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競爭中不合作導致失敗的事例
1、"百官去帽纓」相傳周王元年,楚莊王平定叛亂,取得全勝,為慶大捷宴請眾將、百官,並讓美麗的愛妾許姬為大家敬酒。正開懷暢飲,一陣狂風吹滅了所有的燈燭,黑暗中,有一個人拉住許姬的衣袖調情,許姬不從,順手扯了他的帽纓。許姬當即將此事告訴了庄王,要求庄王在掌燈後立即下令查出帽子上沒有纓的人。庄王聽了哈哈大笑,當即發話:請百官都把帽纓去掉,然後下令點燈。這樣,誰是行為不軌者,已無法分辨。許姬不明其意。庄王解釋說,酒後狂態,人常有之,倘若治罪,必傷國人之心,使百官不歡而散,所以不能那麼辦,許姬這才嘆服。後來在吳兵伐楚的戰爭中,有一個人奮勇殺敵,為保衛楚國立了大功。庄王問他為什麼如此勇敢,他回答說:「臣,乃殿上絕纓者也。」
2、就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亮,為了對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的感激,而」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幾出祁山(可以看他的《出師表》),最後病死.
3、」馮諼為孟嘗君買義」馮諼做孟嘗君的食客後,待遇不斷得到改善,而且孟嘗君對他也很好,為了感激孟嘗君,馮諼就主動承擔為孟嘗君去薛收債的任務,馮諼到薛地焚券市義為孟嘗君收債的經過,事實上是為孟嘗君買民心,最後孟嘗君被齊王罷免官職,回到薛地時,終於體會馮諼當日焚券市義的道理。
4、」負荊請罪」這個熟知的故事也是由於感激恩德而流傳千古。
⑵ 關於因為不合作而失敗的例子(我要真實的!)快!
戰國是6國如果採取合作,一定能抵抗秦國,可惜6國各有個的打算,放棄合作,被秦國一一滅掉,秦始皇最終統一中國。
當時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明顯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其餘六國全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表面上聯合,實際上全都只想自己不受損失
⑶ 求一些合作了成功的例子或相互競爭了失敗的例子。
論現代社會競爭大於合作
現代社會,不管是集體還是個人,都在進行著競爭與合作,我們可以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也可以為不同的利益而競爭.總之,競爭與合作無處不在,而隨著全球化的邁進,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與合作的機會.現代社會到底是競爭多於合作還是合作多於競爭?
我覺得是競爭多於合作.
競爭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永恆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一個人沒有競爭的壓力,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當今世界,當今社會是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社會。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的經濟,市場經濟的核心和基本原則就是競爭。
競爭從內涵上講:是指人們為自身利益所進行的爭奪、較量,或參加公開競賽。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即優者勝,劣者敗;勝者獲利,敗者失利。正如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所說的那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可見,競爭是一種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得以生存發展,實力弱者被淘汰或滅亡;競爭也是智慧的較量,有才能者得勝利,平庸者遭失敗。在現實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植物間爭陽光、爭水分、爭養料;動物間爭地盤、爭配偶、爭食物;企業間爭原料;爭市場、爭銷售等。
從我們校園來看,班幹部的挑選就是競爭的最好例子.班主任都會挑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擔任班幹部,這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競爭.老師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獎金的多少跟各班的平均分掛鉤,分高的獎金就多,分底的獎金就少,這無疑也形成了競爭.像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想進就必須進行競爭,分數高者得,分數低者失.目前的就業問題也明顯的體現出競爭,有數據表明:從1999年至今,全國高校已經連續4年擴招,1998年全國高校的招生人數是108萬人,2002年的招生人數達到了275萬人,在四年的時間中高校的招生規模擴大了1.6倍.這無疑給社會加大更多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畢業後工作將何去何從,有限的工作崗位無限的人員,用人單位只能用競爭制來挑選最好的人員.
特別是市場競爭不僅普遍存在,且有著不可避免的激烈性和殘酷性。一個企業、一個單位能在競爭較量中獲勝,就能生存發展;反之,在競爭中失利,則破產倒閉。
青島建成豪木業有限公司總裁說, 我司主導產品有砂光機和淋漆線兩大系列,近百個規格品種。銷售網路遍布全國,遠銷國內外及東南亞地區。我們的產品已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使我們永遠站在領先技術的最前沿,競爭是我們動力的源泉.
