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湖北區域金融中心

湖北區域金融中心

發布時間:2021-07-12 17:23:41

❶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的內設機構

辦公室(黨委辦公室)
組織協調分行機關日常工作,組織行長辦公會、行務會及重要工作會議,承辦有關文秘、信息綜合、外事、信訪、保密、檔案、新聞報道等工作,督辦本行重要事項。負責組織分行黨委會,承辦黨委日常事務工作、督辦黨委重要事項。
法律事務處
負責審核有關規范性文件,開展法律調研;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加強執法監督;承擔分行法律顧問,出具法律意見;開展金融法律咨詢服務、相關金融法律事務和金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承辦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做好民事案件管理工作,切實維護央行合法權益。
貨幣信貸管理處
負責湖北省的經濟金融監測分析、再貸款、再貼現、存款准備金、利率、信貸政策、金融市場監測及有關監管等貨幣信貸工作。
金融穩定處
監測、評估湖北省金融系統風險,研究實施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措施;管理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資產和金融穩定類再貸款;參與金融體制改革,依據國家有關政策推進轄區金融體制改革工作;根據總行有關規定,參與有關風險的處理和其他涉及金融穩定的事項。
調查統計處
負責湖北省經濟金融信息的收集、統計和分析;組織實施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管理協調金融機構的統計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公布湖北省金融統計數據,向湖北省政府和各金融機構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會計財務處
負責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會計財務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承辦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財務、基建、固定資產和集中采購管理工作。
支付結算處
負責湖北省支付清算系統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訂有關支付結算規則,制定有關支付清算、非現金支付工具、賬戶管理等制度辦法、實施細則並組織實施,維護湖北省正常的支付清算和結算秩序;開展支付體系調研和創新,組織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組織湖北省人民銀行會計集中核算。
科技處
負責湖北省轄區人民銀行系統的科技建設和管理,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和業務應用系統的規劃、建設、維護等技術服務工作;協調銀行卡聯網通用工作。
貨幣金銀處
負責湖北省貨幣發行、金銀管理、發行庫管理及反假貨幣工作。
國庫處
經理湖北省級國庫;管理湖北省各級國庫業務,監督管理經收處、代理行經辦國庫業務行為。
內審處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內審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對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公務及執行金融法規和財經紀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法違紀人員的處理提出建議;承辦有關履職審計和離任審計工作。
人事處(黨委組織部)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幹部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勞動工資、機構編制、員工培訓等工作;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黨的組織工作、統戰工作;承擔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保險統籌工作。
金融研究處
負責圍繞貨幣政策決策,對湖北省經濟增長及運行進行分析預測,對貨幣信貸等各項政策執行情況及經濟金融運行中的深層次、重大問題進行跟蹤研究,提供決策建議;負責湖北省金融學會秘書處日常工作,組織《武漢金融》的出版工作,推動湖北省金融研究工作的開展。
徵信管理處(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湖北省分中心)
管理湖北省信貸徵信業,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承擔湖北省轄區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建設、運行及管理工作。
事後監督中心
負責對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會計、發行、國庫、外匯等核算業務進行事後監督;對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事後監督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反洗錢處
負責在湖北省內貫徹落實反洗錢各項法律、行政規章和政策要求,組織、協調湖北省反洗錢工作,指導、部署湖北省金融業反洗錢工作。
外匯綜合處
組織協調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北省分局機關日常工作,承辦分局局長辦公會、局務會以及重要工作會議的組織工作;負責綜合、文秘、宣傳、檔案、信訪、保密等工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負責外匯管理政策法規的咨詢、解釋工作;負責外匯信息調研工作;配合、協助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對有關外匯業務開展審計工作;負責特殊經濟區域外匯管理工作。
國際收支處
負責湖北省內國際收支、外匯收支統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對湖北省內國際收支和外匯收支狀況進行監測、預警和分析;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情況進行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對湖北省內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業務、銀行間外匯市場運行以及人民幣匯價實施情況進行管理。
經常項目管理處
負責湖北省內經常項目外匯管理工作;監督檢查經常項目下的匯兌行為,對超比例、超金額的經常項目下售付匯進行事前的真實性審查;辦理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實施監督和管理。
資本項目管理處
負責湖北省內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工作;依法管理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對湖北省內機構借用國外商業性債務性資本、發行外幣債券、對外擔保以及對外發生債權等資本交易和匯兌進行管理,對外債和對外擔保進行登記和統計監測;對還本付息進行審核;對境外直接投資的外匯資金來源進行審查;對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上市外幣股票的匯兌事務進行審核。
保衛處
承辦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安全保衛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分行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指導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
黨委宣傳部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黨的宣傳工作。
紀委(監察室)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紀檢監察工作。
紀檢監察一處
負責紀委(監察室)的文字綜合、服務協調及文檔管理工作;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信訪舉報受理、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紀檢監察幹部培訓,以及案件審理、申訴、復議和復核工作;負責收集和編發紀檢監察工作信息;負責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和行風建設工作。
紀檢監察二處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監督檢查工作;負責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和預防、執法監察和黨內監督、行政監督工作;負責反腐敗抓源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
巡察辦公室
負責巡察工作的綜合協調、政策研究、制度建設、文件起草、巡察人員管理、後勤保障,以及了解、掌握各市中心支行、分行營業管理部巡察工作情況,承辦分行黨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關黨委辦公室
負責分行機關黨委日常工作。
工會辦公室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工會工作。
團委
負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人民銀行系統共青團工作。
後勤服務中心
負責分行機關後勤保障和安全保衛工作。
清算中心
負責支付系統武漢城市處理中心的日常業務運行和系統運行維護;負責湖北省內與支付系統鏈接的有關業務系統接入條件的保障和改善工作;負責對各支付系統參與者提供必要的運行維護方面的指導;承擔有關系統監控和維護服務工作;負責指導湖北省人民銀行系統科技部門維護管理支付系統運行。

