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圖案上海金融中心

圖案上海金融中心

發布時間:2021-07-12 04:51:27

1. 上海在建的,由日本人出資的第一高樓叫什麼名字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世界第一高樓———101層超高層綜合設施「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外觀造型和功能構成昨天最終確定。備受爭議的大樓頂部圓形風洞設計改為倒梯形。

昨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召開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負責投資、開發這一項目的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介紹了有關設計造型及施工進展情況。據介紹,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主體建築設計高度為492米,共104層,地上101層,地下3層,2008年初竣工後將成為上海浦東的新地標。

據悉,該工程於1997年年初開工。原設計高460米,後來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復工。但由於當時中國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廈,超過環球金融中心的原設計高度。由於日本方面興建世界第一高樓的初衷不變,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環球金融中心比原來增加7層,即達到地上101層,地下3層,總高度達到492米,目前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總高度為508米,但其中包括了60米高的天線,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比起已建成的中國台北國際金融大廈主樓高出12米,所以按國際建築慣例來說,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仍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高樓。

該項目由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聯合日本有關銀行、保險公司、商社等日本和歐美的四十家企業投資興建,總投資額超過1050億日元(逾10億美元)。

負責設計的美國KPF建築事務所主席康恩對媒體說,在地上100層(472米)處設置了長約55米的觀光天閣,此高度也超過被稱為世界最高觀光廳的加拿大CN電視塔,屆時,可讓每位來訪者切身體驗到「雲中漫步」的美妙感受。

值得關注的是,原先頗有爭議的該大樓頂層觀光廳圖案已由「大圓孔」改為了現在的方形。對此,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社長森稔先生解釋說,這一改動是大樓功能的綜合調整,並使工期、造價、收益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2. 上海外灘有那些著名建築急!

1號,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是上 外灘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
2號,現為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已有90餘年的歷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台,號稱遠東最長的吧台。
3號,現名有利大樓,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現為新加坡佳通投資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鋼結構大樓,鋼材來自德國。
5號,現屬華夏銀行,原為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外立面採用花崗石,建於1921年。
6號,現屬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原為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外牆採用花崗石貼面,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的典型建築。
7號,現為泰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泰國盤谷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1907年建成。
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建於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
10—12號,現為浦東發展銀行所在地,原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於1923年。三扇青銅大門和兩旁的銅獅子,由英國專門鑄造,據說鑄成後立刻將銅模毀掉,獅子成為絕版珍品。底層中部突出一個八角形門廳,由此進入寬敞的營業大廳。門廳的頂部有8幅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築風貌。畫旁有文字「四海之內皆兄弟」。此樓耗資800萬兩白銀,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考究的建築」。
13號,現為海關大廈,是匯豐銀行大樓的姊妹樓,建於1927年,仿造英國議會大廈的大鍾(大本鍾)製造,在英國造好後到上海組裝,此樓樓外立面的大鍾為亞洲第一大鍾,世界最著名的大鍾之一(全球現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鍾之一),每逢整點奏威斯敏斯特報時曲,於文革時改為東方紅。
15號,現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原為華俄道勝銀行大樓,1902年竣工。
16號,現屬招商銀行,原為台灣銀行大樓。台灣銀行原為日商銀行,是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日本在台北開設的,1911年又在上海設立分行。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台灣銀行劃歸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有。
17號:現為友邦保險大樓,原為《字林西報》大樓,是上海第一幢高層建築。《字林西報》創刊於1850年,是英國人辦的一張英文日報,也是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字林西報》起初只是一份4頁的英文周報,刊登商賈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後因時常刊登英租界當局的文告、新聞公報,被稱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樓室內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牆面,金色馬賽克穹廬頂,十分氣派。
18號:建於1923年,是一棟有著84年歷史的市級經典保護建築,位於外灘南京東路口,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樓,曾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建於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銀行遷址以來,歷經多家單位使用。
修復後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謎一般地來自二百年前義大利的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其被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
19、20號:現為和平飯店,分為南樓和北樓,南樓原為匯中飯店大樓,北樓原為華懋(mào)飯店大樓。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古老飯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華的旅館。1906年翻新,翻新時,舊中國第一次在建築物內安裝電梯,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華懋飯店由地產大亨沙遜投資,又名沙遜大廈,被譽為「遠東第一樓」,1956年改為和平飯店北樓。
23號,現屬中國銀行,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
24號,現屬中國工商銀行,為老沙遜洋行行址。
26號,現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揚子保險公司大樓。
27號,現為外貿總公司大樓,原屬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創辦於廣州,是英國最早進入中國的貿易商行。
29號,現屬光大銀行,原為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註:門牌號均為中山東一路門牌號)