自從2002年,中國加入了WTO以後,國內的競爭更為激烈.首先受影響的就是電信業和金融業. 中國加入WTO,對中國電信有較大的沖擊。如果不進行競爭,電信業將面臨舉步艱難的地步,而進行競爭,將提高服務質量,轉換經營機制,降低營運成本,在國際電信業的沖擊下,想要生存就必須競爭.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專家秦池江認為,加入WTO, 國際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金融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前更大,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醫療機構在中國加入WTO後,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醫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衛生領域的改革與發展將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競爭成為醫療業的新課題,只有競爭才能適應社會趨勢的發展.
「物竟天則,適者生存」指明競爭才能導致強者生存,以至於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就在我們身邊,媒體競爭愈演愈烈,電波大戰、報業大戰、期刊大戰、跨地域競爭、跨媒體競爭……
曾紅遍中國的<<超級女生>>,節目很活潑、充滿激情、充滿激烈的競爭,每一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海選到最後的勝利,無一不透著競爭的氣息.
今年1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市召開「兩會」成為各界媒體新聞的戰場.要從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就要端出精彩的「新聞大餐」以饗讀者。每家媒體都想獲得最大的收視率,競爭再所難免.
在NBA的賽場上,競爭成為選拔球隊的唯一方法,球員們筋疲力盡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與對手爭個輸贏,分個高下.2008年即將在中國北京舉行的奧運會,比賽項目非常之多,但這一個個的獎杯,有哪一個不是通過競爭得來.
為了配合奧運會的順利進行, 北京奧組委共拿出180個職位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經資格審查後,共有3307人參加了考試,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1368人,佔41.4%,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863人,佔26.1%;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3062人,佔92.6%;北京地區考生有1768人,佔53.5%,其他地區有1539人,佔46.5%.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表示,3307個人競爭180個職位,這中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激烈的.只有競爭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競爭才能發掘人才,也只有競爭才能進步.
中國歷代朝代和文化的更替都是階級斗爭的產物,階級斗爭就是通過競爭而產生一個強大的階級,這個興盛強大的階級有能力改變現狀,推動文化的進步.秦國就是通過各國間的斗爭,統一六國.之後,在經濟上,統一度量衡制度,開鑿溝通靈渠;在文化上,統一文字.通過競爭,強大且有實力的國家獲得大權,推動社會進步,推動文化發展,使中國加快了歷史的腳步.而中國共產黨也是通過階級競爭,打倒三座大山,推翻封建制度,才迎來了中國人民現在的幸福生活.
科技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關鍵是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技競爭也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是中國不堪落後,決心與別國競爭而結出的勝利果實.之後,中國又在此基礎上相續成功研製並發射了40多顆衛星,緊跟美國,俄國和日本,成為世界上的科技大國.就是現在各國之間也在默默的進行著各方面的競爭.科技競爭,使科研發展迅猛;經濟競爭,使各國經濟迅速提高.
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能夠深切體會競爭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說社會競爭多於合作,並不是說合作就不存在.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著合作,只是小范圍的合作,大范圍的競爭,競爭始終多於合作.如果合作壓倒競爭,你如此做我也照葫蘆畫瓢,社會將無法發展,人類將無法進步.沒有競爭就不會有百家爭鳴的盛世,不會有百花齊放的社會,更不會有幸福美好的未來.
競爭推動社會發展,推動人類進步.所以,我覺得現代社會是競爭大於合作,競爭大於合作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
主持人說:現在我介紹正方1辯:吳穎;正方2辯:沈濤;3辯:王倩;正方4辯:丁力;反方1辯:朱小滿;反方2辯:蔣悅凱;反方3辯:王莉娜;反方4辯:張希一。
今天我們正方的辯題是: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反方的辯題是: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現在辯論開始,首先由正方一辯同學陳述己方的觀點。
開篇立論階段:
正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來賓、對方辯友,大家好!
