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公司金融推薦書單

公司金融推薦書單

發布時間:2021-07-11 17:51:15

A. 求書單! 金融方面的書籍

可能不是太完整,可供參考:
中央銀行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相關的法律法規: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等
這些書新華書店都有賣的。可以藉此復習和鞏固一些金融領域知識。

B. 求書單! 金融方面的書籍

基本說來有三大類: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 金融學
具體的書有: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兩本作者是高鴻業
貨幣銀行學 選 胡慶康的 復旦出版社
國際金融學 選 姜波克的 復旦出版社
投資學 選 劉宏忠的 或是用 金融工程那本書也不錯!

C. 比較著名的金融書籍都有哪些

路透金融培訓系列(The Reuters Financial Training Series),由路透集團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商品、能源和交通運輸市場導論》英文版簡介:An Introction to The Commodities, Energy & Transport Markets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1 edition (April 14, 2000) ISBN: 0471831506 《外匯與貨幣市場導論》英文版簡介:An Introction to Foreign Exchange & Money Markets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June 25, 1999) ISBN: 047183128X《金融衍生工具導論》英文版簡介:Introction to Derivative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April 16, 1999) ISBN: 047183176X《債券市場導論》英文版簡介:An Introction to Bond 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March 3, 2000) ISBN: 0471831743《股票市場導論》英文版簡介:An Introction to Equity 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July 30, 1999) ISBN: 0471831719《技術分析導論》英文版簡介:Introction to Technical Analysi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 (March 19, 1999) ISBN: 0471831271推薦理由:路透集團(REUTERS PLC)編撰的這套「路透金融培訓系列」叢書由6本組成,涉及股票、債券、金融衍生產品、外匯與貨幣、商品與能源等諸多領域,對這些市場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為什麼如此運作都給出了清晰的描述,同時也解釋了有關行業術語。讀者學完此書後應該有能力對外匯與貨幣市場上的各種工具進行考察,特別是那些加以定義方能使各種工具有價值的參數和一些基本評估技巧。相對於其他金融入門書籍來說,「路透金融培訓系列」具有以下特色:包括專業術語解釋、介紹理論背景、附有說明的圖表樣例(從中可得知如何解讀每個圖表)、每章結尾有總結與復習(重述要點與定義)及提供小測驗的問題與答案(可以強化學習)等。該系列書籍還列有其他相關書籍名稱、文章以及互聯網的參考資料,有助於讀者加深對金融市場的綜合理解,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同時,該叢書得到威利—路透金融培訓中心網站的協助支持:定期更新,提供直接從路透終端機上接過來的屏幕圖,各類專業考試的信息,與各金融機構網站的連接等許多內容。「路透金融培訓系列」特別適用於初級交易員、投資者以及金融機構中搜尋導論性教科書的培訓者,對於有志於從事金融業的高等院校和商學院學生也大有裨益。值得一提的是,該叢書由國內經濟出版界聲譽卓著的梁晶工作室策劃引進,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劉振亞教授牽頭的翻譯團隊的譯校質量也很過關,使「路透金融培訓系列」在同類書中出類拔萃。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進一步購買2005年6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英漢路透金融詞典》。該書從路透在全球198家分支機構的財經記者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中提煉而成,附有關鍵術語的網址及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詞彙譯法對照,實用性強。教材類《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金泉文庫—當代金融名著譯叢)查里斯-R-吉斯特(Charles Geisst)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英文版簡介: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出版商:Prentice Hall; 1 edition (August 18,1994) ISBN: 0023414316推薦理由:本書是國內第一部介紹現代投資銀行業務的專門譯著,全面回顧了投資銀行業的歷史,涵蓋證券承銷、金融工程、並購顧問、零售經紀等具體業務,並展望了投資銀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由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貝多廣先生撰寫的序言也很精彩—貝多廣兼有長期理論研究和中外著名投資銀行的實務運作經驗,他的評論見解自然不容錯過。《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第3版)弗蘭克 J. 法博齊(Frank J. Fabozzi)、弗朗哥-莫迪利亞尼(Franco Modigliani)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英文版簡介:Capit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出版商:Prentice Hall; 3 edition (June 15, 2002) ISBN: 013067334X推薦理由:本書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弗蘭克 J. 法博齊和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麻省理工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莫迪利亞尼合著的代表作,全面涵蓋了金融市場的知識點,主要論述了美國市場的運作規則。 《金融工程學(修訂版)》(金泉文庫—當代金融名著譯叢)洛倫茲-格利茨著(Lawrence Galitz),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英文版簡介:Financial Engineer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Manage Financial Risk 出版商:McGraw-Hill; 1 edition (February 1, 1995) ISBN: 078630362X推薦理由:本書詳細介紹了各類金融工具,並描述了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場及其定價原理。書中對這些金融工具的運用都輔以大量的實例,所推薦的管理策略和技術都得到了最近的歷史數據的檢驗。(新財富)