3. 目前十大高樓!

第一名:台北101大樓
被稱為「台北新地標」的101大樓於 1998年1月動工,主體工程於2003年10月完工。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風阻尼器」,還有兩台世界最高速的電梯,從一樓到89樓,只要39秒的時間。在世界高樓協會頒發的證書里,台北101大樓拿下了「世界高樓」四項指標中的三項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築物」(508米)、「最高使用樓層」(438米)和「最高屋頂高度」(448米)。

第二名: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層,是當今世界名冠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這個工程於1993年12月27日動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1997年建成使用。登上雙塔大樓,整個吉隆坡市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夜間城內萬燈齊放,景色尤為壯美。

第三名:西爾斯大廈

西爾斯大廈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442米,共地上108層,由建築師密斯·凡德勒所設計。

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市堪稱摩天大樓的發源地。它是為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建造的,於1973年竣工。

西爾斯大廈由9座塔樓組成。它們的鋼結構框架焊接在一起,這樣也助於減少因其高度所造成的在風中搖動。所有的塔樓寬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廈外面的黑色環帶巧妙地遮蓋了服務性設施區。

西爾斯大廈有110層,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辦公樓。每天約的1.65萬人到這里上班。在第103層有一個供觀光者俯瞰全市用的觀望台。它距地面412米,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美國的4個州。

第四名:上海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超高層建築,是上海邁向21世紀的標志性建築之一,由美國SOM設計事務所主設計。1998年8月建成。佔地2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28.95萬平方米。高420.5米,88層。

金茂大廈主樓1~52層為辦公用房,53~87層為五星級賓館,88層為觀光層。大廈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現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點,既是中國古老塔式建築的延伸和發展,又是海派建築風格在浦東的再現。

第五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位於香港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一期1998年竣工,高39層,180米,自建成後便吸引了不少國際金融機構進駐。國金二期2003年落成,高420米,共88層,為香港最高建築物。被稱為「驚世之作」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外形設計概念是以一個向外地的朋友「招手」的手勢,向海外朋友表示「歡迎您」的意思。

第六名:中信廣場大廈

天河中信廣場是廣州繼63層廣東國際大廈為當年全國最高建築之後,又一次奪得90年代的全國之冠,樓高達391米,80層,迄今為止仍是廣東省之最。

作為中國最高的建築之一,中信廣場有68部電梯上上下下,保利物業負責人稱,整個中信是「立起來的街道」。

第七名:信興廣場大廈

信興廣場地王大廈由68層的商業大樓、32層的商務公寓、5層的購物中心及2層地下停車場組成,樓高384米,佔地1873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港幣。

第八名:帝國大廈

1981年4月30日,矗立在美國紐約市中心高1250英尺、共102層的帝國大廈度過了50個春秋。30年代,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時期,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華爾街的老闆們卻熱衷於修建摩天大樓的競賽。百萬富翁拉斯科布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決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樓房。他找來著名的建築師威廉·拉姆,問樓房能蓋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後回答說:「1050英尺。」拉斯科布對這個高度很不滿意,因為這僅僅比當時紐約新建成的克萊斯勒大廈高4英尺。於是,建築師設法增加了一節200英尺高的圓塔,使帝國大廈的高度為1250英尺。這座摩天大樓只用了410天就建成,也可算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帝國大廈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樓房。

第九名:中環廣場大廈

1993年香港中環廣場大廈建成,高374米,78層,是香港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也同樣躋身於世界最高建築物前10名之列。