我們語文課本上說「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但同時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競爭與合作是構成人生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兩股力量,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於合作,去發揮合作和整體的力量,就能想出辦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於合作,因為誰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鳥。日本人流行一句話:一個中國人可以幹得過一個日本人,但三個中國人卻干不過三個日本人。這話雖然是說中國人有個人競爭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於集體協作。就拿國家男排、男籃、男足等隊來說:論高度,我們比日韓隊員高得多;論集訓時間,我們也在他們之上。為什麼在一些關鍵的比賽上,我們卻往往輸給日韓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發揮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們好。可見,無論做什麼事,對於善於合作的人來說,都可以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而競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使人變得更自私、更狹隘。也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因此我方認為: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更能使文明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一辯同學,接下來請反方一辯同學表明立場,請發言。
反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辯友、大家好!
現代社會,因競爭而不斷進步!更因競爭而充滿活力! 我方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你追我趕的發展競爭可使落後成為先進,社會就是遵循這種永恆的競爭法則走向現代,走向未來。對個人而言,競爭的前提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這就保證了社會公平;競爭的過程就是各盡其能,這又激勵了個人積極性的發揮。在這個呼喚強者的時代,競爭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對人性的挑戰,讓我們直接面對這個競爭的時代吧!
對方辯友,你們今天到這里不就是為了跟我方競爭嗎?如果按照你方的邏輯,我們今天在這里辯論不就失去意義了嗎?今天的辯論就是一場競爭,競出勝負,促使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一辯同學。比賽陳詞階段結束。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二
二、攻辯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接下來是進入第二階段——攻辯階段。我們先請正方二辯同學對己方的觀點進行補充。
正方2辯對大家說:評委、對方辯友及各位朋友:大家好!
孫中山先生說:「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以合作為原則,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可見,合作是多麼的重要。
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話:眾人劃槳開大船。大家不會忘記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災吧!事實證明,這場特殊戰役的勝利,需要全體抗洪官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在我們民族的脊樑上築起一道不倒的抗洪長城。
大家更不會忘記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吧,正是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眾志成城,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證明了「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
由於競爭,關系冷漠,你防著我,我防著你,表面上和和氣氣,心底里各自較勁兒的現象比比皆是。對方辯友,這難道不都是「競爭」惹的禍嗎?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二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2辯對大家說:大家好!
對方一辯小橋流水,對方二辯滔滔不絕,然而無論是微波還是怒浪都沖不掉對方辯友的點點問題。對方一辯指出競爭會使人類變得更自私更狹隘,對方二辯所列舉的種種惡性影響等,並不是競爭惹的禍,而是他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導致的。
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了,競爭,才能文明,才能進步 「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競爭有利於社會造就、發現、擇優使用人才。正如列寧所說:「競爭在相當廣闊的范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首創精神。」競爭乃社會進步之母。
讓我們投入競爭的社會,做個強者吧。最後請問對方辯友,你們這么反對競爭,是不是說明你們心裡其實害怕競爭呢?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三辯同學發言。
正方3辯對大家說:主席、各位評委及對方辯友,大家好!
反方一辯提到:今天的辯論是一種競爭,反方二辯又提到:競爭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對方辯友把競爭視為掌上明珠,奉為靈丹妙葯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難道說,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嗎?請問一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知索取,不願奉獻」;只強調個人競爭,而不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何來的文明發展呢?因此,你們說競爭有利於文明發展的觀點是無稽之談。
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資本論》的誕生,不也是馬克思與恩格思合作的結晶嗎?
大家都知道芝加哥公牛隊的麥克爾·喬丹吧,很多人可能為之癲狂。要喬丹的成功離不開隊友們的配合協助。回顧過去,放眼未來,我方更加堅信「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內容精彩,表情運用也很好。謝謝正方三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三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3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辯友大家好!現在由我反方三辯陳述辯詞。
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法治化的社會,保證了競爭的有序進行。例如:高考時總不能與旁邊的同學合作吧?在體育比賽中,要靠競爭來爭奪冠軍的吧?在人才選拔過程中,不競爭的話,只能是「萬馬齊喑究可哀」,如果競爭的話,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可以通過競爭來選拔,請問可以通過合作來選拔嗎?
請對方正面回答我以及反方二辯的問題,請不要迴避問題。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三辯同學。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三
三、自由辯論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聽過雙方代表關於「競爭與合作」的陳辭,現在是他們大展辯才的時候。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現在自由辯論開始!