❷ 武漢的介紹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武漢具有3500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之地,也是國內科教名城,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三。武漢的高新技術產業、汽車產業和商貿流通產業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武漢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2)湖北區域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12月,武漢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臨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化學工業區和武漢新港6個功能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

1、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武昌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

2、洪山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因境內有洪山而得名,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東與鄂州市隔長江相望,南鄰江夏區,西北環抱武昌區、青山區, 東北與新洲區隔江相望,介於東經114′7″~114′38″之間,北緯30′28″~30′42″之間。

3、武漢新港是由武漢、鄂州、黃岡、咸寧4市港口岸線統一規劃建設而成,目標是「億噸大港、千萬標箱」。武漢新港的左岸從武漢市黃陂區武湖窯頭至黃岡蔡胡廖,岸線全長59.72公里;右岸從青山武鋼運河口至鄂州長港出口,岸線全長71.31公里。

❸ 中建各局分別在哪個省

1、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一局)總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西四環南路52號。是2018年世界500強第23位、世界最大投資建設集團——中建集團旗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子企業。

2、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二局)總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汽車博物館東路6號院E座。組建於1952年,注冊資本50億元,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內最具綜合實力、投資和建造相融合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公司,是國內唯一掌握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和新能源電廠等綜合施工技術的企業。

3、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三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456號新時代商務中心原為中國建築第三局。是中國建築重要子公司,是具有多功能、集團皇經營的國有大型建築安裝骨幹企業。

4、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四局」)現總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16號廣州信息港B座4樓。成立於1962年,自有員工18000人,是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第23強「中國建築」旗下主力大型公司,A股上市企業「中國建築」子企業,中央駐粵大型綜合投資、建設集團。企業業務涵蓋房建、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投資建造等領域。

5、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五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中意一路158號。是集「投資商、建造商、運營商」「三商一體」的現代化投資建設集團。位列湖南三強、中建三甲。擁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特三甲資質」。

(3)湖北區域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正式組建於1982年,是我國專業化發展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也是我國建築領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國建築營業收入平均每十二年增長十倍。2017年,公司新簽合同額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在 102 家中央企業中分別名列第 4 位、第 6 位,第13次獲得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位居2018年度《財富》世界500強第23位,《財富》中國500強第3位,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第44位,獲得標普、穆迪、惠譽等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信用評級A級,為全球建築行業最高信用評級。

中國建築的經營業績遍布國內及海外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布局涵蓋投資開發(地產開發、建造融資、持有運營)、工程建設(房屋建築、基礎設施建設)、勘察設計、新業務(綠色建造、節能環保、電子商務)等板塊。在我國,中國建築投資建設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樓、3/4重點機場、3/4衛星發射基地、1/3城市綜合管廊、1/2核電站,每25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國建築建造的房子。

❹ 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怎麼樣

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是2018-01-08注冊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注冊地址位於武昌區水果湖街徐東路50號普提金國際金融中心(10號樓)第10幢1單元39層6號房。

