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央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多次提到了P2P,說目前中國P2P也日漸穩定了嗎有在投資P2P的人說說看。
多次提到P2P是肯定了互聯網金融行業在金融方面所做出的的貢獻,也是說P2P是現代金融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日漸穩定是肯定的,就像我投的互惠金服,只要平台是正規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
『貳』 為什麼是這13家P2P入選央行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成員
昨天還看到一個文章說,如果e租寶還在,肯定是14家,所以不見得是會員就版一定是好的,不是會員就權一定不行。
個人覺得選擇理財平台,應該有這樣幾個判斷標准:
第一,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理財系統。打開網站,看上去美觀完整。注冊賬號之後,從投資、收益查看、取現等等一系列都完整系統化;
第二,做好理財風控工作,避免本金和收益的損失;
第三,理財年化收益在合理范圍之內,高收益也就意味高風險,P2P行業整體在8%-13%之間。
第四,口碑效應。對於一個好的理財平台來說,不僅在行業中有良好的口碑,而且在用戶中的傳播率也高,時時刻刻受到業界和用戶的關注,媒體曝光率很高;
第五,理財產品合理。平台上的標的,有長期的,有短期的;有金額高的,有金額低的。要看利率和期限的搭配是否合理。
『叄』 央行支付新規出台,互聯網金融將會迎來哪些變化
四類互聯網金融抄企業襲需要注意和調整:
一是不符合《徵求意見稿》第八條所述「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改變現在的支付賬戶模式。
二是短期內無法接入銀行託管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我認為這類企業應將平台定位成信息撮合平台,用戶的資金和借款人直接結算,不經過平台的中間賬戶,確保合規。
三是記錄了用戶銀行卡信息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這些企業渴望獲得用戶更多的數據,但有些數據獲取後可能會導致不可預知的後果,用戶數據的收集和使用一定是有邊界的。
四是非用戶確認完成交易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目前有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採用自身平台提供的密碼進行支付交易,這類交易存在較大的用戶否認交易和合規風險。
『肆』 有幾個是真正的P2P
按照國家的規定,而p2p只是個信息中介,嚴格的平台通過第三方監管資金,平台不碰錢,只是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的搭線。
真正的P2P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一、真實的線下借貸業務,線上資料要一一對應
判斷方法:借款資料是否齊全,包括借款人身份證、抵押物相關證書、徵信報告、住宅照片等。
二、強有力的風控團隊
風控團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果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二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對於可能出現逾期要及時預警,把風險扼殺在搖籃內。
三、平台技術可靠,有不斷改進用戶體驗的意願
平台需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對於投資人反饋的需求、提出的問題能夠快速的響應改進。
四、溫馨的客服體驗
如果一家平台的客服能夠自願還很樂意的經常工作到10點多,解答投資人的疑問,這說明,客服在這家平台工作是開心的,也是樂於付出的,進而可推斷出這家平台老闆待人是不錯的,是值得信賴的。
五、平台上展示的官方資料是否清晰、齊全
目前國家在花大力氣對P2P行業進行監管和備案。央行肯定互聯網金融的積極作用,P2P存在的價值無需多加揣測,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積極前行,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堅定不移的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回歸普惠金融這一宏大願景中。
隨著備案的進程,我們相信P2P會越來越好。
『伍』 央行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到統計體系對互聯網金融有什麼影響
鼓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並逐步規范市場,通過一條條的政策法規,把雨後春筍般的企業一步一步的過篩,最後選出行業龍頭,很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覺。
而且在全球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國家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鼓勵人們投入到互聯網金融來,一能減少經濟蕭條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二是在全球經濟回暖時培養出一批強勁的互聯網金融龍頭企業,開拓國外市場。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陸』 央行最強陣容出席:中國互金協會籌備會都說了些啥
1月29日舉辦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培訓活動是行業內重要里程碑式事件。一行三會多位領導及頂尖智庫的出席以及逾400家金融及類金融機構的參會規模使本次活動成為自互聯網金融行業誕生以來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方向性最明確的標志性事件。
網路借貸雖然尚屬新興領域,但經過短短幾年發展已經成為擁有近2600家平台的萬億級市場,並成為互金行業的重要組成之一。作為約40家代表性網貸機構之一,安心貸有幸獲邀參會並近距離了解了高層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規劃及指導。
圍繞本次活動的主題「學習政策法規,防範金融風險,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參會領導及嘉賓就風險控制、政策解讀、行業標准,行業地位及發展前景等主題進行了詳細闡述,為互聯網金融行業今後的成長定下了明確的基調。