正方4辯對大家說:( )在每一項成績和榮譽背後,這不都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結果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三辯在剛才的陳述中講到劉備與孫權的合作,來對抗曹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更好的競爭,這不正好說明競爭比合作更重要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合作起來攻打伊拉克,也能使文明進步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一辯提到我國足球隊贏不過日韓,原因不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而是我們缺少了競爭意識,就算我們有再高的技術,沒有競爭意識,求勝的慾望,那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能贏得勝利。
正方2辯對大家說:這說明了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種手段,這不更說明了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嗎?
反方2辯對大家說:比賽是為了爭出輸贏,爭出輸贏不也是競爭嗎?你為什麼要這里比賽,不也是為了競爭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雙方的競爭不都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嗎?如果沒有這么好的合作,能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嗎?這恰恰說明了「合作更能促進文明進步」啊!
正方3辯對大家說:有些企業為了競爭,最後導致企業無利可圖,甚至倒閉。這不是競爭惹的禍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中外許多成名的音樂家能在台上獨領風騷,在他們成功的背後,不是有很多人在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他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於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
正方4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現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特別缺少合作的意識,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果再不培養合作精神,而著力去培養競爭精神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會怎樣?
正方4辯對大家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不論今後你們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要學會與人合作相處。」這是秘書長40年外交經驗的總結。
反方3辯對大家說:競爭意識是人才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升學上的競爭、商業上的競爭都很激烈,那麼,學習上的選班幹部也是競爭,逆水行舟難道不是一種競爭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請問對方辯友,競爭是否比合作更重要呢?總不能合作上崗吧?
正方2辯對大家說: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對岸樹上的果子。猴子無法過河,大象則無法上樹。雙方協商後,大象馱猴子過河,猴子上樹摘果,它們都吃到了果子。這就是彼此取長補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
反方2辯對大家說:要是不停地合作,沒有創新精神,那人類只會止步不前。如果說競爭沒那麼重要的話,那我們今天還在這里爭論什麼呢?
正方3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說:競爭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否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社會上的惡勢力團伙合作起來,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也能使文明進步嗎?伊拉克人民飽受美國帶給他們的戰爭災難,難道要伊拉克人民跟美國合作嗎?
正方3辯對大家說:我們學過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螞蟻在前進途中突遇大火,眾多螞蟻迅速抱成一團,飛速滾動,逃離火海。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爭著逃命,假如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渺小的螞蟻家族不全軍覆沒才怪呢!
反方2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你們考試的時候是合作還是競爭,如果是合作,那可是作弊哦!
反方1辯對大家說:還有各國參加奧運會比賽不也是一種競爭嗎?難道各國選手也搞合作,把金牌也合作平分嗎?
正方4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讓我們進行合作學習,這難道是一種錯誤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國際競爭趨復雜化,請問對方辯友,是什麼促使市場保持活力呢?顯而易見,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文明進步,更有利於社會的新陳代謝和全面進步。
(對前面)正方3辯對大家說:如果各國的運動員不互相合作,奧運會上的競爭能取得成功嗎?
(對前面)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四辯,我們今天的合作學習,不正是為了將來走上社會,更好的參與競爭嗎?
正方2辯對大家說:不善於合作的人,到了哪裡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於合作的人,見到任何人都會相處融洽。
正方1辯對反方4辯說: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來指導人才的培養問題。所謂"四大支拄"指的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
主持人對大家說:對不起,請暫停。由於時間關系,不能讓你們盡情發揮了。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四
總結陳詞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經過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辯論,現在我們請反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
反方4辯對大家說:
對方一辯強調現代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未免誇大其詞。我們沒有永恆的敵人,但我們有永恆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維護我們的利益,只有競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偉大與挫折並存恰好說明了競爭比合作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迷人的魅力。
最後,我想再一次強調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第一,競爭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竟爭能確保一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社會。通過政治競爭促進權利的工正運用;通過文化競爭明辯人類精神的真善美等等。
辯論賽行將結束。比賽考驗了我們的學識和智慧,也讓我們為光榮與夢想拼搏。因此,讓我們真誠地道一聲:感謝這個偉大的競爭時代!
主持人對反方4辯說:謝謝反方4辯同學,最後我們請正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時間也是5分鍾。
正方4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剛才對方1辯一再強調競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要請對方辯友清醒地認識到,競爭的過程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的合作,競爭更是為了促進更好地合作,且競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競爭使人變得狹獈、自私,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等等。
現實中的激烈競爭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這些怎麼能說明競爭更促進文明進步呢?只有合作才更能促進文明進步。
首先,合作是能促進人更好地生存。,社會日趨復雜,大家只有攜起手來,互相合作,才能渡過難關。
其次,合作比競爭培養出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等良好心理品德。
第三,合作比競爭更有利於促進科學的發展。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的研製成功不正是許多科研人員共同合作的成果嗎?
