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內金融中心未來發展

國內金融中心未來發展

發布時間:2021-07-12 01:52:21

1. 未來10年金融業的發展前途有哪些,廣嗎

樓主:您好!
首先歡迎你加入金融業,中國將在2020年上海成立國際金融中心,版金融業發展前景無量。權
中國現在大力在提廣金融業,對金融業的監管也不斷在完善中,可以從股票期貨,現貨,外匯等相當金融品種中看出,國家對這方面是相當重示的。
如果你希望得到一些金融方面的書籍建議你可以在網上查到,有相當多的電子版。

如需幫助可追問或者留言。祝你好運!

2. 未來中國的金融中心是哪

應該是上海。上海讓人更有安全感,香港辦不到。

3. 將來中國的金融中心是香港還是上海

應該是上海。首先香港這個被西方收養了百多年的兒子比不上上海兒子親,所以政策傾內斜很明顯,容僅看DISNEY項目可以在上海落地就知道了。其次,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香港作為貿易中轉港口的地位會漸漸被削弱。亞洲投資正慢慢開始流向東南亞,依賴大陸生存的香港港口絕對會受影響。最後,對香港近幾年經濟發展稍微留意的都知道,香港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香港區區彈丸之地,一旦在政治敏感話題上作出什麼事引起北京不高興,隨時可能會掐斷她的生命線。

4. 中國金融業 未來會怎樣

在度過全球金融危機後的今天,無論是從中國的角度還是從全球視野看來,中國金融行業都是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那麼,中國金融領袖在創建世界級金融機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怎樣才能成為「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中國的金融領導者應如何把握機遇、培養能力,從而將其組織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國金融業的新未來》一書也許會給你新的啟發。 該書為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博斯公司咨詢業務負責人柯安德先生所著。柯安德先生不僅是博斯公司的金融咨詢業務負責人,更是博斯大中華區總裁,為亞洲、歐洲各國的金融公司及監管機構提供了逾20年的咨詢服務。在《中國金融業的新未來》一書中,柯安德先生闡述了其在戰略方向、組織設計、風險管理、業務創新等多方面的豐富經驗。這本書能帶領中國全體金融從業者及金融機構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必須應對的問題,並指導中國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 本書首先細談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即中國能夠為金融服務提供廣闊的市場—— 一個具有高度多樣性、可變性及創新性的市場。那麼應該怎麼來面對這個廣闊的金融市場呢? 該書把重點放在金融機構對待風險的態度、對幫助中國經濟擺脫危機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們對全球金融界的看法上,探討全球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造成的影響。除此之外,該書還為金融機構提供了一些見解,幫助其尋找通過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及其變化而盈利的途徑,並解決如何培養能力以力壓群雄這一問題。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嶄新的未來國際金融中心,一個能夠滿足中國經濟在危機過境後的特殊需求的金融中心。 同時,書中還詳細分析了中小企業金融這一重要問題。缺乏發展的中小企業金融通常被視為高風險行業,而此行業卻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並一直是中資銀行所關注的領域。另一方面,在農村人口多於城市人口的國度中,農村金融服務同樣是重要的盈利渠道。為此,本書將側重21世紀農村的個人及企業需求,從而為銀行業務指明一條盈利之路。 遭受金融海嘯的沉重打擊後,全球金融行業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許多金融從業者更是處於迷茫狀態。不可否認,金融危機加速了中國金融業在全球金融領域的迅速崛起。而在崛起過程中,發展金融業的「技術指導」是必要的,但金融從業者的信心、積極進取的態度更是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中國金融業的新未來》無疑對整個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信心和希望,也為中國金融從業者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精彩摘錄 現有保險商的能力、眾多全球領先保險商的市場地位以及保監會對資金和監管的要求,使得從零開始進入保險領域變得困難,且代價高昂。在戰略方面,新進者需要制定一條清晰的路線,以便為自身建立客戶細分、渠道或產品等方面的顯著優勢。他們需要確定在哪些關鍵地區能開始建立一套備受信賴的組織架構及銷售網路。新進者在吸引、發展並挽留所有職能部門的員工時,在建立銷售網路時,在外資保險公司遵照相關規章與中資夥伴合作時,也面臨著一系列來自組織架構的挑戰。已佔據市場地位的保險公司具有優勢,而邊緣性的保險公司則步履維艱:小型本土保險商需要確定可持續的業務重點,隨後迅速建立獨特的能力,從而為實現盈利並滿足監管方的期望奠定基礎。通過多年的合資經驗,許多外資保險商也需要制定清晰的市場定位及業務模式,從而產生利潤。 那些強化管理能力、擴大規模,並憑借全國范圍內的品牌經營、關系管理及投資技巧不斷地擴大他們本已強大的區域優勢的保險公司,將成為最終的獲勝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長期持續的盈利能力將不斷發展,而進入中國這一潛在的全球最大保險市場並參與競爭的代價將只會越來越高。

5. 簡述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

金融市場國際化是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之一。金融市場發展超越國界的限制,與世界金融日益融合,逐漸趨向全球一體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和加速。主要表現在:

①金融機構跨國化。不僅發達國家在世界金融中心設立了大批的跨國銀行,而且發展中國家也在境外設立了一批離岸金融中心和金融機構。

②金融資產經營國際化。歐洲貨幣市場、歐洲債券市場和全球性股票市場的建立,使人們可在離岸市場上經營世界任何一國的貨幣金融資產。

③貨幣國際化。黃金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已經蛻化,人們可以通過國際匯兌來轉移各國間的貨幣購買力。不僅美元、德國馬克、英鎊、日元可作為國際結算貨幣,而且還有大批中等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也逐漸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朝著世界貨幣的方向發展。

(5)國內金融中心未來發展擴展閱讀

從整體來看我對於未來金融市場都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從未來五年看來金融市場的驅動力十足,製造業升級和相關的改革將持續獲得產業發展和政策的支持,金融去杠桿與金融監管作用下,貨幣流動性基本維持中性偏緊基本格局,隨著去產能、脫虛入實相關措施的見效,風險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區域協同發展等結構性力量在活躍發力,金融內生結構也在發生積極變化。

參考資料鳳凰財經網 金融市場發展

6. 上海 北京 深圳 重慶 誰才是中國未來的經濟金融中心謝謝

深圳 ! 北京過於負重,上海過於繁華和雜亂,重慶過於落後和簡陋,自然是深圳 ! 中國的第五個直轄市 ?

7. 上海、北京、香港,哪個才會是中國未來的金融中心哪個城市未來的經濟會更好

你的觀點很對啊。。現在北京目標確定了,就是要高金融經濟。。將醫院,高校,工廠以及其他一些不重要的機關都外遷至河北了。所以來北京發展金融應該不會錯。香港怎麼說呢。說到底,不聽話。。不是親生的。。

8. 北京和上海哪個會成為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 為什麼

上海,地理優勢擺在這里,經濟發展比較快速,而且上海現在就已經是我國的金融中心

北京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是不可能成為金融中心的

9. 未來中國誰會是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城市

金融中心?香港、上海
最大的城市是重慶

閱讀全文

與國內金融中心未來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