含了通貨膨脹和違約風險,無法反映每一筆業務的增加值,其增加值受到利息、時間價值、未來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隱性收入通過買賣價差來反映,銀行業的貸款收入及投資收入、擔保收入、銀行卡收入、證券業的各類管理業務凈收入及投資收入、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利息收入、銀行業的保費收入。

⑦ 四種金融資產影響投資收益、損益、營業利潤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一般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考到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我們在計算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和營業利潤和損益的金額的時候,首先是需要明白影響的因素有哪些的。
如果計算影響投資收益的時候,就是需要考慮投資收益科目的變動的、
如果計算影響營業利潤的金額的話,就是需要考慮下述科目的變動的。
影響營業利潤的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如果計算影響損益的金額的話,就是需要考慮下述科目的變動的。
企業損益類科目是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它具體包括:
①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②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③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
④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
所以無論是哪項金融資產,在計算的時候就是需要考慮到上述科目的金額的變動就是可以的。

⑧ 高中政治課本中的「清理規范隱性收入」中,隱性收入是指什麼

顯性收入是指公開的賬面收入,包括賬面上記載的或申報納稅的工資收入、實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資產收入、合法經營性收入等;
隱性收入是指未公開的賬外收入,包括賬外存在的個人福利、隱性財產收入、灰色收入與黑色收入等。隱性收入是指職工在工資、獎金、津貼、補助等正常渠道之外取得的非公開性收入。如兼職兼業收入,業余進行的經營收入、勞務報酬所得等。
見網路。

⑨ 什麼是金融貿易詳解

貿易金融
一種金融服務更多義項
語音播報,能聽的網路! 立即收聽
貿易金融是伴隨著貿易發展而出現的,貿易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甚至最初的商品交換時期。它最初始的業務僅是為各國貿易商的貿易活動提供匯兌和支付,之後逐步擴展到與貿易相關的資金融通、現金流管理等。先期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貿易服務主要集中在匯款、信用證和托收等傳統結算方式,貿易融資的形式以最基本的押匯為主。
「貿易金融」的起源
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世界分工模式發生深刻變革,貿易金融從提供貿易結算與融資等基礎服務進入了綜合金融服務階段。
「貿易金融」的內涵
貿易金融是銀行在貿易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為國內或跨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的貫穿貿易活動整個價值鏈的全面金融服務。它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等基礎服務,以及信用擔保、保值避險、財務管理等增值服務。
具體來說,第一,貿易結算仍是最基礎的貿易金融業務,促成企業交易,降低成本。為企業提供國內和跨境的交易結算,仍是銀行貿易金融服務的起點和最重要內容之一。這樣的服務使得完全陌生的兩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藉助於銀行的中介作用而發展成為交易對手。
第二,貿易融資是貿易金融的核心。貿易融資總是與貿易相伴而行,為貿易活動中的各方提供資金支持。在貿易過程中,貿易融資發揮著潤滑劑和催化劑的作用。近年來,針對國際貿易發展呈現的新特點,商業銀行研發、創新、推廣了許多新的貿易融資產品,包括福費廷、保理、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信保融資、訂單融資、貨押融資、風險參與、貿易融資與資金產品組合等。這些貿易融資新產品不僅推動了銀行服務能力和內部風險控制方式的變革,而且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減少存貨、擴大銷售、加快資金周轉,為世界經濟和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信用擔保、避險保值、財務管理是銀行為貿易參與方提供的增值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信用擔保是銀行為貿易參與方提供以信用增強為主要目的的服務,在幫助買賣雙方建立互信、促成交易方面作用明顯;避險保值是在商品價格、利率、匯率波動日趨頻繁的市場環境下,銀行幫助客戶有效規避風險的專業服務;財務管理則是針對產業鏈中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集中、資金歸集、財務管理外包等需求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包括應收賬款管理、財務報表優化、現金管理等眾多內容。這些服務進一步豐富了貿易金融服務體系。
「貿易金融」的特徵
貿易金融作為銀行公司金融中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體系,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服務對象特定。貿易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性業務,本質是為商品和服務交易提供支付、結算、信貸、信用擔保等服務,這些服務緊緊圍繞「貿易」這一實體經濟活動。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貿易金融的發展和創新不會像金融衍生品一樣成為純粹的虛擬金融業務,也不會因為過度的杠桿效應形成泡沫和危機。
二是債務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所謂自償性,就是銀行根據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遊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而不是完全依賴授信到期階段企業的綜合現金流。貿易融資自償性的關鍵點在於,銀行依託對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或者對有實力關聯方的責任和信譽捆綁,在有效控制授信資金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授信,從而從本質上改變了銀行的審貸理念和信貸方式,這對於原先因為不能提供有效抵押擔保品而難以從銀行獲得流動資金貸款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獲取資金支持的新途徑。此外,貿易金融業務周期短、流動性強,銀行的放款與回收時間通常少於180天,如果客戶不能償還,銀行可以很快察覺並採取補救措施。
三是綜合性強,收入來源多樣化。貿易金融兼具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特點,既涉及表外業務又涉及表內業務。商業銀行的貿易金融收益主要來自於三方面:一是貿易融資的直接收益,即利息凈收入。二是中間業務收益,包括手續費收入、匯兌收入等。三是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進出口商為了避免匯率和利率波動的風險,可能要通過銀行做一些保值性的外匯交易,如掉期、遠期和期權等,銀行從中獲得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此外,還有其他隱性收益,銀行可以以貿易金融業務為紐帶與企業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向企業出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從銀行對企業的全方位服務中獲得價值補償。
四是貿易金融業務適合中小企業。貿易金融以特定交易為服務對象,可憑特定交易過程產生的應收賬款或物權作為質押對企業授信,從而可以大大降低對客戶的授信准入門檻,對於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問題十分有效。另外,信用證、保函、保理等貿易金融產品因有銀行信用介入,對中小企業有較強的信用增強作用,有助於中小企業提高談判地位,充分利用賒銷等方式擴大銷售規模。
貿易金融的趨勢
新形勢下貿易金融業務發展的特徵全球化推動貿易金融向縱深發展
貿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決定了有更多的中小企業

