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普惠金融報告內容怎麼樣
央行發布《2017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我國基礎金融服務已基本實現行版政村全覆蓋,銀行權結算賬戶和銀行卡使用已廣泛普及,電子支付迅速發展,保險產品和服務使用穩步增長,信用建設穩步推進,消費者金融素養有所提升,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建設取得進展,信貸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平穩增長。
截至 2017 年末,農村地區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39.66 億戶,人均 4.08 戶;當年新增 4.05 億戶,同比增長 11.37%。截至 2017 年末, 農村地區銀行卡數量余額 28.81 億張,人均持卡量 2.97 張。 其中,借記卡 26.91 億張,當年新增 3.04 億張,同比增長 12.74%;信用卡 1.75 億張,當年新增 0.1 億張,同比增長 6.06%。
Ⅱ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五年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在今年9月份的《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首次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答記者問》中提到,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主要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果:
一是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營業性網點22.76萬個,較2013年末增長8.5%,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5.99%。2013至2017年,全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由4.1個增加到6.6個,全國銀行卡人均持卡量由3.1張增加到4.8張。
二是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持續提升。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74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73.1%,為1521萬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服務,較2013年末增長21.7%;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30.95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8.2%,其中農戶貸款余額8.11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80%。
三是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線上信貸服務。浙江網商銀行主要依靠互聯網運營的模式,實現三分鍾申貸、一秒鍾放款、零人工介入的「310」貸款模式。銀行業持續減費讓利,降低普惠金融融資成本。2017年大中型商業銀行對普惠金融客戶取消收費項目335個、對387個項目實行收費減免,全年減費讓利總金額約366.74億元。
四是金融扶貧攻堅成效卓著。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496.96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07.44萬戶,佔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25.81%;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2316.01億元;積極開展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全國25個省(區、市)1152個縣(市)承辦了針對貧困人口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業務,覆蓋貧困人口4635萬人。
Ⅲ 農村普惠金融現狀及發展研究的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准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Ⅳ 100財富值求《2014中國普惠金融實踐報告》,電子版最好,沒有的話告訴我什麼地方可以買到實體書!
請在網路文庫搜索,我看到網路文庫有完整的文字版。網路知道不讓發鏈接。
Ⅳ 2019年普惠金融科技行業分析報告
目前,民眾能夠更廣泛地享有金融服務,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運用,使得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不斷提升。
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金融機構通過設立網點、布設機具、設置便民服務點、流動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等多種手段,創新覆蓋方式。
普惠金融重點領域供給持續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降本、控險平衡發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不斷加大,金融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各項服務可得性進一步提升。
金融服務廣泛性和便利性不斷提升
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是民眾獲得金融服務、消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目前我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量和持卡量均處於發展中國家領先水平。
根據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3-2019年上半年,我國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量及銀行卡人均持卡量不斷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人均擁有7.6個銀行賬戶、持有5.7張銀行卡,較2014年末分別提高60%和50%。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普惠金融服務有哪些成果
2016年以來,該行為支持瓦房店蘋果集群發展,解決貧困戶和新型農業主體「貸款難,擔保弱」問題,推出蘋果產業集群業務模式,採用政府推薦,擔保公司擔保,銀行貸款的三方合作模式,結合瓦房店當地蘋果產業基金對貸款利息進行補貼,推出「大連瓦房店蘋果集群涉農貸款」,為想脫貧致富的果農帶來啟動「第一桶金」。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熱心助殘公益事業,目前,該行在轄內所有網點門外顯著位置放置了助殘服務電話,在有條件的網點均已安裝了無障礙通道,並設立了助殘窗口,為殘障人士辦理業務提供便利服務。今年9月該行組織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以「金融知識進校園」、「金融知識進廣場」、「金融知識進社區」、「金融知識進企業」為主題,深入到社區、廣場、商圈、企業、校園,通過路演、防詐騙講座、茶話會等不同的形式,與百姓積極互動。
Ⅶ 關於普惠金融,2017政府工作報告說了啥
有的。改革開放後我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規,通過進行一系列銀行和非銀行、內證券業、保險業容的監管立法,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監管的法律框架,為適應金融機構多元化、金融業務相互交叉和競爭的格局,建立了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通過改革中央銀行的監管體制,建立和完善證券業、保險業以及銀行業的監管體制,同時通過在改革金融監管方式的過程中逐漸豐富監管手段,使金融監管體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為維護金融秩序、執行國家經濟金融政策,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