第四,合作比競爭更能促進社會穩定。抗擊「洪災」、「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合作,創建更文明的未來吧!
⑷ 公司和別的單為一起合作的項目,但是項目合作失敗了,就把我們解聘了,還拖欠我們的業務提成,這合理嗎
如果有證據證明有提成的存在,就能夠證明,公司需要證明已經支付提成費才能夠獲得免責。否則就需要支付勞動者工資及提成費用、。
⑸ 合作中不競爭失敗的事例
論現代社會競爭大於合作
現代社會,不管是集體還是個人,都在進行著競爭與合作,我們可以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也可以為不同的利益而競爭.總之,競爭與合作無處不在,而隨著全球化的邁進,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與合作的機會.現代社會到底是競爭多於合作還是合作多於競爭?
我覺得是競爭多於合作.
競爭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永恆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一個人沒有競爭的壓力,也就沒有前進的動力。當今世界,當今社會是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社會。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的經濟,市場經濟的核心和基本原則就是競爭。
競爭從內涵上講:是指人們為自身利益所進行的爭奪、較量,或參加公開競賽。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即優者勝,劣者敗;勝者獲利,敗者失利。正如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所說的那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可見,競爭是一種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得以生存發展,實力弱者被淘汰或滅亡;競爭也是智慧的較量,有才能者得勝利,平庸者遭失敗。在現實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植物間爭陽光、爭水分、爭養料;動物間爭地盤、爭配偶、爭食物;企業間爭原料;爭市場、爭銷售等。
從我們校園來看,班幹部的挑選就是競爭的最好例子.班主任都會挑選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擔任班幹部,這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競爭.老師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獎金的多少跟各班的平均分掛鉤,分高的獎金就多,分底的獎金就少,這無疑也形成了競爭.像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想進就必須進行競爭,分數高者得,分數低者失.目前的就業問題也明顯的體現出競爭,有數據表明:從1999年至今,全國高校已經連續4年擴招,1998年全國高校的招生人數是108萬人,2002年的招生人數達到了275萬人,在四年的時間中高校的招生規模擴大了1.6倍.這無疑給社會加大更多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畢業後工作將何去何從,有限的工作崗位無限的人員,用人單位只能用競爭制來挑選最好的人員.
特別是市場競爭不僅普遍存在,且有著不可避免的激烈性和殘酷性。一個企業、一個單位能在競爭較量中獲勝,就能生存發展;反之,在競爭中失利,則破產倒閉。
青島建成豪木業有限公司總裁說, 我司主導產品有砂光機和淋漆線兩大系列,近百個規格品種。銷售網路遍布全國,遠銷國內外及東南亞地區。我們的產品已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使我們永遠站在領先技術的最前沿,競爭是我們動力的源泉.
自從2002年,中國加入了WTO以後,國內的競爭更為激烈.首先受影響的就是電信業和金融業. 中國加入WTO,對中國電信有較大的沖擊。如果不進行競爭,電信業將面臨舉步艱難的地步,而進行競爭,將提高服務質量,轉換經營機制,降低營運成本,在國際電信業的沖擊下,想要生存就必須競爭.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專家秦池江認為,加入WTO, 國際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金融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前更大,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醫療機構在中國加入WTO後,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醫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衛生領域的改革與發展將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競爭成為醫療業的新課題,只有競爭才能適應社會趨勢的發展.
「物竟天則,適者生存」指明競爭才能導致強者生存,以至於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就在我們身邊,媒體競爭愈演愈烈,電波大戰、報業大戰、期刊大戰、跨地域競爭、跨媒體競爭……
曾紅遍中國的<<超級女生>>,節目很活潑、充滿激情、充滿激烈的競爭,每一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海選到最後的勝利,無一不透著競爭的氣息.
今年1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市召開「兩會」成為各界媒體新聞的戰場.要從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就要端出精彩的「新聞大餐」以饗讀者。每家媒體都想獲得最大的收視率,競爭再所難免.