D. 推薦幾本金融史的書單

如果你是對金融史感興趣,推薦你閱讀瘋狂與理智
如果你對投資感興趣,推薦你閱讀利率市場化下的理財策略,
這本書主要的投資理財工具都做了通俗易懂的介紹。

E. 推薦幾本金融經濟入門書籍!

樓上的書似乎有點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時間全部看完更別說細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薦幾部經典一點的時候細細品讀的,因為不知道 「沒什麼qishi」 基礎如何、年紀幾何就推薦幾本適合入門者的、有利於建立對於金融的總體感覺和構建腦海中對於經濟金融泛商類宏觀印象的吧: 1.黃老的《金融學》又叫《貨幣銀行學》,是大學金融學專業學生都要學的對於金融總體介紹的書籍,幾乎涉及金融學的各個方面,適合作為對於金融學有什麼的了解。 2.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經典中的經典,通俗易懂說的都是最基礎的理論,來自身邊讀完可以讓人有種對於生活重新認識的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初學者。 3.陳志武的《金融的邏輯》一位有中西方閱歷的耶魯的中國教授,該書以經濟學的視角可謂深入淺出的說出了許多中國的國情、故事,讀完同樣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以上3本都是比較適合基礎不深的人看的書籍,但卻不是因為其的淺顯而是因為它們的深入淺出、因為作者的功底,讓讀者無論是專業人才還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細細品味書中所講,使讀者能輕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金融原理。話語不學術、不教條、親切卻字字珠璣,從提問看樓主應該並非專業人士或者僅僅初涉金融,因此覺得會對你有用,希望喜歡。。。

F. 求推薦金融學專業必讀書籍

西方經濟學(宏微觀) 投資學 貨幣銀行學 證券投資學 財務管理 基礎或中級會計 商業銀行經營學 金融市場學 中央銀行學 國際金融學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等等這是必學的課程
平時可以看看一些金融或經濟類著作 比如金融的邏輯 貨幣戰爭 資本戰爭 黃金戰爭 金融煉金術 還有一些關於華爾街、摩根、高盛的書籍(非常多),金融類的書特多 觀點紛雜。
希望你看的時候有自己的主觀判斷

G. 希望朋友們推薦有關金融方面的書籍

通俗的:世界是平的 偉大的博弈 次貸危機

美元大崩潰 沃倫·巴菲特傳 牛奶可樂經濟學

介於通俗和專業之間:

一本有趣的書往往是有益的書,反之則未必如此。許多在學術上有崇高造詣的著作是無法帶來任何閱讀樂趣的。在某個狹小的專業領域極有參考價值的書,往往也過於艱澀。以下列出的十五本書屬於「有趣又有益」的交集——盡管它們並不像驚險小說那樣好讀,但至少不至於讓人頭昏腦脹又不知所雲。

隨著時間的進步,金融技術和投資技巧的發展都已經比幾十年前先進了許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變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書,在幾十年後至少還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閱讀的。

1、本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
如果整個證券研究領域的書籍全部被焚燒了,僅僅憑借這樣一本書,這個行業也必將重建。大本沒有建立任何精確的學術模型,卻恰到好處地切入了學術和實踐之間。他既不向浮躁的現實低頭,也不向自大的學術低頭。通過眾多紛繁復雜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非常具體的基礎上。

雖然以知名股票投資家著稱,但大本的《證券分析》的大部分內容是關於債券和優先股,而且其價值並不遜色於股票部分。大本精闢地指出,選擇良好債券的藝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換為選擇良好股票的藝術,這兩者之間的聯系遠比人們想像的緊密。

2、本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在這本書里,大本迴避了大部分艱澀的定量分析,幾乎不討論股票與債券投資的具體技術,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對「投資」一詞的定義上。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大本都試圖找出投資與投機的根本區別,並在現實案例中闡述這些區別。

《聰明的投資者》的精髓在於對風險的控制。大本從來不講述一夜暴富的技術。他認為投資應該在一個可以承受的風險水平上帶來滿意的回報,剩下的內容全部用來回答兩個更具體的問題:什麼是可以承受的風險,什麼又是滿意的回報。

3、本傑明-格雷厄姆:《價值再發現》(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

除了以上兩本書,大本曾經在多種學術和商業期刊上發表大量專業文章,並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進行演講。《價值再發現》一書收錄了大本晚年發表的最有價值的文章和演講,不僅涉及財務報表分析和投資學原理,還涉及貨幣銀行和宏觀經濟學內容。