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06MA4KXGTM0W,企業法人費軍教,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在湖北省區域內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業務;為委託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咨詢服務;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審批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捷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武漢天河機場離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融港四路匯金中心3B2負一樓有多少公里

這目前來說應該是在18公里左右,應該是可以的,可以解決它的情況,應該是比較容易處理是非常好,非常不錯的一種

❻ 湖北消費金融公司在全國有幾家分公司

5家分公司。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由中國銀保專監會批准設立,是全國第屬8家、華中地區首家開業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公司總部設於武漢,業務半徑輻射全國,並在武漢、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設有區域中心,致力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快捷、靈活、安全的高品質消費金融服務

❼ 漢口和武漢是什麼區別,是一個城市嗎

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漢口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是武漢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武漢地區的金融、商貿、對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樞紐,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以「東方芝加哥」之名馳聲於海內外。



實際上,漢口並不是武漢的一個區,而是由三個主要區組成的一塊區域。據潘新藻《武漢市建制沿革》的考證,漢口曾有過5個堡壘:楊口壘、白陽壘、牛湖堡和兩個漢口堡。1949年以後,「漢口」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這一點,漢口與武昌、漢陽不同。

武昌、漢陽至今仍是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而漢口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實際上東西湖區位於張公堤以外,並不屬民國時期的漢口市,原屬漢陽縣,1964年析置建區。同時,漢口也是武漢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市級政府部門的所在地。

漢口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街道:漢正街、江漢路、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武勝路、吉慶街、沿江大道、京漢大道、發展大道、建設大道、黃浦大街、一元路、二曜路、三陽路、四唯路、五福路、張公堤、香港路、台北路、澳門路、民生路、金山大道。

東吳大道、二雅路、三秀路、四明路、五環大道、六順路、七雄路、八方路、九通路。漢正街是漢口歷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萬商雲集、商品爭流之地。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發源於陝西省,由此附近注入長江,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級政府行政建制中。

從來沒有漢口這個區劃,但是在一些系統之內還是常常將它們在武漢市的機構冠以「漢口」二字。例如特等站漢口火車站(除此之外另有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水利系統的漢口水文站等等。「漢口路」則因漢口在晚清和中華民國時期的顯赫地位,在全國依舊隨處可見。

漢口從它形成之日起,就與商業緊密相關。直至今日,漢口只是武漢市區長江西岸漢江北岸區域「硚口,江岸,江漢」三區的統稱,沒有行政上的稱謂了,但仍然是武漢市和中國中部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運輸樞紐。

(7)湖北區域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也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❽ 武漢和上海的差距在於那

武漢和上海都是我國比較不錯的大型城市,武漢和上海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第一、上海和武漢在人口素質問題上有差距,主要是學歷方面的問題,上海作為中國先進的特大城市之一,在人才的引進上絕對是高要求嚴標准,而武漢的外來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歷方面的要求並不高,但隨著光谷等重點項目的建立,武漢對於人才引援這方面也比較的重視起來。
第二、上海有自身比較獨特的文化背景,武漢則更象是個移民的城市,武漢的文化多元化性比較強,包容性比較好。老上海和新上海的外國人口佔有相當的比重,所以上海本地人的文化和國外比較兼容,更加的國際化一些。
第三、上海和武漢差距還在於經濟方面,上海在近代時期已經成為世界級別的大都市,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一直到現在上海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武漢經濟方面的積累遠遠不如上海,經濟方面的差距至少在二十年的差距。
第四、上海基礎建設方面領先全國,上海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和金融中心,並且一直在不斷的擴大金融中心的規模。武漢則不屬於金融中心,隨著國內正在打造全國性的重點特大城市,武漢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輕軌全線的修建,地鐵的修建,立體化交通的規劃,精神文明的建設,重點項目與區域的投入,武漢正在發展自己的經濟特色,兩者相互之間沒有沖突。
第五、上海是沿海城市,有比較不錯的地理位置,這是上海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武漢不具備這方面的優勢,武漢道路交通比較便利,屬於中原地區的樞紐。
上面幾點可以看出上海和武漢的差距在哪裡,當然武漢的經濟目前也在快速的追趕上海,但差距依舊存在,未來的武漢是中國經濟建設的一個新的風向標,相信會越來越好,上海也是如此。