大廈看起來是三角形造型,其實並不是真三角形因為它的尖角均被切去。原因有二:首先是為了能有更多便於使用的室內面積;而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其稅利尖角沖向鄰居而得罪他們。這樣做不僅是不禮貌的更重要的是有礙"風水"。

大廈頂部以金字塔形狀的坡頂以及立於其上的桅桿作收束,晚間日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立面以三種不同顏色的隔熱玻璃圍護。金色、銀色塗層的玻璃構成垂直和水平圖案而形別塗飾的花玻璃穿插其間,形成典雅而又閃爍發光的形象。

第十名:中銀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90年完工。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總高369米。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范內變化多端,至於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系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http://house.lnd.com.cn/house/images/200511/05111013.jpg
據美聯社報道,在阿拉伯酋長國的迪拜,一座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將要拔地而起。一根根的樁柱已經打入了50多米深的地底,它們將要托起這座至少是123層高的建築。摩天大樓建成後,人們將能在不同的制高點觀賞迪拜的城市風光,一覽無余。

這座摩天大樓名為「迪拜大樓」(Burj Du),它比中國台北、美國芝加哥和世界其他地方最高的摩天大樓還要高出許多層,但究竟有多高,如今還保守秘密,目的是要在當今世界競相建築全球最高摩天大樓的競賽中,迷惑那些想當第一的競爭對手。

伊邁爾房地產公司的主管羅伯特·布思說,他們將創造過去沒有的記錄,那將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伊邁房地產公司是迪拜的一家建築公司,專長建造用不銹鋼作牆體的錐形摩天大樓。

4. 上海外灘有那些銀行對應哪幢建築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

亞細亞大樓

被譽為「外灘第一樓」,建成於1906年,原名麥克波恩大樓。其高8層,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佔地1739平方米。大樓外觀具有折中主義風格。立面為橫三段、豎三段式。底段與上段均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大樓氣派雄偉,簡潔中不乏堂皇之氣。可謂簡繁相怡,華貴典雅。

東洋倫敦——東風飯店

「東洋倫敦」是現東風飯店的別稱,建於1910年,屬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外貌既效法美國古典主義,又參照日本帝國大廈,故而得此別稱。其始建於中山一路2號時,是當時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棗上海總會。大樓一樓為餐廳,二樓為國際海員俱樂部,其餘均為客房。整個飯店設施齊全,裝修精美,不愧為商務住宿的理想選擇。大樓中所使用別致的三角形的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歷史。

有利大樓

中山東一路4號,現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原名聯合大樓,為美國有利銀行所有,故稱有利銀行大樓。大樓於1916年建成,樓高7層整體仿效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窗框多採用巴洛克藝術富有旋轉變化的圖案,大門有愛奧尼克立柱裝飾,高大的落地專窗既有利於採光,又增添樓宇氣勢。整幢建築是以門為中心的軸對稱圖形。故而給人以平和的感受。

東西合璧的日清大樓

將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樓,被人們稱為「日猶式」。該樓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會社與猶太人合資建造。它建於1925年,位於中山東一路5號,樓高6層,佔地1280平方米,底三層裝飾比較簡明,上三層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飾,凹凸感強。整個建築立面均用花崗石貼砌,與外灘的其他建築交相輝映。日清大樓現由華夏銀行和錦都實業總公司使用。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6號,1906年,中國人自籌資金開設第一家銀行棗中國通商銀行,現今則是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所在地。該樓是一幢假四層的歌特式建築。大樓第四層有五個尖頂層面,原先還有十字架。第三、四層有小尖塔。大樓第四層是尖券形的窗戶,一、二層是典型歌特風格的花窗欞窗戶。這幢即將走過一個世紀的歐式建築的意義遠不止停留在具歷史性與藝術性。可以說,就是它在中國金融史上劃上了開篇性的一頁。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築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採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戶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泰國盤各銀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後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招商局大樓