大本發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濃厚的悲觀主義情緒,所以他在華爾街並不是受歡迎的人。幾十年過去,今天的讀者可以更加心平氣和地體會他的教誨——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信奉,對風險控制的執著以及對頻繁交易的厭惡。這些教誨在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執行。

4、喬治-索羅斯:《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

索羅斯的大部分言論都充斥著狂妄自大的氣息,但考慮到他的宏大功業,這樣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煉金術》中,他試圖建立金融市場的所謂「反身性」原理,即投資者與投資標的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並且用這種原理來解釋整個社會科學。

為了證明他的理論,索羅斯聲稱他運用自己的對沖基金進行了「歷時實驗」,包括實驗期和對照期。這個歷時實驗發生在量子基金最輝煌的時期——1986年至1987年。索羅斯告誡我們,歷時實驗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論;可是事與願違,對於非哲學專業讀者來說,唯一有價值的部分可能就是歷時實驗。

5、戴維-法柏:《法柏報告》(The Faber Report)

在所有講述華爾街現狀的書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實例最多、證據最充足、最能讓人感到身臨其境的著作之一。這本書是他長期采訪銀行家、分析師、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後的經驗結晶,幾乎每一段都具備「口述史」的性質。

法柏經歷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網路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與世界通信丑聞以及許多偉大基金的興起和衰落。沒有必要採取任何戲劇性的描寫,因為現實本身已經很有戲劇性了。法柏對大部分事務採取批評的態度,有些評價簡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後仍然承認,「華爾街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壞的地方」。

6、理查斯-蓋斯特:《最後的合夥人》(The Last Partners)

蓋斯特通過合夥人制度的誕生、發展、衰落與毀滅,寫出了一部嚴謹深刻的華爾街史。他從19世紀中葉開始敘述那些最偉大的合夥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許多你沒有聽說過的延續百年的大家族。此後,隨著金融業越來越成為資本主宰的行業,合夥制被摧毀了。

這本書不是合夥制的輓歌,作者對那些舊的家族沒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變幻莫測的華爾街讓我們忘記了太多東西,適當地閱讀是非常有益的。或許有一天,已經發生過的一切會以某種奇特的形式卷土重來。

7、理查斯-蓋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

這本書是我所見過的最清晰詳盡的投資銀行學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討論了廣義投資銀行業的每一個領域——證券承銷、並購咨詢、資本市場、銷售與交易、證券研究、零售經紀和基金管理,還探討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以及監管者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難能可貴的是,蓋斯特特別注重探討投資銀行界,並將華爾街史視為一個發展的過程。

蓋斯特的重點描述放在華爾街,但他並未忽視歐洲和日本。遺憾的是,這本書主要討論的監管政策是美國的政策。這些政策或許不能解釋其他國家投資銀行業的深刻變化。也許技術手段和投資觀念的進步,才是這個行業變動的根本動力。

8、《華爾街日報》編輯部:《華爾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

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華爾街網路手冊」,在這里你可以找到許多已經消失的名字:所羅門美邦、潘恩韋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賽-哈頓。書中描述的市場環境和監管措施與今天已經有很大區別,但還不是天壤之別。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華爾街的人撰寫的,這些人知道華爾街巨人背後的秘密。

在每一個華爾街巨人的簡介之後,緊接著的是幾篇著名人物傳記——出色的銀行家,偉大的交易員,以及某些惡名昭彰的「壞孩子」。作者的筆調在輕松和嚴肅之間遊走,而且經常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重要細節。這就是所謂的「華爾街日報體」,他們總是能夠見微知著。

9、伯頓-麥基爾:《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麥基爾是極少數在學術界和實踐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經濟學家,又是職業投資者和分析師。他的核心觀點只有一條:金融市場是有效的,證券價格的波動歸根結底是隨機漫步,所以華爾街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地方。

以上陳詞濫調我們早已在課本上讀過了,但是麥基爾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闡述了他的理論。他沒有用一兩個公式來糊弄我們,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現代工商業和金融業體系中蘊含的有效性和隨機性,這些特性使一切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趨於無效。我不贊成麥基爾的結論,但我們無法忽視他的論證,那簡直是天才和雄辯的偉大結合。

10、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致股東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他每年都重復一些似乎早已過氣的言論,例如現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層的重要性,在折扣價格購買資產的重要性以及「為增長付出恰當代價」的重要性。

僅僅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11、布魯斯-格林威爾:《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

價值投資究竟是什麼?它應該購買瀕臨破產的低價股,還是購買氣勢如虹的藍籌股?從格雷厄姆開始,產生了許多價值投資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經理人擁有獨特的模型和選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與格雷厄姆差別不大。