風險控制
協會籌建領導小組組長,原央行副行長李東榮、行業權威智庫吳曉靈、以及人行條法司司長張濤等領導分別強調了風險防範之於行業發展的首要作用。
協會籌建領導小組組長,原央行副行長李東榮
李東榮在開班動員講話中首先肯定了互聯網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重點強調互聯網金融沒有脫離金融的本質,防範風險是行業永恆的主題。協會作為社會行業自律組織,將承擔制訂經營管理規則和行業標準的職責;其主要職責為防範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他特別提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核心在於 「學法規、防風險、促發展」,提示與會機構要在有敬畏之心的同時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這個行業。
全國人大常委吳曉靈也再次明確提出互聯網技術運用於金融業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應准確理解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本質屬性,對金融的法律紅線懷有敬畏之心。
人行條法司司長張濤從政策風險、道德風險、技術風險等方面大著重強調了風險防範對於行業發展重要性。
政策解讀
作為制訂經營管理規則的牽頭組織,中央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副局長楊春艷及人民銀行條法司處長王晉分別詳細解讀了2015年年底頒布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官方對指導意見的首次解析,增強了各參會機構對政策的理解和認識。
行業標准
互聯網金融行業作為萬億級新興領域,亟需統一規范的標准體系進行規范指引。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王永紅亦專門就此議題向參會機構進行了宣講。截至目前,協會已基本完成了《互聯網金融標准體系》的框架搭建工作,該標准體系分為通用基礎標准、產品服務標准、運營管理標准、信息技術標准,和行業管理標准5大類別。從橫向(業務形態)和縱向(業務管理)兩個維度細化為45個二級標准子類;按照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兩條主線又形成了152項具體標准。
此外,業內一直關心的「信息披露標准」也已形成。正在制定的互聯網金融標准還包括《互聯網金融個人信息保護技術規范》、《互聯網金融雲計算安全技術要求》、《互聯網金融雲計算容災規范》等。
行業地位及發展前景
關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定位及發展前景,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首先明確了互聯網金融將納入到央行統計范疇並肯定了互聯網金融數據對反映社會融資規模狀況、加強改善宏觀調控,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互聯網金融融資余額4300多億元,在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指標中,占總量的0.3%,但占表內其他項目40%之多,成長速度快,增量多,而且比重會越來越高。」盛松成肯定了社會融資對供給側改則的重要支撐作用,並明確表示將網路借貸納入社會融資數據中會更准確的反應社會融資對實體經濟的貢獻程度。
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
針對網路借貸行業,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十三五期間P2P余額會達到8萬億,平台數目會達到一萬家。姚余棟預測,十三五期間約有一萬億的資本金缺口,原本來應該由民營銀行來補,但現在民營銀行審批速度太慢,申請的積極性下降。「如果缺少一萬億資本金,那麼會缺少八萬億到十萬億的資金規模,這是基於實體經濟融資的需求,這部分將主要由互聯網金融網貸來補充,因此會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於2014年4月獲國務院同意成立,2015年8月通過民政部正式上報國務院批准籌建,是央行下屬的一級協會。協會成立後將在開展行業自律,推動行業形成統一的服務標准和規則、指導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防範化解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引導、督促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化、有序化發展。作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只有以互聯網的開發態度擁抱監管才有可能在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金融行業中穩定發展。
2016年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將是邁入規范化且波瀾動盪的一年。在政府宏觀監控和行業規范的雙重約束下,P2P平台自然會加強自律,步入正規化發展道路。但監管的趨緊,隨之而來的是行業競爭的加劇,洗牌會進一步加速,只有優質平台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來。
本次受邀參會的網貸企業不到參會總企業數的10%,占所有網貸平台的1.5%。安心貸作為參會網貸企業代表之一,將在未來積極擁抱監管要求,適時作出調整,為用戶提供更精細化的投融資服務。在業務模式的選擇(房產抵押貸為主)、經營區域的鎖定(北京及上海)、技術系統的搭建和維護以及總量規模控制等方面均以投資人資金和賬戶安全為最重要目標;以更加規范、更加透明、更加安全的方式同互聯網金融行業共同成長。
『柒』 央行對互聯網金融劃定互聯網金融底線和表態有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互聯網金融分為虛擬數字貨幣和股票
『捌』 央行八部委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意見下發後,互聯網金融將迎來什麼樣的發展機遇
首先是P2P行業得到國家部門的承認和肯定,另外平台建設門檻變高,不安全的平台可能會逐步減少,其次就是平台的運營成本增加
『玖』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分析央行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創新未來的態度
互聯網,乃與世主題,互聯未來乃是一股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