作為中國自己經營的第一家新式輪船企業棗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間創辦的。招商局建於1901年,該樓宇為座西向東的三層磚木結構。底層正門框向外伸出,正門兩側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層立面用古典柱式裝飾。大樓局部外牆用花崗石貼面。招商局大樓可視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建築的典型。無論就具歷史性或是藝術性而言,都值得我們前去觀瞻一番。

浦東發展銀行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0-12號,屬新希臘建築,建於1923年,原系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美國當時將這座建築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建築。建成時大樓門前放了兩只引人注目的大銅獅,據說獅子鑄成後,立刻就將銅模毀掉了。從而使這對銅獅成為絕版珍品,現已將其送入上海歷史博物館。該樓八角形門廳的頂部,離地面20多米高處,有8幅由幾十萬塊僅幾平方厘米的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它寬4.3米,高2.4米,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的建築風貌,並配有神話人物形象,還有24幅為神話故事中動物的形態,頂部巨大的神話故事壁畫,總面積近200平方米。世紀壁畫間有一圈美文,譯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其象徵了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

上海海關大樓

匯豐銀行的「姐妹樓」,建於1927年,雄偉挺拔,與雍容典雅的匯豐銀行大齊肩並列,相得益彰。上海海關大樓結合了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優點,大樓門楣由四眼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鍾樓為軸線,氣勢非凡,建築造型屬新古典派希臘式,上段的鍾樓的、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鍾製造,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據說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鍾,也是世界著名大鍾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鍾聲象徵著庄嚴,象徵著使命。

交通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4號,建於1940年,佔地190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088平方米。屬近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設計強調垂直的線條,外立面簡潔明朗。底層外牆用黑色大理石貼面,庄嚴華貴。進門兩側有紫銅欄桿裝飾的人造環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樓大廳,滿目紅色,富麗堂皇。廳內36根圓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廳四周牆壁均由紅色瓷磚鋪貼、裝飾,地坪也是紅色地磚鋪成。大樓外觀的凝重與內部的熱烈使其別具特色,在古典建築叢中更顯現代氣息。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是一座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至今已歷了八十多個春秋。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後在此辦公。該建築結構堅實,裝飾精緻,以正門為中軸線形成對稱結構底層大門有雙立柱四根,兩旁有洞形窗戶。二至三層東立面有愛奧尼克柱子,窗戶兩邊也有古典立柱裝飾。外牆用白色釉面磚和花崗石相拼,色調和諧,底樓外牆用蘇州花崗石軒石勒腳。樓內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樓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頂柵和迴廊,至今還保存完好。台灣銀行大樓

現今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該樓興建於1924年,佔地904平方米。整體上屬於日本近代西洋建築風格。東立面配於四根歐洲古典主義式的柱子。從而使其富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這不禁讓人想起具有「東洋倫敦」之稱的東風飯店。這些樓與樓之間內在或外在的聯系,使得外灘的建築尤顯和諧統一,建立一種整體的美感。

麥加利銀行大樓

上海的第一家外資銀行是麗如銀行,就開在如今被人們稱作麥加利銀行大樓之內。大樓共五層,底層外牆用花崗石鋪貼,內部地坪則是黑白對比的大理石。大門則是樓的主線,南北兩邊建築造型對稱。二至四層外立面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第五層橫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為使建築具有高度感,現頂樓加了三角形屋頂,更讓人們感受到麥加利銀行大樓的玲瓏與別致。

友邦大廈(原桂林大樓、字宇大樓)

這里曾是外國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棗《字林西報》館。友邦保險公司於1998年正式整修入駐,故改名為「友邦大廈」。大樓的立面分三個層次。第一層以粗糙的大石塊為貼面;第二層用水泥粉刷;第三層兩側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優雅的塔頂,盡顯了建築的變化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勻稱、和諧。

和平飯店南樓(原匯中飯店)

漫步外灘,有一幢白清水磚牆,紅磚腰線的建築特別引人注目,這座美國風格的六曾樓房就是和平飯店南樓,它位於中山東一路19號,原名中央飯店。這座建於1906年的飯店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1909年「萬國禁煙會」就在這里舉行,1996年又召開了聯合禁毒署舉辦的「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並為「萬國禁煙會」立會址標志。1911年中國同盟本部也在該飯店召開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歡迎大會。這一系列具有紀念價值的史實為和平飯店南樓增添了更多輝煌。