格林威爾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來最成功的價值投資經理人——馬里奧-加比利、沃倫-巴菲特和保羅-索金等等,分析了他們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指出了在絢爛的投資行為背後的枯燥無味的模型。作為一位學者,格林威爾對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暢文筆也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價值投資者成功的共同因素。

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資產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

作為金融學家,伯恩斯坦指出,盡管有效市場的存在使大部分證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價值,但是投資者仍然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來優化自己的回報。這本書花了大量時間討論投資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什麼是風險,為什麼要用方差來度量風險,以及股票為什麼對債券具有很高的溢價。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討論尤其重要。

伯恩斯坦並沒有給出什麼精確的資產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強調分散配置資產、及時進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頻繁交易的重要性。他並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資者們通過理性的判斷得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結論,這在學者中是相當難得的。

13、理查德-費里:《指數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

費里是一位投資組合分析師,也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信奉者。他通過實證數據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經驗證明,積極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敗市場是不現實的,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把資產妥善配置到各種指數基金中去。

這本書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數編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數基金怎樣做到盡可能模仿指數?怎樣克服流動性、交易成本和稅收方面的困難?那些與有效市場假說矛盾的「增強型」「基本面型」指數基金有可能成功嗎?為什麼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數基金發展很慢?費里對這些問題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說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積極管理基金仍然占據著全球金融資產的大部分份額。

14、大衛-史文森:《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作為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絕大多數同行的業績。他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資產配置,也在於對各種資產門類的本質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資決策中堅持科學審慎的原則。史文森並不排斥積極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過高的管理費用和過於危險的風險敞口。他還對捐贈基金的支出政策進行了點評。

史文森舉出了大量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持續取得佳績是何等困難。與我們想像的不同,他並未吹噓自己如何成功,而是嚴肅分析了其他人失敗的原因——過於輕率的投資決策,不恰當的風險管理,過高的資產管理費用以及「買漲賣跌」的錯誤心理等等。這些事例證明,心理或許是比技術更重要的因素。

15、斯蒂芬-戴維斯:《銀行並購:經驗與教訓》(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

銀行並購的浪潮席捲了整個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並購真的給股東帶來了價值?驅使管理層不斷收購或被收購的動機是什麼?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和銀行管理層在並購中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作為管理咨詢顧問,戴維斯用許多親身經歷的案例和訪談講述了許多典型的並購故事。毫無疑問,大部分失敗了,但成功者的獎賞很豐厚。

這本書從多個角度深入描述了並購的具體流程和主要問題。在這個並購橫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靜的思考是少見的。作為一種復雜而且不穩定的金融機構,銀行並購可能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並購,所以了解銀行並購無疑就了解了並購問題的核心。

H. 請大家推薦一些自認為不錯的金融書籍

第1部《聰明的投資者》
第2部《金融煉金術》
第3部《漫步華爾街》
第4部《克羅淡投資策略》
第5部《艾略特波浪理論》
第6部《怎樣選擇成長股》
第7部《投資學精要》
第8部《金融學》
第9部《投資藝術》
第10部《華爾街45年》
第11部《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第12部《笑傲股市》
第13部《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第14部《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
第15部《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
第16部《戰勝華爾街》
第17部《專業投機原理》
第18部《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
第19部《交易冠軍》
第20部《股票作手回憶錄》
第21部《羅傑斯環球投資旅行》
第22部《世紀炒股贏家》
第23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第24部《逆向思考的藝術》
第25部《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第26部《泥鴿靶》
第27部《賊巢》
第28部《非理性繁榮》
第29部《偉大的博弈》
第30部《散戶至上》
都還行,你慢慢看,別忘了給分哦。

I. 關於金融行業入門的書籍,求推薦。

有關金融證券方面的知識,推薦您關注微信公眾號:股海人家(guhairenjia)。這是騰訊文學小說《股票操盤手記》作者公眾號,那裡發布的股票知識很豐富、很全面、很實用,相信對您會有幫助的。

J. 推薦金融方面的基礎書籍,比如金融杠桿藍籌股概念什麼的,還有如何建立企業方面的

關於金融杠桿的書籍:
《金融市場的杠桿 》
《後來者領先:東歐金融危機 》
《結構性內融資手冊 》
這幾本書都還不錯容 不過好像沒有中文版的 樓主需要那就要費點力氣了

如何建立企業,個人覺得,小企業或初步了解的話可以去看看《經濟法》裡麵包括很多關於公司的法律。然後也可以看看《現代企業管理》 都是比較簡單的入門經管類型書籍

閱讀全文

與公司金融推薦書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期六可外匯轉帳 瀏覽:55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