在NBA的賽場上,競爭成為選拔球隊的唯一方法,球員們筋疲力盡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與對手爭個輸贏,分個高下.2008年即將在中國北京舉行的奧運會,比賽項目非常之多,但這一個個的獎杯,有哪一個不是通過競爭得來.
為了配合奧運會的順利進行, 北京奧組委共拿出180個職位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經資格審查後,共有3307人參加了考試,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1368人,佔41.4%,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863人,佔26.1%;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3062人,佔92.6%;北京地區考生有1768人,佔53.5%,其他地區有1539人,佔46.5%.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表示,3307個人競爭180個職位,這中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激烈的.只有競爭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競爭才能發掘人才,也只有競爭才能進步.
中國歷代朝代和文化的更替都是階級斗爭的產物,階級斗爭就是通過競爭而產生一個強大的階級,這個興盛強大的階級有能力改變現狀,推動文化的進步.秦國就是通過各國間的斗爭,統一六國.之後,在經濟上,統一度量衡制度,開鑿溝通靈渠;在文化上,統一文字.通過競爭,強大且有實力的國家獲得大權,推動社會進步,推動文化發展,使中國加快了歷史的腳步.而中國共產黨也是通過階級競爭,打倒三座大山,推翻封建制度,才迎來了中國人民現在的幸福生活.
科技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關鍵是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技競爭也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是中國不堪落後,決心與別國競爭而結出的勝利果實.之後,中國又在此基礎上相續成功研製並發射了40多顆衛星,緊跟美國,俄國和日本,成為世界上的科技大國.就是現在各國之間也在默默的進行著各方面的競爭.科技競爭,使科研發展迅猛;經濟競爭,使各國經濟迅速提高.
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能夠深切體會競爭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說社會競爭多於合作,並不是說合作就不存在.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著合作,只是小范圍的合作,大范圍的競爭,競爭始終多於合作.如果合作壓倒競爭,你如此做我也照葫蘆畫瓢,社會將無法發展,人類將無法進步.沒有競爭就不會有百家爭鳴的盛世,不會有百花齊放的社會,更不會有幸福美好的未來.
競爭推動社會發展,推動人類進步.所以,我覺得現代社會是競爭大於合作,競爭大於合作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
主持人說:現在我介紹正方1辯:吳穎;正方2辯:沈濤;3辯:王倩;正方4辯:丁力;反方1辯:朱小滿;反方2辯:蔣悅凱;反方3辯:王莉娜;反方4辯:張希一。
今天我們正方的辯題是: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反方的辯題是: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現在辯論開始,首先由正方一辯同學陳述己方的觀點。
開篇立論階段:
正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來賓、對方辯友,大家好!
我們語文課本上說「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但同時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競爭與合作是構成人生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兩股力量,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於合作,去發揮合作和整體的力量,就能想出辦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於合作,因為誰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鳥。日本人流行一句話:一個中國人可以幹得過一個日本人,但三個中國人卻干不過三個日本人。這話雖然是說中國人有個人競爭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於集體協作。就拿國家男排、男籃、男足等隊來說:論高度,我們比日韓隊員高得多;論集訓時間,我們也在他們之上。為什麼在一些關鍵的比賽上,我們卻往往輸給日韓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發揮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們好。可見,無論做什麼事,對於善於合作的人來說,都可以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而競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使人變得更自私、更狹隘。也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因此我方認為: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更能使文明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一辯同學,接下來請反方一辯同學表明立場,請發言。
反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辯友、大家好!
現代社會,因競爭而不斷進步!更因競爭而充滿活力! 我方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你追我趕的發展競爭可使落後成為先進,社會就是遵循這種永恆的競爭法則走向現代,走向未來。對個人而言,競爭的前提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這就保證了社會公平;競爭的過程就是各盡其能,這又激勵了個人積極性的發揮。在這個呼喚強者的時代,競爭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對人性的挑戰,讓我們直接面對這個競爭的時代吧!
對方辯友,你們今天到這里不就是為了跟我方競爭嗎?如果按照你方的邏輯,我們今天在這里辯論不就失去意義了嗎?今天的辯論就是一場競爭,競出勝負,促使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一辯同學。比賽陳詞階段結束。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二
二、攻辯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接下來是進入第二階段——攻辯階段。我們先請正方二辯同學對己方的觀點進行補充。
正方2辯對大家說:評委、對方辯友及各位朋友:大家好!