和平飯店北樓(原沙遜大廈)

和平飯店南北兩樓錯落而置,與南樓相比,北樓頓覺氣魄豪華。高77平方米的大樓,由於內外裝飾講究而被譽為「遠東第一樓」。大樓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築風格,外形簡潔明朗強調垂直感,花崗石的牆面,圓錐形的屋頂,紫銅的屋面,無部不滲透出古樸典雅之氣。飯店內部設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國套房。餐廳、大堂裝飾富麗堂皇。還有頗受國外遊客歡迎的上海老年爵士樂隊,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彷彿置於一個世界文化與經典藝術相交融的殿堂。

中國銀行大樓

外灘的建築素以歐洲風格見長,而中國銀行大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之一。大樓分為主樓和次樓。外牆為金山石,屋頂為平緩的四方攢尖頂,上蓋綠色琉璃瓦,樓檐上用斗拱裝飾。東立面從高到低有變形的錢幣形鏤空窗框。大門上方原有孔子周遊列國石雕講述了一個個令人神往的故事。營業大廳的天花板上原來還雕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到處洋溢著古色古香的氛圍。這些雕梁畫棟、碧瓦飛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讓後人得以繼承和發揚。

怡泰郵船大樓

中山東一路北京東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築,它就是怡泰郵船大樓即「格林郵船大樓」。該樓高7層,另有2層地下室。堅固厚實的花崗石拱券大門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層附有外展的陽台,七層頂樓還建有塔樓,雅緻美觀,整個大樓外立面簡潔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正金大樓

建成於1924年,獨具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與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同樣有著花崗石的外牆,明晰的主線,對稱的造型,但少了許多繁瑣的裝飾,使其更顯流暢。大樓底層用大型石塊貼砌。整幢建築給人以穩重感。二至五層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顯示出古典風采。內部大廳中長圓形玻璃天頂,造型典雅,工藝精美,是外灘的典型建築。

怡和洋行大樓

自從1943年上海開埠後,國外商家紛紛開設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幾家之一。此後英商在這里開展了大量的貿易活動。怡和洋行大樓位於中山東一路2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樓一、二層為一段,用花崗石壘砌軸線明顯,大門和雙側窗框都用羅馬半圓拱券石拱造型,正門上方有羊頭浮雕裝飾,顯得莊重堅實,第三至五層又一段,有羅馬科林斯柱式支撐,氣魄雄偉,顯示出濃郁的西歐古典色彩,第三層有石欄桿陽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鑲嵌,第五層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頂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層。

東方大樓

即現在的市公安局交通處大樓原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上海分行的辦公場所。設計師用豪華浮誇的手筆,在教堂和宮殿中把建築、雕塑和繪畫結為一體,並用短檐、波浪形牆面、重迭柱及壁畫,使建築物產生神秘的宗教氣氛。大樓強調立面裝飾和處理,尤為注重建築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貫通的愛奧尼克巨柱,兩側厚實的牆面橫向劃分為三段,頂部出檐較深,並有精緻的雕刻。底層門窗形成三個高大的樓門,居中是線狀的浮雕。另外,大樓在小構體上也精雕細鑿,力求完美可謂是巴洛克式的經典之作。英國領事館

建於1873年,樓高二層,近似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樓宇台基較高,底層豎向中段有五扇圓拱形窗,兩邊房間窗戶倒是圓拱形。外立面整齊見變化。整幢建築外立面原採用清水磚,層頂用中國蝴蝶瓦鋪成,現外牆已採用水泥粉刷,大樓東面樓前有大草坪,環境更現優美。解放後,中國國際旅行社上海分社層設在這里,該社遷出後,由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設在這里。除了上述地處外灘的大廈外,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俄羅斯總領事館以及氣象信號台與外灘的這些建築渾然一體,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萬國建築博覽」的畫卷。
外白渡橋

