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經濟學 研究課題
1.前段時間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
2.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政府赤字
3.中國近年來的GDP增長(原因及利弊)
4.希臘的財政危機
Ⅱ 國際金融方面適合大學本科生研究的課題
人民幣自由化進程
Ⅲ 寫一篇關於國際金融有關的論文。只要和國際金融有關就可以。我可以有哪些選題呢大家幫我想想……
國際金融局勢的現狀與發展
Ⅳ 有關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兩個領域的論文選題
貨幣銀行學論文選題:
1、試論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關系及貨幣流通量的決定
2、試論現代信用及其作用
3、運用利率決定與影響因素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國利率的變化
4、試論金融市場的融資方式及其功能
5、試論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特點與構成
6、運用中央銀行性質與職能的一般原理分析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任務
7、結合國際貨幣制度演變歷史分析匯率的決定與變動
8、試論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與管理
9、結合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與治理措施,分析我國穩健貨幣政策的現實意義
10、現代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我國推行穩健貨幣政策的意義
國際金融論文選題:
1. 淺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影響(投資,生產,貿易,就業……)
2. 人民幣匯率趨勢預測
3. 商業銀行如何有效開展(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
4.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比較
5. 試述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空間及定位
6. 金融行業分業和混業經營的利弊分析
7. 如何防範金融行業的道德風險
8. 試述上市銀行發展狀況和前景預測
9. 國際結算中托收業務風險分析
10.淺談信用證業務欺詐及防範
11.國際保理業務在我國的應用
12.國際油價預測與分析
13.國際油價與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關系
14.國際油價與英鎊走勢的關系
15.國際油價與美元走勢的關系
16.中國A、B股並股的可行性研究
17.應收帳款資本化
18.投資顧問業務應如何開展
19.我國金融租賃業務前瞻分析
20.我國信託品種創新
21.股權分置解決方案前瞻分析
22.淺論組合投資的利與弊
23.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24.個人理財業務管窺
25.公司理財業務創新
26.利率變動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27.如何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質量
28.房地產市場的信息非對稱及其影響
29.利率上調對住房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銀行自身經營……)的影響
30.ХХ銀行的吸存策略
31.2005年美元(歐元、日元……)的走勢及其原因
32.市場營銷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中的應用
33.提高我國金融從業人員素質的途徑
34.中外銀行(員工,管理,個人業務,公司業務,銀行卡營銷……)的比較
35.銀行小面額存款收費所引發的爭議和解決辦法
36.各商業銀行銀行卡收費情況及其收費前後業績比較
37.工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的比較分析
38.在開展保險業務是如何防範保險方的欺詐
39.北京(或上海、廣州等)(人壽,財產,健康型,養老型……)保險市場現狀分析
40.ХХ保險公司的品牌戰略
41.保險客戶心理分析
42.保險公司售後服務存在的問題
43.2005年金融(汽車、石油、鋼鐵、天津……)板塊行情分析
44.ХХ股票的投資分析報告
45.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個人業務分析
46.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收入,不同家庭……)人群的投資理財業務拓展
47.國債投資在投資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48.銀行客戶經理如何開發和維護客戶
49.證券經紀人如何開發和維護客戶
50.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時如何規避外匯風險
51.生產性企業部門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52.(天津,北京,上海……)個人信用體系的發展
53.試析我國政策性金融體制的變革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作用
54.如何提高地方性金融企業的服務水平
Ⅳ 金融學畢業論文選題有哪些,舉例說明
你具體熟悉那個方向的,這對選題會有很大的幫助。寫過很多了,我給些選題你自己參考下。
1 我國融資租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 我國融資租賃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3 「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分析
4 「中部崛起」的資本市場支持
5 ETF國外經驗借鑒及中國制度建設
6 IMF和世界銀行改革方案評析
7 IMF救援與金融危機
8 QFII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9 按揭貸款的風險及防範
10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11 保險基金投資研究
12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對基金業的影響
13 表決權信託研究
14 不良貸款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
15 不良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發展障礙及對策
16 財務管理視角下的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問題研究
17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18 存款准備金制度的國際比較
19 存量與增量: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動態學分析
20 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現狀評述
21 盯住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分析
22 短期資本流動與金融脆弱性
23 對沖基金與金融風險
24 對完善銀行同業拆借運作管理機制的探討
25 發展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
26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抑制與突破路徑
27 反洗錢的成本與收益研究
28 房地產信貸的風險分析和防範政策
29 改善我國商業銀行內控制度建設的思考
30 公共債務管理問題
Ⅵ 國際金融論文開題報告及選題方向
也是國際金融的呀
我給你幾個題目吧
怎麼發給你呢?