孫中山先生說:「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以合作為原則,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可見,合作是多麼的重要。
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話:眾人劃槳開大船。大家不會忘記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災吧!事實證明,這場特殊戰役的勝利,需要全體抗洪官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在我們民族的脊樑上築起一道不倒的抗洪長城。
大家更不會忘記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吧,正是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眾志成城,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證明了「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
由於競爭,關系冷漠,你防著我,我防著你,表面上和和氣氣,心底里各自較勁兒的現象比比皆是。對方辯友,這難道不都是「競爭」惹的禍嗎?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二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2辯對大家說:大家好!
對方一辯小橋流水,對方二辯滔滔不絕,然而無論是微波還是怒浪都沖不掉對方辯友的點點問題。對方一辯指出競爭會使人類變得更自私更狹隘,對方二辯所列舉的種種惡性影響等,並不是競爭惹的禍,而是他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導致的。
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了,競爭,才能文明,才能進步 「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競爭有利於社會造就、發現、擇優使用人才。正如列寧所說:「競爭在相當廣闊的范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首創精神。」競爭乃社會進步之母。
讓我們投入競爭的社會,做個強者吧。最後請問對方辯友,你們這么反對競爭,是不是說明你們心裡其實害怕競爭呢?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三辯同學發言。
正方3辯對大家說:主席、各位評委及對方辯友,大家好!
反方一辯提到:今天的辯論是一種競爭,反方二辯又提到:競爭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對方辯友把競爭視為掌上明珠,奉為靈丹妙葯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難道說,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嗎?請問一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知索取,不願奉獻」;只強調個人競爭,而不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何來的文明發展呢?因此,你們說競爭有利於文明發展的觀點是無稽之談。
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資本論》的誕生,不也是馬克思與恩格思合作的結晶嗎?
大家都知道芝加哥公牛隊的麥克爾·喬丹吧,很多人可能為之癲狂。要喬丹的成功離不開隊友們的配合協助。回顧過去,放眼未來,我方更加堅信「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內容精彩,表情運用也很好。謝謝正方三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三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3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辯友大家好!現在由我反方三辯陳述辯詞。
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法治化的社會,保證了競爭的有序進行。例如:高考時總不能與旁邊的同學合作吧?在體育比賽中,要靠競爭來爭奪冠軍的吧?在人才選拔過程中,不競爭的話,只能是「萬馬齊喑究可哀」,如果競爭的話,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可以通過競爭來選拔,請問可以通過合作來選拔嗎?
請對方正面回答我以及反方二辯的問題,請不要迴避問題。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三辯同學。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三
三、自由辯論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聽過雙方代表關於「競爭與合作」的陳辭,現在是他們大展辯才的時候。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現在自由辯論開始!
正方4辯對大家說:( )在每一項成績和榮譽背後,這不都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結果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三辯在剛才的陳述中講到劉備與孫權的合作,來對抗曹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更好的競爭,這不正好說明競爭比合作更重要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合作起來攻打伊拉克,也能使文明進步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一辯提到我國足球隊贏不過日韓,原因不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而是我們缺少了競爭意識,就算我們有再高的技術,沒有競爭意識,求勝的慾望,那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能贏得勝利。
正方2辯對大家說:這說明了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種手段,這不更說明了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嗎?
反方2辯對大家說:比賽是為了爭出輸贏,爭出輸贏不也是競爭嗎?你為什麼要這里比賽,不也是為了競爭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雙方的競爭不都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嗎?如果沒有這么好的合作,能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嗎?這恰恰說明了「合作更能促進文明進步」啊!
正方3辯對大家說:有些企業為了競爭,最後導致企業無利可圖,甚至倒閉。這不是競爭惹的禍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中外許多成名的音樂家能在台上獨領風騷,在他們成功的背後,不是有很多人在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他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於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
正方4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現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特別缺少合作的意識,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果再不培養合作精神,而著力去培養競爭精神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會怎樣?
正方4辯對大家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不論今後你們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要學會與人合作相處。」這是秘書長40年外交經驗的總結。
反方3辯對大家說:競爭意識是人才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升學上的競爭、商業上的競爭都很激烈,那麼,學習上的選班幹部也是競爭,逆水行舟難道不是一種競爭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請問對方辯友,競爭是否比合作更重要呢?總不能合作上崗吧?