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鋼鐵結構橋,跨度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車流量很高。因它處於舊時的外擺渡處,人們過橋不付費,故稱外白渡橋。

上海大廈

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於外白渡橋的北側。這是一幢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修簡潔明朗,外觀氣勢宏偉。主樓原名「百堯江大廈」。副樓又名「浦江飯店」。現為三星級賓館,飯店設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國特色高級套房,曾接待許多國家元首及中外遊客。

俄羅斯總領事館

位於外白渡橋北側,蘇州河與黃浦江會合處。該樓建於1916年,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64平方米,樓有四層,帶閣樓。底層一半置於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戶之間有壁柱。屋頂為雙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線尖頂窗戶,西側樓頂有二層樓高的瞭望塔一座,綠色鐵皮穹頂,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觀賞黃浦江、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
氣象信號台

外灘標志性建築之一,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建築物。1884年,法國天主教會創建的徐家匯天文台,在「洋涇浜」外灘(今延安東路外灘)設立氣象信號台,信號台是直豎地上的一根長木桿,根據天文台傳來的氣象信息。1907年,重建圓柱形的氣象信號,台統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們稱為「阿脫奴婆」式建築。為保護這個建築物,1993年外灘改造工程中,將它向東整體移位20米。

最好乘公交車經過外灘時,那些銀行的名稱都能盡收眼底.

5. 全球十大高樓

第一名:台北101大樓
第二名: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
第三名:西爾斯大廈
第四名:上海金茂大廈
第五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第六名:中信廣場大廈
第七名:信興廣場大廈
第八名:帝國大廈
第九名:中環廣場大廈
第十名:中銀大廈

第一名:台北101大樓
被稱為「台北新地標」的101大樓於 1998年1月動工,主體工程於2003年10月完工。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風阻尼器」,還有兩台世界最高速的電梯,從一樓到89樓,只要39秒的時間。在世界高樓協會頒發的證書里,台北101大樓拿下了「世界高樓」四項指標中的三項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築物」(508米)、「最高使用樓層」(438米)和「最高屋頂高度」(448米)。

第二名: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層,是當今世界名冠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這個工程於1993年12月27日動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1997年建成使用。登上雙塔大樓,整個吉隆坡市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夜間城內萬燈齊放,景色尤為壯美。

第三名:西爾斯大廈

西爾斯大廈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442米,共地上108層,由建築師密斯·凡德勒所設計。

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市堪稱摩天大樓的發源地。它是為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建造的,於1973年竣工。

西爾斯大廈由9座塔樓組成。它們的鋼結構框架焊接在一起,這樣也助於減少因其高度所造成的在風中搖動。所有的塔樓寬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廈外面的黑色環帶巧妙地遮蓋了服務性設施區。

西爾斯大廈有110層,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辦公樓。每天約的1.65萬人到這里上班。在第103層有一個供觀光者俯瞰全市用的觀望台。它距地面412米,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美國的4個州。

第四名:上海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超高層建築,是上海邁向21世紀的標志性建築之一,由美國SOM設計事務所主設計。1998年8月建成。佔地2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28.95萬平方米。高420.5米,88層。

金茂大廈主樓1~52層為辦公用房,53~87層為五星級賓館,88層為觀光層。大廈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現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點,既是中國古老塔式建築的延伸和發展,又是海派建築風格在浦東的再現。

第五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位於香港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一期1998年竣工,高39層,180米,自建成後便吸引了不少國際金融機構進駐。國金二期2003年落成,高420米,共88層,為香港最高建築物。被稱為「驚世之作」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外形設計概念是以一個向外地的朋友「招手」的手勢,向海外朋友表示「歡迎您」的意思。

第六名:中信廣場大廈

天河中信廣場是廣州繼63層廣東國際大廈為當年全國最高建築之後,又一次奪得90年代的全國之冠,樓高達391米,80層,迄今為止仍是廣東省之最。

作為中國最高的建築之一,中信廣場有68部電梯上上下下,保利物業負責人稱,整個中信是「立起來的街道」。

第七名:信興廣場大廈

信興廣場地王大廈由68層的商業大樓、32層的商務公寓、5層的購物中心及2層地下停車場組成,樓高384米,佔地1873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港幣。

