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學案例分析題 求助!
請把具體案例說清楚。
Ⅱ 急求:金融案例分析題!要有分析
股民因劵上工作失誤而致配股未能成交,能否索賠
案例:趙某於2008年6月10日在內某證劵交易所容認購配股,但由於證劵交易所的過失,致使配股未能成交,給趙某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萬余元。那麼,趙某能向證劵商賠償嗎?
法律解析:上市公司股東認購配股時股東的法定權利。這項權力具有財產性質,任何組織和個人引起作為或不作為致使股東配股權利未能得以有效實現,都要承擔因此造成股東財產損失後果的法律責任。所以,不論劵商故意還是過失(包括交易傳輸系統管理或維修不善),致使股民下達的配股委託為實施或未成交,都應賠償股民因配股未成造成的損失。
法條鏈接:《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Ⅲ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
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內幣炒家阻擊馬幣容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Ⅳ 金融的案例分析 大俠們 懂的進啊!!!
這題出的很可笑,出題人根本不理解金銀復本位,建議罵他。人民幣受到歡迎是因為中國資本項目不能自由流通,人民幣存在低估且參照一攬子貨幣定價幣值穩定,無法用格雷欣法則解釋
Ⅳ 金融法案例分析題,大家幫幫忙!
1,就是正式合同啊,具備法律效力。乙公司只要是正規登記的公司就可以了。
2.發生不可抗力,由甲方乙方中的其中一方承擔或共同承擔,主要要看合同時怎麼簽訂的,可以肯定的是提供設備的廠商是覺得不要承擔的(僅限於不可抗力)
3,一般是由乙方進行維護和保養,但是如果合同中另有註明已註明為准。
Ⅵ 金融法規案例分析題。答案好的話給高分
性質:違法 不承擔,該協議屬於無效條款
Ⅶ 金融案例分析 急求
代理人也就是受託人 合同有約 這樣結案 黃某至少應該向馮某賠償至最初投入的50萬元本金. 屬於合法合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