正方2辯對大家說: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對岸樹上的果子。猴子無法過河,大象則無法上樹。雙方協商後,大象馱猴子過河,猴子上樹摘果,它們都吃到了果子。這就是彼此取長補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
反方2辯對大家說:要是不停地合作,沒有創新精神,那人類只會止步不前。如果說競爭沒那麼重要的話,那我們今天還在這里爭論什麼呢?
正方3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說:競爭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否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社會上的惡勢力團伙合作起來,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也能使文明進步嗎?伊拉克人民飽受美國帶給他們的戰爭災難,難道要伊拉克人民跟美國合作嗎?
正方3辯對大家說:我們學過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螞蟻在前進途中突遇大火,眾多螞蟻迅速抱成一團,飛速滾動,逃離火海。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爭著逃命,假如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渺小的螞蟻家族不全軍覆沒才怪呢!
反方2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你們考試的時候是合作還是競爭,如果是合作,那可是作弊哦!
反方1辯對大家說:還有各國參加奧運會比賽不也是一種競爭嗎?難道各國選手也搞合作,把金牌也合作平分嗎?
正方4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讓我們進行合作學習,這難道是一種錯誤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國際競爭趨復雜化,請問對方辯友,是什麼促使市場保持活力呢?顯而易見,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文明進步,更有利於社會的新陳代謝和全面進步。
(對前面)正方3辯對大家說:如果各國的運動員不互相合作,奧運會上的競爭能取得成功嗎?
(對前面)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四辯,我們今天的合作學習,不正是為了將來走上社會,更好的參與競爭嗎?
正方2辯對大家說:不善於合作的人,到了哪裡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於合作的人,見到任何人都會相處融洽。
正方1辯對反方4辯說: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來指導人才的培養問題。所謂"四大支拄"指的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
主持人對大家說:對不起,請暫停。由於時間關系,不能讓你們盡情發揮了。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四
總結陳詞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經過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辯論,現在我們請反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
反方4辯對大家說:
對方一辯強調現代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未免誇大其詞。我們沒有永恆的敵人,但我們有永恆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維護我們的利益,只有競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偉大與挫折並存恰好說明了競爭比合作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迷人的魅力。
最後,我想再一次強調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第一,競爭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竟爭能確保一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社會。通過政治競爭促進權利的工正運用;通過文化競爭明辯人類精神的真善美等等。
辯論賽行將結束。比賽考驗了我們的學識和智慧,也讓我們為光榮與夢想拼搏。因此,讓我們真誠地道一聲:感謝這個偉大的競爭時代!
主持人對反方4辯說:謝謝反方4辯同學,最後我們請正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時間也是5分鍾。
正方4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剛才對方1辯一再強調競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要請對方辯友清醒地認識到,競爭的過程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的合作,競爭更是為了促進更好地合作,且競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競爭使人變得狹獈、自私,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等等。
現實中的激烈競爭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這些怎麼能說明競爭更促進文明進步呢?只有合作才更能促進文明進步。
首先,合作是能促進人更好地生存。,社會日趨復雜,大家只有攜起手來,互相合作,才能渡過難關。
其次,合作比競爭培養出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等良好心理品德。
第三,合作比競爭更有利於促進科學的發展。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的研製成功不正是許多科研人員共同合作的成果嗎?
第四,合作比競爭更能促進社會穩定。抗擊「洪災」、「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合作,創建更文明的未來吧!
⑹ 合作失敗的著名事例
具體實例呢?合作生意,很多都是,生意好的要分家,生意不好的想散貨,主要建議你,在商務上建議友誼,不要在友誼上建立商務,這個是很容易破壞友情的。
⑺ 有哪些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衍生工具最後失敗的例子
巴林銀行,非常典型的案例。
巴林銀行破產之前的交易主要集中回在日本股市指數——Nikkei225的期貨答和日本政府債券的期貨之上,其把賭注押在股市的上升上。從1992年起,里森陸陸續續買進了許多Nikkei225期貨。啊1993年和1994年上半年,日本股市基本處於牛市,Nikkei225從1993年1月的不到17000點一度曾升到21500點,上升了4500點。然而,最終伴隨著日本股市的崩盤,巴林銀行也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