第八名:帝國大廈

1981年4月30日,矗立在美國紐約市中心高1250英尺、共102層的帝國大廈度過了50個春秋。30年代,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時期,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華爾街的老闆們卻熱衷於修建摩天大樓的競賽。百萬富翁拉斯科布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決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樓房。他找來著名的建築師威廉·拉姆,問樓房能蓋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後回答說:「1050英尺。」拉斯科布對這個高度很不滿意,因為這僅僅比當時紐約新建成的克萊斯勒大廈高4英尺。於是,建築師設法增加了一節200英尺高的圓塔,使帝國大廈的高度為1250英尺。這座摩天大樓只用了410天就建成,也可算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帝國大廈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樓房。

第九名:中環廣場大廈

1993年香港中環廣場大廈建成,高374米,78層,是香港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也同樣躋身於世界最高建築物前10名之列。

大廈看起來是三角形造型,其實並不是真三角形因為它的尖角均被切去。原因有二:首先是為了能有更多便於使用的室內面積;而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其稅利尖角沖向鄰居而得罪他們。這樣做不僅是不禮貌的更重要的是有礙"風水"。

大廈頂部以金字塔形狀的坡頂以及立於其上的桅桿作收束,晚間日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立面以三種不同顏色的隔熱玻璃圍護。金色、銀色塗層的玻璃構成垂直和水平圖案而形別塗飾的花玻璃穿插其間,形成典雅而又閃爍發光的形象。

第十名:中銀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90年完工。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總高369米。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范內變化多端,至於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系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http://house.lnd.com.cn/house/images/200511/05111013.jpg
據美聯社報道,在阿拉伯酋長國的迪拜,一座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將要拔地而起。一根根的樁柱已經打入了50多米深的地底,它們將要托起這座至少是123層高的建築。摩天大樓建成後,人們將能在不同的制高點觀賞迪拜的城市風光,一覽無余。

這座摩天大樓名為「迪拜大樓」(Burj Du),它比中國台北、美國芝加哥和世界其他地方最高的摩天大樓還要高出許多層,但究竟有多高,如今還保守秘密,目的是要在當今世界競相建築全球最高摩天大樓的競賽中,迷惑那些想當第一的競爭對手。

伊邁爾房地產公司的主管羅伯特·布思說,他們將創造過去沒有的記錄,那將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伊邁房地產公司是迪拜的一家建築公司,專長建造用不銹鋼作牆體的錐形摩天大樓。

6. 有一個城市的圖案是一座橋,它是什麼城市

這個要看具體的范圍吧,國內的話,我感覺杭州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杭州多橋,橋文化也比較盛行,一些大活動的標志也是以橋為主的。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新一線城市。

7. 陸家嘴有什麼好玩的

陸家嘴好玩的有東方明珠、吳昌碩紀念館、歷道證券博物館、上海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1、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 TV Tower)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4、上海金茂大廈

上海金茂大廈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主樓88層,高度420.5米,約有20萬平方米,建築外觀屬塔型建築。裙房共6層3.2萬平方米,地下3層5.7萬平方米,外體由鋁合金管製成的格子包層。

5、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佔地面積14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00平方米,擁有地上101層、地下3層 ,樓高492米,外觀為正方形柱體。

裙房為地上4層,高度約為15.8米。上海環球金融中心B2、B1、2和3層為商場、餐廳;7-77層為辦公區域(其中29層為環球金融文化傳播中心);79-93層為酒店;94、97和100層為觀光廳。