⑩ 貿易金融的「貿易金融」的特徵

貿易金融作為銀行公司金融中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體系,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服務對象特定。貿易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性業務,本質是為商品和服務交易提供支付、結算、信貸、信用擔保等服務,這些服務緊緊圍繞「貿易」這一實體經濟活動。

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貿易金融的發展和創新不會像金融衍生品一樣成為純粹的虛擬金融業務,也不會因為過度的杠桿效應形成泡沫和危機。

二是債務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所謂自償性,就是銀行根據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遊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而不是完全依賴授信到期階段企業的綜合現金流。

(10)金融服務隱性收益擴展閱讀:

貿易金融作為銀行公司金融中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體系,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服務對象特定。貿易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性業務,本質是為商品和服務交易提供支付、結算、信貸、信用擔保等服務,這些服務緊緊圍繞「貿易」這一實體經濟活動。

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貿易金融的發展和創新不會像金融衍生品一樣成為純粹的虛擬金融業務,也不會因為過度的杠桿效應形成泡沫和危機。

二是債務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所謂自償性,就是銀行根據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遊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而不是完全依賴授信到期階段企業的綜合現金流。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隱性收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
鼎融資本收益怎麼樣 瀏覽:305
融資價格是什麼 瀏覽:564
新基金封閉期不能贖回 瀏覽:789
外匯狙擊手pdf 瀏覽:218
恆生中國指數基金 瀏覽:898
修正火理財 瀏覽:487
上海場內開放式基金代碼 瀏覽:516
江蘇民營投資控股和中超控股 瀏覽:450
郭德勝家族信託 瀏覽:211
華寶大健康基金凈值 瀏覽:26
金融信託投資公司 瀏覽:385
網路融資新聞 瀏覽:265
東方財富手機版看資金流向 瀏覽:382
什麼是股票的關鍵價位 瀏覽:812
中厚理財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