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近幾年的建築
近幾年來中國著名建築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CCTV Headquarters)
位於北京東部CBD。當這座梯形結構完工時,它將成為世界上設計最激進的建築。但由於這棟建築造型花費龐大(約50億人民幣)、過於奇特而備受爭議。
從技術上講,這座建築存在很大難度。建築外形就像是一隻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兩座豎立的塔樓向內傾斜,傾角很大;塔樓之間被橫向的結構連接起來,總體形成一個閉合的環。
這樣一種迴旋式結構在建築界還沒有現成的施工規范可循。
蘇州博物館:大師的手筆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2006年10月建成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東、西、中三路,中路立體建築為殿堂形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徵明手植紫藤,內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台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整體布局上,新館巧妙地藉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其建築風格的延伸。新館建築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新館正門對面的步行街南側,為河畔小廣場。小廣場兩側按「修舊如舊」原則修復的一組沿街古建築,古色古香,成為集書畫、工藝、茶樓、小吃等於一體的公眾服務配套區。
奧運控制中心「數字北京」:
「數字北京」位於北辰西路東側,著名的「鳥巢」和「水立方」的西北方,外觀呈鉛灰色,形似雕塑。
建築物外部就像電腦元件的電路板一樣,布滿銅線的分布紋樣。晚上,幾個矩形並列而成的控制中心在水立方和鳥巢旁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台巨型的電腦不斷向這兩個部件發出命令和交換數據。也就是說,它是奧運會的「CPU」。
台北101大樓:
台北101(TAIPEI 101),1999年—2004年建成。原名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業主是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 是位於中國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
台北101大樓的主樓旁邊為6層樓、總高60米的裙樓,規劃為購物中心及銀行、證券行,裙樓內有挑高40米的豪華室內廣場。
防震措施方面,該樓採用新式的「巨型結構」,在大樓之4個外側分別各有2支巨柱,共8支巨柱,每支截面約3米長、2.4米寬,自地下5樓貫通至地上90樓,柱內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鋼板包覆。
2. 浦東機場到上海市浦東新區銀城中路488號太平金融大廈1903號怎麼走
1,從機場五線(浦東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站)上車坐3站至(東方醫院站)下 。下車約步行12分鍾左右。
2,從地鐵2號線(浦東國際機場站)上車坐16站至(陸家嘴站)下 ,下車約步行8分鍾左右。
3. 中國太平保險屬於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是央企,於2011年列入中央管理,升為副部級金融央企,業務范圍包括壽專險、屬財險、養老險、健康險、年金險等,客服電話為95589。
另外,太平保險有24家子公司,2000多家營業網點,經營地域涉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北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是一家國際化保險機構。
(3)太平國際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中國太平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框架已初步形成。集團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整合起集團內出單、兩核作業、IT、客戶數據管理和服務、呼叫中心、財務作業等各類資源,實現了客戶數據集中管理、保險運營服務集中和金融信息數據處理集中。
為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和保險產品綜合服務。質量效益優先,風險管理先行。
4. 中國太平保險是上市公司嗎
中國太平保險是上市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太平」,於1929年在上海創立,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保險品牌,也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中管金融機構,是中國保險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保險企業。
2000年,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2011年中國太平列入中組部管理。2013年,中國太平同步完成重組改制和整體上市 。2018年7月19日,中國太平高質量進入《財富》世界500強,躋身全球頂級企業俱樂部。
(4)太平國際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中國太平源自中國保險、太平保險、民安保險三大民族品牌,創立於1929年,[13]從立足滬上,潮湧香江,到揚帆海外,再到回歸祖國大陸,匯聚了一條中國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長河。
概括地講,發展歷程大致分五個階段:
(一)1929年-1949年:創辦發展時期
1929年11月,太平水火保險公司由「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銀行獨資在上海創建,1934年後開始集團化經營,並逐漸發展為解放前我國規模最大的華商保險企業之一。1935年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 。1938年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
1931年11月,中國保險由中國銀行撥資於上海成立,機構遍及境內主要大中城市,以及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尼拉、西貢、暹羅等地建立分支機構。
1943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直接領導下的地下黨機構廣大華行創辦民安產物保險。1949年10月,由民安產物保險香港分公司改製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二)1949年-1979年:改組和海外專營時期
1956年,太平保險與新豐保險合並。同年,"中國保險"和"太平保險"相繼由上海遷冊北京,成為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附屬公司。期間,專門經營境外業務。
1958年,根據國家統一安排,中國太平品牌三大血脈之「太平保險」和「中國保險」停辦國內業務,與「香港民安」一起專營境外業務,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服務,同時為國家積累外匯資金。
(三)1980年-1997年:境外擴展時期
1979年4月,國務院決定「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中國保險、太平保險和民安保險當時的母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開始加大海外發展力度,設立了一系列金融保險附屬公司。
1992年,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對港澳地區附屬公司進行統一管理。集團近半數子公司於此間創辦,集團經營領域進一步擴展。
(四)1998年-2009年:集團化經營時期
1998年,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撤銷,由其持股的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給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保險集團)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集團化經營拉開帷幕。2001年,太平人壽、太平財險相繼在國內復業。2002年8月,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為應對「金融海嘯」沖擊,中國太平啟動了以建立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和可持續盈利模式為目標的綜合改革。2009年5月7日,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太平集團公司。
(五)2011年至今:列入中央管理時期
2011年10月,中國太平正式列入中央管理 。2012年提出「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戰略目標。2013年7月,完成重組改制和整體上市,正式更名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中國太平總保費、總資產、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實現三年翻番。
2015年,中國太平開始實施精品戰略,掀開打造「最具特色和潛力的精品保險公司」篇章。2018年7月19日,首次高質量進入世界500強。
2018年9月4日,中央決定羅熹同志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5. 上海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到浦東新區銀城中路太平金融大廈怎麼坐車
虹橋2號航站樓站
乘坐 地鐵2號線(浦東國際機場方向), 在 陸家嘴站 下車
步行 360米至 太平金融大廈
6. IFC福州國際金融中心的基本信息
行政區域:台江項目位置:中國 福州 閩江北中央商務區交通狀況:地鐵二號線;江濱版大道;西二環權;29路 61路至上浦路(望龍園);建築類型:塔樓,超高層物業類別:寫字樓開發商:上海升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物業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費:12.5元/月/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