8. 上海地區類的劃分

(排名越靠前,就是1類的吧?)
上海現有16個區、3個縣,共有205個鎮、9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278個居民委員會和2935個村民委員會。這些區、縣分別為: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青浦區、松江區、奉賢縣、南匯縣、崇明縣。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是一座美麗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而H還足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信息中心、經濟和貿易港口,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繁華、最具經濟活力的大城市之。
上海位於北緯3l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北界長江人海口,東瀕浩瀚的東海,地處中國南北海岸線中心,長江三角洲東南端,是長江流域的門戶: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和我國的內外交通運輸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均氣溫 16.5℃,年日照時間2000小時左右。全年無霜期約230天,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門,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從旅遊角度來講,最佳旅遊季節應是秋季。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有。上海地區河湖眾多,主要有長江、黃浦江、吳淞江(蘇州河)和澱山湖等。水資源豐富,水網密布,大多河網屬黃浦江水系。黃浦江屬於太湖水系,流經[二海市區,全長113公里,江道寬度平均360米,江寬水深,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要道。
上海市面積6341平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的0.06% 由16個行政區和3個郊縣組成,南北最長約120公里,東西最寬約l00公里。其中市區巾積3249.2平方公里,郊縣面積3091.8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219平方公里,水而面積122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島以及長興、橫沙等島嶼,其中崇叫島面積為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上海全市戶籍人口1457萬人,市區人口總數1221.04萬,郊縣人口235.96萬人。男性占人口總數的50.4%,女性佔49.6%。上海居民期望壽命為77.03歲。1997年末,上海全市總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1.1%。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59人,而市區每平方公里3854人。
上海現有16個區、3個縣,共有205個鎮、9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278個居民委員會和2935個村民委員會。這些區、縣分別為: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青浦區、松江區、奉賢縣、南匯縣、崇明縣。
歷史
上海是—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據考古研究發現,早在六千年前上海的西部地區大約成陸。距今五千年前的菘澤文化時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長江三角洲平原留下了足跡。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稱「華亭」。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宋朝以後的說法是,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上海地區漁民發明的一種叫「扈」的竹編捕魚正具。古代沒有上海這個地名時,這一 帶被稱為「滬瀆」,後簡稱「滬」。
「上海」這一名稱始於南宋咸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因黃浦江中的上海浦西岸設有上海鎮而得名。當時 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到了1292年(元代),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第二年,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嘉靖三十二年築城牆。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H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管理稅務。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和錢財的主要口岸,成為遠東地區的金融、貿易中心,上海也因此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數不清的巨商富賈如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這唯舉世矚目,人人嚮往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無數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1921年7月23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年,上海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城市面貌不斷更新,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路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已構成上海城市的新景觀。如今的上海,正口益成為中國的經濟、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她將東方古典神韻和現代化的大都市氣息完美結合,正逐漸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旅遊者的首選目的地。
市花
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
選擇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是因為白玉蘭花花朵大而潔白,開放時朵朵向上,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在上海,白玉蘭開得特別早,冬去春來,在清明節前就已繁花盛開了。
市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三角圖形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座不斷前進的城市;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種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展示著燦爛輝煌的明天;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
上海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多年來,她一直以獨有的風韻和氣質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這種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氣質,用過去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洋氣」,—種來源於上海自身古典與現代化的完美融合的氣質。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在本世紀初就已成為遠東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里不僅匯集了當時國內外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各路英豪,而且許多重人的歷史事件和革命活動就在這里發生,並進一步影響全國。在上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裡,有七十餘處國家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一處都凝聚並展示了鮮明的上海文化特色。新中國建立後,上海取得了飛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多年來,以浦東開發,開放為代表的上海建成了許多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城市標志性建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也進展很大,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新成就的窗口。倘徉於上海街道,穿行於熙熙攘攘的人流,瀏覽著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輾轉於璀璨的燈火下,你自會體驗到這座現代化大都市的繁榮和充滿活力的文化氛圍,以及—『種濃濃的時代氣息。豐富的人文資源、迷人的城市風貌、繁華的商業街市、中西交匯的民俗風情和歡樂的節慶活動,形成了上海獨特的都市旅遊景觀,使上海成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現代潮流為——體的旅遊中心城市。

http://cache..com/c?word=%C9%CF%BA%A3%3B%CA%D0%3B%D0%D0%D5%FE%3B%C7%F8&url=http%3A//www%2Echengshiditu%2Ecom/cn/shanghai/&b=0&a=2&user=

閱讀全文

與圖案上海金融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