❾ 湖北當前所面臨的優勢和劣勢

江城 江城是武漢市的簡稱,也是武漢的美稱。來源於「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詩詞。 而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市區內交匯,將市區一分為三,形成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人。 武漢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多年以前),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郊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近代武漢,作為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武漢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江城明珠」東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都古剎」歸元寺,內藏惟妙惟肖五百羅漢。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等古跡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綜合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市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1992年被確定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後,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2-199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6%,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的第六位。 區位和資源 武漢地理坐標為北緯30°33"、東經114°1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約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3℃。武漢地形屬殘丘性沖擊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武漢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水利資源豐富,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各類礦藏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尤其是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豐富,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岩、白雲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儲量居全國第一位。 武漢的最顯著的資源優勢,可以概括為「二厚」。即「得水獨厚」,武漢臨江傍水,湖泊星羅棋布,水資源相當豐富,總量大大超過了現有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用水總量;「得中獨厚」,武漢是我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新的經濟發展將形成東-中-西「H」型格局,武漢將成為重要的戰略大支點。這種經濟發展的強輻射效應必然帶動武漢城市超常規發展。 產業結構及市場潛力 在新世紀里,武漢將著力推進產業和功能的深度開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系統。推進產業深度開發,重點是大力發展通信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醫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激光、軟體等產業,改造和提升鋼鐵、汽車、機械等產業,逐步把武漢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利用外資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牢牢抓住「開口」和「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條件,適時制定「開放先導」方針,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的策略,積極利用外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向國際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是1992年國家批准我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我市利用外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寬。武漢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可觀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投資。外商投資武漢的信心不斷增強。 教育與科技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位,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基礎設施與城市功能 1、能源供應 武漢煤炭、電力、石油、液化氣等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合理,完全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 全市擁有液化氣貯存能力6000餘噸;液化氣輸送管道14.4公里;煤氣中壓干管900多公里;與荷蘭SHV公司合資建有年卸能力10萬噸的液化氣專用碼頭。民生石油公司已建成年周轉能力60萬噸的專用碼頭。 目前,武漢正積極實施「川氣東送」工程,到2003年每年將有30億立方米天然氣從四川進入武漢。 2、交通 武漢是全國鐵路主樞紐之一。京廣、京九、武大、漢丹四條鐵路干線在武漢交匯。營業里程1077.7公里,每天到發旅客列車40多對,貨物列車80多對。 國道106、107、316、318及建設中的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武漢交匯。市境內里程235.13公里,在冊通車里程2974.2公里,長途客運班線1007條,日發班次3439個,客貨運輸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區。 市區內共有公交線路228條,線路總長度4016公里,公共汽、電車4461台。出租汽車12260台,中巴客運車361台。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2.9台,在全國大城市中居領先水平。 武漢港是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之一。武漢擁有碼頭泊位615個,年吞吐能力4400萬砘。擁有各類船舶2080艘,總載重量150萬噸、載客量6萬客位,貨輪可直達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港澳地區。貨運量居長江內河港口第3位,客運量居首位。 武漢是我國重要航空指揮中心和航空港之一。航線可抵達全國56個大中城市,並開通了至香港、澳門及日本福岡、韓國清州四條國際航線,至韓國漢城和俄羅斯的國際航線亦在籌劃之中,預計2000年內開通。武漢航空客運量居全國第9位。 3、郵政 武漢郵政局是全國七大一級中心局和八大航空郵運中心之一,是中國南方七省(鄂、湘、粵、桂、川、滇、黔)的通信與郵政的傳輸、集散中心,並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郵及380個城市、130多個國家(地區)開辦了特快專遞業務(EMS)。 4、電信 武漢是全國主要的通信樞紐,京廣漢同軸電纜與滬寧漢渝光纜通信干線在漢交匯。武漢擁有光纖、數字微波、中同軸載波和長途、市話程式控制交換、公用分組交換及數字網路為代表的現代通信手段。目前,全市已形成功能齊全的現代通信網路,可與國內900多個城市和國際150多個國家(地區)直接通話。 1999年市內電話裝機容量305.69萬門,市話用戶129萬戶。移動通信和國際互聯網發展迅猛,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達50.79萬戶,網路用戶也達5.4萬戶。市區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45.48部,其中行動電話每百人擁有11.21部。市郊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5、供水 全市有供水企業15個(其中公用自來水廠12個),日總供水量429.9噸,供水能力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位。 6、醫療衛生 1999年末全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67個,其中醫院220個。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5.64萬人,醫院病床2.77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33.2人,擁有醫院病床44.5張。 7、「三廢」治理 全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78.86%,城市地面水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工業廢氣處理能力114.22萬標立方米/小時;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255萬噸/年

閱讀全文

與湖北區域金融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