Ⅶ 國際金融類畢業論文選題理由
這是2個資料,網上找的,這東西沒人會寫,你修改修改,我看就行了
世界經濟可望繼續保持繁榮,但高油價、對戰略性資源的惡性競爭、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趨於上升。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和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5%。世界經濟在去年第三、四兩個季度和今年第一個季度連續三個季度達到5%的年增長率後,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長率回落到2
Ⅷ 金融學前沿課題
我是一個理財師,對於金融方面的知識還是比較了解一些的,而且我自己也是金融學專業的人,我們的金融學,比較前沿的課題有下面幾個,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金融模型的研究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前沿學科,對於經濟和金融的數據化分析要求十分的高,特別是金融模型,必須在數學基礎上開始建立自己的研究項目,這點要求金融學的人,必須有極高的數學素養。
第二、金融貨幣推理,這是一種對於貨幣分析的前沿研究,難度比較大,而且現在的研究范圍還比較小,所以要求專業性極強,特別是對於貨幣知識,要求有一定的專門實際操作的經驗,這點來說難度很大。
第三、金融衍生品的學術研究,是金融專業裡面實用的專業,也是比較前沿的專業,金融衍生品有很多類型,比如期權期貨互換之類,要求研究的人專業性比較強,同時具備一定的實際知識。
第四、金融的資金融通,是一個研究的最前沿,也是現在國際和國內比較關注的一個研究課題,不過這類研究范圍很大,幾乎涵蓋所以的金融轉換,所以研究的人必須具備極高的金融學和經濟學基礎。
第五、金融服務研究,這類研究是最近十幾年開始的一個研究課題,主要是對於金融行業繼續深化服務品質的一種研究,提高金融效率的一種研究。
上的這些研究的課題,對於金融專業來說,是最前沿的研究項目,其復雜程度很高,所以金融專業的人,要研究這些課題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且要有一種毅力,我在這方面有一定接觸,所以希望開始研究的朋友們,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的集中起來,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做好研究工作!
Ⅸ 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
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國經濟的內外均衡目標的同時實現。在國內外的文獻資料中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有吉林大學的楊惠昶教授和復旦大學的姜波克教授。楊惠昶教授認為「國際金融是研究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通過貨幣、證券、票據的買賣和轉讓,市場的自發力量和政府的經濟政策相互作用,如何實現國際收支均衡,以殛國際收支均衡與國內經濟均衡的聯合均衡。」姜波克教授認為「國際金融學是從貨幣金融角度研究開發經濟下內外均衡目標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
傾向於上述觀點的理由如下:
1、內外均衡之間的矛盾是開放經濟社會始終面臨的經濟學課題。內外均衡問題,是開放經濟社會所特有的經濟現象。既保持經濟體自身的穩定發展,又使經濟體的對外開放處於合理狀態之中,是開放經濟社會各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兩個重要目標,分別稱為經濟的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當政府採取政策措施實現某一均衡目標時,有的時候會促進另一均衡目標的實現,而有的時候則會使另一均衡目標的實現更為困難。內外均衡之間的矛盾是由米德在1951年正式提出的。米德在他的代表作《國際收支》一書中,針對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下固定匯率制的現實,指出了宏觀經濟處於特定區間時政府調節社會總需求的金融政策會在實現某一均衡目標的同時惡化另一均衡目標,此時經濟就屬於內外均衡的矛盾。由於米德所研究的是固定匯率制的情況,因此有人認為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就不存在內外均衡的矛盾問題了,因為政府可以聽任匯率浮動來自發調節國際收支,從而集中精力專門研究和解決內部均衡問題。事實上,在浮動匯率制下任何一國政府都不可能聽任匯率自由浮動給本國經濟帶來不良的影響。並且,作為開放經濟社會的核心變數之一,匯率的變動會對一國經濟各個層次的變數都產生深刻影響。更為突出的問題是,米德時代未曾出現的與實物經濟基礎相脫離的巨額國際資本流動於各國之間,使內外均衡矛盾發生得更加頻繁和劇烈,後果更加嚴重,政府對經濟進行調控的難度也更大了。為此,開放經濟社會如何確定經濟的內外均衡目標,便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有一段精闢論述:「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從貨幣金融視角探求實現內外均衡目標的規律,解決內外均衡之間的矛盾,以便為政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由此而形成的學科便是國際金融學。
2、內外均衡問題具有鮮明的貨幣金融屬性。內外均衡問題之所以能對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成為各國政府及經濟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是與國際資本流動密切相關的。不僅是各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提高,國與國之間聯系的貨幣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國際資本流動正深刻地影響著開放經濟的運行,使內外均衡問題的貨幣金融屬性越來越明顯和突出。由於國際資本流動對金融市場上各種行市微小變動非常敏感,甚至在很多時候純粹受政策和心理預期的驅使,因此,表現出相當大的不穩定性;更為嚴重的是,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在這種經濟環境下,貨幣金融因素往往最先受到影響,然後再傳遞給其他因素。貨幣金融因素在引發危機、傳導危機和傳導反危機政策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中樞地位。
綜合上述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應從如下兩方面來認識。一方面,內外均衡問題是國際金融學的核心,這導致國際金融學與貨幣銀行學等相關學科具有不同的主導問題。另一方面,內外均衡問題與國際貨幣金融活動有著密切聯系,換句話說,當國際資本流動不再依賴於實物經濟基礎而具有自己獨特運動規律時,其貨幣金融性質就更加明顯和突出,貨幣金融因素在內外均衡矛盾的形成及其解決中居於關鍵性地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將研究內外均衡矛盾及其解決方法的學科稱作國際金融學。同時,也只有以內外均衡問題作為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才能體現國際金融學的學科性質和特點。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內外均衡實現問題上,還涉及一些對內外均衡目標有影響卻不是從貨幣金融視角出發的問題。諸如國際貿易政策、國際直接投資政策等問題,國際金融學也需要了解它們以便於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內外均衡的問題。但它們並不屬於國際金融學的范疇。因此,國際金融學是從貨幣金融視角出發,但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內外均衡問題,並不是貨幣金融問題的自身。由此可見,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是二者的統一,以此形成一整套貫穿始終的,具有內在嚴密邏輯聯系的獨立完整的學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